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心得体会.doc
4页《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心得体会单位:XXX 作者:XX通 过 视 频 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让我受益很多主要是讲到六方面:1、爱国守法;2、爱岗敬业;3、关爱学生;4、教书育人;5、为人师表;6、终身学习我 认 为 自 己 能 够 按 照 其 中 的 要 求 去 做 , 爱 岗 敬 业 、爱 国 守 法 、 认 真 备 课 、 深 入 学 习 , 并 学 习 怎 样 才 能 成 为 一 名 爱 岗 敬 业 、 爱生 如 子 、 教 书 育 人 , 树 立 远 大 理 想 , 献 身 教 育 事 业 的 新 型 合 格 教 师 队 伍 中去 我充分认识到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以下是我的学习体会:1、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我国古代早有“师表”的提法所谓“为人师表” ,是指教师应该成为学生效法的表率孔子作为教师,能被后世誉为“万世师表” ,绝非偶然,他最早倡导以身作则,提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道理;而最可贵的是身体力行孔子从事教育的一生,也正是“以身立教”的一生他热爱教育,倡导教师要有良好的举止、语言的修养,也很重视教育有道,鼓励有方,任使得法。
正因为如此,孔子受到他的学生的爱戴和尊敬,也受到后世教育工作者的敬仰 学生除了向书本学习之外,主要是向教师学习在儿童、少年的心目中,教师言行就是道德标准,教师是智慧的象征、高尚人格的化身所以说教师的榜样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教师的思想、行为、作风和品质,每时每刻都在感染、熏陶和影响着学生学生的模仿和可塑性都很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道德面貌在道德教育中的力量是巨大的,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 ,学生的眼睛是“录相机” ,耳朵是“录音机” ,脑子是“电子计算机” ,录下来的信号装在“电子计算机” ,然后指导他们的行动所以要塑造下一代的心灵,教师一定要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确实成为学生的表率 2、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是调整教师与学生相互关系的师道规范师生关系是否协调,直接关系到教育的目的和效果因此,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是教师的天职何谓爱呢?所谓爱是人的一种伟大感情,是主体之间诚挚而亲密的感情联系教师尊重和信任学生,需要诉诸理智和感情,这种理智感情的联系,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热爱。
尊重是热爱的根据,热爱是尊重的表现;没有尊重便没有热爱,没有热爱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尊重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热爱学生,是教师在一种道德责任感的驱使下对学生发自内心的诚挚的亲密感情,它也是一种社会的感情这种感情的产生和发展,是社会对未来所表示的关注和寄托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孤立地看,是师生之间的爱,其实这种热爱,是教师对祖国对人民对共产主义事业的爱的具体表现责任感和良心,促使教师体验到自己是社会利益的代表者,是受社会的委托,关怀着下一代的成长,使学生成为符合社会的设计标准,能履行社会职能的人只有在这种责任感的驱使下,教师对学生的感情才是发自内心的和诚挚的爱的感情是某种需要特别满足时所产生的内心积极体验学生都有对爱的本能要求,希望得到教师、家长及社会的热爱;当教师满足了他们的这种需要时,就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有利于成才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是一种不断变化的感情,同时也是一种不断深入的活动 热爱学生并不是对学生溺爱、迁就和放纵,而是要从各方面严格要求学生,热爱与严格要求是并行不悖的俗语说, “严师出高徒” , “教不严,师之惰” 这些话是很有道理的但是,严格并不等于惩罚,教师对学生要严慈相济,严中有爱,严中有度,严中有方,使学生对自己敬而爱之,而不是敬而远之。
诲人不倦,就是教育学生要特别耐心,全心全意培养他们,希望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甘当一辈子人梯,使学生真正成才,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 热爱学生,还要坚持正面教育,要始终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尊重学生人格,切勿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当然,坚持正面教育并非迁就落后,姑息错误,而是要向学生提出高标准、严要求热爱学生,更要做到对所有学生不分彼此,不分厚薄,不另眼看待孔子有句名言,叫做“有教无类” ,意思就是说,对学生要一视同仁,不能歧视好的学生要教育要爱护,差的学生同样要教育要爱护,绝不能分高低贵贱、远近亲疏对于差生,不但不能嫌弃和歧视,反而更应倍加爱护,对他们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实践说明,差生是可以教育好的 3、精通业务,学而不厌 严谨治学、精益求精是处理教师与教学劳动关系中的教师道德规范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把人类的知识、经验传授给学生,因而勤奋学习,精通业务,掌握教学规律,是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关键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决不单纯是个业务问题,而是个社会道德责任问题所以,千百年来,一直把精通业务的要求看作是师德的主要内容之一 “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不能解,则非师也” 。
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古语说,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又说,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故曰教学相长也 ”这些都是颇有道理的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因此每个人民教师都必须勤奋学习,精通本行业务,要有学而不厌的进取精神 人民教师不仅应当懂得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精通所授课程的专业知识,而且还应当懂得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以及社会学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掌握教学规律,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坚持边教边学,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要加厚基础,做到精通一门学科,又研究相邻学科,使自己具有广博精深的学问和较高的文化素养,能胜任其本职工作尤其是我们正处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新知识新成果不断增加,每个教师要勇于进取,勇于攀登,不断汲取新的知识,不断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另外,精通业务,严谨治学,还要求教师提高教学的方法和技巧,学习语言知识,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和表达技巧等,以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学而不厌还包括向自己的教育对象学习,这是人民教师的又一美德唐代思想家韩愈在《师说》中说,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如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这就是鼓励教师要博采众长,包括向自己的教育对象学习从总的方面来看,教师的知识和才能当然要高于学生,但是在某一点或某个问题上,学生有独到见解,甚至比老师高明,这也是正常现象遇此情况,教师应虚心向自己的学生学习,以彼之长补己之短,这是高尚师德的又一体现4、用心投入教育教育事业是一曲爱心赞歌,是需要付出心血的对学生的教育往往不会如此顺利,因为学生就像是一块尚未进行雕磨的玉老师作为学生思想上重要的启蒙人,如果用爱心去关心他们,用爱心去帮助他们,他们一定会逐渐脱落思想的"尘垢",成为一块名副其实的美玉俗话说:"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要让学生心悦城服的接受教育,必须下番功夫如有些在团结友爱方面做得不够好的学生,经常有意无意地动手动口去挑逗其他同学,以而引起一方或多方的争执,破坏了同学之间的团结对于这些调皮的学生,简单的诉责、批评取得的效果并不大,因为孩子过于稚嫩,认识能力和分辨能力都比较差,意志力也十分薄弱,可塑性大,反复性也大,往往说好就好,说坏就坏所以对那些受到欺负的学生的"投诉",我们应该问清楚来龙去脉,以心平气和的态度来对那些调皮的孩子讲道理,从思想上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总之,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才能培养出明礼、诚信、自尊、自爱、自信和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我要努力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切实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人,用崇高的师德师风塑造人,用扎实的知识储备教育人在日后的教学工作及日常生活中,要加倍努力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知识指导实际工作,并时时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自己,做一名对社会及学生有用的优秀人类工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