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力环流-教学设计.docx
5页《热力环流》教学设计宁陵县第二高级中学:郭金花一、教学内容本教学设计的内容选自普通高中地理新课标实验教材人教版必修1 的第二章第一节中的《热力环流》主要介绍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生活中的一些常见例子—海陆风和城市风等二、学生分析课前学生已有必备的相关知识技能基础,如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物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不均等三、 教材分析地球上的大气这一单元各部分内容前后之间的关联性很强,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是本单元的基础,也是理解大气运动的突破口,后面大气的水平运动、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都是热力环流的具体体现,所以热力环流垫定了整个章节的基础四、 设计思想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也是学生理解大气运动这部分内容的最基本、最基础的知识和最佳切入口,对于理解由于热力原因而引起的大气运动、学习大气环流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因此,学好这部分内容是学好大气运动的基础,为后面学习大气环流(三圈环流、季风环流)打好基础,起到分散降低教学难度、便于学生掌握的作用地面冷热不均而引起大气的运动可采用直观图示法进行教学1.按照水平方向上冷热不均一->大气垂直运动(空气受热膨胀上升或空气冷却收缩下沉)——> 同一水平面上空气密度分布不均——> 水平方向上气压差异——> 大气水平运动 这一线索,边讲边画热力环流基本模式图。
2.归纳总结热力环流过程中气压分布与气流分布之间的关系3.实践探索: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自主学习、讨论、探究,并因此获得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由浅入深的问题,并联系学生身边的一些现象,并借助于现代化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把抽象的大气运动具体、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便于学生认识发展过程的实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这样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欲望,而且还可以实现培养学生探索知识、发展能力的目标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掌握热力环流的定义,熟练阅读热力环流示意图,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②通过绘制热力环流图,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和理解问题的能力③能够利用热力环流原理解答生产、生活中的局地环流问题2.过程与方法本课遵循由问题-媒体演示获得感性认识-分析推理运动过程-归纳概括运动规律(理性认识)一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主线, 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用分析、 推理、归纳等方法学习地理知识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理解、观察热力环流和局地环流,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热爱科学的精神六、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应用难点: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七、教法与学法1、教法:实验演示法、引导总结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2、学法:合作实验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学习法等八、课时安排:1课时九、教学过程:(导入):诸葛亮火熄上方谷,上方谷为什么回突降大雨,浇灭大火?(一)实验引入介绍实验装置并引导学生观察玻璃缸内空气运动的方向B'提问过渡:同学们看到气流是如何运动的?A (热)A'..B (冷) 1 rTOWZZZZZZZZZZZZZZ/ZZZZ/ZZ?从刚才的实验可以看出,气流在热的地方向上运动,在冷的地方向下 运动,水平方向上在近地面从冷的地方向热的地方运动,为什么地表冷热 不均会产生这种现象呢?先来看地表均一时的情况。
二)原理分析(板图)950hpa970hpa990hpa勿勿勿勿勿勿勿1010hpa1 .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950hpa970hpa990hpa^?%«>>>%<^?>%<>2>^^!1010hPa思考:(1) A、R C三地受热不均后,三地的大气会发生什么变化?预设答案:A地气体膨胀上升,B地气体收缩下沉(热胀冷缩)2 .受热气体膨胀上升,冷却气体收缩下沉(垂直运动)思考:(2)三地的近地面、高空的空气密度分别有什么变化?预设答案:A地近地面空气密度变小,高空空气密度变大B、C两地近地面空气密度变大,高空空气密度变小思考:(3)此时,同一水平面上(近地面、高空)的空气密度是否还相同?预设答案:近地面A地空气密度降低,B、C两地空气密度升高思考:(4)这种差异会导致气压如何变化?预设答案:A地近地面气压降低,高空 A'气压升高B地近地面气压升高, 高空B'气压降低由此可以看出3 .近地面,气温高,气压低,气温低,气压高4 .近地面与高空高低压相反思考:(5) A地近地面是低压,高空A是高压,哪一个地方气压更高?预设答案:A更高,因为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低压945高压955低压945一口 d■ A J950hpa1F ' 970hpaV一990hpaV高压1015 A 山氐庐1005高La5<22Z^^Z^22Z^^^Z<^1010hpaB冷A热C冷5 .同一水平面风从高压吹向低压。
94955低压945思考:(6)等压面是否还能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970hpa 990hpa低压1005.6 .局压等压面向上凸,低压等压面向下凹注:高压和低压是相对于同一水平面而言三)实例探究:1引导学生思考活动,小组合作讨论海陆风的形成,请小组派代表上台画 出1)白天陆地温度局还是海洋温度局,晚上呢?(2)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在图2.4中画出白天和夜间陆地和海洋之间的大 气运动方向,并说出一天之内海岸边何时吹海风,何时吹陆风?2城市风的形成郊区市区郊区(1)城市风对城市大气有什么不良影响?(2)我们在城市建设中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四)课外探究巴山夜雨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探究问题 : 巴山为什么下的是夜雨?这与它的地形又什么样的关系?十 :课堂小结:十一:板书设计:热力环流1、概念:2、形成原理:3、实例探究:十二:教学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