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潘总换乘通道相交处方案汇报课件.ppt

30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592851791
  • 上传时间:2024-09-23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919KB
  • / 3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相交地段施工方案汇报北京地铁十号线第十七标段国贸站中铁十六局集团公司北京地铁十号线第十七标段项目经理部二OO四年十一月十八日 一、工程概况 车站主洞、北侧风道与设备联络通道采用洞桩法施工;客流通道与出入斜坡段采用台阶法施工;南风道、换乘通道与出入口水平段采用CRD法施工 相交地段客流通道、换乘通道与主洞平面关系图 主洞采用洞桩法施工,拱顶距路面8.8米;客流通道采用台阶法施工,拱顶距路面6.6米;换乘通道采用CRD法施工,开口地段上方为绿地,拱顶距地面9.0米 •换乘通道剖面图 •换乘通道人防段、导洞与客流通道剖面关系图 •初支环形结构、导洞与客流通道剖面关系图 •主洞标准段剖面图 •主洞标准段、导洞与客流通道剖面关系图 •施工情况说明:• 施工过程首先施工的是客流通道,延伸穿过主洞后封端,依次施工1、5、2、6号小导洞目前四个小导洞已全部封端,地表沉降最大值已稳定在20㎜之内,拱顶下沉最大值2.40㎜,净空水平收敛最大值3.11㎜,已基本稳定 •设计变更说明:• 由于建筑方案的调整,致使换乘通道的人防段调整到与主洞的衔接位置,而人防段比标准段高3600㎜、宽2800㎜,过人通道净空增至3400㎜,小导洞现有高度满足不了施工要求。

      为减少受力托换次数,保证主洞与换乘通道相交地段的结构安全,小导洞必须加高后,才能满足施做初支环形结构与二衬矩形框架结构的要求 二、方案比选情况(一)采取小导洞进洞,后期反挖换乘通道大断面•说明:(1)待主洞二衬施工完成后再进行人防段的施工,对于主洞的安全有利同时,可以提前工期•(2)小导洞采用3.5×2米进入,对周围土体的扰动影响要比标准导洞断面的影响要小很多•(3)由于人防断面比标准断面高出3.6米,需要有将近10米的挑高段才能完成,而导洞外边缘距桥桩仅18米,该处桥桩桩长不足16米,间距20.45米挑高段对桥桩的影响将会增加•(4)挑高段与人防段均上方处于绿地范围,小导洞进入时上方有高灯杆基础,其上层滞水基本饱和,同时此地段地质情况为粉细砂,二次扰动后对于沉降控制不利小导洞须结合人防段分部开挖时的导洞图做出相应的调整和节点板预留•(5)为减少对主洞和匝道桥桥桩的影响,小导洞需进洞约40米 •(二)小导洞加高后,先施工换乘通道,进入5米后封端,回填注浆与径向注浆沉降基本稳定后,再进行主洞扣拱•说明:•(1)可以减少对进洞段上方40米高杆灯基础、匝道桥桥桩的影响•(2)可以减少本身开因反挖而增加的沉降量。

      •(3)可以减少对主洞拱脚与上方土体的扰动次数这里需要说的有三点:一是小导洞加高进行回填注浆与径向注浆后,于换乘通道开口对主洞扣拱产生的影响有一定的隔离作用二是换乘通道东西向与主洞南北向打设大管棚后才能进行施工,且换乘通道仅施工5米,管棚本身对其上方土体有一定的支撑作用三是换乘通道进入5米后,封端面将距离主洞将近10米,后期开挖支护对主洞的影响将大为降低•(4)对于主洞扣拱有一定的影响•(5)主洞大断面开挖时对换乘通道人防段有一定的影响 •(三)换乘通道开口处向北平移1.2米• 小导洞加高段只在2号洞内进行,6号洞不再进行加高,洞内临时竖向支撑仅施工中间与北侧部分人防段轴线方向需做调整•说明:•(1)换乘通道标准段结构外侧距桥桩北侧比南侧远0.95米平面位置调整后,只需稍加调整人防段角度即可•(2)人防段若采用反挖时,小导洞可以采取与断面形式相同的导洞进入,并预留出节点板位置后期反挖中,基本上没有二次扰动•(3)6号洞不再需要加高,对于相交地段的沉降控制和客流通道处的结构安全有利• • 经过四方会议多次研究,拟定采取第一种施工方案,主要是为了保证主洞的结构安全。

