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201-年崆峒区社区药物维持治疗汇报(201-年5月5日).docx
12页2022201*年崆峒区社区药物维持治疗汇报(201*年5月5日) 201*年崆峒区社区药物维持治疗汇报(201*年5月5日)崆峒区滥用阿片类物质成瘾者社区药物维持治疗工作状况汇报中共平凉市崆峒区委平凉市崆峒区人民政府(201*年5月6日)简要汇报四个方面:一、基本状况崆峒区辖13个乡、4个镇、1个经济开发区、1个工业园区、3个街道办事处,有252个村、12个社区居委会,行政区域总面积1936平方公里,总人口49.31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1.86万人近年来,我区仔细实行《禁毒法》、《艾滋病防治条例》、《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安排(201*-201*年)》和国家有关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方针政策,广泛宣扬教化,实施疫情监测,主动推行高危行为干预措施,仔细落实“四免一关怀”等政策,形成了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加的防治工作机制201*年6月,我区被省上列为全国第四批滥用阿片类物质成瘾者社区药物维持治疗试点区区委、区政府及市、区卫生部门高度重视,把药物维持治疗试点工作作为推行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措施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改制柳湖乡卫生院举办药物维持治疗门诊,于201*年11月6日正式开业。
柳湖药物维持治疗门诊位于平凉市崆峒中路,现有工作人员12人,其中技术人员8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2人、医师1人、药师2人、护士2人),管理人员2名、保安2人业务用房面积360平方米,设置了候诊室、询问室、体检室、诊断室、视察处、服药处、资料录入处、尿检室、宣教室、治疗室等科室,配备了电脑、摄像监视系统、报警系统、保险柜、资料柜、电视机、影碟机、体重秤、饮水机、微波炉等设备,基本达到了科室设置规范、人员结构合理、设备设施齐全的要求目前,柳湖门诊累计治疗人数237人,目前在治人数136人,外地转入治疗人数21人,平均日门诊量70人,治疗保持率为57.4%二、主要做法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组织机构为切实做好社区药物维持治疗工作,区上成立了由区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公安、卫生等部门负责人任副组长,禁毒办、药监、疾控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社区药物维持治疗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办公室,进一步明确了卫生、公安、药监等部门的工作职责今年,区上根据省公安厅的要求将美沙酮维持治疗工作纳入全区禁毒工作目标考核,要求公安禁毒部门动员毒瘾重、难戒断的吸毒人员到门诊接受维持治疗区卫生局将药物维持治疗工作纳入综合目标责任管理,对门诊的硬件建设、制度建设、人员管理、平安管理、培训学习等工作制定了量化考核指标,对入组人数、在治人数、在治保持率、HIV、HCV、尿吗啡检测、综合干预措施等方面下达了工作任务。
药监部门在美沙酮药品的质量,麻醉药品滥用监测及特别药品信息网络平台管理等工作也做了大量工作,逐步形成了领导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合力的工作机制2、强化培训学习,提高工作人员素养门诊开业以来,国家、省级专家多次前来我区指导工作,并就国家有关政策、药物维持治疗门诊工作程序、信息化管理、中毒抢救方法、吸食海洛因成瘾者心理、病理分析、美沙酮合理运用等方面进行人员岗位培训和业务指导201*年11月,门诊通过了国家检查组的验收,同年年底又获得了全省美沙酮先进门诊的荣誉称号;201*年4月起先运行全省入网美沙酮管理平台系统,对门诊日常工作实行信息化管理;今年4月,又在门诊实行了IC卡规范管理模式经过这些专业培训学习,我区药物维持治疗工作不断积累阅历,逐步提高医护人员的政策水平和,全面提高业务实力,有力推动了社区药物维持治疗的规范化管理和治疗3、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为使门诊日常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我区根据药物维持治疗门诊建设要求,参照其它地区阅历和制度,制定了各项工作制度(如《岗位职责及工作制度》、《受治者行为规范》、《入组工作流程表》、《美沙酮管理制度》、《运用美沙酮流程》、《医疗管理制度》、《平安保卫制度》等)及《崆峒区柳湖药物维持治疗门诊突发事务应急预案》,设立了应急,聘用了2名保安人员,确定2名药剂人员加强美沙酮药品的管理,做到“双人双锁、专用账册、专用处方、专册登记”,从制度上和管理上保证了门诊药品平安、人员平安、患者平安。
