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卒中四肢功能障碍治疗中针灸推拿联合康复疗法的应用分析.docx
9页脑卒中四肢功能障碍治疗中针灸推拿联合康复疗法的应用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脑卒中四肢功能障碍治疗中针灸推拿联合康复疗法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82例脑卒中四肢功能障碍患者,均于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入院,参考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个小组,一个小组为研究组,另一个小组为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选用康复疗法,研究组选用康复疗法联合针灸推拿;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综合功能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综合功能评分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更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综合功能评分更高(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更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综合功能评分更高(P<0.05)结论:脑卒中四肢功能障碍治疗中针灸推拿联合康复疗法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及综合功能关键词:脑卒中;四肢功能障碍;针灸;推拿;康复疗法脑卒中作为一种神经内科病症,发生机理为脑血管阻塞或突然破裂致使脑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脑组织损伤,具有发病急骤、进展快速等特点,一旦发病极易出现四肢功能障碍,以完全无法活动或肌力明显下降为主要表现,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因此应重视有效治疗[1]。
就以往来看,临床治疗脑卒中四肢功能障碍多选用常规康复疗法,如关节活动训练等,但疗效并不理想,且一部分患者无法持续进行康复训练[2]近年来,针灸、推拿等中医疗法在脑卒中四肢功能障碍治疗中的应用受到了广泛关注,针灸可对神经功能产生刺激,推拿具有平衡阴阳、调和气血等功效[3]本研究对象为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入院的82例脑卒中四肢功能障碍患者,分析脑卒中四肢功能障碍治疗中针灸推拿联合康复疗法的应用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82例脑卒中四肢功能障碍患者,均于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入院入选标准:①经影像学(MRI、CT)检查确诊为脑卒中,且伴偏瘫;②临床资料完整;③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晕针或抵触针刺;②伴骨关节、心肺病症;③拒绝参与研究;④中途退出治疗参考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个小组,一个小组为研究组,另一个小组为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6/15例;年龄43-71岁,平均年龄(57.74±5.18)岁;病程18-61d,平均病程(39.85±5.51)d研究组男女比例为25/16例;年龄43-72岁,平均年龄(57.82±5.39)岁;病程18-60d,平均病程(39.73±5.44)d。
两组一般资料无差异,有可比性(P>0.05)1.2. 方法1. 对照组康复疗法:指导及协助患者进行肌肉控制训练,如髋关节、膝关节训练等,取舒适体位,依次活动肩关节、肘关节、膝关节及腕关节,开展床上翻身训练,逐渐过渡至起坐、站立及行走训练,将床头抬高30°左右,协助患者于病床上缓慢坐起,然后增大床头角度,适当延长坐起时间,过渡至下垂双足、床边坐起;根据不同患者的康复进程指导其开展行走训练,首先进行原地踏步,借助拐杖或在家属、医护人员协助下行走,训练期间实时观察心率变化,一旦发生头晕、胸痛等不良状况,应第一时间停止训练,并告知主治医师进行相应处理;同时,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训练,如进食、穿衣等,每次训练时间控制在30min-1h范围内,每日训练2次,1个疗程为4周,共1个疗程1.1.2. 研究组康复疗法联合针灸推拿:康复疗法与对照组完全一致;同时,予以针灸、推拿治疗,1个疗程为4周,共1个疗程针灸:给予患者卧位或坐位,选取碘伏进行皮肤消毒,针刺患侧三里、委中、环跳、合谷、肩贞、曲池、肩井、肩前穴位,以30号毫针快速进针,操作过程中皮肤与针尖之间的夹角为30°,针刺完成后行捻转补泻法进行操作,每次留针10min,每日针刺1次。
