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形固定法对患者留置针留置时间和舒适度的影响.pdf
2页2 0 1 3年 1 2月 第 1 3卷 l 2期 护理管理杂志 J o u rna l o f Nu r s i n g Ad mi n i s t r a t i o n De e. 2 01 3 Vo 1 . 1 3 N0 . 1 2 ·901· “ S “ 形 固定法对患者 留置针 留置 时间和舒适度的影 响 黄静 , 林莉, 张红 【 摘要】 目的观察“ s ” 型留置针固定法对患者留置时间和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 2 5 8 例使用留置针静脉输液的患者按单双号进行分组, 观 察组 1 3 0例, 在留置针留置期间采用“ s ” 形固定, 顺穿刺点方向、 针尾向远心端固定; 对照组 1 2 8 例采用传统的“ u ” 形固定法, 以穿刺点为起点, 针尾 以“ u ” 字形朝向近心端固定结果观察组留置时间及舒适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 P 0 . 0 5 ) 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告知静脉留置针相关知识静脉输液治疗方 案相同, 均采用上肢留置针穿刺方法由工作 3年以上的护士 为人组患者进行留置针穿刺 , 采用直视穿刺 , 穿刺一次成功 2 . 1固定方法 2 . 1 . 1 穿刺点固定方法两组患者均使用同一品牌、 带延长 管 、 2 4 G套管针进行穿刺, 穿刺点选择在前臂下 1 / 3至肘关节 下 l横指范围, 选择外周表浅静脉, 顺血流方向穿刺 , 穿刺成功 工作单位 : 1 0 0 8 5 3 , 北京 f fJ , 解放军总 医院 肾脏病科 作者简介: 黄静( 1 9 7 5 一) , 女, 北京人, 护士长, 主管护师, 本科, 主要从事 护理管理工作。
E— m a i l : h u a n g j i n g l 1 0 1 @s i n a . e o m 后, 穿刺点固定方法一致: 使用舒适 6 c m×7 e m透明敷料进行 穿刺点及飞机翼固定, 敷料下边缘全部覆盖针柄, 3 M胶贴进行 固定 2 . 1 . 2 针尾固定方法观察组采用顺穿刺点方向, 针尾以“ S ” 形朝向远心端, 一条胶贴沿透明敷料下缘固定针尾, 另一条胶 贴环绕手臂一圈固定套管针接头对照组采用 以穿刺点为起 点, 针尾以“ U ” 形朝向近心端宽胶布固定, 一条胶贴在敷料下缘 下方 1 . 0 c m固定针尾“ S ” 形针尾, 另一条胶贴环绕手臂一圈固 定套管针接头 2 . 2 效果评价 ①留置时间: 记录第 1次留置针穿刺 日期、 时间和拔针的 日期、 时间, 最长留置不超过 9 6 h , 记录拔针原因②舒适度 ] 评价: 拔针后 4 h内, 使用 0~1 0分评价尺, 0分为无法忍受, 1 0分为很舒适, 患者 自行对留置针留置期间舒适度评分③并 发症 : 穿刺点周围5 c m皮肤发红或肿胀记录为并发症 2 . 3 统计学方法 使用 S P S S 1 0 . 0统计软件包 , 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进行 描述 , 采用 t 检验 比较两组患者留置针留置时间、 患者舒适度; 计数资料用例数、 百分比进行描述, 采用 检验比较两组患者 并发症发 生率 。
3 效果 3 . 1 两组患者 留置针 留置时 间( 见表 1 ) 3 . 2 两组患者的舒适度( 见表2 ) 3 . 3 两种固定方法并发症发生率( 见表 3 ) 表 1 两组患者留置针留置时间比较 ·9 02 · 2 0 1 3年 l 2月 第 1 3卷 1 2期 护理管理杂志 J o u rna l o f Nu r s i n g Ad mi n i s t r a t i o n De c. 2 0 l 3 Vo 1 . 1 3 No . 1 2 表2 两组患者舒适度比较 4 体会 4 . 1 “ S ” 形 固定法可延长 留置针 留置 时间 结果显示, “ S ” 形朝向远心端固定方法可减少对留置针的 外力牵拉, 进而延长了留置时间( P< 0 . 0 1 ) 留置针延长管的 固定方法较多采用以穿刺点为中心, 向上( 近心端) 做“ U” 形回 绕固定 , 以及针尾胶贴交叉粘贴针柄, 再“ U ” 形回绕固定⋯ , 目的均为牢 固固定但 留置针 因输液结束后仍留在皮肤上, “ u” 形回绕的方式使针尾有部分翘起, 患者卷袖或穿脱衣服伸 袖时会产生障碍, 导致针尾翘起 , 固定松动。
