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金融保险如何扩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的调研.pdf

11页
  • 卖家[上传人]:蜀歌
  • 文档编号:154574449
  • 上传时间:2020-12-07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346.53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金融保险如何扩大农村社会养老 保险覆盖面的调研 金融保险如何扩大农村社会养老 保险覆盖面的调研 如何扩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的调研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采取个人、单位和国家等多方 出资筹集养老基金且为老年人提供经济帮助和服务、保障其 基本生活的壹项制度,它是农村养老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是未来社会化养老保障的核心和基础2007 年 9 月, 市政府下发了 关于印发市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障暂行办 法的通知 (津政发200765 号) , 文件规定市从 2008 年 1 月 1 日期开始实施(以下简称“暂行办法 ” ) 这壹制度 的实施,为建立健全市城乡壹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奠定了基 础 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 暂行办法 中分别规定了农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农村老年人基本生活费补助制 度制度实施后,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将基本覆盖农村 18 岁之上的适龄人员, 经测算有 268 万人, 包括农籍务工人员 78 万人,农村居民 136 万人,农村老年人 54 万人 由于农村老年人基本生活费补助制度是壹种过渡性制度, 直接为暂行办法 实施前已经年满 60 周岁的符合条件的农 村老年人发放基本生活费,不涉及扩面的问题,所以在此不 做研究。

      主要调研的是农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农村居 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扩面问题就目前形势来见,这俩项 制度仍处于启动阶段 由于武清区属于本市最大的涉农业区县,很有代表性 据调查, 武清区除 60 岁之上不用缴费即可享受养老补贴的人 员和“五保”供养人员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 内总人数有几十万而应保人员对农籍职工养老保险和农村 居民养老保险反映平平,截止到目前我区仅有 270 人参加了 农籍职工保险,参保率极低由于农村居民养老保险现行自 愿参保原则,不具备强制性,因此,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扩面 难,已成为社会保障部门,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点问题 二、农村养老保险扩面难度大的主要原因 (壹)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相比,政策缺乏吸引力 假设某男 45 岁, 1993 年参加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 2008 年 1 月份 60 岁退休,缴费 15 年,缴费基数均为下限缴费, 不考虑利率因素, 1993-2007 年 15 年的缴费总额为 2.4 万元 2008 年 1 月份退休时,我们按照新的养老金计发办法计算 (含补贴) ,该职工月领取养老金约为 600 元而 2008-2010 年的养老金三年连调政策,使该参保人员月领取养老金仍会 继续增长,月领取标准可达到 700-800 元,甚至仍高。

      2008 年度实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包括农籍职工养老 保险和农村居民养老保险,二者缴费和领取标准计算如下: 1、假设某男 2008 年 59 岁,参加农籍职工养老保险壹 次性缴足 15 年,按政策规定需缴费近 3.3 万元(其中个人缴 费约 6600 元) ,月领取约 230 元 2、假设某男 2008 年 59 岁,参加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壹 次性缴足 15 年,需缴费 2 万元(含政府补贴 4000 元) ,月领 取 125 元 通过之上对比计算能够见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从总体 上说,缴费标准相对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且不低,但月领取 标准却大大低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 这是因为 2002 年之前 市经济发展较慢,工资增长率不高,导致 2003 年度以前城 镇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很低,1993-2002 年的 10 年缴费累 计数仅为 0.92 万元,占 15 年缴费总额的 38%而农村社会 养老保险从 2008 年度才开始实施, 表面上见十几年的时间跨 度使得二者在时间上且不具备可比性,但仔细分析,农村居 民壹次性补缴 15 年的政策,能够见作是补足以前 15 年的缴 费 从目前武清农村人口的现状来见,农村居民的身份十分 复杂。

      壹方面由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使得很多失去土地 的农村居民正在转化或已经转化为城镇居民另壹方面,土 地保障功能的弱化趋势,使得农村居民且不完全依靠土地, 大多数人仍要到乡镇企业、外资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打工, 打工所得已经成为很多农村居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更值得壹 提的是仍有很多农村居民在外企参加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 已经享受了城镇职工的养老待遇在同壹乡村,不同情况的 人员自然会进行对比许多农村居民将新实行的农村养老保 险政策和身边已经领取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养老金的人员待 遇进行对比,对比后觉得不划算再加上城市化进程使得许 多农村居民的身份随时有可能发生变化而成为城镇居民,因 此大家对新实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采取观望的态度而不主 动参保也就不足为奇了通过调研认为这是农村养老保险扩 面难度大的最根本的原因 (二)制度设计不够完善,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保 障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待遇会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地 进行调整继 2005-2007 年三年连调后,2008-2010 继续三 年连调,平均调整幅度百元左右而且养老金的调整和缴费 年限、年龄、技术职称、军转干等挂钩,体现了权力义务对 等的原则,也有利于激发在职参保缴费的积极性。