推拿:①头颈部给予患者仰卧位,通过按、点、拿、揉等手法对下关、肩井、风府、地仓、风池、太阳及百会穴位进行按摩,按摩5min左右②上支部给予患者仰卧位,通过㨰、拿、捏手法对曲池、肩贞、上肢及手三里穴位进行按摩,以偏瘫侧为推拿重点,经患侧肩缓缓推拿至手腕,推拿10min左右③下肢部给予患者仰卧位或坐位,通过㨰、拿、捏手法对阳陵泉、足三里、风市、环跳穴位进行按摩,以膝关节、踝关节为推拿重点,推拿15min左右1.3. 观察指标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总分45分,得分越高即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总分100分,得分越高即日常生活能力越优)、综合功能评分(总分108分,得分越高即综合功能越优)1.4. 统计学方法数据经SPSS19.0软件进行计算,计数、量资料分别由%、±S代表,依次行t、x²检验,P<0.05即为有差异2 结果2.1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更低,且研究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表1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 ±S,分)组别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研究组(n=41)22.67±3.0913.32±3.179.4460.000对照组(n=41)22.56±3.1217.71±3.284.7910.000t值0.1124.304p值0.9110.0002.2 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更高,且研究组治疗后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 ±S,分)组别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研究组(n=41)56.47±6.4182.45±10.449.4840.000对照组(n=41)56.72±6.3368.61±9.354.7090.000t值0.1244.416p值0.9020.0002.3 两组综合功能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综合功能评分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综合功能评分更高,且研究组治疗后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表3 两组综合功能评分比较( ±S,分)组别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研究组(n=41)34.04±5.2864.63±6.3516.5650.000对照组(n=41)34.22±5.5152.86±6.279.9870.000t值0.1055.898p值0.9160.0003 讨论脑卒中作为一种脑血管病症,常伴发四肢功能障碍,以感觉运动、肌张力明显改变为主要表现,可导致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丧失,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从中医方面来看,脑卒中属于“中风”范畴,发病机制主要为劳倦内伤、气血逆乱、正气亏损等,以补益肝肾、益气活血为基本治法[4-5]就以往来看,临床治疗脑卒中四肢功能障碍多选用康复疗法,虽可加速肢体血液循环,防止关节强直、肌张力下降及肌肉萎缩,促进功能恢复,但因个体差异影响,整体康复效果欠佳[6]。
本研究中,研究组较对照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更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综合功能评分更高(P<0.05),提示脑卒中四肢功能障碍治疗中针灸推拿联合康复疗法的应用效果显著,主要在于针刺通过刺激各个穴位,可发挥祛风清热、活络消肿、疏通气血、调节阴阳等作用,可刺激病变部位及其周围神经兴奋,促进大脑血液循环,缓解痉挛、偏瘫及肢体麻木等症状,而推拿通过刺激各个穴位可加速瘫痪肢体血液循环,促进肌肉收缩,减轻肌痉挛,以改善运动功能,还可对脑组织内皮素起到改善作用,促使脑部病灶快速修复;针灸、推拿配合康复疗法具有协同效果,可进一步提升康复效果[7-8]综上所述,脑卒中四肢功能障碍治疗中针灸推拿联合康复疗法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及综合功能参考文献:[1]徐威.针刺推拿结合康复训练提高脑卒中后偏瘫康复效果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20,34(12):104-108.[2]景福权,周伟,王增亮.平针法结合新型运动再学习康复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血清cAMP、cGMP的影响[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20,43(11):1500-1503.[3]李凌燕,刘洪军,李金霞,等.针推结合康复训练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22(05):81-83.[4]张统海.针灸推拿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20,17(29):94-97.[5]冯梅,王东,袁敏,等.针灸推拿联合康复疗法治疗对脑卒中四肢功能障碍患者神经运动功能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四川中医,2020,38(10):202-205.[6]景福权,韩莹,王增亮.针灸结合运动再学习康复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观察[J].吉林中医药,2020,40(06):826-829.[7]聂宏慧,祁艳凤.脑卒中偏瘫患者针灸推拿联合中医药治疗的疗效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02):40-41.[8]狄桦,杜红根,汪凡,等.推拿结合康复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患者脑功能变化的研究[J].浙江医学,2019,41(24):2611-2615.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