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资料】【粤教版】必修5高中语文导学案10哈姆莱特导学案1 粤教版必修5.doc
3页最新教学资料•粤教版语文哈姆莱特(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能记住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能说出莎土比亚悲剧的特点 2、能体会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艺术特点会结合人物的语言分析人物的心理 3、通过诵读品味人物诗化的语言学习重点与难点】1、比喻手法的运用对人物思想个性刻画的作用2、分析哈姆莱特的人物形象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带着预习案中问题导学中的问题自主设计预习提纲,通读教材第75-83页内容,阅读《随堂优化训练》P45-47页内容,对莎士比亚、内容、人物进行梳理,作好必要的标注和笔记2、认真完成基础知识梳理,在“我的疑惑”处填上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在“我的收获”处填写自己对本课自主学习的知识及方法收获3、熟记莎士比亚及其作品、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等知识预习案一、问题导学1、查找资料,莎士比亚及其作品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 1564年生于英国斯特拉福镇的一个商人家庭他从小就对戏剧产生了强烈的爱好20岁后他来到伦敦,先在剧院当勤杂工、马夫,后在剧团做演员、导演、编剧,晚年回到故乡,1616年逝世莎士比亚勤奋好学,他接触了古代文化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并接受了人文主义思想,这些都为他的戏剧创作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他一生共写了37个剧本,两首长诗和154首十四行诗他的主要成就是戏剧创作,代表作有历史剧《亨利四世》、《理查三世》等,喜剧有《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等,悲剧有《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佩斯》、《罗密欧与朱丽叶》等莎士比亚生活在欧洲历史上封建制度日趋没落、资本主义兴起的交替时代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思想领域新兴的资产阶级文艺对封建文化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这就是欧洲历史上著名的“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就是这一时代最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 2、查找资料:《哈姆莱特》的情节简介?《哈姆莱特》也译作《王子复仇记》,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写的是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报仇的故事这出悲剧的情节是这样的: 丹麦王子哈姆莱特在威登堡大学读书期间突然遭遇了一系列不幸和家庭变故:父亲暴亡,叔叔克劳狄斯篡位,母亲改嫁给了叔叔这一切使他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之中后来父亲的鬼魂告诉他自己是被他的叔父毒死的哈姆莱特认为他现在的为父复仇不只是为了他自己,而是整个社会、国家的问题他自己要肩负起这个重整乾坤的重任他考虑问题的各个方面,又怕泄露心事,又怕鬼魂是假的,怕落入坏人的圈套,他心烦意乱,忧郁寡欢,只好装疯卖傻以迷惑仇敌,等待时机复仇。
