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理论文章怎样写得通俗易懂.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428824673
  • 上传时间:2023-02-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9.63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理论文章怎样写得通俗易懂近日,宣武区委宣传部鹿陈同志对我刊记者谈到: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通俗化问题, 中宣部已经提出了好几年,但是基层群众反映相当多理论文章不解决实际问题、深涩难懂、 高高在上理论文章应该怎样去写才能做到通俗易懂、深入人心,才能做到“三贴近”?在 这一点上,我们认为许志功教授做得比较好,他写的文章我们很爱看,希望许教授能给予回 答下面是国防大学许志功教授对以上问题发表的一家之言,供广大读者参阅我觉得自己是个不擅长写理论文章的人,要讲理论文章怎么写得通俗易懂就更难了但 是基层读者和杂志社同志既然点“将”,要我来说说这个问题,也就只好硬着头皮从“命”一、要善于从生活实践中发掘主题写文章,首先要定主题主题定得好,就有可能写出有意义、有深度、读者感兴趣、愿 意看的理论文章理论文章的主题从哪里来?不是从头脑中来,而是从实际中来因为真正 的理论在世界上只有一种,就是从客观实际中抽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证明的理论离开 社会实践,就没有理论,牵强写出来的所谓理论文章只能是从概念到概念、从原则到原则 这样的文章,不可能写得通俗易懂因此,理论工作者必须深入实际,从实践中发掘主题观念是行动的指南。

      有什么样的观念,就有什么样的行动和结果如果我们头脑中树立 了从实际出发、为实践服务的观念,我们就会自觉到实际中去挖主题、找材料当前,我国 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这些矛盾和问题能 不能得到解决,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理论工作者如果不去面对这些挑战和问题,那 就是回避矛盾和严重失职一些读者对理论文章没兴趣,不是理论本身没有魅力,而是理论 文章离群众太远如果理论文章的内容多是一些与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没有关系或关系不 大的东西,多是一些为广大群众所不关心、不感兴趣的问题,就是再通俗易懂,群众也不会 欢迎这就要求理论的内容必须反映与社会生活、群众思想有密切联系,并为广大群众所关 心、感兴趣的问题随着改革的深入,老百姓有许多困惑和不解,需要有说服力的解答,以 澄清是非、解疑释惑理论文章如果不触及诸如此类的重大问题,就好比“隔靴搔痒”,没 有意义因此,理论工作者必须深入到火热的现实社会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摸准时代 脉搏,把握社会主流,研究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让理论文章谈改革的理儿,说生活的事儿, 讲群众的话儿二、要按照事物本身的逻辑构建体系理论文章需要有一定的体系结构。

      不然,仅把一些支离破碎的材料和观点毫无逻辑地堆 在那里,既不通俗,群众也看不懂文章的体系结构所表现的逻辑关系,本身就具有很强的 说服力量许多好的文章,既用道理说服人,又用逻辑征服人它的逻辑就像万能的触角, 用钳子从各方面把读者钳住,使你无法脱身所以写文章一定要讲逻辑但是,逻辑有主观 先验的逻辑,有客观对象自身的逻辑要写出通俗易懂的理论文章,不能主观先验地建构逻 辑,必须遵循事物本身的内在逻辑和人民群众的思维逻辑文章要写得通俗易懂,就要对事物运动发展所涉及的各方面及其相互关系进行透彻的分 析,从而抓住本质的联系,并从这种本质联系出发来建构文章的体系结构在这方面,毛泽 东同志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比如,他对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分析就是这样,通过对新民 主主义文化的透彻分析,发现了它的本质特性是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抓住这种本质特 性来阐述,就把一个复杂的新民主主义文化讲得非常通俗易懂,大家看了感到是那么回事理论文章要写得通俗易懂,不仅要按照事物本身的内在逻辑建构体系,还必须遵循读者 的思维逻辑应该说,人们思维的逻辑往往和客观事物本身的逻辑是一致的,但有时也不尽 相同所以,写文章要考虑到给什么人看的问题,要考虑和照顾到读者的思维方式和阅读习 惯。

