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教案(2020年整理).pptx
41页学 海 无 涯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备课时间:2013-04-07 上课时间:2013-4-15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概述肺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和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2通过测量胸围差,阐述膈肌的运动,感知呼吸时胸廓容积有变化通过演示实 验说明胸廓容积变化与气体进出的关系通过吸入和呼出的气体成分的变化,分析呼吸 与细胞生命活动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通过探究外界气体是怎样进出肺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测量胸围差等 活动,培养学生实践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分析同学之间胸围差的差异,认同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外界气体如何进出肺,肺内的二氧化碳如何排出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教学准备 教师:新鲜的猪肺、多媒体课件、模拟隔肌运动的模型澄清的石灰水,干净的玻 璃管,烧杯,香水,广口瓶 学生: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设计,学 海 无 涯,,,学 海 无 涯,学 海 无 涯,,,,课堂练习:大练习册 板书设计: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一、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二、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课后反思:,学 海 无 涯 第四章 人体类物质的运输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 备课时间:2013-04-08 上课时间:2013-4-17 课型:新授课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结合生活经验和观察分析,描述血液成分 能力目标:(1)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2)解读血常规化验单,了解各种血细胞的功能及其病理表现,培养 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3)分组实验及讨论,在提高学生实验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合作学 习、自主学习的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关注血干细胞及其研究进程,教育学生珍爱生命,关爱他人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血液的成分及各自的主要功能 2、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血液问题的能力 3、难点突破:学生课前搜索自己或家人的血常规化验单,研究自身的一些血细 胞数目异常情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自己寻求血细胞的功能来解惑,使枯燥 的血细胞功能溶入生活中去学习。
三、教学设计思路 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观察演示实验了解血液成分根据血浆成分 推断血浆功能分组实验、列表归纳血细胞的种类、结构及区别方法 分 析血常规化验单理解血细胞的功能通过知识运用巩固知识关注新闻追 踪白血病女孩的事例,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 的问题并达到教育学生珍爱生命,关爱他人的目的学 海 无 涯,四、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准备未加抗凝剂的血液(血块)及加抗凝剂的血液 2、显微镜、人血永久涂片 3、课件 PPT 流动的组织血液 学生准备: 收集自己或自己家人的血常规化验单 五、教学设计,学 海 无 涯,,,学 海 无 涯,学 海 无 涯,课堂练习:大练习册基础题 板书设计: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 血浆 血 液 红 细 胞 血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课后反思:,,,学 海 无 涯,第二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 备 课 时 间 :2013-04-08 上 课 时 间 :2013-4-19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学生在学习了血液 的知识之后,自然要想到血液流动的管道血管,以及血液流动的动力器官 心脏,因此本节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能力目标:养成利用自己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及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教学重点: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教学难点:养成利用自己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设计,学 海 无 涯,课堂练习:大练习册 板书设计: 第二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课后反思:,学 海 无 涯,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第三节 备课时间:2013-04-18 上课时间:,课型:新授课 一、教学内容分析 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是输送血液的“泵” 其特殊性在于它能够 自动地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按照一定的方向流动 人体需要的氧气和养料必须及时运来,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必须运走,人 体才能进行正常生命活动,这些物质的运输靠血液循环来实现 这一节知识点和难点较多,如何在短时间里使学生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有充 分的认识并理解血液循环的途径和意义,都需要教师课前精心准备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3)情感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获取有关心脏结构的知识并 推测它们的功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能力目标: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区别动脉血与静脉血 三、教学重点: 1、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心脏各腔室的厚薄以及有关瓣膜的结构特点,来推 测它们各自的功能 2、血液循环的途径和意义 四、教学难点: 1、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各腔室的厚薄以及瓣膜的结构特点,来推测它们 各自的功能 2、了解血液循环途径,以及在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 五、课时安排:1 课时 六、教学过程,学 海 无 涯,学 海 无 涯,七、板书设计: 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一、心脏 1、心脏的结构 2、心脏的功能 二、血液循环途径 1、体循环 2、肺循环 3、血液循环的意义 4、动脉血及静脉血的区别 八、教学反思:,学 海 无 涯,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 备 课 时 间 :2013-04-19 上课时间: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例举 ABO 血型的类型; 能力目标:2、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概述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与血型和血 量的关系; 情感价值观目标: 3、培养珍爱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情感,树立健康的成年公民 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1、说出 ABO 血型的类型及输血的原则; 2、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 海 无 涯,学 海 无 涯,课堂练习:大练习册 板书设计 第四节 输血和血血型 一、血型的发现 二、同型输血 三、血量和输血 课后反思:,学 海 无 涯,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第五章 备课时间:2013-04-19 上课时间: 课型:新授课 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的位置和功能,理解排泄的概念,掌 握肾脏的结构与尿液的形成过程。