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嗜血杆菌属ppt课件.pptx
25页嗜血杆菌属 分类地位 主要特征 代表种 流感嗜血杆菌 研究进展 副猪嗜血杆菌 目录 1 2 3 4 1 分类地位 嗜血杆菌属 拉丁学名 HaemophilusWinsloweta1 1917 小到中等大小的球形 卵圆或杆状细胞 宽度一般 1 0 m 有时有丝状体 明显的多形态 TEXTHERE 分类地位 TEXTHERE 嗜血杆菌属隶属于巴斯德菌科 该属细菌共有17个种 其中与临床有关的有9个种 流感嗜血杆菌 副流感嗜血杆菌 溶血嗜血杆菌 副溶血嗜血杆菌 杜克嗜血杆菌 埃及嗜血杆菌 嗜沫嗜血杆菌 副嗜沫嗜血杆菌 迟缓嗜血杆菌 DNA中G C含量为37 44mol 2 主要特征 TEXTHERE 0 42 革兰氏阴性 不运动 兼性厌氧 几乎所有的种需要血的生长因子 特别是X因子 原卟啉IX或正铁血红素 和 或V因子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也称为辅酶I 简写NAD 或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 也称为辅酶 简写NADP 即使提供生长因子也需要复杂的培养基才能良好生长 为化能异养菌 主要特征 TEXTHERE 嗜血杆菌属 Haemophilus spp 是一群革兰氏阴性 不抗酸 不运动 无芽孢的短杆菌或球杆菌 绝大部分存在于人和动物的呼吸道粘膜 引起人感染的主要有流感嗜血杆菌 副流感嗜血杆菌 溶血嗜血杆菌 副溶血嗜血杆菌 杜克雷嗜血杆菌等 模式种 流感嗜血杆菌 Haemophilusinfluenzae 3 流感嗜血杆菌俗称流感杆菌 是嗜血杆菌属中对人有致病性的最常见细菌 分类 巴斯德菌目 Pasteurellales 巴斯德菌科 Pasteurellaceae 嗜血杆菌属 Haemophilus 该菌名来自1892年流感世界大流行 直至1933年将流感病毒分离成功才确认流感的真正病原体 但流感嗜血杆菌这一错名却仍沿用至今 形态与染色流感杆菌是一种G 菌 形态多样 菌体的形态与菌龄和培养基关系密切 多数有菌毛 无鞭毛和芽胞 外源性流感杆菌 有毒株 有荚膜 寄生在呼吸道内的无荚膜 生物学特性 培养生长时需要 和 两种生长辅助因子X因子 血红素V因子 辅酶 或辅酶 在巧克力色血平板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培养18 24h 菌落微小 无色 透明似露珠 48h后形成灰白色较大的圆形 透明 无溶血菌落 与金黄色葡萄球菌于血平板上共同培养时 在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周围的流感嗜血杆菌菌落较大 离金葡菌菌落越远的越小 此现象称为 卫星现象 satellitephenomenon 带菌情况 流感杆菌较广泛地寄居于正常人上呼吸道 通常以冬季带菌率较高 发病也增多 流行情况 本病遍布世界各国 致病物质荚膜 抗吞噬菌毛 粘附 定值内毒素 致病作用尚不清IgA蛋白酶 水解slgA荚膜是本菌的主要毒力因子 所致疾病原发性感染 外源性 多为有荚膜b型菌株引起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全身感染 继发性感染 内源性 多由呼吸道寄居的无荚膜菌株引起 呼吸道感染 无荚膜菌株为上呼吸道正常菌群成员 4 S W T 副猪嗜血杆菌毒力因子研究进展 1 副猪嗜血杆菌毒力因子 包括外膜蛋白 outermembraneprotein Omp 和脂多糖 lipopolysaccharides LPS 赵倩 ZhangB等研究表明外膜蛋白P2是流感嗜血杆菌的一个毒力因子 WeiserJN ReddyMS DaboSM等研究表明外膜蛋白P5也是一个毒力因子 BoucherB XuZ等研究表明辅助嗜血杆菌LPS的庚糖基转移酶 LPS包括类脂A 核心多糖和O侧链 中的编码庚糖 和 的opsX rfaF和waaQ基因是毒力因子 2 副猪嗜血杆菌潜在的毒力因子 HillCE MetcalfDS等采用基因芯片技术 DDRT PCR和转录序列选择性捕获 SCOTS 等多种技术研究其与细菌毒力关系 WangX XuZ等在基因水平上鉴定副猪嗜血杆菌潜在的毒力因子 包括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 统计分析等方法 副猪嗜血杆菌耐药性研究进展 早期的研究结果表明 对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治疗可以选用青霉素 大多数副猪嗜血杆菌对氨苄青霉素 头孢菌素 氟喹诺酮类 庆大霉素和增效磺胺类药物敏感 