      三、初步的施工考虑• 由于相交地段地表沉降目前已接近20 ㎜,下步施工还有2号、6号需要进行加高;主洞进行扣拱,完成后尚需大断面开挖、施工二衬;换乘通道的人防段也需进行反挖,为尽可能地减小地表沉降,同时保证下步施工时客流通道的结构安全,需要:• (1)小导洞加高前需要对客流通道中导洞加高区域内进行必要的临时支撑• (2)主洞扣拱前需要对客流通道中扣拱区域进行临时拱肋与壳状仰拱的施工• 故:在相交地段洞内桩施工完成后,进行换乘通道人防段(客流通道范围内)、小导洞加高部分(导洞拱部)和主洞开口区域大管棚的施工;为保证客流通道的结构安全,待临时竖向支撑完成后,进行导洞加高段的施工,并完成换乘通道人防段剩余部分大管棚;施做初支环形结构与二衬矩形结构,并施工东侧临时框架结构,完成主洞开口处拱肋与壳状临时仰拱;回填完成后,进行主洞扣拱施工和换乘通道小导洞的施工• 施工时间至2005年1月25日 初步考虑的施工步骤:1、洞内桩施工 主要是为了施做初支环形结构与矩形框架结构同时为了减小对加强环施工、临时竖向支撑等的影响 2、大管棚施工 拟使用夯管锤施工,钢管直径108㎜。

      分别在换乘通道开口处客流通道封端位置、小导洞加高处上方和主洞扣拱范围进行打设,并泵送混凝土或填充干硬性混凝土,提高整体刚度 大管棚的打设对于开口的拱部有一定的支撑作用 3、换乘通道加强环第一部分中的客流通道部分进行施工,将加强环与外露管棚共同浇筑,其上挂网喷射混凝土填实一是为了小导洞加高时临时竖向支撑构成框架结构对客流通道拱部部分进行加固,抵消土体垂直与侧向荷载二是为了弥补客流通道封端处和小导洞间不在同一断面上,使人防段施工时初支能够封闭成环,共同受力阴影部分) 4、客流通道内其它临时竖向支撑的施工,并与换乘通道加强环第一部分和小导洞加高段外置加强环构成框架支撑体系竖向支撑横向相连,中间部位设一道工字钢相接,底部焊接 400×600×20 钢板两侧的竖向支撑与加强环相咬合,共同浇筑而成 说明:客流通道内共5处临时竖向支撑,既是竖向支撑,又是导洞加高或人防段反挖的外置加强环 5、小导洞加高段施工 主要是为了初支天梁与二衬框架结构施工同时施工剩余部分大管棚施工 (1)小导洞加强环施工 大管棚施工完成后,管间打设3.5米长花管,注浆,进行超前支护。

      施做小导洞外侧临时竖向支撑,与管棚和加强环共同浇筑主要是为了导洞开挖时与客流通道中间的竖向支撑共同受力同时,破除导洞拱部时可与下层临时水平支撑共同受力临时支撑采用工字钢与10㎜厚钢板围成400×600临时方柱,中间喷射混凝土,基础采用400×600×20钢板焊接,底部采用工字钢并喷射混凝土进行连接,中间与临时仰拱固定并与临时钢支撑焊接,顶部与加强环一并施工 先施工加强环中底部部分,再施工竖向部分,与换乘通道加强环中该处节点共同浇筑;横向部分则与大管棚一起共同浇筑 (2)小导洞开挖支护 打设2.5米长花管,注浆,进行超前支护; 施工1号小导洞内的3个临时竖向支撑,并施做最下层水平支撑 开挖上台阶,安装格栅并打设锁脚锚管,喷射混凝土后,架设临时钢支撑 开挖下台阶,安装格栅并打设锁脚锚管,喷射混凝土封闭仰拱 在临时仰拱上开洞,将临时竖向支撑接至平拱位置与预留角钢进行焊接,支撑间纵向相接 破除原小导洞拱部格栅与边墙(部分)混凝土,将钢筋连接在临时仰拱预留的节点位置,喷射混凝土后完成加高段施工 6、施做西侧初支大梁与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的施工主要是为了与初支天梁共同承受垂直荷载,同时避免后期浇筑时顶部混凝土不易密实的质量通病初支大梁的施工一方面保证了主洞扣拱的要求,另一方面,此处节点防水封闭,杜绝了后期渗漏水的隐患•(1)打设锁脚锚管并注浆•(2)开挖客流通道范围内二衬矩形结构范围内的土方,边开挖边打锚管注浆,并挂网喷射混凝土进行支护•(3)开挖6号洞范围内二衬矩形结构范围内的土方,边开挖边架设格栅,并挂网喷射混凝土进行支护•(4)开挖2号洞范围内二衬矩形结构范围内的土方,边开挖边架设格栅,并挂网喷射混凝土进行支护•(5)洞内桩冠梁钢筋绑扎,并浇筑混凝土•(6)防水板施工采用3㎜钢板进行保护•(7)二衬矩形框架结构施工•(8)初支环形结构进行封闭并预留格栅节点板•(9)洞内回填 7、施工靠近竖井口侧框架结构的施工主要为了施工大拱拱肋 8、施工临时大拱拱肋,与大管棚进行咬合并施工壳状临时仰拱,在主洞扣拱时加强对客流通道支护 9、施工主洞加强环 10、施工主洞大弧扣拱大弧扣拱时先施工中间部分导洞,再进行两侧导洞的施工,两侧导洞同时开挖 12、导洞标准段范围内进行主洞扣拱 13、在适当时机进行换乘通道的反挖。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