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津工业投资环境报告.doc

24页
  • 卖家[上传人]:tian****1990
  • 文档编号:73150581
  • 上传时间:2019-01-2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55.18KB
  • / 2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目 录第一部分 新津概况 31.1 新津县情 31.2 新津工业集中发展区简介 31.2.1 四川新津工业园区A区简介 41.2.2 四川新津工业化工园区(岷江西岸)简介 51.2.3 四川新津工业化工园区(岷江东岸)简介 51.3 新彭工业园区简介 61.4 新津经济发展概况 71.4.1综合经济实力 71.4.2产业比重 71.4.3工业经济 71.5物流环境 81.5.1航空 81.5.2铁路 81.5.3公路 91.5.4港口运输 9第二部分 服务配套条件 102.1 通讯情况 102.1.1 四川省电信公司新津县分公司 102.1.2 铁通四川分公司 102.2 水资源情况 102.3 天然气基本概况 112.4 电力网络概况 112.5 人力资源简介 122.5.1 人力资源市场 122.5.2 劳动力成本 132.6 医疗卫生事业概况 14第三部分 四川新津工业化工园区(岷江西岸)投资环境 153.1四川新津工业化工园区(岷江西岸)概况 153.2四川新津工业化工园区(岷江西岸)投资环境 163.2.1园区交通条件 163.2.2供水 163.2.3排水 163.2.4供电 173.2.5电信 173.2.6燃气 173.2.7环保 173.3四川新津工业化工园区(岷江西岸)部分企业简介 183.3.1天威四川硅业有限责任公司项目简介 183.3.2中蓝晨光项目简介 183.2.3华通公司及腾中机械简介 193.2.4建中香料有限公司及新津项目简介 193.2.5 华峰集团及新津项目简介 203.2.6成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2025第一部分 新津概况1.1 新津县情新津位于东经103°42′13″-103°56′59″,北纬30°19′49″-30°31′32″之间,地处中国西南,距市区28公里、西南航空港18公里,属四川省会成都的近郊区县,素有“成都南大门”之称。

      境内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观音寺、龙马宝墩古城遗址和道教胜地老君山、休闲胜地梨花溪、“天下第一忠孝儒林”纯阳观等十大旅游景点全县幅员面积330平方公里,地处成都平原都江堰自流灌区,境内“一水二丘七分坝”(即水面占国土面积的10%,丘陵占国土面积的20%,平坝、平原占国土面积的70%)辖11镇1乡,总人口30.18万,其中城镇人口9.61万今年以来,我县紧紧围绕县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融入大都市、经济再翻番、领先三圈层”奋斗目标,大力实施“工业强县、三产兴县、城建靓县”发展战略,创新举措,突出重点,推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评为“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位列西部百强县第53位、全省县级综合实力第14位,连续5年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全省平原类区先进县”投资环境不断优化,被省政府命名为“软环境建设示范区”,连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软环境建设先进单位”2005年,被浙江省委、省政府评为全国10个“浙商投资潜力城市”之一,是四川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县级城市1.2 四川新津工业园区简介四川新津工业园区前身是1993设立的省级希望城开发区,2002年经批准设立“川浙合作工业园区”,2006年4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发改委审核定名为“四川新津工业园区”;2007年深化园区体制改革,授予县级经济管理权限 ;2007年被评为四川省中小企业创业基地;2008年被列为四川省循环经济示范点园区。

      四川新津工业园区由A区和化工园区(包括岷江东岸和岷江西岸)两部份组成,总体规划面积21.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到11.5平方公里其中A区规划面积7.83平方公里,化工园区规划面积13.67平方公里(岷江西岸5.67平方公里,岷江西岸8平方公里)发展定位为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服务成都经济圈的一般性制造业、加工业基地A区主要发展以路桥构件为主的机械产业、以肉制品和方便食品为主的食品产业;化工区主要发展以新能源、新材料为主的化工产业园区区位优势明显,有成昆铁路、成雅(成乐)高速公路、大件公路、川藏公路和成乐高速轻轨列车通道五条快速通道与成都连接2008年,园区完成GDP27.6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6.83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9亿元,其中,工业投资 46.7亿元,完成入库税金3.53亿元,工业集中度达到67%,实现了销售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产生了全县67%的规模工业增加值,90%的工业投资和50%的工商税收,吸纳了全县36%的劳动力,成为拉动全县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和“增长极”目前,园区已集中工业企业216户,先后引进了投资27亿元的天威硅业,投资26亿元的中蓝晨光,投资超百亿、销售超百亿的中国化工集团“双超百亿”西部基地项目,投资30亿元的昊华化工等一大批重大产业化项目。

      拥有开利空调和法国液化空气等世界500强企业2家,中国化工、希望等国内500强企业9家,新筑路桥、建中香料等全国行业排名第一企业8家,以及琪乐塑业、恒力磁材等西部行业排名第一企业7家;拥有中国名牌8个、中国驰名商标8个、四川名牌11个、省级著名商标12个1.2.1 四川新津工业园区A区简介四川新津工业园区A区位于新津县城北,距成都市区28公里主要发展以路桥构件为主的机械产业、以肉制品和方便食品加工为主的特色产业园区配套环境优越,道路“四纵四横”及水、电、气、光纤、通讯、排污等“九通一平”配套完善拥有工业企业180余户,其中规模企业43户,先后培育和引进了全国最大的日化洗涤企业—纳爱斯集团,西部最大的肉制品加工企业—希望食品公司,西部最大的路桥机械生产企业—新筑路桥公司,西部最大的软磁生产企业—恒力磁材公司1.2.2 四川新津工业化工园区(岷江西岸)简介新津工业化工园区(岷江西岸)是成都市重点发展的三大化工园区之一,位于新津县城东南,紧邻成雅(成乐)高速公路出入口和岷江主河道,按照成都市“一区一主业”的发展要求,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为主的化工产业园区坚持集约化用地,集群化发展,专业化配置,清洁环保节能型生产的发展思路,以打造循环经济示范区为目标,发展势头迅猛,自2004年底开始规划建设,截止目前,已正式签约落户工业企业37户,其中规模企业21户。

