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伤病员后送.pptx
113页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医疗后送,(Medical evacuation),卫生勤务学教研室,王心,,1,,重点内容:,我军和武警部队的医疗后送体制内容,伤病员分类的种类,伤病员分级救治的内容,伤病员后送的要求,,2,,伤病员医疗后送,一、概述,二、医疗后送体制,三、伤病员分类,四、伤病员救治,五、伤病员后送,,,,,,,,3,,(一)概念:,伤病员医疗后送,(Medical evacuation),:,是指部队各级救治机构对伤病员进行救护、治疗和后送的全部工作4,,(二)意义:,医疗后送是战时卫勤保障的,中心工作,伤员的转归,部队作战和机动,补充战斗骨干,鼓舞士气,,5,,(三)救治理念,1、时效观念,高技术局部战争卫勤保障必须突出强调伤病员医疗后送的效果与效率必须正确处理救治与后送,时间与效果之间的关系举例:白求恩大夫土地庙手术,,6,,,2、群体意识,正确处理批量伤员的分类处置和个体伤员手术的时间关系3、以人为本,以救治效果为目的,不受限于阶梯概念,努力在最佳救治时间内对不同伤员实施不同的救治与后送措施,在连续的医疗后送过程中达到最佳的救治效果。
美军提出“医疗与士兵同在(Medical present with a soldier)”7,,两次战争伤病员治愈归队情况,,,8,,二、,医疗后送体制,(Medical evacuation system),,(一),医疗后送体制的,发展演变,(二),外军医疗后送体制,(三),解放军的医疗后送体制,(四),武警部队医疗后送体制,(五),医疗后送体制的发展趋势,,,9,,概念和意义,,医疗后送体制是战时伤病员医疗后送工作的,组织体系,和,基本制度,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级救治机构人力、物力和医疗技术的作用,提高伤病员的治愈率和归队率,降低死亡率和残废率,以维护部队的战斗力,10,,(一),医疗后送体制的发展,就地,治疗,后送,救治,分级,救治,,,简单,完善,低级,高级,,,,,11,,就地治疗:,军队伤病员在战场附近实施的救治形式中国夏代开始将伤员分为“金疮”和“折伤”两个专科,由“疡医”救治2世纪的著名中医外科学家华佗发明用“麻沸散”进行麻醉,开展腹部手术3世纪有“金创”救治专论12,,宋代军队通常把伤病员安置在民众家中治疗或随营看护据中国兵书《武经总要》记载:“凡军行士卒有疾病者、阵伤者,每军先定一官,专掌药饵、驮举及扶养之。
人若非贼境,即所在寄留,责医为治,并给惊人扶养;若在贼境,即作驮(或作驴)马辇及给嫌将之,随军而行每月,本队将校亲巡医药,专知官以所疾申,大将间往临视疾愈13,,考古发现:公元1世纪有类似“急救包扎所”的机构和负伤记录的木简汉代对火线伤员救治中使用运输工具做出明确规定据《汉代·李广苏建传》记载:“连战士卒中矢伤,三创者载辇;两创者将车;一创者持兵战”14,,后送救治,战时军队将伤病员由前线转到后方救治的形式,也叫单纯后送15,,分级救治(阶梯治疗):,分级救治是战时军队各级救治机构分工救治伤病员的组织形式和工作制度俄国军医 B. 奥佩利提出“阶梯治疗”主要内容包括:建立合理的医疗后送体制,编设相应的各级救治机构;规定各级救治范围,并认真执行;建立使用统一医疗文件,保障救治工作的连续继承16,,时效救治:,是指按照最佳救治时间采取相应救治措施,以达到最佳救治效果的卫勤保障原则被击中者在没有救护的情况下其自然死亡时间是有限的,有限时间内采取急救措施可以延长生命,其延长生命的时间也是有限的,只有得到确定性治疗后伤员生命才能得到挽救17,,,如颅脑盲管伤50%伤员自然死亡时间为6分钟;重伤员在负伤后1h得到医学处理的平均死亡率为10%,4h得到处理的平均死亡率为33%;8h得到处理的平均死亡率为75%。
