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文化因素差异.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wm****3
  • 文档编号:41086129
  • 上传时间:2018-05-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7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文化因素差异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文化因素差异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09-07-17 08:38:00 ] 作者:赵松霞 刘江鹏 编辑:studa20多智网校诚招全国各地市独家线下代理商,共同开发网上教育市场多智教育多智网校诚招全国各地市独家线下代理商,共同开发网上教育市场多智教育(DOZEDU.COM)!! 摘要:在现实经济社会中,存在着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说拥有更为优越的经济发展初始条件的区域,其经济发展状况竟然不如经济发展初始条件相对较差的区域呢?从文化角度探讨文化因素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因为将区域文化纳入区域经济发展体系中进行深入研究是非常必要的,落后国家或地区从不发达状态向发达状态演进的原始动力是很值得我们关注的 关键词:江西省;浙江省;区域文化;经济发展 1 江西省与浙江省经济发展及相关条件分析 1.1 地理位置及自然资源 江西省地处中国东南偏中部长江中下游南岸,其与东南沿海各港口和江北重镇的直线距离,大多在六百至七百公里之间,古称江西为“吴头楚尾,粤户闽庭”,乃“形胜之区”江西地貌大致可以划分为:赣西北中低山与丘陵区;鄱阳湖湖积冲击平原区,区内有广阔的河湖冲积淤积平原,外沿则多为低缓岗地,盛产稻米和鱼虾;赣东北中低山丘陵区,区内宜于发展经济林木,婺源茶蜚声中外,河谷两岸和盆地则适宜于耕作业;赣抚中游河谷阶地与丘陵区,由于有大量荒地可供垦殖,本区农业生产发展潜力相当巨大;赣西中低山区,森林和水利资源十分丰富;赣中南中低山与丘陵区,森林、矿产和水利资源丰富,有利于耕作业发展,若能较好控制水土流失,各业发展均有相当潜力。

      1.2 民营企业存量差别(我国区域经济差距解释之一) 一个地区民营企业的发展与经济增长和发展速度是呈正相关关系的,即一个地区民营企业发展的越快,该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就越快,因此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最终可以体现为区域民营企业数量的差别根据《2003 年中国(非公经济)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报告》,2002 年在 2933 家成长型中小企业中,仅浙江一省就集中了 914 家,占到全国成长型企业总数的 31.16%,在 500 家最佳成长型中小企业中,浙江省以占有 108 家(占全国的 21.6%)而名列第一;江西省的数据则分别是 11 家,占全国的 0.38%和 4 家,占全国的 0.8%而在 2005 年的报告中,江西省的中小企业情况则几乎没有被提到,浙江省则依然保持着自己一枝独秀的状态 1.3 人力资源存量差别(我国区域经济差距解释之二) 从以上资料不难看出,江西省的自然资源优于浙江省,人口受教育水平也在浙江省之上,显然两省间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两方面的差异无法解释其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可见区域经济差距是建立在民营企业存量差别的基础之上的那么是什么原因使两区域间的企业存量差别如此之大呢?仅仅从教育水平存量方面看似乎难以找出合理的解释,其实我们可以从文化角度找到原因:在现代社会,传统文化影响经济发展的途径是传统文化通过其长期积习而成的观念,对生活在本区域内的人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塑造出具有不同文化禀赋的人群,而这些具有不同文化禀赋的人群其生成企业家的概率是大不相同的,这也就决定了各经济区域创新能力是不一样的,根据熊比特的创新理论得知资源使用方式的进步即创新是经济发展的真谛,而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进而最终决定了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同特点和水平。

      2 江西省与浙江省的区域文化分析 (1)江西文化(简称赣文化)形成的背景 江西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位于中国的东南部,在水路交通极为重要的年代是贯穿南北、东西的枢纽,沟通了与全国各地的血脉联系而且江西自然资源丰富,素有“物华天宝”称誉,再加上其北临长江天险,三面高山阻隔使它显现出一种特有的安全感,广阔的沿河平原与滨湖平原又形成一种内部回旋余地相当开阔的环境,因此常常成为战乱中大量北方人口的避难所北方移民洪水般地涌入既为江西的开发带来了大批劳动人手,更将相对发达的中原文化及宗族制度带到了江西,并促成了中古以来江西家族的发达和“耕读治家”生产生活方式的形成,这种生产生活方式与江西的自然生态环境相结合使得江西人进可入仕取得功名、退可家居温饱无忧 (2)赣文化的特点 ①受多种文化的影响赣文化的发展历程是以越文化为发展主线,即由先越文化发展到古越,同时接受了中原文化、楚文化、吴文化等多种文化的影响,既吸收其进步因素,又不断保持和发挥自身的优势,在交汇融合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浓郁地方特色的赣文化 ②赣文化的开拓性和高尚性众所周知,中国客家在江西,天师教的摇篮在江西,理学及其分支心学的摇篮在江西,革命的摇篮也在江西,这些都是与赣人锐意创新、敢为天下先分不开的;八一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央苏区等等也都充分体现了赣文化的高尚性和先进性。