对四环素 红霉素和林可霉素有抵抗力 李纪春等 2008 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导致细菌耐药性成为不可回避的话题 近几年来 有学者相继研究了不同国家和地区副猪嗜血杆菌的药物敏感情况 结果表明 在丹麦 西班牙和英国 氟苯尼考表现出优异的抑菌活性 所有检测菌株均对 内酰胺酶类药物中的头孢噻肟和头孢噻呋敏感 大多数菌株对青霉素和氨苄青霉素敏感 Aarestrup等 2004 Mart ndelaFuente等 2007 Lancashire Millan等研究发现副猪嗜血杆菌耐药性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很可能与耐药质粒有关 Jin等 2006 研究结果表明 副猪嗜血杆菌致病菌株的耐药性与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有关 1 副猪嗜血杆菌的耐药性 2 副猪嗜血杆菌的耐药机理 副猪嗜血杆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早先利用特异性寡核苷酸捕获平板杂交 Oligonucleotide specificcaptureplatehybridization OSCPH 技术 它是一种高灵敏度的副猪嗜血杆菌诊断方法 能检测到小于102CFU ml的副猪嗜血杆菌 1 OSCPH技术 2 REF分型法 Smart Nonie等运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指纹 Restrictionendonucleasefingerprinting REF 技术研究副猪嗜血杆菌在无特殊病原体 Specific pathogen free SPF 猪和常规饲养猪的流行与分布 3 MEE分型法 Blackall等用多位点酶电泳 Multilocusenzymeelectrophoresis MEE 研究了40个澳大利亚副猪嗜血杆菌分离株研究证实了不同的副猪嗜血杆菌之间存在着多态性 并且MEE分型法较血清分型法更有效 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 Enterobacterialrepetitiveintergenicconsensus ERIC PCR技术分型方法 是利用ERIC中的高度保守区来设计一对反向引物 以扩增细菌基因组的未知序列并产生具有菌株特异性的指纹图谱 从而区分不同的细菌 Rafiee等用ERIC PCR技术研究了副猪嗜血杆菌 该研究为副猪嗜血杆菌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分子分型快速诊断方法提供了参考 5 ERIC PCR分型法 PCR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 PCR RFLP 技术与ERIC不同 RFLP不依赖于非特异性引物 通过扩增出一段高特异性的含有特定酶切位点的靶DNA序列 可直接应用于生物样本 鼻腔拭子 肺组织样等 而不需要纯细菌培养物 除了高灵敏度外 RFLP还具有高分辨能力 无论是单一酶切或是联合酶切 分型能力都能达到100 远远高于血清分型能力 65 4 RFLP PCR分型法 S W T 6 MLST分型法 最近提出了一种新的HPS基因分型方法 多基因座序列分析 Multilocussequencetyping MLST MLST分型法是根据细菌基因组中7个管家基因mdh 6pgd atpD g3pd frdB infB和rpoB在细菌菌株之间的多态性而建立起来的基因分型方法 MLST分型法克服了传统血清分型的低分辨率问题和ERIC PCR技术存在的不同实验室间难于进行比较的缺陷 并能提供更多的关于DNA方面的信息 但是要进行基因序列的测定 成本比较昂贵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资料仅供参考 实际情况实际分析 感谢您的观看和下载 Theusercandemonstrateonaprojectororcomputer orprintthepresentationandmakeitintoafilmtobeusedinawiderfield THANKS ChancellorGeorgeOsbornesaidonMonday IamdeterminedthatwegoonmakingthedecisionstoreformtheBritisheconomyandtackleourdebt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