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陶器的主要材料.docx

17页
  • 卖家[上传人]:bin****86
  • 文档编号:60383286
  • 上传时间:2018-11-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5.66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陶器的主要材料  陶器的基本知识  陶器的分类  文物考古工作者根据陶器的颜色,把陶器分为红陶、灰陶、彩陶、白陶、彩绘陶、黑陶和釉陶等系列  1、红陶是原始社会最常见的一种陶器,它的颜色有如红砖色这是在烧窑时,充分供应气体,形成氧化气氛,使陶土中的铁转化为三价铁,便呈现出红色了  2、灰陶即指陶器为灰色或灰黑色这是在烧窑后期,控制火候,形成还原气氛,由于窑中缺少氧气,陶土中铁的氧化物转化为二价铁,陶器便呈灰色或黑色了灰陶最常见,一般都比较粗糙  3、彩陶是陶器入窑前,在陶坯上进行彩绘,烧后有赭、黑、白等色西安半坡遗址的人面鱼纹盆即为一例  4、白陶,即白色的陶器,这是新石器时代后期才有的,主要是因为陶土中氧化铁含量少,排除了一些色素的干扰便呈现白色了  5、彩绘陶也是带彩色的,它和彩陶的区别是陶器烧成后再着色由于颜色没有经过焙烧,与坯体粘结不牢,很容易脱落西安出土的秦兵马俑就属于彩绘陶  6、黑陶是指光亮漆黑的陶器主要见于母系氏族社会阶段这是在焙烧后期用浓烟熏翳,使烟中的碳微粒渗入,充填陶器的空隙,便能呈现黑色。

      黑陶制品中有的壁像蛋壳一样薄,被称为“蛋壳陶”,十分珍贵  7、釉陶是指陶器表面有一层石灰釉的陶器釉的主要成分是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钙、氧化钠等,用石灰加粘土就能配制成,烧融后呈一种玻璃态在釉中若再加进一些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铜、氧化钴等,焙烧后就会出现绿、蓝等色泽,常见的唐三彩就是釉陶陶瓷的颜色  着色剂存在于陶瓷器的胎、釉之中,起呈色作用陶瓷中常见的着色剂有计三氧化二铁、氧化铜、氧化钴、氧化锰、二氧化钛等,分别呈现红、绿、蓝、紫、黄等色  在础彩上产生瑰丽颜色的原料很多,例如氧化钴可产生蓝色;氧化铬生成绿包;三氧化二铁可产生棕色;二氧化锰生成黑包;氧化亚铜生成红色;氧化锡生成白色;氧化锑生成黄色;金和金的化合物产生金红色;银的化合物生成黄色,镍的化合物产生紫色等等用不同的金属氧化物,互相合作,还可以产生出种种悦目的色彩来  青花  青花料是绘制青花瓷纹饰的原料,即钴土矿物我国青花料蕴藏较为丰富,江西的乐平、上高、上饶、丰城、赣州,浙江的江山,云南的宜良,会泽、榕峰、宣威、嵩明以及广西、广东、福建等地均有钴土矿蕴藏我国古代青花瓷使用的青花料一部分来自国外,大部分属国产进口料中有苏麻离青、回青;常用的国产料有石子青、平等青,浙料、珠明料等。

      石灰碱釉  石灰碱釉主要成分为助熔物质氧化钙以及氧化钾、氧化钠等碱性金属氧化物特点是高温粘度大,不易流釉,可以施厚釉在高温焙烧过程中,釉中的空气不能浮出釉面而在釉中形成许多小气泡,使釉中残存一定数量的未溶石英颗粒,并形成大量的钙长石析晶这些小气泡、石英颗粒和钙长石析晶使进入釉层的光线发生散射,因而使釉层变得乳浊而不透明,产生一种温润如玉的视觉效  果石灰碱釉的发明与运用,是传统青瓷工艺的巨大进步石灰碱釉出现于北宋汝窑青瓷中南宋龙泉窑瓷器大量采用石灰碱釉,使釉色呈现出如青玉般的质感,如粉青、梅子青可以说南宋龙泉青瓷已达到中国陶瓷史上单色釉器的顶峰  我国各时期陶瓷发展时期及代表  瓷与陶的区别在于他的外观坚实致密,多数为白色或略带灰色,端面有玻璃态光泽,薄层微透光,在性能上具有较高的强度气孔率和吸水率都非常小在显微结构上则有较多的玻璃相和一定量的莫来石晶体,残留石英细小圆钝陶成雅器有素肌玉骨之象焉”官窑和龙泉窑——浙江  汝官窑和临汝窑——河南宝丰  耀州窑——陕西铜川  建窑——福建建阳、再析晶而形成,毫纹会  显示出整个可见光谱所含有的7种颜色相互变异的特点,他是集釉的  物理化学分相析晶和物理光学薄膜干涉原理或衍射光栅原理于一体的  科学技术产物)  吉窑——江西吉州  钧窑——河南禹县或是一种在不同色  调的蓝色乳光釉面上分布着大小不等的红色斑纹的多色釉,蓝色不是  CoO,而是分相后的液滴相具有符合瑞利散射定律所要求的尺寸,使  短波长的蓝光有较强的散射所引起的,红色斑块和紫色斑块分别是有铜  离子着色的液相小滴和赤铜矿晶体、以及灰蓝色铜矿多晶小珠穿插分布  所形成的)  景德镇:五代开始烧→宋代烧制青白釉瓷→元代和明初烧制枢府白釉瓷和永乐甜白釉瓷→明  代中期烧制以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相结合的所谓斗彩→清代出现全以低  温釉上彩绘画的五色彩,康熙五彩瓷最为著名。

