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龙源小学校档案资料.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10822470
  • 上传时间:2017-10-1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3.03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龙源小学校史档案资料一、学校简介1、建校时间剑阁县龙源小学是一所具有 100 多年悠久历史的百年老校,她位于川北剑南路上龙源小学校创建于 1902 年,始名“龙源寺永宁书院 ”,下辖7 所村保学堂1912 年—1925 年改名为“龙源寺高级小学校 ”,下辖 10 所初级小学校1926 年—1949 年命名为 “龙源寺中心国民学校”,下辖 12所保国民村小学校1950 年—1960 年命名为 “龙源寺小学校”,下辖 14 所村小学校1961—1976 年改名为“龙源公社小学校” ,下辖 16 所村小耕读学校;1977 年—1989 年命名为 “龙源乡小学校”,下辖 18 所村小学校1990 年—2002 年,国家提倡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命名为 “龙源镇第一中心小学校” ,下辖 23 所村小学校、江石乡第二中心小学校、永红村第三中心希望小学校2002 年—2009 年,缩小学校布局,收回所有村小学,改名为“剑阁县龙源小学校” ,同时被列为剑阁县 B 类小学2010 年—现在,龙源小学校被列为剑阁县 A 类小学2、学校规模剑阁县龙源小学校占地 3760 平方米,建筑面积 4898 平方米学校现有 12 个教学班,5 个幼儿班, 800 名学生。

      龙源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历来为社会所认可学生毕业率历年保持100%目前,学校作为一所公办寄宿制学校,办起“留守儿童之家” ,常年住宿生 600 余人3、教学设施1996 年以来,学校乘普九政策,以校园标准化建设为契机,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来改善环境老校舍全部推翻,陆续修建了 3 幢教学楼和两幢师生住宿楼;2011 年新建一幢生活楼校园内师生书画作品、板报设计、双语布置等尽展现时代风貌健全的设施更是令学子向往:校内操场、有线广播、闭路电视、程控、校园网络、图书阅览、多媒体教室、以及饮水、饮食设施、防盗设施、应有尽有为学生舒展身心、发展个性提供了良好的场所走进校园,让人感受到小巧玲珑,典雅气派的文化韵味4、师资力量学校现有教职工 56 名,在职教师 43 名退休教师 39 名大学本科 30 人,占在职教师的 80%中学高级教师 1 人,小学高级教师 15 人领导班子 8 人,平均年龄 36 岁省级骨干教师 2 人,市级骨干教师 3 人,县级骨干教师 5 人2010 年以来,学校倡导“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和“把认真内化成一种性格,让敬业成为工作的习惯,让自己成为执行的高手” 要求每位教师“言语思美、行为思正、工作思进” ,做到敬业爱生、能教善教、创新奉献。

      为此,学校制定了师资培训三年规划,人人制订个人发展三年规划采取外出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方法来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思进、求美、务实、创新”的教风已经形成近几年在市、县教学大比武中连连夺桂,初步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勇于创新的师资队伍5、教研成果课堂教学以创新为主导1999 年—2004 年,学校《“三主两培”的实践与研究》列为市级课题,本课题着力改革课堂教学陈旧模式,还课堂以生命的活力,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从观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方面赋于创新的活力,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为主旨,研究成果获得市级科研一等奖,创龙源教育科研之最 2010 年—2013 年,学校《农村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列为县级科研课题主旨是树立以生为本的意识,开展分层作业、学生自主等系列研究,掌握“高效低负”的技能,最终形成“各科教学渗透、专题训练、主题活动拓展”的创新教学模式2013 年底,本课题顺利结题,并获得县级科研奖励 2013 年初,学校又承接了《“农村小学‘激趣—导学—互动—评价’四环节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与研究” 》的市级课题拉开序幕,倡导“统一课程+地方课程 +校本课程”的课程来源,形成“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 +研究性课程”的课程结构,广泛开展“海量阅读” ,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探究知识、掌握知识,为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开辟了空间。

      近三年来学校师生获国家级教育科研奖励 22 人次,获省级级教育科研奖励 20 人次,获市级教育科研奖励 30 人次,获县级教育科研奖励 36 人次6、教学理念德育为先,全面渗透思品课形成“明理 ——辨析——实践”的教学模式少先队活动系列化、贯穿一条主线,在深化主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受到教育常规教育内容主题化、活动系列化、形式多样化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网络,坚持开办家长学校以利用学校资源教育为核心特色,体、卫、艺、科、语,齐头并进,必修课与活动课并重,保证学生“全员、全面、特长”发展是我校最大的特色校园活动以读书文化建设为特色,每年保持班级、校级兴趣组约 20 个,人人参加7、办学特色指导思想:创高成绩 求真发展 树新形象 争创一流办学理念:传承创新 立人成才 管理理念:教育人本化 管理校本化 管理方式:开放办学 封闭管理 办学目标:凸现剑南神韵,尽展现代气息通过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提高师生素质层次,努力把我校办成县、市教育质量上乘,初步具有剑南神韵与现代化气息内涵的创新教育特色学校 育人目标:品端行正 人格健全 思维活跃 发展协调 校训:团结 勤奋 求实 创新  教风:思进 求美 务实 创新 学风:自主 勤奋 善思 开拓  学校精神:求真 求是 守信 踏实工作口号:与龙源共荣辱 为学校添光彩8、学校荣誉1997 年获得“剑阁县卫生先进单位” ,1998 年创建了“县级文明单位” ,获得“剑阁县先进教工之家” ,1999 年获得“剑阁县成人教育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

