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国药科大学微生物知识点.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夏**
  • 文档编号:398533355
  • 上传时间:2022-09-1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8.20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细菌学概论国际命名法则(双名法):1753,瑞典,林奈(Carl von Linne) 提出,第一个拉丁词是属名, 首字母大写,其次个拉丁词是种名加词,首一个字母小写,命名人的姓氏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 Cohn 苏云金芽胞杆菌鲇泽亚种:Bacillus thuringiensis subsp. Aizawai 细菌:是一类具有细胞壁,单细胞,以无性二分裂方式进展生殖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菌的形态:球状:球菌(单,双,链,四联,八叠,葡萄);杆状:杆菌(大肠杆菌 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胞杆菌 Bacillus subtilis,北京棒杆菌Corynebacteriun Pekinensis,苏云金芽胞杆菌 Bacillus thuringiensis);螺旋状:螺形菌(弧菌,螺旋菌,螺旋体)一般状况下, 同一种杆菌的宽度比较稳定,但它的长度常常随培育时间、培育条件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变化根本构造(全部细菌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及内含物,细胞壁,核物质特别构造(局部细菌细胞所特有):荚膜,芽孢,鞭毛,菌毛细胞壁:除支原体外,全部原核生物都有细胞壁 ,是细胞膜外具有肯定硬度和韧性的壁套。

      1)作用:①维持菌体固有形态,对细胞起保护作用②作为细胞内外物质交 换的第一屏障:能阻挡胞外大分子物质或颗粒状物质的通过,而不阻碍溶液和小分子或小颗粒的进入③打算细菌的抗原性、致病性和对噬菌体的特异敏感性④对具有鞭毛的细菌来说,细胞壁的存在是鞭毛运动的必要条件,即细胞壁对鞭毛的运动起着力学支点的作用⑤正常的细胞分裂所必需2)根本构造:主要由肽聚糖组成, 此外还含有磷壁酸、脂多糖等特别成分依据细胞壁的构造与化学组成不同 ,革兰氏染色法将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细菌(G+)和革兰氏阴性细菌(G-)肽聚糖:N-乙酰葡萄糖胺(NAG,简为 G), N-乙酰胞壁酸(NAM,简为 M),短肽(聚合而成多层网状构造的大分子化合物)1)双糖单位:G-M 重复交联构成骨架(2)短肽侧链:4 个 aa 组成:L-丙氨酸(Ala),D-谷氨酸(Glu),L-赖氨酸(Lys)[二氨基庚二酸],D- 丙氨酸 (Ala)短肽连接在 N- 乙酰胞壁酸上 (3) 肽桥: 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5 个甘氨酸(Gly)构成的短肽,大肠杆菌(E.coli):无,短肽直接相联 G+ 细胞壁特有成分:磷壁酸生理功能:(1)贮藏磷元素(2)结合环境中的某些阳离子,如Mg+,Ca+,提高细胞膜外表酶活性(3)构成细胞壁的外表抗原成分(4)噬菌体吸附的特异性受体(5)调整细胞自溶(6)与细菌致病性有关:黏附性。

      G-细胞壁特有成分: 脂多糖(LPS):多糖局部:核心多糖:O-多糖(抗原成分,O 抗原);类脂局部:类脂 A(内毒素成分)①结合环境中的某些阳离子,如 Mg+,Ca+,提高细胞膜外表酶活性②与细菌致病性有关(内毒素):类脂 A 的致热作用③o-抗原构成细胞壁的外表抗原成分④噬菌体吸附的特异性受体青霉素对细胞壁的作用 :与转肽酶结合,使该酶失活,抑制了侧链末端的丙氨酸与五肽桥的连接,破坏了细菌细胞壁的完整性(即抑制肽聚糖合成最终阶段的交联作用转肽反响,对 G+和 G-都一样),故仅对生长着的菌有效,主要是 G+菌溶菌酶对细胞壁的作用:专一性地切断NAM 和NAG 之间的 -1,4-糖苷键,破坏肽聚糖骨架,引起细菌裂解对Gˉ菌,在 EDTA 存在下,受溶菌酶作用溶菌酶处理后的菌细胞应保存在弱高渗(0.1-0.2M)蔗糖液中革兰氏染色的机制:细菌的不同显色反响是由于细菌细胞壁对乙醇的通透性和抗脱色力量的差异,主要在于细胞壁的构造和特别化学组成G+菌,G-菌:结晶紫(CV) 初染:紫色,紫色;碘液(I)媒染:紫色,紫色(形成不溶性复合物,CV-I 复合物);酒精脱色:保持紫色(乙醇使厚的肽聚糖层脱水,导致孔径变小,由于CV-I复合物分子太大, 不能通过细胞壁),脱去紫色(乙醇处理不但破坏了胞壁外膜,还可能损伤肽聚糖层和溶解脂质,被乙醇溶解 CV-I 复合物从细胞中渗漏出来);番红复染:紫色,红色。