        德化窑——白釉瓷胎中含有较多玻璃相而呈半透明状以及釉层很薄,使  得德化瓷特点鲜明  长沙窑——湖南长沙  邛崃窑——四川邛崃  磁州窑——河北磁县宋代北方明间窑场,具有明间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事物,  因此更具有浓郁的乡情和倍感亲切的艺术感染力  宜兴窑——江苏宜兴  1.陶与瓷的区别  茶具多用陶或瓷制作而成,故了解陶与瓷的不同性状,有助于在选择茶具时,根据不同冲泡方法、不同茶叶、不同饮用方法等有针对性地选用陶与瓷的主要区别在于:  作胎原料不同:陶器一般用粘土,少数也用瓷土,而瓷器是用瓷石或瓷土作胎,因原料不同,其成分有所差异以宜兴紫砂陶为例,其矿物组成属含铁的粘土-石英-母系,铁质以赤铁矿形式存在,主要物相是石英、莫来石和云母残骸,结晶细小均匀烧制白陶的高岭土是一种以高岭石为主要成分的粘土,呈白色或灰白色,光泽暗淡,纯粹的高岭土含氧化硅46.51%、氧化铝39.54%、水13.95%,熔度为1780℃,因其可塑性差、熔点高,要掺入其他材料才能制作瓷石是由石英、长石、绢云母、高岭石等组成,完全风化后就是通常所见的瓷土,制作瓷器的瓷石属半风化,经扬碎、淘洗成为制坯原料主要成分是氧化硅、氧化铝,并含有少量的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钾、氧化钠、氧化铁、氧化钛、氧化锰、五氧化二磷等,熔度一般为1100~1350℃,其高低与所含助熔物质的多少成反比。

        胎色:陶器制胎原料中含铁量较高,一般呈红色、褐色或灰色,且不透明;瓷器胎色为白色,具透明或半透明性  釉的种类:釉系陶瓷表面具有玻璃质感的光亮层,由瓷土和助熔剂组成陶器一般表面不施或施低温釉,其助熔剂为氧化铅秦汉时就大量烧制这类铅釉陶,唐代的三彩、宋代的低温颜色釉、明代的五彩和清代的粉彩均属此类瓷器表面施有高温釉,主要有石灰釉和石灰一碱釉两种石灰釉以氧化钙等为助熔剂,含量多在10%以上;石灰-碱釉以氧化钙和氧化钾、氧化钠等为助熔剂,氧化钙含量多在10%以下,氧化钾和氧化钠等金属氧化物的总和常达4%以上  烧成温度:因制胎材料的关系,陶器的烧制温度一般在700~1000℃,瓷器烧制温度一般在1200℃以上  总气孔率:总气孔率是陶瓷致密度和烧结度的标志,包括显气孔率和闭口气孔率普  通陶器总气孔率为12.5%~38%;精陶为12%~30%;细炻器为4%~8%;硬质瓷为2%~6%  吸水率:这是陶瓷烧结度和瓷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指器体浸入水中充分吸水后,所吸收的水分重量与器体本身重量的比例普通陶器吸水率都在8%以上,细炻器为0.5%~12%,瓷器为0~0.5%  以上所述,均须综合考虑,才能正确区分陶器与瓷器,仅比较其中一两点,容易产生误解。

