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央电教馆-十二五”规划课题申报评审书.doc

20页
  • 卖家[上传人]:lil****ar
  • 文档编号:271431622
  • 上传时间:2022-03-2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34KB
  • / 2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编号中央电化教育馆全国教育技术“十二五规划研究课题申请·评审书 课 题 类 别 一般课题 学 科 分 类 教育信息技术 课 题 名 称 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研究 课 题 负 责 人__徐 成______________ 负责人所在单位 江苏省泗阳县实验小学 填 表 日 期_____2011年5月__________中央电化教育馆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制数 据 表 填 写 注 意 事 项 课题名称 准确、简明反映研究内容,最多不超过40个汉字(包括标点符号)课题类别 请选项填写,限填写1项例如:A│重点课题 A. 重点课题 B.青年课题 C.一般课题学科分类 系指课题研究所属学科范围请填写:教育信息技术研究类型 请选项填写,限填写1项 例如: C│综合研究 A.基础研究 B.应用研究 C.综合研究 D.其他研究担任导师 系指申请人本人担任博士生导师或硕士生导师情况,请选项填写,限报1项。

      例如: A│博士生导师 A.博士生导师 B.硕士生导师 C.未担任导师工作单位 按单位和部门公章全称填写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 请选项填写,限填写1项 例如: A│北京市 A.北京市 B.天津市 C.上海市 D.重庆市 E.河北省 F.山西省 G.内蒙古自治区 H.辽宁省 I.吉林省 J.黑龙江省 K.江苏省 L.浙江省 M.安徽省 N.福建省 O.江西省 P.山东省 Q.河南省 R.湖北省 S.广东省 T.湖南省 U.海南省 V.广西壮族自治区 W.四川省 X.贵州省 Y.云南省 Z.西藏自治区 1.陕西省 2.甘肃省 3.青海省 4.宁夏回族自治区 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所属系统 系指申请人单位的属性请选项填写,限填写1项 例如: A│教育部直属高等院校 A.教育部直属高等院校 B.其他高等院校 C.教育部直属单位 D.其他科研机构 E.中小学校(包括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幼儿园等) F.军事机关及院校 G.地方教育行政部门 H.其他 联系须填写课题负责人的号码。

      主要参加者 必须真实参加本课题研究工作,不含课题负责人,不包括不参加本课题研究工作的单位领导、科研管理、财务管理、后勤服务等人员预期成果 系指预期取得的最终研究成果形式请选项填写,最多限选报3项,其中必须包含研究报告 例如: A│专著 D│研究报告 A. 专著 B.译著 C.论文集 D.研究报告 E.工具书 F.电脑软件 G. 其他一、数据表课题名称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研究关键词信息技术创新思维课题类别C一般课题学科分类教育信息技术研究类型B应用研究负责人姓名 徐成性别男民族汉出生日期1969.02行政职务专业职务中学高级教师研究专长整合研究最后学历本科最后学位担任导师C未担任导师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K江苏省所属系统E中小学校工作单位江苏省泗阳县实验小学电子信箱通讯地址泗阳县众兴中路65号邮政编码223700联系(区号) (单位)(家庭)()13773988336身份证号320825196902042078主要参加者姓 名出生年月专业职务研究专长学历学位工 作 单 位王志娟78.3中学高级数学研究本科泗阳县实验小学葛莉81.5小学高级数学研究本科泗阳县实验小学陈媛媛82.6小学高级语文研究本科泗阳县实验小学孙成前82.6小学高级数学研究本科泗阳县实验小学王守祥87.5小学一级综合研究本科泗阳县实验小学林艳梅75.2小学高级数学研究专科泗阳县实验小学唐娟69.3小学高级综合研究本科泗阳县众兴实验小学王兆军70.5小学高级综合研究专科泗阳县实验小学杨松洁76.5小学高级数学研究本科泗阳县实验小学董秋红86.4小学一级信息技术本科泗阳县实验小学张绍久81.1小学高级信息技术本科学士泗阳县爱园镇中心小学预期最终成果C研究报告G其他预计完成时间2014年5 月 30 日 —1— 二、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近三年来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成 果 名 称著作者成果形式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发表出版时间《巧用电教媒体 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王志娟论文江苏教育报2009.4《让预与生成完美共舞》王志娟论文江苏教育报2010.7《课堂在生成中凸显精彩》王志娟论文重庆行政学院报2009.9《利用信息技术反馈促课堂效率提高》陈媛媛论文《中国教育之窗》2009.5《应用信息媒体,整合数学课堂》徐成论文《江苏教育技术》2009.12《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葛莉论文《今日教育》2010.4《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的有效整合研究》徐成论文《二十一世纪思想文献》2010.1 三、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九五”规划以来承担的研究课题课 题 名 称课题类别批准时间批 准 单 位完成情况运用信息技术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性学习模式省级2001年3月江苏省电教馆已结题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国家级2006.12中央电教馆已结题 —2— 四、课题设计论证·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限3000字内)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信息技术作为先进工具已不容置疑地渗透到各行各业之中,同样在学科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是学科教育的一大进步,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的大脑思维,是改进学科教学的强大平台。

