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计基础知识课件3.doc
10页第四章 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一.本章知识点; 会计确认的标准 会计计量 资产的确认与计量 负债的确认与计量 费用成本的确认与计量 收入.利润的确认与计量 二.主要内容:1.会计确认: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应当由会计系统处理的各项经济业务和经济信息进行明确和认定的过程.2.会计确认的标准;(1)基本标准:可用货币进行计量 货币为计量单位 引起资金增减变动符合 会计对象要素的定义(可定义性) (2).具体标准:时间基础性——持续经营.会计分期. 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 空间主体性(会计主体) 真实性(客观公正) 相关性(信息的有用性) 合法性3.会计计量:运用一定的计量标准和计量单位对经过会计确认应当进入会计系统进行处理的各项经济业务加以衡量、计算和确定的过程1)计量单位:以人民币为记帐本位币(2)计量标准:历史成本、现行成本 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4.资产的确认与计量*资产:是企业拥有的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它权利。
(一般按实际成本计量)*.流动资产:可以在一年内或长于一年的 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各项资产 包括:货币资金,存货,应收账款等1)应收账款的确认与计量: *由于赊销.商业信用等行为形成的应收而末收的债权 *入账时间 *入账金额: 总额法: 按发票金额入账, 如折扣则:销售折扣与折让净额法:发票金额—折扣, 多收时:管理费用混合法:应收账款:发票金额入账 销售收入:净额入账 销售折扣与折让:差额入账例题: M公司销售A产品20,000元,款项 尚未收到折扣条件为:2/10,1/20,n/30总额法: (1)借:应收账款 2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7,095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2,90510天收款: (2)借:银行存款 19,600 销售折扣与折让 400 贷:应收账款 20,00030天收款: (3) 借:银行存款 20,000 贷:应收账款 20,000净额法: (1) 借:应收账款 19,6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6,752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2,84810天收款: (2)借:银行存款 19,600 贷:应收账款 19,60030天收款:(3)借:银行存款 20,000 贷:应收账款 19,600 管理费用 400 (2)应收票据的确认与计量: 企业持有的尚未兑现的各种票据---商业汇票, 是企业的资产。
可以背书转让,申请贴现贴现:在持票人急需资金的情况下,将尚未到期的商业汇票背书转让给银行,银行根据贴现率,从票面金额中扣除贴现利息,将余下的金额支付给贴现申请人的一种经济行为 其它应收款的确认与计量: 包括各种赔款.罚款.存出保证金.备用金.以及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等存货的确认与计量:存货: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 耗用而储存的各项资产包括商品, 产成品,材料等计量: 外购存货:自制存货 委托加工 投资转入 接受捐赠存货发出的确认与计量:个别计价法 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 后进后出法 例题:某企业6月份材料购耗存资料如下1日 库存余额 1000公斤 单价2、00元 2,000元 8日购入 2000公斤 单价2、20元 4,400元10日发出 1500公斤 15日购入 1000公斤 单价2、30元 2,300元20日发出 2000公斤 30日库存 500公斤固定资产的确认与计量:定义: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 单项价值在规定的限额以上 (并在使用中保持原来物质形态,而价值则逐渐转移的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大型工具等,存在原值、重置完全价值和净值三种计价标准。
分类:按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 生产经营用、非生产经营用、租出、不需用、末使用、融资租入、土地等按固定资产的经济用途:生产经营用 非生产经营用计价:原始价值:原价+运输费+保险费+安装成本 折余价值:帐面净值重置完全价值:重新购建该项资产的全部支出折旧的确认与计量 固定资产在其使用过程中,由于损耗逐渐转移到产品成本费用中的价值叫折旧计提折旧的方法: 平均年限法 工作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 加速折旧法(财务会计中介绍) 年限总和法计算公式:平均年限法:年折旧额=(原值+预计清理费用-预计残值收入)/预计使用年限 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 年折旧率=年折旧额/原值*100%例题:某机器设备原值200,000元,预计残值2,000元,预计清理费用1,000元,预计使用年限10年.平均年限法: 年折旧额=(200,000+1,000-2,000)/10 =19,900(元) 月折旧额=19,900/12=1658.33(元)工作量法: 例题:某运输设备原价150,000元,预计净残值为5,000元,预计总行驶里程为100,000公里,本月行驶2,000公里,应计提折旧额工作量法: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原值-预计净残值)/ 预计总工作量各期折旧额 =各期实际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资产的核算:设置帐户:现金、银行存款、应收帐款、应收票据、其它应收款、材料、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等。
例题:1,某企业购入A材料2,000公斤,单价2.50元,金额5,000元,运杂费500元,开出并承兑商业汇票一张,面额为5,5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 5,500 贷:应付票据 5,500 2.开出转帐支票,支付明年的报刊杂志费用1,200元 借:待摊费用 1,200 贷:银行存款 1,2003.分摊本月应负担的报刊杂志费200元 借:管理费用 200 贷:待摊费用 200费用、成本的确认与计量定义: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费用(在一定时期内所发生的生产费用,按产品品种加以对象化--产品成本——对象化了的费用)费用、成本的确认:费用、成本是同收入要素相联系的一个概念: 暂时的资金垫付费用、成本是与企业支出相区别 的一个概念支出:补偿性支出 非补偿性支出费用的分类按经济用途 直接费用:直接材料、人工等 间接费用:制造费用 期间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费用和成本确认标准: 权责发生制原则 核心问题 配比原则 一定时期的费用收入相配比、 才能算盈利 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与本会计年度相关支 出---收益性支出。
(与几个会计年度相关——资本性支出)费用的分类按经济用途 直接费用:直接材料、人工等 间接费用:制造费用 期间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费用和成本确认标准: 权责发生制原则 核心问题 配比原则 一定时期的费用收入相配比、 才能算盈利 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与本会计年度相关支 出---收益性支出 (与几个会计年度相关——资本性支出)费用的计量(实际成本) 费用的发生额有确切的数量:按实际发生额入帐 费用的发生额不够确切:利用计算公式加以合理预计:折旧产品成本的计量:确定生产成本计算对象:产品品种或工程项目等确定生产成本计算期:月份,或生产周期确定成本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生产费用的汇集和分配:制造费用按一定标准分配成本计算: 计算方法选择:品种法、分步法等 编制成本计算表费用、成本的核算:帐户: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产成品 财务费用、待摊费用、预提费用 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等例:1.预提本月银行借款利息300元。
借:财务费用 300 贷:预提费用 3002.以银行存款900元支付季度已预提的借款利息. 借: 预提费用 900 贷:银行存款 9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