      文章的逻辑体系要既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又便于群众理解接受写文章是要给人看的 如果作者高高在上,只管说自己的,硬要把自己的思维强加给群众,即使文章结构再好,群 众也看不进去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写文章做报告反倒可以不看读者不看听众吗? 文章的作者对于自己的宣传对象没有调查,没有研究,没有分析,乱讲一顿,那是万万不行 的我们写文章,一定要放下架子,考虑对象,按照群众可以接受的思维逻辑构建体系,把 事物自身的逻辑和人们思维的逻辑很好地统一起来三、要用大众化的语言来表达语言大众化是理论能够被群众理解和接受的必备条件理论文章语言生动鲜活,引人入 胜,具有强烈说服力和感染力,群众当然愿意看,而且看得懂在这方面,小平同志是有很 深的功夫的,他的话不多,但使人听了句句入心入脑为什么?除了他讲的内容合人心之外, 就是他用的语言是大众化的比如讲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不对,一些人很可能就从理论 根据、事实根据、价值取向等等讲起,可小平同志用“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 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说明,一下子就把问题讲清楚了,老百姓既听得明白,又感到亲切 人民的语汇是很丰富的我们要使深奥的理论通俗化,非努力学习群众的语言不可。

      理论有时是比较枯燥的因为理论是实践的升华,虽来源于实际但高于实际因此,群 众和理论之间有时确实就像有一层“窗户纸”一样,距离虽近但无法沟通形象生动的比喻 和典故,有着连接理性世界和感性世界的功能只要运用得当,就会在瞬间捅破这层“窗户 纸”,架起沟通的“桥梁”,既通俗易懂,又增加文采在这方面我们要向毛泽东同志学习 毛泽东同志是运用比喻和典故说明深邃哲理的大家例如,他用“小脚女人”来说明胆子小、 速度慢,用“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说明实践对认识的重要作用,用“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 就必须亲口去尝一尝”来说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用“游泳中学习游泳”来说明实 践出真知的唯物主义认识论道理,用“解剖麻雀”比喻由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方法,如此等等 不仅使群众理解了理论,而且使这些句子成为至理名言广为传诵,经久不衰理论有时是复杂的要把理论文章写得通俗,让群众看得懂,必须尽量根据理论的本质 特征,最大限度地将其简单化,使群众能够一眼就知其所以,一下就抓住实质在这方面, 我们党有着许多光辉的范例和经验比如,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概括为“实事求 是”,把毛泽东哲学思想概括为“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把邓小平理论解决的重 大问题概括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等。

      精当的概括,往往使体系庞 大、内容丰富的理论显得清晰、明了,很容易被群众掌握和理解我们写理论文章,也要善 于运用从简单到复杂、再从复杂到简单的规律,力争多用简洁、明了、概括的语言,教给群 众深刻复杂的道理四、关键在于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生活积累理论文章要写得通俗易懂,作者必须在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广泛涉 猎,博览群书,多学点历史知识、文学知识、科技知识等,多到社会生活实践中去锻炼,以 深化自己的思想,丰富自己的阅历,提高自己的素养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我们所要的理论家是什么样的人呢?是要这样的理论家,他们能够 依据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地解释历史中和革命中所发生的实际问题,能够在 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种种问题上给予科学的解释,给予理论的说明理论工作者 应该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深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中,去 抓那些改革实践中遇到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研究和解决,为改革出谋划策,为发展催 马加鞭这样的文章,才能写出中国特点,写出改革气派,才会言之有物、通俗易懂文章要通俗易懂,写文章的人必须着力研究透自己所要表达的问题理论只有透彻才能 服人。

      理论工作者只有在理解上深入,才能做到在表达上浅出只有自己真正理解了的东西, 才能帮助别人理解它很难想象,作者自己没有研究清楚的问题理论上能够表达得通俗易懂 因此,理论工作者一定要坚持想不透彻不说、说不清楚不写、人云亦云的文章不做,潜心研 究问题,在真正把握对象的本质、规律并能提升到理论高度的基础上,再用合理的方式去解 释、表现它,而不能一知半解、牵强附会,更不能装腔作势理论文章做到通俗易懂,绝不单单是一个表达方式问题,而是一个心里有没有群众、愿 不愿为群众服务的问题,是一个理论工作者的历史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的问题理论工作者一 定要心里装着群众,根据群众的思想特点讲清道理,运用群众的生动语言循循善诱,把理论 文章写新、写实、写活,发挥理论文章引导社会思潮、推动社会进步、鼓舞群众斗志的作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