克劳狄斯觉察到了危险,想方设法除掉他而哈姆莱特为了进一步证实事实真相,也授意戏班进宫演了一出恶人杀兄、篡位、娶嫂的戏剧克劳狄斯果然惊恐万分,仓皇退席哈姆莱特的母亲企图劝说他忍让,却受到了他的指责,激愤中哈姆莱特误杀了情人奥菲利娅的父亲狡猾的克劳狄斯这时派哈姆莱特出使英国,背后命人暗地将他处死哈姆莱特察觉内情后中途逃回丹麦回来后知道情人奥菲利娅因父死、爱人远离而发疯落水溺死哈姆莱特悲愤交加,中了奸王的毒计奸王利用奥菲利娅之兄雷欧提斯为父复仇的机会,密谋在比剑中用毒剑、毒酒来置哈姆莱特于死地结果,哈姆莱特和雷欧提斯都中了毒剑,王后饮了毒酒,奸王也被刺死王子哈姆莱特临死嘱托好友传播他的心愿这段王子复仇的故事情节取材于12世纪的一部丹麦史,作者用人文主义的观点,把这个只是单纯为父复仇的故事,改写成一部深刻反映时代面貌、具有强烈反封建意识的悲剧,通过一个古老的宫廷仇杀的故事,对以克劳狄斯为首的封建专制王朝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对王子哈姆莱特为代表的人文主义者所进行的反封建暴政的斗争,给予了热情的赞赏和深厚的同情哈姆莱特的形象代表了当时进步的人文主义的思想和愿望,是世界文学名著中著名的艺术典型之一二、知识梳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文艺复兴是指13世纪末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它是艺术家、科学家和思想家们发掘和继承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传统,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的思想文化运动。
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 文艺复兴的实质: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文化兴起文艺复兴运动是14世纪最早发生于意大利,它的先驱是但丁,代表作《神曲》达·芬奇的绘画代表作品有《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莎士比亚的《奥赛罗》、《李尔王》、《哈姆雷特》和《麦克白》被称为“四大悲剧” 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资产阶级社会的产生所起的作用:文艺复兴运动打破了中世纪以来的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强调和发挥人在这个世界上的作用;为以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与文化的迅速发展奠定了理论上、价值上和道德上的基础,它是近代以后欧洲社会加速发展的重要根源;文艺复兴运动是资产阶级扣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三、预习自测:解释成语(见随堂优化训练P46)身无长物:察择贤愚:受之泰然:共枕同衾:我的疑惑: 我的收获: 探究案一、合作探究探究1、快速阅读剧本,理清《哈姆莱特》节选部分的情节结构。
1)由开始至“开场词”前,写戏前安排2)由“开场词”至“伶后:上天保佑我俩永无灾悔”,写“戏中戏”的上演3)由“哈姆莱特:母亲,您觉得这出戏怎样”至末,写看戏后各方面的心理反应与心理冲突 《哈姆莱特》的人物关系哈姆莱特:丹麦王子 克劳狄斯:哈姆莱特叔叔,现任国王鬼魂:哈姆莱特父亲死后化成的鬼魂,前任国王 葛特露德王后:哈姆雷特母亲波洛涅斯:御前大臣 奥菲莉亚:波洛涅斯女儿,哈姆莱特心上人雷欧提斯:波罗涅斯儿子,奥菲莉亚哥哥 霍拉旭:哈姆莱特大学同学、朋友罗森格兰兹、吉尔登斯吞:哈姆莱特大学同学,国王间谍 小福丁布拉斯:挪威王子剧中人物之间的关系:如,王子哈姆莱特与国王克劳狄斯:是叔侄又是仇人哈姆莱特与王后乔特鲁德:是母子,又有着母嫁仇敌的隔阂哈姆莱特与奥菲利娅:是恋人,又有因误杀奥菲利娅的父亲所产生的不可化解的矛盾国王克劳狄斯与王后乔特鲁德:原为叔嫂后结为夫妻,但克劳狄斯有着毒杀乔鲁特亲夫和企图谋害其子的矛盾御前大臣波洛涅斯:既是国王克劳狄斯的帮凶,又是奥菲利娅的父亲。
奥菲利娅:既深爱着哈姆莱特,又与其有着杀父之仇,与波洛涅斯有着骨肉亲情雷欧提斯:既是哈姆莱特的好友,后又因与其有杀父害妹之仇而反目成仇 思路小结: 探究2、本文的矛盾冲突非常激烈,请结合剧本作简要分析见《随堂优化训练》P46)思路小结: 二、总结整理 1、核心知识:莎士比亚及其作品2、典型方法:分析戏剧人物的方法3、重点问题解决:如何分析戏剧人物形象?训练案一、课中检测与训练:近义词辨析A 坦然和泰然:B 篡改和窜改:C 反应和反映:(见《随堂优化训练》P46)二、课后巩固促提升 1、反思提升:熟记重点知识,反思学习思路和方法,整理典型题本2、完成作业:《随堂优化训练》P47页:“夯实基础”题3、温故知新:阅读剧本,并完成新发的预习案;探讨《哈姆莱特》的戏剧语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