大失血伤员在给予失血量2倍的生理盐水和1倍的胶体的情况下,至少可以延长生命6-8小时按照救治需求规律,现场急救措施在伤员负伤30分钟以内实施为宜,早期清创治疗一般应当在6小时以内实施,确定性专科治疗一般不超过8-10小时18,,战时伤病员救治的组织与实施都应当遵循这一规律,战术地域卫勤力量的配置和救治范围的划分应当按照时效救治标准的要求,根据作战样式、作战环境条件和作战进程进行灵活部署与调度,努力实现救治时机、救治质量与效果的统一19,,医疗后送体制的新设想,按照战伤救治的技术体系进行组织分级的思想与原则建立急救、早期救治、专科治疗和康复治疗四级医疗后送体制团以前根据战场环境,统一组织实施急救任务,适当扩大现场急救范围实行指向性后送的组织原则20,,医疗后送,急救,康复治疗,专科治疗,早期治疗,现场急救,紧急处置,手术,抗休克,术后治疗,胸外,脑外,-------,后送,辅助诊疗,药材保障,后送,辅助诊疗,药材保障,功能康复,功能重建,团以前,师,野战、后方医院,后方、康复医院,,21,,医疗后送,团以前,后方医院、康复医院,野战医院,师救护所,野战医疗所,专科手术队,野战医疗队,,,术后治疗,专科手术,急救,早期治疗,早期治疗,部分专科治疗,专科治疗,专科治疗、康复治疗,,,22,,(二)外军医疗后送体制,1、美军战时伤病员医疗后送阶梯,2、俄军伤病员医疗后送阶梯,3、联合国维和行动卫勤保障医疗阶梯,,,,,,23,,1、美军战时伤病员医疗后送阶梯,三区五级:,作战地带:师级卫勤支援(1、2),军级卫勤支援(3)MASH、CSH、EVAC,后勤地带COMMZ:(4)医院船、欧洲基地,美国本土CONUS:(5),,24,,,13,,,,,,,,,,,,,,,,2,,,,,,,,,,,,,,,,,,,,,,,,,,,,,,,,,,,,,,,,,,,,,,,,,,,,,,,,,,,,,,,,,,,,,,,,,,,,,,,,,,,,,,,,,,,,,,,,,,,,,,,,,,,,,,,,,,,,,,,,,,,,,,,,,,,,,,,,,,,,,,,,,,,,,,,,,,,,,,,,,,,,,,,,,,,,,,,,,,,,,,,,,,,,,,,,,,,,,,,,,,ZA,BIMECA,25x70km,R,A,M,A,S,S,A,G,E,,,,,,,,,,,,,,,,,,,,,,,,,,,,,,,,,,,,,,,,,,,,,,,,,,,,,,,,,,,,,,,,,,,,BASE DE BDE 30/70 km,TC2,TC2,20,VS,3PS,2,1,13,14,,,,,,,,,,,,,,,,,,,,,5,--,10,km,,,25,,美军后送阶梯,,,26,,2、,俄军分级救治体系:,急救 卫生兵、卫生员,非医生救护 营救护所医助,初步医生救护 团救护所,优良医疗救护 师卫生营或独立医疗队,专科医疗救护 医院基地、专科医院、综合医院,,,27,,3、联合国维和行动卫勤保障医疗阶梯,基本级:(,相当于连抢救组,),第1级卫勤保障:,团救护所或营救护站,第2级卫勤保障,:(相当于野战医疗队),第3级卫勤保障:,综合医院(东道国),第4级卫勤保障:,派出国(战区基地医院),,,28,,(三)解放军的医疗后送体制,解放军实行的是军民结合、送治结合、分级救治的医疗后送体制。
组织系统,救治任务,救治范围,救治信息,,,,,,,29,,伤病员组织系统的设立,火线抢救,杀伤区抢救,染毒区抢救,,救护所,救 治,医院收容治疗,,1、医疗后送的组织系统,,30,,,31,,战术区后方以建制性保障为主,卫勤保障迅速及时,与战斗行动紧密配合,便于得到军、政、后首长的关照战役后方区以区域性保障为主,可以减轻战役兵团的负担;保障机构稳定,保证救治质量不同作战样式,有不同的医疗后送组织系统,,,,32,,陆军医疗后送阶梯,,33,,海上作战医疗后送阶梯设置,,34,,空军作战伤员后送阶梯,,35,,登岛作战医疗后送阶梯设置,岛 上,海 上,岸 上,,,36,,伤标,(wounded marker),、分类牌,(marker of sorting),伤票,(medical tag),野战病历,(field medical history),后送袋,战时伤病员登记簿,战斗卫勤日志,我军统一规定随伤员后送的医疗后送文书(documents for medical evacuation)有:,伤票、野战病历、伤病员后送文件袋,,,37,,伤 标(15cm,3.5,cm),,38,,,,39,,(四)武警医疗后送体制,武警部队医疗后送的组织体系:,——————————————————————————————————————————————————,分 级 救治任务 