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内阅读训练卷.docx
18页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内阅读训练卷第三单元 课内阅读训练卷主题百花园 (41 分)一、主题达标 (24 分)1.读拼音写字词 (7 分)(1)w ēi f ēng l ǐn l ǐn( ) 的竹节人像健美比赛中浑身 gēdɑ( ) 肉的小伙子,在他手上系上一根 b īng gùn( )棒,他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2) 古时候有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此刻人们认识了宇宙的好多知识,但“地球之外可否有生命存在”这个 mí() ,仍等待着科学家们去 ji ēk āi( ) 3) 故宫博物院过去叫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 huáng gōng( ) 它规模 hóngdà( ) ,建筑精良,布局一致,集中表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到风格 / 2.在每组中不相同类的词语下面画横线 (4 分)(1) 愉悦扬扬 怒气冲冲 念念有词 虎视眈眈(2) 金星 水星 太阳系 天王星(3) 太和殿 乾清宫 中和殿 保和殿(4) 仙女下凡 蟠桃嘉会 九天揽月 温室效应3.依旧子写词语 (9 分)轻手轻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津津乐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悻悻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面的句子是比喻句吗?在比喻句后边的括号里打“√”。
(4 分)(1) 破课桌,俨然一个气壮河山的古战场 ( )(2) 其实,竹节人的动作压根不由扯线人做主,那但是是在竹节间的线一紧一松间的胡乱耸动而已,可看上去,却挺像是那么回事 )(3)( 我们 ) 希望老师能像平常相同,把充公的东西扯散了,随手扔出窗外 )(4) 我抵达这里,忧如进入了苏州园林 ( )二、主题研究 (14 分 )1.请选择合适的资料 (4 分)(1)A. 做竹节人 B.玩竹节人C.上课玩竹节人 ,被老师抓住,竹节人被充公D.找竹节人,发现老师在玩被充公的竹节人E.见老师玩得那么投入,我们笑着溜走了①写玩具制作指南,教别人玩这种玩具,我要选择的资料是 ( )②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我要选择的资料是 ( )(2)A. 故宫博物院简介 B.贞度门失火事件C.故宫博物院官方网站 D.故宫博物院平面表示图①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画一张故宫参观路线图,我要选择的材料是( )②给家人介绍故宫的重要景点,我要选择的资料是 ( )2.《宇宙生命之谜》一文中,说明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的必备条件有( )( 多项选择 )(2 分)A.合适生物生计的温度,一般应在 -50 ℃~-150℃之间。
B.必要的水分C.合适成分的大气D.要有足够的光和热,为生命系统供应能源E.有春夏秋冬四时,有大量的植物生长3.理解课文内容,判断下面的说法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8 分)(1) “那一段时间,妈妈怪我总是把毛笔弄丢”,联系上文可知,“我”其实不是把毛笔弄丢了,而是把毛笔杆拿去做竹节人了)(2) 《竹节人》一文中,“我们”的竹节人被老师缴去,但当看到老师玩竹节人玩得愉悦忘形时,“我们”分外快乐,“我们”快乐的是竹节人得以完满保存 ( )(3) 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是由于火星是一个特别干燥的星球,大气层特别稀少,没有臭氧层,且表面温度很低,上面没有磁场)(4) 故宫博物院有三大殿、后三宫等,占地七十二万平方米,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 ( )三、主题谈论 (3 分)有人说:读书是为了消遣,为了欣赏书中优秀的故事情节也有人说:读书前先想想阅读的目的对阅读是有好处的请说说你的看法 大舞台 (29 分)四、 文片段 (12 分)教室里的 桌破旧得看不出年 ,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 ,像黄河 江,一不小心, 笔就从裂 里掉下去了而 在, 些裂 正好用来玩竹 人。
⋯⋯将鞋 一松一 ,那竹 人就手舞之、身 之地 起来两个竹 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没 没 地 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竹 人手上系. (j ì xì) 上一根冰棍棒,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 悟空,号称“ 天小圣”,四个字歪倾斜斜刻在竹 人背上,神气!找到两根针织机上荒弃的钩针,装在竹节人手上,就成了窦尔敦的虎头双钩把“金钩大王”刻在竹节人的胸口,神气!用铅皮剪一把偃月刀,用铁丝系一绺红丝线做一柄长枪,给那竹节人装上,再冥思苦想取一个更威风、更吓. (xi à hè) 人、叫得更响的名号破课桌,俨然一个气壮河山的古战场1.给选文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 分)2.依照意思写词语 (2 分)(1) 形容声势威力很大 ( )(2) 没有出处 ( )3.找出选文中的一个夸张句画上横线,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3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选文写出了竹节人的玩法有 ( )( 多项选择 )(3 分)A.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号称“齐天小圣”。
B.手上装两根荒弃的钩针,号称“金钩大王”C.用铅皮剪一把偃月刀,用铁丝系一绺红丝线做一柄长枪,给那竹节人装上,取一个更响亮的名号D.胡乱对打5.从选文第三自然段画横线的词语中,你领悟到了什么? (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主题阅读拓展 (17 分)奇特的“无底洞”地球上可否真的存在“无底洞”?按说地球是圆的,由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组成,真切的“无底洞”是不应存在的,我们所看到的各种山洞、裂口、裂缝,甚至火山口也都可是地壳浅部的一种现象但是中国一些古籍却多次提到外国有个深不可测的无底洞事实上地球上确实有这样一个“无底洞”它位于希腊亚各斯古城的海滨由于濒临大海,大海涨潮时,汹涌的海水便会排山倒海地涌入洞中,形成一股湍湍的急流据测,每天流入洞内的海水量达 3 万多吨奇怪的是,这样大量的海水灌入洞中,却向来没有把洞灌满曾有人思疑,这个“无底洞”,会不会就像石灰岩地区的漏斗、竖井、落水洞一类的地形。
但是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人们就做了多种努力企图搜寻它的出口,却都是枉费心机为了揭开这个奥秘, 1958 年美国地理学会派出一支察看队,他们把一种长久不变的带色染料溶解在海水中,察看染料是如何随着海水一起沉下去接着又察看了周边海面以及岛上的各条河、各个湖,满怀 ( ) 地搜寻这种带颜色的水,结果令人 ( ) 难道是海水量太大把有色水稀释得太淡,致使于无法发现?到此刻谁也不知道为什么这里的海水会没完没了地“漏”下去,这个“无底洞”的出口又在哪里,每天大量的海水终归都流到哪里去了?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内 (2 分)梦想 希望 希望 希望 无望2.指出以下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 (2 分)(1) 据测,每天流入洞内的海水量达 3 万多吨 ( )(2) 为了揭开这个奥秘, 1958 年美国地理学会派出一支察看队,他们把一种长久不变的带色染料溶解在海水中,察看染料是如何随着海水一起沉下去 ()3.读短文,在正确的说法后边打“√” (3 分)(1) 我国古代科学家曾多次研究过无底洞,所以证明,地球上这个“无底洞”是确实存在的 ()(2) “无底洞”位于希腊亚各斯古城的海滨 ()(3) 美国曾派出两支察看队分别对“无底洞”的出口进行了不相同的试验,但都一无所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