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班美术教案延伸—“拉拉”变形记.docx
3页Word中班美术教案延伸—“拉拉”变形记中班美术教案延长:“拉拉”变形记 【活动目标】 1、尝试利用纸的折叠变化创作不同的"拉拉'小人,感受人物比例变化带来的夸张效果 2、愿意体验在折痕内画画的乐趣 【活动预备】 范例2张、人手白粉蓝各色纸3张、勾线笔人手一支、展现板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理解"顶天立地' 1、师:小伴侣喜爱画画吗?你最喜爱画什么? 2、师:今日老师让小伴侣们画一个"顶天立地'的孩子,他叫"拉拉'拉拉最喜爱用头顶着天,脚踩着地,由于他很想快快长大 3、出示范画,观看范例 师:给小伴侣一点时间,观看一下拉拉的模样和大小,你要是观看好了就请举手 师:现在请小伴侣在箩筐里拿一张白色的纸,一支记号笔,把"拉拉'画在白纸上,记住,他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哦 4、幼儿作画,观看是否符合要求 师:检查一下你画得是不是一个顶天立地的"拉拉'? 二、在老师折过的纸上画"拉拉',发觉画面造型与纸张折叠的关系 1、出示粉色纸,请幼儿说说,跟刚才的那张纸有什么区分? 2、请幼儿选择粉色纸,在有折痕的纸上画"拉拉' 老师提出要求 ●不能打开有折痕的纸 ●画面饱满,"顶天立地' 3、展现部分幼儿的作品 ●师:你发觉了什么?拉拉的哪个部位断开了?为什么会断开? ●想一想,断开的地方为何不一样?他们断开的地方都是画在哪里的?(答:折痕上的) ●有什么方法能把断开的部位链接起来?这一次你又发觉了什么? 4、引导幼儿打开自己的作品,连接断开部分,感受变形乐趣。
小结:画在折线上的部位在打开后都会变长,所以假如想要把拉拉的哪个部位变长,就要把那个部位画在折线上 三、第三次的尝试自己折纸后作画 1、师:假如让你再变一次,你会让拉拉的哪个部位变? 2、老师交代要求 ●取蓝色纸每人一张 ●自己依据想要变形的部位进行折纸 ●打开连接后,能在折痕部位内添加好玩的画面效果 3、幼儿组内相互沟通,发觉 4、出示几张幼儿作品,进行赏析,从部位变化、变形效果、添加画面入手 5、全体幼儿相互观赏同伴的作品后,最终一张作品进行展现 活动延长: 1、出示一张横折2次的"拉拉',让幼儿猜这一次"拉拉'的哪些部位会变? 2、幼儿再次思索新的问题并延长操作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