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山峰风景区导游词.docx
5页安徽山峰风景区导游词 对于安徽山峰的风景区导游词 下面是对于安徽山峰的一些导游词,欢迎阅读借鉴,盼望你们笃爱 安徽齐云山旅游导游词 "黄山白岳甲江南"白岳者,齐云山也齐云山位于休宁县境内,基础学问,景区面积60平方公里,虽无黄山的宏伟高峻,但峰峦奇异,别有一番俊秀可人的风情齐云山三十六奇峰,峰峰入画,七十二怪岩,岩岩皆景清乾隆帝巡游江南时曾赞誉齐云山是’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齐云山呈丹霞地貌,几百处景点组成了一片奇石巧布,岩洞藏幽,天开神秀,灿若红霞的自然美景景区分为月华街、云崖洞、楼上楼三部分现已开通客运索道景区紧邻皖赣铁路和屯溪至景德镇马路干线,东距黄山机场33公里,交通便利 道教圣地 齐云山是中华四大道教名山之一,因与武当山均供奉真武大帝,故又有’江南小武当’之称山上道观参差,宫庙相映,钟鼓磬鸣,岚烟缥缈1984年6月恢复了齐云山道教协会,有正常的宗教仪式活动,可供游客参观 摩崖石刻 齐云山吸引着历代名人雅士,紫霄崖下的《紫霄宫玄帝碑铭》为明代才子唐撰、戴炼书,碑高7.34米,宽1.40米,为江南见数以千计碑碣石刻,其清丽的词句,遒劲的书法,匠心的镌刻,构成了壮丽的艺术珍品长廊,使齐云山成为览景访古的圣地。
洞府楼阁 齐云黑虎崖,也称真仙洞府,危崖相连如垣,崖间洞窟累累,有八仙、圆通、罗汉、雨君、文昌、珠帘等,内供神像;崖顶清流飘洒而落,如珍宝垂帘,下有碧莲池承接,常年晶莹碧透,不竭不溢明嘉庆年间修筑的’楼上楼’,结构奇妙,由两层自然石窟组成,虽历尽沧桑,仍景色苍幽 齐云群峰 齐云山景区有9座主要山峰,最高峰廊岩,高百余米,陡峭如削,上覆下陷,呈60°倾斜,仰视高耸入云而又势若压顶,险峻雄奇,有’一石插天,与云并齐’之称,齐云山也由此得名此外,还有’山作香炉云作烟’的香炉峰、相映成趣的三姑峰与五老峰、犹如采药仙子的仙女峰等此外,齐云山景区还保存有一片自然楠木林,总面积约3000平方米,深处林荫蔽日,涧水潺潺,’幽谷常有烟云锁,楠树香花千万朵’,亦具欣赏价值 安徽九华山导游词 九华山在皖南青阳县境内,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登上九华山后,对其讴歌不已,认为天下名山均不能与九华山争长李白曾三上九华山九华山的特点是山奇峰秀,佛寺众多 早在东晋年间(401年),山上就开头建寺庙,以后历代都增建、扩建,形成“三里一小庙,五里一大庙”,庙宇遍布全山,据说兴盛时期多达300余座,僧众四五千人。
现在保存完好的寺庙尚有五六十座 游九华山,首先到九华街,这里海拔 600多米,是九华山的中心,寺庙也主要集中在这里,因此有“莲花佛国”之称这里实际上是一个山上的村镇,除了庙宇外,还有商店、学校、旅店、农舍,游人可以在这里住宿,并以此为起点,巡游山上的名胜 九华街上的化城寺,是九华山历史最悠久的晋代古寺,也是九华山的主寺,寺的建筑依山势布局,反映了超群的 建筑设计艺术寺内有一口高一丈有余,重约2000斤的古钟,铸造精致,声音嘹亮,用槌撞击,凝重清扬的钟声,在山谷回响,往往使人有超凡脱 俗之感化城晚钟”遂成为“九华十景”之一 