      2009 年以来,在全体教师的努力工作下,获得:“2009 年民办教育先进集体” 、 “ 2010 年学校安全工作先进集体” 、“2010 年幼儿教育先进集体” 、 “ 2011 年爱国教育电影优秀组织奖” 、 “2011 年度目标考核先进单位” 、 “2012 年县级科研先进单位” 、 “广元市 2013 年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二、组织机构沿革1902 年—1911 年杨正培任龙源寺初级小学校长1912 年—1936 年蒲书任龙源寺中心国民小学校长1937 年—1943 年何文斌任龙源寺中心国民小学校长1944 年—1947 年邱志高任龙源寺中心国民小学校长1948 年—1949 年何春涛任龙源寺中心国民小学校长1950 年安行之任建国以来龙源寺小学第一任校长1951 年—1953 年石建国、董树朝先后任龙源乡小学校长1954 年—1958 年张荣福任龙源乡小学校长1959 年—1962 年段美寿、杨于阶先后任龙源乡小学校长1963 年—1965 年凃泽生任龙源乡小学校长在永兴大队唐家盖开办龙源农业中学1966 年—1969 年樊玉璧任龙源公社小学革命委员会主任1970 年—1972 年刘汉俊任龙源公社小学革委会主任。

      开办龙源小学附设初中班,龙源民中办成农业高中1973 年—1980 年唐虞任龙源公社小学校长,李瑞轩任主任1975 年附设初中搬迁于尖岭村二组,命名为“剑阁县龙源初级中学校” ,同时撤除龙源民中从此龙源小学校为一所完全小学校1981 年—1985 年罗开茂任龙源乡小学校长唐虞任党支部书记,贾根成任主任1986 年—1988 年唐清寿任龙源乡小学校长唐虞任党支部书记1989 年—1991 年高天贵任龙源乡小学校长兼任党支部书记张永明任主任,1992 年—1995 年张永明任龙源小学校长兼任党支部书记左思波任主任,王清贵人工会主席1996 年—1998 年左思波任龙源小学校长兼任党支部书记陈广翔任主任,王清贵人工会主席1999 年—2002 年王岚任龙源小学校长,洪世璧任党支部书记陈广翔教副校长兼任工会主席,董子文任教导主任,唐连章任教科室主任,郭永昌任政教主任,邓正春任总务主任2003 年—2006 年王俊臣任龙源小学校长,洪世璧任党支部书记陈广翔任副校长兼任工会主席,董子文任教导主任,唐连章任教科室主任,郭永昌任政教主任,邓正春任总务主任根据县学校布局安排,龙源镇所有村小学拆除2007 年—2009 年李思林任龙源小学校长,陈广翔任党支部书记,董子文任教导主任,唐连章任教科室主任兼工会主席,郭永昌任政教主任,何继高任后勤服务部经理。

      2010 年—现在梁玉钊任龙源小学校长兼任党支部书记,伏太明、董子文先后任副校长,唐连章任工会主席,陈玉安任政教主任,李建银任教导主任,唐晴任教科主任,何继高任总务主任,增补母建军任政教副主任 三、大事记1994 年 4 月,龙源小学校被成都武侯祠龙爪村建立希望工程基地,前后资助 130000 余元,推到土围子,修建起第一幢教学楼1999 年 3 月,经过全体教职工努力,捐资 500000 余万修建起教职工宿舍“广厦工程” 1999 年—2002 年,修建幼儿园、第二幢教学楼、学生住宿楼,2002 年 12 月 19 日举行百年校庆暨新校落成典礼2007—2008 年新建女生宿舍楼一幢2008 年—2011 年学校、教师、学生为地震灾区捐资 3 万余元2009 年规范办学,统一了学生住宿床上用品2009 年—2011 年,改建厨房、厕所.2012 年开设多媒体、网络教室2012 年扩建幼儿园教师和活动场地,幼儿教育增至 5 个教学班,生源达到 300 余人四、图片、特殊载体资料1、教师集体办公照片(陈玉安办)2、学生学习、活动照片(陈玉安办)3、领导视察检查工作照片(陈玉安办)5、重大项目、重大活动照片(陈玉安办)6、校貌变迁照片(陈玉安办)7、获奖证书、获奖实物照片(陈玉安办)8、特殊载体的音像数码资料(李建银办)五、出版物或编辑资料1、教育教学成果 质量奖牌(陈玉安办)2、史志资料 《龙源小学校校志》 (唐连章办)3、汇编资料《耕耘集》 、 《耕耘集续》 、 《春华集》 (唐连章办)。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