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文言文】古代语法之宾语前置知识点整理例题+讲解.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乱石****奔波...
  • 文档编号:209332932
  • 上传时间:2021-11-0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6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文言文】古代语法之宾语前置知识点整理,例题+讲解文章来源:高中语文古代汉语中的宾语,一般位于动词的后面,但是在一定条件下又要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1.动词宾语的提前(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提前在有否定副词“不”、“毋(无)”、“未”或否定性无指代词“莫”的否定句里,作宾语的如果是代词,这个宾语一般要放在动词的前面例】①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一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啊②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论语.先进》)一因为我比你们都大,人家不用我了③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左传●宣公十五年》)一我不骗你,你不欺我④晋国之命,未是有也 《左传●襄公十四年》)一一晋国的命令,没有过这样的⑤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韩非子.五蠹》)一一我有个老父亲,我要是死了,便没有谁来奉养他了例①是有否定副词“不”的否定句,作宾语的代词“己”放在了动词“知”的前面;例②是有“毋”的否定句,代词宾语“吾”放在了动词“以”的前面;例③是有“无”(通“毋”)的否定旬,代词宾语“尔”、“我”分别放在动词“诈”“虞”的前面,例④是有“未”的否定句,代词宾语“是”放在动词“有"的前面;例⑤是有否定性无指代词“莫”的否定句,代词宾语“之”放在动词“养”的前面。

      这一类宾语提前,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句中的否定词必须是“不、毋(无)、未、莫” ,因为否定词“弗”、“勿”所限制的动词一般不带宾语,“非”是用来否定整个谓语的,都不存在宾语提前的问题一个是动词的宾语必须是代词,不代词的宾语,即使句中有“不”、“毋(无)”“未”“莫”等否定词也不能提前如例①“不己知”中的宾语“己”是代词,“己”就放在动词“知”的前面;“不知人”中的宾语“人”不是代词,而是名词,所以就仍放在动词“知”的后面但是,由于否定句中代词宾语提前的规律并不十分严格,所以在先秦古籍中,也可以找到一些否句中代词宾语不提前的例子例】①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一不了解我的,还说我想得到什么②圣人不爱己《荀子.正名》)一圣人不吝惜自己例①“不知我者”有否定词“不”,作宾语的代词“我”仍放在动词“知”的后面例②“不爱己”虽有否定词“不”,代词宾语“己”仍放在动词“爱”后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提前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谁”“孰”、“何”、“奚”“安”“焉”等作宾语,一般要放在动词前面例】①吾谁欺?欺天乎! ( 《论语子罕》)一一我欺哄谁? 欺哄天吗!②公谁欲与? (《庄子●徐无鬼》)一您想(把国政)交给谁?③圣王有百,吾孰法焉? (《荀子●非相》)一圣王有百个,我该效法哪一个?④大王来何操?(《史记:项羽本纪》)一大王来时带了些什么?⑤三虱相与讼,一虱过之,日:“讼者奚说?”(《韩非子。

      说林》)一三个虱子在互相争吵,另有一个虱子经过它们那里,问道:“你们在争论什么?”⑥方此时也,尧安在?(《韩非子.难一》)一正当此时,尧在哪里?⑦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 (《孟子●离娄上》》一天下人做父亲的都归附了他,他们的孩子还会去哪里呢?上述几例中作宾语的疑问代词“谁、孰” 等,都分别放在词“欺”、“与”、“法”“操”、“说”、“在”“往”的前面如果疑问句中作宾语的不是疑问代词,那就不能放在动词的前面像例①,“谁”和“天”都是动词“欺”的宾语,但是,“谁” 是疑问代词,就放在“欺”的前面;“天”不是疑问代词,就放在“欺”的后面如果动词前面有能愿动词,疑问代词宾语还要放在能愿动词的前面像例②“谁”就放在能愿动词“欲”的前面(3)为了表示强调将宾语提前有时候,整个句子不是否定句,或者虽是否定句,但宾语不是代词,或者宾语也不是疑问代词,但为了强调这个宾语,也可以把它提在动词前面,并在这个宾语后面用代词“之”或“是”等复指一下这是古汉语变更动宾词序的一种语法手段现代汉语已经没有这种句法了,所以,这类句子翻译时,“之”、“是” 都无法译出例】①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论语●先进》)-一我以为你是问别的人,竟问仲由和冉求呀。