4、广泛宣扬引导,扎实开展行为干预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我区印制了《崆峒区柳湖药物维持治疗门诊程序及服务承诺》,分发到每位病人手中,进行广泛宣扬,让每一位患者能够驾驭滥用阿片类物质成瘾者社区药物维持治疗工作的意义、好处和治疗程序坚持患者入组治疗审核制度,对每名患者入组前进行常规体检和尿吗啡定性检测,符合收治条件的,建立个人资料和病历,纳入治疗同时,实行面对面的方式,以药物维持治疗门诊为平台,初步开展了艾滋病病毒检测和心理询问、行为矫治、社会帮教等行为干预活动,使广阔患者接受了美沙酮替代维持治疗,渐渐复原了家庭功能和社会功能,削减了犯罪发生两年来,全区共印发宣扬材料5000多份,开展心理询问237人次,进行行为干预210人次三、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准备我区滥用阿片类物质成瘾者社区药物维持治疗试点工作开展以来,经过广阔医护人员的不懈努力和辛勤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门诊量偏少,病人治疗保持率有待提高,门诊量等业务指标与省市的要求还有肯定的差距二是行为干预工作开展的不够全面,对入组治疗患者还不能做到定期进行HIV检测和HCV检测三是平安管理需进一步加强,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等突发事务的应急预案还需进一步完善。
针对以上问题,今后,我们将以本次督查为契机,根据各部门领导的指示和要求,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和管理措施,不断加强沟通协作,大力开展宣扬教化,更好地推动药物维持治疗工作深化有序开展一是加强宣扬教化大力开展《艾滋病防治条例》及有关药物维持治疗学问的宣扬,进一步提高有关部门对实施药物维持治疗工作的相识加强卫生、公安、药监等部门的沟通协作,不断形成工作合力,逐步实行“以门诊为平台、社区为基础、卫生为指导、公安为保障”的管理模式,稳步推动药物维持治疗工作,提高我区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水平二是开展综合干预实行多种形式,主动开展心理询问、行为矫治、社会帮教等工作,探究建立有关嘉奖机制和措施,使更多入组治疗的患者通过药物维持治疗改善个人生活质量,削减因注射毒品造成的艾滋病等疾病传播,逐步复原家庭关系和社会功能规范开展综合干预措施,坚持对入组治疗的患者每月定期开展尿吗啡定性检测、HIV检测和HCV检测建立抗艾滋病病毒治疗转介服务机制,健全相关的记录档案,对HIV检测阳性患者,主动开展抗病毒治疗转介服务、抗病毒治疗依从性促进活动等工作三是加强人员培训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学习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等法律法规、艾滋病防治学问、药物维持治疗学问及平安防护学问,主动选派业务实力强的工作人员参与上级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门诊工作人员的业务实力和工作水平。
加强门诊内部管理工作,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完善有关应急预案,全面提高门诊管理水平以上汇报不妥之处,请指正扩展阅读:崆峒区中医药工作开展状况汇报(201*年7月23日)崆峒区中医药工作开展状况汇报中共平凉市崆峒区委平凉市崆峒区人民政府(二○○九年七月二十三日)各位领导:近年来,我区仔细实行《甘肃省发展中医药条例》,围绕“继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思路,通过实行推动中医药体制改革,大力改善中医药医疗卫生条件,不断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仔细做好中医药基础性工作等措施,切实加强了中医药工作,提高了中医药的可及性现将我区中医药工作开展状况汇报如下:一、基本状况崆峒区辖13个乡、4个镇、1个经济开发区、1个工业园区、3个街道办事处,有252个行政村、12个社区居委会,区域总面积1936平方公里,总人口49.31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1.86万人全区现有区级医疗机构5个,其中综合医院1个,中医医院(专科)2个,专科医院2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5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1个;乡镇卫生院17个;村级卫生室247个现有区、乡级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1070人,其中中医药卫生技术人员195人(高级职称11人,中级职称33人,初级职称151人),占人员总数18.2%。