性质,——————————————————————————————————————————————————,中队抢救小组 急救 初步医疗救护,支队或总队救护所 紧急救治 初步医生救护,总队医院 早期和专科治疗 优良医生和专科医疗救护,——————————————————————————————————————————————————,,,40,,(五)医疗后送体制的发展,,1、医疗后送体制发展的,影响因素,2、未来医疗后送体制的,发展趋势,3、研究新的作战样式医疗后送组织系统,,41,,,1、未来医疗后送体制发展的影响因素:,未来战争的特点、作战样式、保障模式,军队编制体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国家财力、物力,科技发展水平,,42,,重伤员从受伤到得到,处理时间与死亡率的关系,死亡率%,(小时),,,43,,未来医疗后送体制的发展趋势,1.合理设置救治阶梯,2.救治与后送融合,3.保障机构多元化、模块化,4.建立立体医疗后送系统,5.广泛应用高新技术及装备,,,44,,(二)救治任务,救治任务是根据各级救治机构,在整个医疗后送组织系统中所处的地位、人员编制和装备等,而确定的各级救治分工、包括收容范围、救治种类、伤员留治期限等。
根据总后卫生部1996年9月颁发的《战伤救治规则》中第二章规定的各级救治组织的任务是:,,45,,(1)连抢救组,:负责本连火线伤员抢救寻找负伤人员,实施火线抢救;指导自救互救,纠正和补充自救互救措施;集中隐蔽伤员,联系后送2)营救护所,:前接火线伤员并组织抢救;补充与纠正急救措施;填写战伤登记簿;做好后送准备工作各级救治任务:,,46,,,47,,(3)团救护所:,前接各营伤员;实施紧急救治;参加核武器杀伤区、化学武器染毒区的伤员抢救;留治1周内可治愈归队的轻伤员;填写伤票;做好后送伤员准备、组织后送工作48,,(4)师救护所:,,(4)师救护所:,前接收容各团伤员;实施早期治疗,对核杀伤区、化学染毒区的伤员实施抢救和,早期救治,;对火器伤的伤员实施清创和确定性手术;留治,2,周内能治愈归队的轻伤员和不宜后送的危重及手术后伤员;隔离、治疗传染性伤病员;补充填写伤票,书写野战病历;做好后送伤员的各项准备工作49,,(5)野战医院:,完善早期治疗;留治,1,个月内能治愈归队的伤员和全部传染病员(医院船除外);完成部分专科治疗任务;前接、后转伤员6)战区基地医院,:实施专科治疗;留治,2,个月内能治愈归队的伤员;组织后送伤员。
7),战略后方医院:,收容战区基地医院或某些集团军医院后送的伤病员,晚期专科治疗,组织康复疗养工作50,,早期救治的内容:,对危重伤员实施救命手术,一般伤员进行清创术,对病员和放射病员、中毒人员早期明确诊断,开始实施正规的内科治疗,,,51,,救治任务概括起来是:,连抢救组-------急救,first aid,营救护所-------补充急救,团救护所-------紧急救治,emergency medical care,师救护所-------早期治疗,early treatment,野战医院-------早期治疗、部分专科治疗,基地医院-------专科治疗,specialized treatment,战略后方医院--康复治疗,,,52,,(三)救治范围,1.,概念和意义,2.,要严格执行救治范围,3.特殊情况下可调整救治范围,,,,53,,概念和意义:,救治范围是按照统一的救治体制和救治原则,对各级救治机构实施伤病员救治工作,必须开展的救治技术措施的项目内容和程度要求所作的具体规定它是衡量各级救治质量的具体指标,是伤病员分级救治不间断和不重复的保证54,,总后卫生部制订的法规性文件《战伤救治规则》“第二章 各级救治组织的救治任务与救治范围”,“第一节 连抢救组,第二节 营救护所,第三节 团(海军码头、航空兵乙级场站)救护所,第四节 师(海军支队、航空兵乙级场站)救护所,第五节 一线医院(医院船),第六节 战区基地医院”,,,55,,三、伤病员分类,(sorting of the sick and wounded),(一),分类的目的,意义,(二)分类的,基本形式,(三)分类的,基本方法,(四)分类的,基本要求,,,56,,伤病员分类的概念:,伤病员分类是根据伤病情、医疗后送需要与可能的条件,将伤病员区别为进行不同类型处置的活动。