      农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规定“农籍职工基本养老 金领取标准,按照个人帐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算计发 月数参照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印发的 是改革城镇企业职 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的实施意见的有关规定执行 ”从规 定中能够见出,其待遇标准是固定的,不存在调整机制 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规定“缴费标准根据预期的待遇 水平确定,待遇水平不低于领取时本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指 导线 ” “缴费标准随待遇水平的提高进行调整,调整后的缴 费差额,依据不同年龄参保人相对应的积累额重新核定 ” 目 前的缴费标准是按照每人每月 125 元的待遇水平确定的可 见,其待遇水平和缴费水平是相关的,在某壹时期所有参保 人员的待遇水平是相同的,不具备可选择性,而且待遇水平 提高,缴费水平就会提高 这样见来,农村养老保险缺乏待遇调整机制,而且缴费 不具有可选择性,难以满足不同地区的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 农民养老的不同要求这种单壹的制度设计加大了农村养老 保险的扩面难度 (三) 农村基本养老保险立法层次不高,法律保障缺失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建立,主要依靠法律制度来支撑 可是现阶段我国且没有壹部全国性的有关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的法律或部门规章。

      市制定的暂行办法 属于地方性的 规章,立法层次不高,又不具备强制性这样,在推行农村 养老保险的过程中,就会缺乏法律保障,扩面工作就很难推 动 (四)宣传不到位,农民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必要性 认识不足 长期以来,农民被排斥在社会保障制度之外,对社会保 险知之甚少而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壹项工程非常 浩大的工作,农民对新制度的了解和接受是需要时间的在 这样短的时间内,社保经办机构的宣传引导工作难以深入到 各村各户,大部分农民对社会养老保险的意义、作用和实施 办法不甚了解在这种情况下,农民是不可能积极主动参保 的 三、扩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的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要想逐步实现农村养老保险的全覆盖, 必须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 (壹)明确政府责任,加大公共财政资金的补贴力度, 提高政策吸引力 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是市场发育本身的客观要 求公共财政要全过程支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降 低农民参保门槛,提高保障水平目前,我市农村正处于人 口红利期,负担率比较低,政府加大资金补贴后,农民参保 的积极性会提高,覆盖面会逐步扩大,基金的支撑力度就会 大大增强因此,笔者认为,应适当降低个人负担的比例, 提高财政补贴的比例,充分体现社会养老保险的“社会性” 和“福利性” 。

      这是提高农民参保积极性的最根本的方法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政策设计能够从征缴和支付俩方面 进行改进: 第壹,加大征缴财政补贴力度目前,根据市的具体 情况,在坚持低水平起步的原则下,能够将财政补贴再提高 10%-15%资金来源能够考虑由市、县、乡三级财政按比例负 担 市级财政负担 50%, 县级财政负担 30%, 乡级财政负担 20% 同时下达扩面任务指标,分级建立考核、奖励机制,将扩面 考核和县、乡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对已完成扩面考核计划的, 能够考虑用提高市级财政补贴比例的方法进行奖励 第二方面,提高养老金支付水平目前市确定的 125 元月领取标准不具备吸引力,在物价和工资水平不断上涨的 情况下,不能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事实上,即使确定了以 家庭养老为主的原则,也不能将保障标准定得过低,否则, 不仅会造成政策没有吸引力,也使得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失去 了应有的保障意义领取标准应至少达到退休当年的农村最 低生活保障线 (二)加强法律制度的建设,解决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 律保障缺失的问题 目前,我国正在起草社会保险法等有关法律,这必 将促进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健康发展作为壹项全国性的法 律, 社会保险法 不能仅仅面向城镇居民,应当把农村社会 保险作为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法律上明确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建设的法律地位。

      市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根据立法法的有关规定, 在和全国性法律、法规、规章不抵触的前提下,制定和完善 农村养老保险方面法规或规章只有加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法律制度建设,依靠法制的力量,才能有力、持久、稳定地 推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和完善 (三)完善制度设计,建立多层次的保障体系,注重向 城乡社会保险制度壹体化的方向发展 我国传统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造成了城乡分割的保障格 局,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工业化、农村人口非农 化加快,城乡差别正在逐步缩小和消失消除城乡差别和社 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不公平现象,建立和完善城乡统壹的社会 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要在城 乡社会养老保险俩大板块之间找到壹个切合点,逐步促使二 者最终整合,除了要充分考虑城市化进程加快过程中农村居 民身份的不确定性的特征之外,仍要使农村居民社会保险和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实现无缝衔接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打消 农村居民参保的顾虑,从而掉东他们主动参保的积极性 其次要因地制宜制定不同层次的养老保险政策,使农民 参保具有可选择性,鼓励多缴费多享受例如吸收失地农民 参加城镇职工的养老保险;农籍职工和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险 也能够考虑在壹个较低的缴费区间设计不同的缴费比例和缴 费基数供参保人选择。

      此外,要尽快建立养老金调整机制, 使参保农民同样能够享受社会发展的成果这样才有利于调 动参保积极性,逐步扩大覆盖面,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要加大宣传力度,使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深入民心 要采用各种宣传手段进行宣传,让广大农民明白这是造 福于千万农民的德政工程同时政策制定部门和经办部门要 将政策宣传到位,不能急于求成,要见到对社会保险知之甚 少的农民思想的转变需要壹个过程 在加强媒体宣传的同时, 要投入人力物力,深入到各乡村到村民当中宣传,让他们了 解参加社会保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目前市新型农村合作 医疗已经建立且已平稳运行,这将有助于推动农村社会养老 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要利用这壹机会积极引导农民,通 过宣传媒介宣讲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意义和具体的政策措施, 不断激发广大农民参保的热情和积极性。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