从九华街往东走不远,有一建在悬崖上的殿堂,就是闻名的“百岁宫”其匾额上书有“钦赐百岁宫,护国万年寺”十个金字据说,在明朝万历年间,有个叫无暇的和尚,26岁来到九华山,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山洞里苦修了100年死后3年,人们才在洞中发觉他的肉身山上和尚认为他是活 佛转世,遂将尸体装金供奉明崇祯皇帝知道后封他为“应身菩萨”于是供奉他的小庙香火日旺,寺庙扩展,成为九华山四大丛林之一游人可以在寺里的肉身殿看到这具头戴僧帽,身披红色袈裟,端坐莲台之上的无暇和尚的装金肉身。
九华胜景在天台天台峰是九华山的主峰,海拔1300多米有“不登天台,等于没来”的说法从九华街上天台,约15华里山路,沿路经过许多风景点当你气喘吁吁,到达天台正顶,眼前的景色,将使你胸襟开阔,疲惫顿消四周群山匍伏,远望九华街,只有巴掌那么大了极目远眺,天地浑然一体,长江如练隐隐可见清冽的山风送来阵阵松涛、竹喧,令人沉醉四周的岩石,奇形怪状,多呈乌黑色有一巨石上刻“非人间”三字此时此刻,真使人有身临蓬莱仙境之感在天台上看日出,据说其瑰丽景色不亚于在泰山日观峰看日出因此“天台晓日”被列为“九华十景”之一 天柱山导游词 天柱山在长江北岸、安徽省潜山、岳西两县境内,其主峰海拔1751米,高耸直立,如巨柱擎天,因而称为天柱峰,山也就称为天柱山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写了一着赞扬天柱山风景奇秀的诗“江上望皖公山”,皖公山即天柱山,诗云:“奇峰山奇云,秀木含秀气清晏皖公山,绝称人意......”天柱山过去还有潜山、皖山、万岁山称据说,称万岁山是因汉武帝南巡时,亲临皖山设台祭岳,敕封皖山为“南岳”,在祭岳时,人群高呼万岁,所以将此山称为万岁山隋唐以后,南岳改为衡山,天柱山被列为国内五大镇山之“中镇”。
其余四镇是:北镇医巫闾山(在辽宁省)、东镇沂山(在山东省中部)、西镇吴山(在陕西省陇县)、南镇地稽山(在浙江省绍兴)天柱山有42座山峰,山上遍布苍松、翠竹、怪石、奇洞、飞瀑、深潭《天柱山志》称天柱山“峰无不奇,石无不怪,洞无不杳,泉无不吼”可见其自然景色奇绝 天柱山闻名巡游点是三祖寺进入天柱山的南大门野人寨上行不远就到达三祖寺相传,寺始建于南朝,现仅存藏经楼、偏房数间和岳立于寺前的觉寂塔三祖寺西,有大石累累的山谷,谷侧陡岩直立,谷中流水潺潺,松竹遮天蔽日,称之为“山谷流泉”山谷门有一石洞,石洞前有一巨石状如卧牛,称“石牛古洞”相传,北宋人黄庭坚曾坐此石上读书,并自号“山谷道人”在这里的一块巨石上刻有黄庭坚的诗和同时代大画家李公麟所绘的黄庭坚坐于石牛上的画像这件宝贵的古代诗画刻石,现仍清楚可见 天柱峰如擎天巨柱,宏伟壮美,气概非凡在天柱峰前正面崖壁上,镌有“孤立睛霄,中天一柱”八个大字,横书其上顶天立地”四个大字直书其下,气魄雄伟,令人赞叹天柱峰左、右侧有飞来、三台两峰相峙,更显得气概磅礴 天柱山飞来峰下的神奇谷被游人称为“天柱一绝”神奇谷长约五、六华里,谷底由54个形态各异的洞窟组成,洞连洞,洞套洞,洞内有牖,有庭,有门,有石梯,有石栏。
在暗洞中穿行,难辨东西,不知阴晴,压抑沉闷;但一出洞口,即见光明,又使人兴奋欣喜 安徽导游词 5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