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泌尿系统模式图、肾脏结构示意图、尿的形成示意图,培养 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泌尿系统卫生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节的中心内容是说明人体在利用细胞内物质氧化分解的同时会产生代 谢废物,这些废物必须及时排除体外排泄代谢废物的途径有三条,而尿液的 排除是主要途径肾脏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所以重点了解肾脏的结构在 学生能辨认皮质、髓质和肾盂的基础上,重点认识肾单位的结构组成,理解其 结构对学习尿的形成至关重要 三、教学重点:肾脏的结构 教学难点:肾脏的结构及尿液的形成过程 四、教学过程:,学 海 无 涯,,,,,,,,,,,,,,,学 海 无 涯,,学 海 无 涯,堂 练 习,,,,,,,,,,,板书设计: 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一、泌尿系统的组成 1、肾脏 2、输尿管 3、 膀胱 4、尿道 二 尿的形成和排除 1、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肾脏 2、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 课后反思:,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学 海 无 涯 备课时间:2013-04-19 上课时间: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 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概述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外界信息的过程;描述眼球和耳的结构 及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说出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说出导致耳聋的各种原因及预防 措施。
能力目标:认同视觉卫生和听觉卫生;关爱和帮助有视觉和听觉障碍的人群 情感价值观目标:尝试利用互联网络获取信息,学习知识;认同互联网络也是学习的一 条重要途径 二、教学重点: 了解人的眼球、耳的基本结构 了解视觉和听觉的形成 了解近视的成因及预防 三、教学难点 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动手操作 四、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关于眼和视觉、耳和听觉的课件 学生:预习教材,了解教材大致的知识结构;搜集与本节课有关的图文资料 五、 教学设计,学 海 无 涯,学 海 无 涯,课堂练习:大练习册 六、板书设计: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一、视觉 1、眼球的结构功能 2、视觉的形成 二、听觉 1、耳的结构和功能 2、听觉的形成 七、课后反思:,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组成 备课时间:2013-04-19 上课时间:,学 海 无 涯,课型:新授课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利用学习资料,学会分析并解决问题,说明人体各部分的协调动作主要靠神 经系统的调节来实现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阅读、自学、讨论和总结,描述神经系统与神经元的组成和功 能 情感价值观目标:尝试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提出问题、作出假设体验科学发现 的本来面目,激励自己更加有效地学习。
二、教学重点 描述神经系统与神经元的组成和功能,说明人体各部分的协调动作主要靠神经系统的 调节来实现 三、教学难点 尝试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四、教学准备 教 师:足球“点球大战”的精彩片段;神经系统与神经元组成和功能的影像资料; 有关人体各类细胞的课件 学 生:查询书籍、网站,搜集有关神经系统疾病的资料 五、课时分配 1 课时 六、教学设计,学 海 无 涯,课堂练习:大练习册 七、板书设计: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组成 一、神经系统 1、 结构 2、 功能 二、神经元的组成及功能,学 海 无 涯,八、课后反思,第三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备课时间:2013-4-21 上课时间: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概述反射是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说出反射的概念并举例 通过膝跳反射的实验描述反射弧的结构 说出反射的类型 探究某种动物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能分析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区别 2、 能力目标 通过游戏、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掌握学习的方法,提高自己与他人合作 交往的能力初步具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求真务实、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概述说出反射式人体调节的基本方式 教学难点: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课时分配:1 课时 教学设计:,学 海 无 涯,,学 海 无 涯,,学 海 无 涯,,,学 海 无 涯 课堂练习:大练习册 板书设计: 第三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一、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人体各种活动的基本方式 二、反射弧: 感受器---传人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三、反射的类型: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课后反思: 第四节 激素调节 备课时间:2013-4-21 上课时间: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说出内分泌腺的特点、种类;了解激素的概念、主要种类以 及作用特点;举例说明激素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举例说明激素调节受神经 系统的调控,人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进 行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包括选取合适的实验材料,设计探究方案以及对实验结 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 2、能力目标:通过研究胰岛素的科学史,了解内分泌的特点;通过设计研 究激素的模拟探究试验,了解研究激素的一般方法和过程;利用临床观察法,通 过分析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病症等,归纳出相应激素的生理功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内分泌方面的研究成就,激发学生进 行科学研究的兴趣;通过我国首先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的实例,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激素的概念和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以及胰岛素的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