      试举数例便可知:浙江上虞黑瓷,因作胎材料中含铁量为2%~3%,所以胎亦呈红、灰等色;南宋官窑所产瓷器显露胎色,并以"紫口铁足"为贵;北方瓷器因其胎中含氧化铝较高,大部分瓷器不能达到致密烧结,吸水率较高,有的可达5%以上,这些瓷器如仅仅对照上述某一两条来衡量,就不能称之为瓷器了因此,在实际鉴别时,必须同时兼顾原料、釉、高温三方面综合考虑,前两项是内因,后一项是外因  在中国的陶瓷发展史上,先有陶后有瓷,瓷器由陶器脱胎而来  我国古代的制陶业有辉煌、独特的成就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众多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和陶器碎片其中有许多已不仅仅是生活日用品,而具有明显的艺术倾向,成为陶制艺术品,如代表制陶业突出成就的彩陶和陶塑随着制陶业的发展,制陶技术从泥条盘筑进步到轮盘拉坯,结构简单的横穴窑与竖穴窑已取代了落后的平地起烧,对窑的温度、气氛的控制已取得了一定经验,当时最高的烧成温度已经到达了1100℃,已接近陶与瓷的“临界”温度自殷商时代早期,即已出现了以瓷土为胎料的白陶器和烧成温度达1200℃的印纹硬陶,开始了由陶向瓷的过渡  陶瓷制作的原料,性状,作用:  中国的陶瓷工艺具有精湛的制作艺术和悠久的历史传统,在世界上都是少见的,永远值得我们后人敬佩、学习和引以自豪。

      凡是用陶土和瓷土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粘土为原料,经过配料、成形、干燥、焙烧等工艺流程制成的器物,都可以叫陶瓷而陶和瓷的最主要区别在于气孔率制作陶瓷的原料种类很多,不只有陶和瓷的分别,各种陶和瓷的原料又有多种不同的性能和特点、质地、色彩都不尽相同最主要的是陶土和瓷土、釉料等  泥----泥性的语言  火----泥的重生  陶瓷的原料  泥:陶泥、瓷泥、粗泥、细泥……  釉:高温釉、低温釉、有色釉、无色釉……  主要原料分成可塑性原料、非可塑性原料及溶剂原料三大类作为可塑性陶瓷原料的粘土,可用于陶瓷坯体、釉色、色料等配方如我国许多瓷区采用工艺性能良好的高岭土生产的细瓷产品,成为国际市场的畅销产品  陶土——岩石风化后沉积下来的黏土  其可塑性较好,但含铁较多,  耐火度较低烧结后呈铁红色或浅咖啡色,硬度较低  石英在地球上储量多,在陶瓷工业中属于非可塑性陶瓷原料,可用于陶瓷产品的坯体、釉料等配方石英的化学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硅石英是陶瓷坯体中的主要原料,它可以降低陶瓷泥料的可塑性,减小坯体的干燥收缩,缩短干燥时间,防止坯体变形在烧成中,石英的加热膨胀可以部分抵消坯体的收缩;高温时石英成为坯体的骨架,与氧化铝共同生成莫来石,能够防止坯体发生软化变形;石英还能提高瓷器的白度与半透明度。

      高石英瓷即是近年来出现的高档瓷器产品石英在釉料中能够提高釉的熔融温度与粘度,减少釉的膨胀系数,也能够提高釉的机械强度、硬度、耐磨性与耐化学腐蚀性此外石英在建筑卫生陶瓷与各类耐火材料中也有很大的使用  熔剂原料:通常指能够降低陶瓷坯釉烧成温度,促进产品烧结的原料陶瓷工业常用的熔剂原料有长石、方解石、白云石、滑石、萤石、含锂矿物等烧成前长石属于非可塑性原料,可以减少坯体收缩与变形,提高干坯强度长石是坯釉的熔剂原料,在坯体中占有25%含量;在釉料中占50%的含量长石的主要作用是降低烧成温度;在烧成中长石熔融玻璃可以充填坯体颗粒间空隙,并能促进熔融其他矿物原料;长石原料还可以使坯体质地致密,提高了陶瓷制品的机械强度、电气性能与半透明度在各种陶瓷产品中,长石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常用的陶瓷原料  碳酸盐类熔剂原料:作为主要的陶瓷熔剂原料,碳酸盐类熔剂原料品种非常多它们有碳酸钙、方解石、大理石、白云石、菱镁矿、石灰岩等碳酸盐类熔剂原料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在陶瓷坯釉料中主要是发挥熔剂作用尤其在陶瓷面砖中,使用石灰石、方解石、大理石,其用量在5-15%之间用于釉料中可以增加釉的硬度与耐磨度;增加釉的抗腐蚀性;降低釉的高温粘度与增加釉的光泽度等优点。

      碳酸盐类熔剂原料在建筑卫生陶瓷产品中使用很多  镁硅酸盐类原料:该类原料主要有滑石、蛇纹石及镁橄榄石滑石在陶瓷工业中用途范围很广,可以生产白度高、透明度好的高档日用陶瓷产品,电瓷及特种陶瓷制品建筑卫生陶瓷坯料中加入滑石后,可以降低烧成温度,扩大烧成范围,提高产品的半透明与热稳定性滑石加入到釉料中时,能够防止釉面的开裂,增加釉料的  乳浊性并能扩大釉料的烧成范围,提高成品率近年来,我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还采用部分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