本研究对照组中 有因衣袖牵拉等因素对留置针造成影响, 导致固定松动, 而提 前拔针, 观察组无此类情况发生采用“ S ” 形固定法, 使整个针 体处于一致方向, 不易产生逆向阻力, 且“ S ” 形固定时胶贴粘住 大部分针尾 , 固定范围大, 因此基本避免穿脱衣袖对 留置针的 牵拉, 因而延长了留置针保留时间 4 . 2 “ S ” 形固定法可提高患者舒适度 结果显示 , 观察组患者舒适度得分高于对照组( P< 0 . 0 5 ) 留置针穿刺一般选择四肢远端表浅而直的血管, 除手背外 , 也 选择在腕关节上 2横指至肘关节下 1横指 的前臂长骨段血 管 S ” 形固定法借鉴 P I C C导管的固定方法, 因需要固定空 间, 因此选择穿刺点的位置要求在前臂下 1 / 3至肘关节下 1 指, 这种位置的选择保证针尾有足够的固定空间, 与选择手背部及 手腕部穿刺点相比, 能够避免患者在正常的肢体活动( 例如: 握 手、 取物、 洗手等) 时引起牵拉、 打折, 甚至污染穿刺点, 患者感 编者 · 作者 · 读者 觉留置期间活动不受影响而“ U” 形固定时, 固定针尾的胶贴 可能覆盖于穿刺点或周围, 容易引起患者不适。
此外, “ s ” 固定 法可延长留置时间, 因此在降低穿刺次数上有较明显的优势 , 也更容易被患者接受 4 . 3 “ S ” 形固定法可降低穿刺静脉压力, 不易发生并发症 “ u ” 形固定法不可避免要将贴膜固定在穿刺血管的近心 端, 也就是输入液体流经的方向, 易压迫局部静脉, 导致回流不 畅, 引起局部肿胀甚至液体外渗 本组患者有的出现固定后 液体流速减慢, 有的因局部肿胀、 发红、 不适等原因拔针但统 计学结果未显示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 可能与本研究 的观察例数偏少有关, 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总之, 采用“ S ” 形固定法可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问, 提高留置 针留置期间患者的舒适度 , 不易发生并发症, 建议在没有输液 禁忌的情况下, 采用⋯ S’ 形固定法固定上肢前臂留置针 参考 文献 [ 1 ] 谢艳 , 冼 日风 , 薛焕芬. 静脉留置针 固定方法 的研究进展 [ J ] . 护理 实践 与研究 , 2 0 0 9, 6 ( 3 ) : 1 0 5—1 0 7 . [ 2] 武婷 , 邓 莹, 姚娟 , 等. 应 用静脉 留置针 的护 理安全 管理方 法及效 果[ J ] . 护理管理杂志, 2 0 0 8 , 8 ( 8 ) : 5 l 一 5 2 . [ 3 ] 刘 肖, 史瑞芬. 住院患者静脉留置针相 关知识 的告知 、 知晓情况调 查 [ J ] . 护理管理杂志 , 2 0 1 1 , 1 1 ( 8 ) : 5 5 7— 5 5 9 . [ 4] 姜萍岚, 虞玲丽 , 蒋冬梅. 舒适护理用于静脉 留置针 病人的临床 观 察[ J ] . 医学临床研究 , 2 0 0 8 , 2 5 ( 1 2 ) : 2 2 8 6— 2 2 8 7 . [ 5 ] 付喜秀 , 刘 陶文. 静脉 留置针并发症 的防治 与护理进展 [ J ] . 护理 研究 , 2 0 0 6, 2 0 ( 3 A) : 1 6 9 8—1 7 0 0 . [ 6] 王泉声 , 郭敏 , 冯素萍 , 等. 2种浅静脉留置针保护膜应用方法效果 比较[ J ] .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 2 0 0 5 , 2 1 ( 6 B) : 1 O一1 1 . [ 7 ] 刘凤春 , 常红 . 影 响静脉 留置针穿刺 成功 的相 关因素分 析 [ J ] . 现 代护理 , 2 0 0 6 , 1 2 ( 8 ) : 7 4 1— 7 4 2 . [ 8 ] 胡春艳. 老年病人静脉 留置针 固定方法改进 的效 果观察 [ J ] . 全科 护理 , 2 0 1 1 , 9 ( 1 0 A): 2 5 6 8— 2 5 6 9 . ( 收稿 日期 : 2 0 1 3—0 8—1 5; 修 回臼期 : 2 0 1 3一 O 9—2 2 ) ( 本文编辑: 裴显俊) 论文作假者 3年内不能 申请学位 教育部颁布的首部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部门规章《 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 自2 0 1 3年 1 月 1日开始正式实施。
这意味 着 , 论文作假者将被取消学位申请资格, 而为他人代写、 出售学位论文者以及作假者的指导教师 、 学校等也将面临处罚 《 办法》 明确 , 出现以下 5种情形, 将被视为学位论文作假 , 包括购买、 出售学位论文或者组织学位论文买卖, 由他人代写、 为他 人代写学位论文或者组织学位论文代写, 剽窃他人作品和学术成果 , 伪造数据, 有其他严重学位论文作假行为 《 办法》 规定 , 对于学位申请人员论文作假的, 未获得学位者, 可以取消其学位 申 请资格; 已获得学位者, 可以依法撤销其学位 , 并注销学位证书处理决定应向社会公布, 并从作出处理决定之 日起至少 3年内, 各学位授予单位不得再接受其学位申请学位 申请人员为在读学生的, 将给予开除学籍的处分, 为在职人员的, 学位授予单位除给予纪律处分外, 还将通报其所在单位在校学 生为他人代写、 出售学位论文或组织学位论文买卖 、 代写, 同样会受到开除学籍的处分 ——摘自《 健康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