      ③江西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使境内民众生活无优,逐渐积淀成一种安于现状的生活习性与比较凝固的思维方式,长时期小心谨慎而害怕动荡,加之封闭的大环境使这一心态代代留传,缺少了一种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生存条件的动力,易于形成一种自然生产心态与文化心态的狭隘与自满,而中原文化过早地南下所形成的强大冲击力又使江西上古时期萌生的较为脆弱的本土文化未能成为独特的文化形态 ④赣文化具有保守性赣文化以传统儒学为核心,以封闭的小农经济模式为基础,因而往 往偏于滞缓和保守,它只能在封建制度和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环境中生存和发展,而当社 会发生深刻历史变动时它却因为固守传统的观念和矜持于正统的尊严,便往往持一种固执 观望的态度,不大愿意接受新的文化观念 (3)浙江文化形成的背景 浙江依托于长江三角洲与杭州湾沿岸,北临长江天堑,西望鄱阳湖平原,南界雁荡山 脉,东濒苍茫大海面对广阔的海洋使人们为了生计不得不经常和海洋进行搏斗,近海的 地理优势和勇敢开拓的精神使本区域在遭受种种困扰后迸发出巨大的创造力元代之后, 浙江各港口的南洋西向航线不仅更加便捷,而且向西直达地中海沿岸各地和东非海岸各国 的海外贸易,使之较早接受了外来文化。

      吴越文化(浙江文化的起源)的思想精神源头浙 东事功学派对经商活动及追逐利润的肯定态度也解决了中国文化传统“义利相背”的长时期 的心理难题,并成为江浙创新精神的文化源头 (4)浙江文化的特点 ①浙江文化具有鲜明的“善进取,急图利”的功利主义色彩浙江文化的功利主义性质 几乎是自始至终一以贯之的,当北方气候恶化、战乱频繁、经济萧条时,以浙江为代表的 南方却气候适宜,相对稳定,经济欣欣向荣,浙江经济的繁荣与这一文化区历来勤劳务实、 重视功利关系密切宋室南迁之前,浙江的功利文化逐渐成为北方礼仪文化稳固的根据地 和大后方;宋室南迁之后,浙江群英荟萃,文化繁荣,其上层文化依然是建立在下层的功 利传统基础上的,并日益受到功利传统的熏染 ②浙江文化富有开拓冒险的精神以宁波为例,由于地狭民稠,宁波人不愿株守本乡, 因而四出经商,活动地域很广;从经营行业也可以看出宁波商帮的开拓冒险精神,他们经 营的往往是新兴的行业,如甬商中不少人从事难度甚高的进出口贸易、轮船航运,甚至风 险很大的银行业浙江文化的这种开拓冒险的精神是改革开放以后经济迅速崛起的直接原 因 ③工商文化特征陶朱公弃官从商、重新创业的巨大成功给后世浙江人以商场的奋斗 也能实现人生价值之启示,并激发以后的浙江人纷纷走向工商业界,并以经商致富为荣, 因此选择经商长期以来已经成了浙江人的一种自觉;浙江自古以来就是商品经济比较发达 的地区,民间有着丰富的关于市场交易的知识,历经数千年的经商风气的熏陶,人们对于 商业致富的观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大家并不以专一的农业经营作为唯一的谋生致富的途 径,而是对于经商致富予以较高的期望。

      ④浙江文化的创新精神及灵活应变的竞争意识在第一轮改革大潮中,浙江出现的第 一批个体工商户、第一批私营企业、第一批专业市场、第一座中国农民城、第一个海外专 业市场等等充分反映了浙江人持久不息的创新精神;善于变通的浙江人眼观六路、耳听八 方、开动脑筋、勇于探索地捕捉商机,绞尽脑汁地寻找市场空挡,因此他们创造了一个又 一个奇迹,一次又一次地把国人的眼球吸引过去 ⑤平等化的价值取向平等化集中表现在官民关系上,在江浙一带的老百姓眼里,当 官不过是一种职业,并不神秘,因此老百姓不会热衷于政治,政治参与意识也不强,很多 人更加愿意经商或从文,因此老百姓不像某些政治文化发达的省份那样唯上是从这一点 与江西省有鼎盛的科举文化、江西人重功名轻工商的观念是完全相反的 3 对江西的经济发展从文化角度给以建议 (1)在走向现代化的历程中,赣文化中厚德载物、兼容并蓄的传统仍旧是今日赣文化发 展壮大、海纳百川的基础;前辈赣人披荆斩棘、忘我追求的业绩依然是今日赣人自强不息 奋勇前进的楷模因此我们必须发掘赣文化中积极向上的内涵,也必须寻找它消极、具有 负面性的文化积淀,着力塑造江西人“求思新变、开明开放、诚实守信、善谋实干”的新形 象和适应改革、开放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时期的赣文化。

      (2)要不断补充新鲜血液,强化竞争由于赣江在中国的南北运输枢纽地位丧失,江西 在全国经济地位逐渐失落;特别是江西“老表”总是陶醉于历史功绩而不注意对现代科技文 化与经济文化的吸收,致使本土文化日见衰落,因此要打破封闭性、打开省门,深入学习 浙江精神,开创“创业经济”新局面,在不断吸收新鲜血液的过程中强化危机意识和竞争意 识 (3)要培育创新型的文化氛围江浙(江苏、浙江)一带的工业化模式特点是民间发动、 企业家主导创新型的,因此文化氛围对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中小企业发展和经济发展 是相当重要的,这个任务对江西省来说是任重而道远的 参考文献 [1]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2]钟敬文.话说民间文化[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0. [3]祁茗田等.文化与浙江区域经济发展[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