      细胞壁缺陷型细菌:(1)试验室或宿主体内形成:缺壁突变-L 型细菌:①没有完整而坚韧的细胞壁,细胞呈多形态②有些能通过细菌滤器,故又称“滤过型细菌”③对渗透压敏感,在固体培育基上形成“油煎蛋”似的小菌落(直径在 0.1mm 左右),人工去壁:根本去尽-原生质体(G+),局部去除-球状体(原生质球,G-)(2)在自然界长期进化中形成-支原体细胞膜作用:(1)细胞内外物质交换和运送(2)在原核微生物中,参与生物氧化和能量产生(3)与细胞壁及荚膜的合成有关(4)鞭毛着生的位点(5)维持细胞内正常渗透压的屏障作用细胞质:细胞膜内除核质体外的一切半透亮,胶状,颗粒状物质可总称为~细胞质功能:含丰富的酶类,是细菌合成和分解代谢的主要场所颗粒状内含物:简称内含物,是一类由不同化学成分累积而成的不溶性沉淀颗粒 , 主要功能是贮存养分物 质粒:细菌染色体外的能自主复制的遗传物质荚膜(某些细菌细胞壁外的一层粘液性物质 )的生理功能:(1)保护细胞,抗枯燥(2) 贮藏养料,是细胞外碳源和能源的储藏物质(3)荚膜可以抵挡外界细胞对菌体的吞噬作用(4)荚膜具有抗原性(M 抗原);与致病力有关(5)积存代谢废物芽胞:某些细菌,特别是 G+杆菌,生长到稳定期后,在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的、由多层壁膜包围、对不良环境具有抗性的特别构造称为芽胞。

      特性:(1)具有很强的抗热、抗枯燥、抗辐射、抗化学药物力量(2)含水量低、壁厚而致密,通透性差,不易着色(3)陈代谢几乎停顿,处于休眠状态(4)一个芽胞萌发产生一个个体芽胞的抗热机制: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如含水量低、壁厚而致密,芽胞中的酶分子量小,比较耐热过去认为芽胞抗热与 DPA 有关,现在已否认了这种假设鞭毛:某些细菌外表一根或数根瘦长波状弯曲的丝状物,是细菌的运动器官鞭毛的化学组成:主要:鞭毛蛋白,还有少量的多糖、脂类和核酸等鞭毛的构造:丝状体,钩状体,根底小体功能:a.细菌的运动器官;b.细菌鉴定的指标;c.鞭毛蛋白具有很强的抗原性菌毛:某些细菌外表纤细中空、短而多的丝状物菌落:在固体培育基上,由单个细胞生殖形成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菌苔:大量细胞密集生长,结果长成的各“菌落”连接成一片生长曲线:描述细菌群体在整个培育期间细菌群体生长规律的曲线分为:延缓期, 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运用(1)用适宜的菌种、菌龄、接种量和培育条件,缩短缓慢期(2)在缓慢期灭菌,保证制剂质量及削减热原质污染(3)对数期细菌广泛用作生产种子和科研材料(4)稳定期实行补加养分物质、移去代谢产物等延长该期,收获更屡次级代谢产物(5)芽胞于对数生长期末期开头形成、稳定期大量形成、衰亡期释放,有利于菌种保藏。

      外毒素,内毒素:产生菌:G+为主,G-;化学成分:蛋白质, 脂多糖(LPS);释放时间:一般随时分泌,菌体死亡裂解后释放;致病特异性:不同外毒素各不一样,不同病原菌的内毒素作用根本一样 ;毒性:强,弱;抗原性:完全抗原,抗原性强,不完全抗原,弱;制成类毒素:能,不能;热稳定性:差,强放线菌的形态、大小和构造:定义:大局部放线菌由分枝状的菌丝组成,菌丝大多无隔膜,属单细胞, 革兰氏阳性真菌学真菌是一大类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细胞核高度分化,有核膜和核仁,胞质内有完整的细胞器,细胞壁由几丁质或纤维素构成,无叶绿素,不分化根、茎、叶 真菌的形态构造:①细胞核完整,有核膜和核仁②细胞质中细胞器完整(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③有丝分裂:有性孢子和无性孢子两种生殖方式④养分方式为化能有机养分(异养)、好氧⑤在形态上消灭不同程度的分化出芽生殖是酵母菌无 性生殖的主要方式病毒学病毒:是一类比细菌更微小、只含一类核酸、在活细胞内进展专性寄生的非细胞形态的微生物对干扰素敏感,对抗生素不敏感病毒的化学组成:(1)蛋白质:作用:①构成衣壳,保护内部核酸②打算感染寄主的专一性③打算病毒的抗原性④有些是酶,与感染和复制有关(2)核酸:植物病毒:RNA,细菌病毒 DNA,动物病毒(含昆虫病毒)局部为 DNA,局部为 RNA(3)脂类和糖类:包膜中。