      ②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一宋国有什么罪过?③将虢是灭,何爱于虞? (《左传.僖公五年》)-- (晋国)将要灭掉虢国,对虞国又有什么爱怜呢?④我周之东迁,晋郑是依《国语●周语》)一一我周王朝向东迁都,靠近晋国和郑国⑤今吴是惧而城于郢《左传●昭公二十三年》)一现在因害怕吴国而在郢都筑城墙⑥女罪之不恤,而又何请焉?(《左传●昭公二年》)一你不忧虑(自己的)罪责,却又来请求什么呢?例①、②的宾语“异”、“由与求”街“何罪”分别提在动词“问”和“有”的前边,并用代词“之”复指例③、④、⑤的宾语“虢”、“晋郑”、“吴”分别提在动词“灭”、“依”、与“惧”的前面,并用代词“是”复指例⑥虽是否定句,但宾语“罪”不是代词,然而为了强调它也把它放在了动词“恤”前,并用“之”复指它如果句中的动词受副词修饰限制,宾语般还要放在副词的前面,仍在提前的宾语后面用代词“之”复指,如上举例⑥的宾语“罪”就放在了修饰限制动词的副词“不”的前面用这种宾语前置的格式时,为了表示动作对象(宾语)的单一性、排他性,还可以在提前的宾语前面再加上范副词“唯(惟)”,构成“唯(惟) ..是(之) ...”的格式例】①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左传.宣公十二年》)一率领军队而来,就是(为了) 寻求敌人②荀偃令日:“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左传.襄公十四年》)一荀偃下令说:“鸡叫就备好战车,把井填上,把灶平了,只看我的马头(行动)就是了③悴忤然,唯利之见《荀子.荣辱》)一贪婪地只看着利④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 (韩愈《答李翊书》一一定要去掉那些陈腐的言词,真是不容易啊!这种“唯......是......”的格式,至今还保留在现代汉语某些成语里,如“唯利是图”、“唯命是听”、“唯是问”等除了上述三种宾语前置情况之外,还有一种情况值得注意:作宾语的如果是代词,有时可以把直接放在动词的前面例】①赫赫师尹,民具尔瞻《诗经●小雅●节南山》)一势位显赫的太师尹氏啊,老百姓都看着你哩②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左传:僖公四年》》—周昭王到南方巡狩却未能回去,我要查问这件事例①的代词宾语“尔”直接放在动词“瞻”的前面;例②代词宾语“是”直接放在动词“间”的前面介词宾语的提前(1)疑问代词作介词实语时提前例】①子归,何以报我? (《左传●成公三年》)一你回国后,用什么报答我?②胡为至今不朝也? ( 《战国策●齐策》)一为什么到现在还不上朝啊?③吾谁与为邻? ( 《庄子.山木》)一我跟谁作邻居?④水奚自至?(《吕氏春秋●贵直》)一水从哪里来?⑤学恶乎始?恶乎终?(《荀子●劝学》)学习,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终结?上述几例中作宾语的疑问代词“何”、"胡” 等分别放在介词“以”、“为”、“与”、“自”、“乎”的前面。

      2)为了表示强调,要把宾语放在介词的前面这里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介词宾语提前后,用代词“之”复指提前的宾语例】①我楚国之为,岂为一人行也?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一我们是为楚国(而来),难道是为(楚康王)一人而来的?②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 《论语.先进》)一(我)不是为那个人悲痛又是为谁呢?③晋居深山,戎狄之与邻《左传●昭公十五年》)一晋国处在深山里,跟戎狄(等外族) 做邻居三例中介词“为”和“与”的宾语“楚国”、“夫(那)人”、“戎狄”都放在介词前面,并用代词“之”复指另一种情况是:把宾语直接放在介词的前面例】①《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一《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②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孟子.离娄下》)一如果有不合于三代当时情况的,抬着头考虑,白天想不好,夜里接着想③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 《孟个背子.梁惠王上》)一孔子的弟子们没有谈起过齐桓公晋文公的功业的,因此后代没有这方面的传说④谚所谓“室于怒市于色”者,楚之谓矣《左传●昭公十九年》)一一俗语所说的“在家生了气到大街上给人看脸色”,说的就是楚国了。

      例①介词“以”的宾语“一言”例②介词“以”的宾语“夜”例③介词“以”的宾语“是”例④介词“于”的宾语“室”、“市”,都为了表示强调而直接放在介词“以”“于”前面古代汉语这种结构的词语,有的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里,而“是以”则逐渐成为一个凝固形式,变成了一个表因果的连词9 / 9。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