      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五横三纵”道路主骨架已形成,水、电、气、通讯、光纤、排污等已配套,已建成4万吨/日的工业污水处理厂、8000平方米的特勤消防站,6万吨/的工业供水厂和50000平方米的倒班房已开工建设1.2.3 新津工业化工园区(岷江东岸)简介新津工业化工园区(岷江东岸——石化下游产业基地),于2008年3月30日经市规委会同意批准,规划面积为8平方公里,其中一期为2.5平方公里以四川石化基地炼化一体化项目的产品为原料,规划建设以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辐射能力强、规模大的项目为核心,培育构建石化下游产业链为重点,实现炼化一体化和石化产品的深加工的紧密结合的产业集群主要发展产品是:1、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产业链,形成聚酰胺(尼龙66)、已内酰胺(尼龙6)、对苯二甲酸(PTA)、聚酯等;2、烯烃产业链,主要发展聚乙烯、聚丙烯写有产业链预计到2020年,可形成年产PAT100万吨、聚酯50万吨的产业规模,石化产业投资规划可达400亿元左右,直接销售收入可达到500亿元左右,对推进成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目前首期启动的2.5平方公里产业规划、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已通过评审,拆迁工作已完成,正在开展配套设施的地勘设计和场平工作。

      1.3新彭工业园区简介新彭工业园是成都市、眉山市贯彻落实省委九届五次全会精神、实现跨区域合作的重大举措,是新津县、彭山县落实成都─眉山区域合作联席会议精神的重要项目,是集多方智慧于一体的新型现代工业园园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其中一期规划面积6.8平方公里新彭工业园全面建成后,可引进企业200家以上,总投资达200亿元以上,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以上新彭工业园与新津工业化工园区(岷江西岸)接壤,地处成都经济圈核心层,在地缘及产业上属成都“半小时经济圈”,毗邻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的新津工业化工园区(岷江西岸)和彭山经济开发区,配套有日处理4万吨的工业污水处理厂、日供水6万吨的工业供水厂、220KV和110KV公用配电站、集气站、配气站以及特勤消防站等,能够充分满足各类企业生产和建设的需求新彭工业园是新津县和彭山县实现跨区域联动发展而进行的具体实践,突破了行政区域壁垒,使两县实现“园区对接、产业联动、优势互补、利益共享” 园区按照成都市和眉山市工业布局规划,依托两县工业集中发展区,重点发展化工、机械加工、机电一体化配套等产业,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树形象、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发展”的目标,力争在5年内,把新彭工业园建成承载能力强、配套功能齐备、社会服务完善、产业特色鲜明的现代新型工业集中发展区。

      1.4新津经济发展概况1.4.1综合经济实力2008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7.58亿元,增长17.5%;全口径财政收入20.12亿元,增长74.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3.95亿元,增长82.5%;规模工业增加值34.1亿元,增长32.5%;固定资产投资78.65亿元,增长56.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63亿元,增长21%;引进到位市外资金37.8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029万美元,增长2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14元,增长20.1%;农民人均纯收入6417元,增长16.2%连续三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民营经济工作先进县”1.4.2产业比重一、二、三产业比重为12.0:56.3:31.7,三大产业的增加值分别为10.55亿元、49.30亿元和27.73亿元,可见,第二产业在县域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其次是第三产业的迅速成长,也对GDP有较大的贡献1.4.3工业经济我县已初步形成以新能源、新材料为主的化工主导产业,以及机械、食品等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和引进中国名牌8个、中国驰名商标8个、国家免检产品10个,四川名牌11个、省级著名商标12个2008年,全口径财政收入20.12亿元,增长74.9%,规模工业增加值33.6亿元,增长32.5%。

      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8.9%1.5物流环境1.5.1航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航空枢纽港和客货集散地,现已与93个城市通航,其中国内城市71个(含香港和澳门),国际城市22个(包括东京、新加坡、巴黎、温哥华、伦敦、悉尼、洛杉矶、法兰克福、纽约等),机场飞行区等级为4E,主跑道长3600米、宽60米,机坪面积67万平方米,各类机位71个,可满足全年1200万人次的旅客吞吐量现有中国国际航空公司西南公司、四川航空公司、等国内外20多个航空公司在机场从事客货运输业务已开通国内航线70余条,国际航线29条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各项指标近年来在国内各大机场中位居前六位2006年,共安全保障航班1.33万架次,实现旅客吞吐量1389.96万人次,货邮行吞吐量32.42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0.70%、18.95%和17.61%1.5.2铁路成都是西南地区最大的铁路枢纽,成都的铁路货运站场主要有成都东站、成都南站、成都西站、新津普兴火车站及彭山青龙火车站成都东站是西南地区最大的编组站、货运站、半自动化驼蜂编组站,年货运吞吐量达到700万吨,年货物周转量145亿吨公里,日均装车约130辆,日均卸车约550辆;货场面积32万平方米,有59条专用线,并已规划改建为亚洲最大的铁路集装箱结点站。

      成都西站是行包专列装卸站,有铁路专用线4条成昆铁路紧邻新津化工园区,设有国家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