      亚病毒:类病毒,卫星病毒, 朊粒病毒的增殖:(1)吸附(2)穿入①吞饮②融合③直接穿入(3)脱壳(4)生物合成(5)组装成熟与释放干扰现象:两种病毒同时或先后感染同一细胞,一种病毒增殖可抑制另一种的增殖干扰素(IFN):病毒诱导细胞产生抑制病毒复制的糖蛋白细胞病变效应(CPE):体外将病毒接种到易感细胞一段时间后,在显微镜下观看到的细胞形态学转变,包括细胞肿胀、变圆、坏死、脱落等空斑形成单位:PFU.噬斑形成单位:PFU噬菌体的应用:①细菌的鉴定和分型②耐药性细菌的治疗③分子生物学争论工具-基因克隆载体④遗传工程-噬菌体展呈文库,人工筛选抗体⑤发酵中严防噬菌体污染微生物的掌握灭菌:杀灭全部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的芽孢消毒:杀灭病原微生物,不包括芽孢防腐:用理化因素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生殖化疗:利用对病原菌具有高度毒力而对宿主根本无毒的化学物质来抑制宿主体内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生殖 无菌:即不含活菌,灭菌是一个过程,无菌是一种状态高温灭菌法: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影响消毒与灭菌效果的因素:①消毒剂的性质、浓度和作用时间②微生物的种类③微生物的数量④有机物的存在⑤温度⑥pH微生物遗传与变异遗传性:指生物的亲代特性在子代中重现的现象。

      变异性: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不同个体之间生物学特性的差异性 基因型 :生物的全部遗传因子或基因质粒的根本特性:(1)绝大多数是CCC 双链DNA(2)能自主复制,一般承受滚环复制方式;依据拷贝数的多少分为严紧型质粒和松弛型质粒 (3)不相容和相容性;两种不同类型的质粒假设能稳定地共存于一个宿主细胞内,这种现象称为质粒的相容性(4)质粒基因常赐予宿主细胞某些特性(5)质粒能从宿主细胞自发消退,但消退频率很低某些理化因素,如高温、紫外线及吖啶类物质,可大大提高(6)质粒可以从一个细菌转移到另一个细菌依据转移方式分为:接合型质粒,可通过两个菌细胞的直接接合而主动转移如 F 因子;非接合型质粒,必需通过噬菌体转导才能转移质粒DNA,如青霉素酶质粒F 质粒:致育因子(F 因子),携带F 质粒的菌株称为F+菌株(相当于雄性),无F 质粒的菌株称为 F-菌株(相当于雌性)三个主要功能区:自主复制和不相容区,转移基因群区,重组区R 质粒:抗性因子(R 因子),耐药质粒:抗性质粒在细菌间的传递是细菌产生抗药性的重要缘由之一耐药转移因子(RTF),非接合型耐药质粒(r 质粒)转座:转座因子从染色体一个位置转移到另一个位置,或者在质粒与染色体之间转移的过程,即转座因子转变其在 DNA 分子上位置的过程。

      转座因子:又称跳动基因,是指细胞基因组中能够从一个位置转移到另一个位置的一段 DNA 序列原核生物的转座因子(1)插入序列(IS)(2)转座子(Tn)(3)转座噬菌体养分缺陷型突变株:微生物经突变后失去对某种生长因素的合成力量,必需依靠外界供给才能生长,这种突变株称为~基因突变及其分子机制 :特性:①自发性和稀有性②不对应性③可诱发性④独立性⑤可遗传性⑥可逆性分子机制:(1)自发突变的机制:①低剂量诱变因素的长期综合效应②碱基构造的变化③环出效应(2)诱变机制:①碱基对置换②移码突变③ 缺失或插入突变④紫外线的诱变机制(3)RNA 基因组的突变转化:受体菌直接从四周环境中吸取供体菌游离的 DNA 片段,从而获得了供体菌局部遗传性状的过程前提条件:对于供体菌:外源 DNA 为双链 DNA,有相对高的分子量,一般在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