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电脑周边各种接口类型.pdf
5页个人电脑周边各种接口类型个人电脑周边各种接口类型---来源:网络 接口类型是指该产品与电脑主机(或笔记本电脑)的连接接口类型例如USB、PCI、PCMCIA 等等 计算机配件都是通过一定的接口和计算机连接的,比如鼠标一般是通过USB或者PS/2接口和 计算机连接, 网卡一般通过PCI接口和计算机连接等 不同的连接线转接卡和计算机连接的接口 不相同,下边对常见的接口做一下简单的介绍串行接口串行接口串行接口,简称串口,也就是COM接口,是采用串行通信协议的扩展接口串口的出现是在 1980年前后,数据传输率是115kbps~230kbps,串口一般用来连接鼠标和外置Modem以及老式 摄像头和写字板等设备,目前部分新主板已开始取消该接口并行接口并行接口并行接口,简称并口,也就是LPT接口,是采用并行通信协议的扩展接口并口的数据传输 率比串口快8倍,标准并口的数据传输率为1Mbps,一般用来连接打印机、扫描仪等所以并口 又被称为打印口USBUSBUSBUSB接口接口USB是英文Universal Serial Bus的缩写,中文含义是“通用串行总线”它不是一种新的总线标 准,而是应用在PC领域的接口技术。
USB是在1994年底由英特尔、康柏、IBM、Microsoft等多 家公司联合提出的USB目前有两个版本, USB1.1的最高数据传输率为12Mbps,USB2.0则提高到480Mbps注意 : 这里的b是Bit的意思,1MB/s(兆字节/秒)=8MBPS(兆位/秒) ,12Mbps=1.5MB/s 二者的物 理接口完全一致,数据传输率上的差别完全由PC的USB host控制器以及USB设备决定USB可 以通过连接线为设备提供最高5V,500mA的电力 另外, 市面上的某些USB相关产品标注为USB 2.0 Full Speed的其实就是USB 1.1,而标注为USB 2.0 High Speed的才是真正的USB 2.0USB2.0规范是由USB1.1规范演变而来的它的传输速率达到了480Mbps,折算为MB为 60MB/s,足以满足大多数外设的速率要求USB 2.0中的“增强主机控制器接口”(EHCI)定义 了一个与USB 1.1相兼容的架构它可以用USB 2.0的驱动程序驱动USB 1.1设备也就是说,所 有支持USB 1.1的设备都可以直接在USB 2.0的接口上使用而不必担心兼容性问题,而且像USB 线、插头等等附件也都可以直接使用。
USB接口有3种类型:- TypeA:一般用于PC- Type B:一般用于USB设备 - Mini-USB:一般用于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测量仪器以及移动硬盘等目前的主板一般都采用支持USB功能的控制芯片组,主板上也安装有USB接口插座,而且除 了背板的插座之外,主板上还预留有USB插针,可以通过连线接到机箱前面作为前置USB接口 以方便使用 (注意, 在接线时要仔细阅读主板说明书并按图连接, 千万不可接错而使设备损坏) 而且USB接口还可以通过专门的USB连机线实现双机互连,并可以通过Hub扩展出更多的接口 USB具有传输速度快(USB1.1是12Mbps,USB2.0是480Mbps) ,使用方便,支持热插拔,连接灵 活,独立供电等优点,可以连接鼠标、键盘、打印机、扫描仪、摄像头、闪存盘、MP3机、手 机、数码相机、移动硬盘、外置光软驱、USB网卡、ADSL Modem、Cable Modem等,几乎所有 的外部设备IEEEIEEEIEEEIEEE1394139413941394IEEE 1394的前身即Firewire(火线) ,是1986年由苹果电脑公司针对高速数据传输所开发的一 种传输介面,并于1995年获得美国电机电子工程师协会认可,成为正式标准。
现在大家看到的 IEEE1394、Firewire和i.LINK其实指的都是这个标准,通常,在PC个人计算机领域将它称为 IEEE1394,在电子消费品领域,则更多的将它称为i.LINK,而对于苹果机则仍以最早的Firewire 称之IEEE 1394也是一种高效的串行接口标准,功能强大而且性能稳定,而且支持热拔插和即 插即用IEEE 1394可以在一个端口上连接多达63个设备,设备间采用树形或菊花链拓扑结构IEEE 1394标准定义了两种总线模式,即:Backplane模式和Cable模式其中Backplane模式支 持12.5、25、50Mbps的传输速率;Cable模式支持100、200、400Mbps的传输速率目前最新的 IEEE 1394b标准能达到800Mbps的传输速率IEEE1394是横跨PC及家电产品平台的一种通用界 面,适用于大多数需要高速数据传输的产品,如高速外置式硬盘、CD-ROM、DVD-ROM、扫 描仪、打印机、数码相机、摄影机等IEEE 1394分为有供电功能的6针A型接口和无供电功能的 4针B型接口,A型接口可以通过转接线兼容B型,但是B型转换成A型后则没有供电的能力。
6 针的A型接口在Apple的电脑和周边设备上使用很广, 而在消费类电子产品以及PC上多半都是采 用的简化过的4针B型接口, 需要配备单独的电源适配器 IEEE1394接口可以直接当做网卡联机 , 也可以通过Hub扩展出更多的接口没有IEEE1394接口的主板也可以通过插接IEEE 1394扩展卡 的方式获得此功能PCMCIAPCMCIAPCMCIAPCMCIAPCMCIA接口也叫PC卡插槽,它也是象VGA输出端口一样的笔记本电脑标准装备,PC卡属 于工业标准(PCMCIA规范) ,在许多中型数码设备和工业控制设备上也广泛应用,但是日常最 多见到的还是在笔记本电脑上可以这样说, 在USB和IEEE1394这样即插即用的端口出现之前, PC卡插槽是笔记本电脑上唯 一真正支持即插即用的端口,而且因为PCMCIA规范获得广范的支持,市场上PC卡产品可谓多 不胜数,为笔记本电脑提供了种类繁多的扩充选择PC卡插槽相当于台式机的PCI插槽,不同之处在于PC卡插槽是即插即用的,允许在操作系统 运行中停止PC卡设备,与PC卡插槽配合的扩展卡称为PC卡,按照外形来分有Type I/II/III三种, 3者的长宽度均为85.6×54mm,区别在于厚度,TypeI是3.3mm,Type II 是5.0mm;Type III是 10.5mm,它们的接口是完全相同的,都是68针,因此只要PC卡插槽的厚度允许,三种规格的卡 都可以通用。
之所以有厚度的区别是因为内置的设备要求不同,例如内存就可以置于最薄的Type I卡中, 但是微型硬盘就至少需要TypeII或者Type III卡的厚度才能容纳得下在笔记本电脑上使用的都 是Type II的插槽,两个Type II的插槽叠加在一起就可以容纳Type III的卡,大多数主流光软互换 机型和全内置机型装备2个Type II插槽,大多数超轻薄机器都只装备一个Type II插槽PCIPCIPCIPCI接口接口PCI的英文全称为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即外部设备互联总线,是于1993年推出 的PC局部总线标准PCI总线的主要特点是传输速度高,目前可实现66M的工作频率,在64位 总线宽度下可达到突发(Burst)传输速率533MB/s可以满足大吞吐量的外设的需求现在的 台式计算机几乎都带有PCI接口,在主机内部的主板上,安装时需要打开机箱各种接口都用同样的USB标志数码相机上的Mini-USB接口带Mini-USB接口的USB线移动硬盘盒上的USB Type B接口左边接头为TypeA(连接PC) ,右为Type B(连接设备)USB的TypeA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