伤病员分类是战时救治大批伤病员必须采取的工作程序之一,是做好伤病员员收容、救治和后送工作的前提,是存在于整个医疗后送过程的活动57,,(一)目的和意义,危重伤病员,传染性、沾染、污染和染毒伤病员,一般伤病员,需后送的伤病员,维持救治工作秩序,充分发挥卫勤力量作用,增强医疗后送的时效性,,,58,,(二)分类的基本形式,区分伤病的轻重缓急,确定救治和后送的先后次序,确定伤员救治措施,确定伤病员后送体位和工具等,后送分类,救治分类,收容分类,,,59,,(三)分类的基本方法,1、收容分类的方法:,由分类人员在分类场进行采取简便和器材辅助的办法的进行一看(表情)、二问(负伤时间和地点)三摸(伤部)四查(伤票),并记录伤病员人数确定伤病员送往的组室对有生命危险的伤病员采取急救措施60,,师救护所分类埸通常将伤病员分为6类:,需要紧急手术的危重伤员(窒息、大出血、气胸、颅内血肿等);,中、重度休克伤员;,放射性沾染或化学毒剂染毒伤员;,传染性伤病员;,一般伤员;,病员61,,2、救治分类的方法,由组室或病房的卫生人员在各组室或病房分散进行通常由高年资的医疗人员进行利用检查设备和检查手段进行详细检查。
明确救治措施和先后次序62,,3、后送分类的方法,由后送组与各组室卫生人员在伤病员室进行根据伤病员诊断、对预后的判断和下一步救治的需要而进行确定伤病员后送的先后次序、地点、后送工具和体位63,,(四)分类基本要求,迅速、准确其措施:,1.建立组织,加强领导,2.加强训练,正确掌握分类标准3.服从救治需要,突出分类重点4.预有准备,做好分类准备工作5.要求正确使用分类标志,,64,,新分类工具的应用:,野战数字化X光机,野战CT,探测仪,,,65,,四、伤病员救治,(一)分级救治种类,(二)分级救治的主要内容,(三)救治工作的组织方法,(四)分级救治要求,,,66,,伤病员的救治,战时伤病员的救治实行分级救治由若干救治机构分工实施,共同完成伤病员由最初靠近前方的救治机构进行初步的最必需的救治,随着后送,逐步得到完善和高级治疗的过程67,,(一)分级救治种类,急救,紧急救治,早期治疗,专科治疗,康复治疗,,,68,,(二)分级救治的主要内容,1、做好火线和杀伤区抢救,减少阵亡,2、优先抢救危急伤员,3、重点防治创伤感染,适时进行清创术,4、特殊武器伤的治疗,5、分级留治轻伤病员,6、早期预防及治疗伤员的内科疾病,7、加强专科治疗,减少伤员残废,8、早期发现隔离传染病员,防止蔓延传播,9、努力做好疾病(心理疾病)防治工作,,,,,69,,,70,,美军在越战中阵亡者约有50%为大出血所致,其中20%如采用急救措施可挽救生命。
越战美军阵亡者中33%是在伤后10分钟至1小时内死亡的71,,阿富汗战争中,苏军对阵亡者尸解显示:其中15%~20%根本未经救治英军在马岛战争中从277例尸检中发现,15%~20%未通过急救挽救生命抗美援朝中38军在394.8高地战斗中,伤员再次负伤率为24.4%72,,寻找、搬运伤员,急救(包扎、止血、固定、通气),隐蔽、后送伤员,,73,,要建立抢救组织,做好抢救准备要平时、战时加强战救训练要开展自救互救74,,前苏军在二战中战术区,休克大出血伤员占死亡总数的比例,,75,,中越边境自卫反击作战,师救护所伤员的休克发生率为15.08%美军越战中死亡者中10%为张力性气胸,如进行及时穿刺排气,存活机率高阿富汗战争中,苏军对死亡者尸解显示,其中55%伤后紧急救治不充分76,,(三)救治工作的组织方法,1、建立合理有效的救治工作流程,2、明确组室救治人员职责和分工,3、合理调配人员及合作,4、准确循环分类,突出救治重点,5、尽量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77,,例:,休,克,救,治,流,程,,,78,,(三)分级救治要求,1、迅速及时,力争早日治愈,2、前后继承,确保救治质量,3、相辅相成,医疗与后送结合,,,,,79,,迅速及时救治:,伤员伤后要及时使伤员到达营救护所,4小时内到达团护所,8小时到达师救护所,伤员伤后尽早清创,一般应在伤后8小时内进行,不超过12小时。