床位1353张,其中中医床位266张,占床位总数19.7%二、近几年中医药工作开展状况(一)主动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初步建立近年来,我区大力开展以中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推动综合医院加强中医药试点工作及以社区为基础的新型城市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201*年,我区完成了17所农村卫生院国债建设项目,并配备了300多万元的医疗设备今年,我区主动争取国家投资1150万元修建市中医院新住院大楼,建成后医院建筑面积将增加23200平方米,床位增至360张目前,全区4个区级医院均设有中医科,能够开展多项中医药特色服务,如针灸、火罐、推拿、小针刀、熏洗药浴、中医康复等项目,17个乡镇卫生院和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设有中医科,1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和90%以上村卫生所能供应中医诊断和中医方剂治疗疾病的基本中医药服务,初步形成了中医医疗服务体系二)努力培育中医药特色专科建设,中医药优势得到发挥目前,崆峒区列入省级建设的专病专科有2个,分别是市中医院皮肤科、市二院中医康复科;列入市级建设的专病专科有5个,分别是市中医院肛肠科、肾病科、脊柱专科、市二院小针刀科、市骨伤医院中医骨伤科。
通过抓专科建设,一批特色突出、临床优势明显的中医药学科和专科初步形成,中医药在防治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重大疑难疾病,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冲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年我区卫生统计数据显示,中医医疗机构年门诊量9.39万人次,年住院4740人次,年人均门诊费用55元,较综合医院低8.3%,年人均住院费用2377元,较综合医院低12.6%三)加快中医药人才培育步伐,中医药队伍素养进一步提高加大人才培育力度,是中医药得到继承和发展的关键,我区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一是开展师承教化工作,激励支持老中医带徒,选拔有悟性、爱学习、能吃苦、有肯定工作阅历,酷爱中医的医生做弟子,传承老中医的丰富临床阅历我区已有3位名中医(张子俊、李九平、任建华)共带徒8人,其中全省其次批、第三批师带徒工作已完成,经考核合格4人已出师,第四批师带徒工作现正在实施当中二是推动农村卫生人员中医药专业学历教化工作,激励尚无正式学历的乡村医生及有意愿从事村卫生所医疗保健工作的人员参与甘肃省中医学校中医药专业中专学历教化自201*年以来,全区共有137人参与了中医药专业中专学历教化三是推广中医药相宜技术工作自201*年,我区实施中医药相宜技术推广工作以来,根据省市卫生部门的工作要求,仔细开展中医药相宜技术推广工作,确定市中医院和市二院中医康复科为我区中医药相宜技术推广培训基地,筛选出具有“简、便、验、廉”“平安、好用”的3大项16个小项目的推广项目,本着“一学就会,一用就灵”的原则,每年举办1期崆峒区农村中医相宜技术推广培训班,共为各医院、乡镇卫生院培训中医专业技术人员100多人次。
在实际推广过程中,为解决我区乡镇卫生院和农村卫生所配套实施落后的问题,区卫生局统一购置治疗盘、火罐、灸针等器械,为全区84个乡、村级医疗机构各配置治疗盘1个,火罐4套,灸针2套今年年初,依据省卫生厅《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相宜技术推广项目实施方案》要求,我局从市中医院、市二院、骨伤医院、红会医院选派7名中医专业技术骨干参与了省中医管理局举办的中医药相宜技术师资培训班选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中医药从业人员参与了5期市卫生局组织的中医药相宜技术学习班,共培训基层卫生人员212人四是开展“中医学经典、西医学中医”活动为了提高我区各级各类医务人员的中医药理论学问水平,增加运用中医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