      造就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时代赋予我国教育最具挑战性的历史使命要完成这一极具挑战性的历史任务就必须进行关于人才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特别是创新思维的研究和实验脑科学理论的研究表明:创新思维是人头脑中图式变异的条件下产生新的图式,它是人脑中各类细胞的碰撞产生新细胞的结果人的一切创造行为都离不开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人脑最高层次的机能明确地说,创新思维就是指提供新颖的、有价值的成果的思维创新思维是开拓人类未知领域的思维,具体到学生的学科创新性思维主要体现在发现新知识,揭示新规律,创造新方法,探求并解决新问题的思维过程之中具有创新思维的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能发现别人忽视的东西,寻找新的生长点他们兴趣广泛,思路敏捷,有强烈的好奇心及求知欲,能提出探索性的问题,并以具有创见性的方式运用已有知识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创新教育的核心内容传统的教学中比较多地采用“注入式”教育模式,把知识积累放在第一位,而把能力培养放在第二位,没有能够较好地把能力的培养渗透到学生的知识掌握过程之中借助信息技术作用于学科教学,就能够把过去学科教学过程中做不到或者做得不太好的事情(比如错综复杂的数据整理,抽象知识的具体呈现等)做好,这就更有利于学生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决策、思考、推理和解决问题,进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之成为创新型人才。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研究目标:1、研究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方面所显现的本质特征与目标体系,已充分揭示现代教育运用于学科教育教学中所发挥的整合作用;2、构建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导向,以教育信息化为平台,以实施信息技术现代化教育的目标体系和课程体系为核心,以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好坚实基础为目标,探究信息技术现代化教育与课程改革的紧密联系与整合的内在协互关系;3、研究和探索提高师生信息素养的有效途径,提高师生应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收集、处理的能力;4、运用“发展的观点”、“主体的观点”、“结构的观点”来探索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作用规律,寻找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最佳途径和方法研究的主要内容:以计算机、校园网和因特网为主的信息技术,应用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领域和方面,特别是各种教育活动和学科教学,用以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特别是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着力在教育活动和学科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的批判思维、发散思维、聚合思维等得到更好的培养,为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将来成为创新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3—运用教育实验法探讨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应用的最佳方法以及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作用规律(探索型实验)运用观察研究法对课堂教学过程、效果进行全面、细致、深入地观察,获得比较客观的事实材料,用以检验研究假设和结论,并及时调整教学研究主要观点: 所谓创新思维是指对已有知识经验进行明显的改组,同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创造思维,而以网络和多媒体为主要特征的信息技术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能力,以使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自主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创新之处:1.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创造性学习;2.创新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3.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于数学课程的理念形成统一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研究思路:本课题的研究是围绕“十二五”期间《“十二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和《国家学科新课程标准》以及相关政策法规贯彻实施的情况展开包括(1)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分析和小学学科教育现状的了解和分析,(2)信息技术的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3)论文的撰写和课件的制作,(4)网络活动和实践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

      学校以《有效教师》教材为基础,组织教师研究学习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