80,,,损伤类型与允许耽搁治疗的时间,,,81,,确保救治质量,加强救治训练,认真执行各级救治范围,使用统一医疗文书,,,,82,,五、伤病员后送,(,evacuation of the sick and wounded,,),(一),后送的组织指挥,(二),后送工具,(三),后送方式,(四),后送要求,(五),后送的发展动向,,,83,,伤病员后送是向救治机构运输伤病员的过程和措施伤员流是战争中成批发生大批伤员,根据救治要求和不同军事情况,以其特有规律自火线向后方流动的宏观运动现象伤员流是由于战时分级救治的要求和通过伤员后送造成的其流动状态是卫勤保障的调控依据,又反映了医疗后送工作的效应84,,(一)后送的组织指挥,1.,建立组织,加强领导,专人负责2.筹划足够运力,制定后送计划,规定后送程序和要求3.协调有关部门适时派出运力和利用回程空车(船、机),4,.增强对医疗后送状态的感知和调控航空医疗后送指挥机,构在卫勤首长统一组织下,,由航行、气象、战勤等有,关业务人员组成,掌握飞,机调度、使用的权力85,,(二)后送工具,担架,装甲救护车,救护车,伤员后送附加装置,救护直升机,大型运输机,卫生列车,卫生运输船,,,86,,,三折担架,,,87,,装甲救护车,,,88,,救护车,,,89,,运输车伤员后送附加装置,,,90,,救护直升机,,,91,,空运后送飞机,,,92,,南康号,,93,,世昌号训练舰,,,94,,伤病员后送工具发展趋势,不断向标准化、系列化、制式化、信息化方向发展,朝多种类、增加数量、增大运载量、改进机动性、提高安全性方向发展。
朝功能配套、救治一体、整体优化方向发展朝适应灾害医学、急救医学的需要,军民兼容的方向发展95,,(三)后送方式,1、方式:,前接(forward acceptance),:分逐级前接和越级前接,后转(backward trainsportation),:分逐级后转和越级后转,后送方式的意义在于明确了后送机构的责任96,,,野6,,97,,2、后送原则,逐级前接为主,前接与后转相结合;专用运力与回程空车相结合;个别情况采取越级前接或越级后转,98,,3、,后送方法,(1)连营伤员后送工具:步行、背行和担架搬运,;,,99,,(2)团伤病员后送方法,据不完全统计,对越自卫反击作战伤员到达团救护所平均时间,广西方向为9.27小时,云南方向为10.38小时团伤病员后送:担架、汽车和少量步行;,担架前接:逐级前接、越级前接和接力后送;,汽车后送:专用车辆、回程空车和就便运输车辆;,,,,100,,,101,,担架,回空、专用车,,,102,,(3)师伤员的后送方法,,103,,(4)战役后方伤员后送方法,主要采用汽车、卫生列车、直升机、轮船、运输机等对越作战广西方向动用专用车辆308台、客轮4只。
两个方向,共用卫生列车121列次,直升机118架次到达一线医院时间,据1426名伤员统计,42.85%在12小时内到达,63.53%在24小时内到达104,,(四)后送基本要求,,安全、迅速,,1.,安全,(1)做好后送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掌握后送指征与反指征,检查本级救治工作完成情况(复查),医疗文书标志是否齐全,,105,,(2)选择妥善、合适的后送工具和体位,(3)做好途中观察,适时安排休息、饮食,(4)注意途中防护,防止意外,,106,,中越作战一二一团一营61名伤员伤后到达营救护所时间,(小时),(例数),,107,,,108,,对越作战伤员到达师救护所时间(小时),60.5%<12小时,45.27%< 12小时,,109,,,(,1)从运输方面提高速度,充足专用运力,适时派出,根据减员预计进行本级运力安排,运输力量使用合理、及时,2.迅速,,110,,(2)从救治方面提高速度,救治机构靠近道路配置,便于车辆出入,大批后送要做好组织准备,提高效率,利用夜间和战斗间隙疏散后送,以免遭敌 袭击,特殊条件下采取空运后送和越级后送方式,,,111,,(五)未来伤病员医疗后送发展动向,向立体后送发展。
对空运、海运后送勤务,立体后送的组织、指挥、保障系统与保障方法提出新的要求1)要求建立一个统一的医疗后送系统指挥系统、信息通信、后送程序2)要求实现后送平台和后送装备标准化标准化、高技术化、适应性强、稳定性高、可靠性好3)要求作好规划和搞好训练确保战时快速、高质量的救治和后送112,,小结和思考题:,伤病员分级救治的种类,伤病员分级救治的内容,伤病员后送的方式,伤病员后送的要求,,如何提高伤病员医疗后送的时效性,,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