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职数学与初中数学教学衔接策略.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庄**
  • 文档编号:193851737
  • 上传时间:2021-08-2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72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职数学与初中数学教学衔接策略 【摘 要】如何让学生顺利完成从初中到中职的过渡,尽快适应中职的学习,初中、中职的教学衔接问题,成了一个重要课题,值得数学教师进行认真探讨 【关键词】数学教学 逻辑推理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一 初中、中职数学教学衔接存在问题的原因 1.逻辑推理的能力要求高 在一些证明题中,要求能利用已知条件通过公理、定义、定理进行几何证明,要求学生在能充分认识图形,搜寻使用定理的前提条件,选择适当的证明方法进行有理有据的逻辑推理 2.空间想象能力要求高 立体几何的主要特点是借助于图形进行抽象思维,图形成了思维的主要载体要求学生在建立点、线、面之间的空间结构之后,能正确画图、识图,在画图、识图的过程中要有较高的空间想象能力 3.空间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转化能力要求高 这主要体现在一些计算题中要求学生具备转化能力,一方面要求学生能将立体几何的计算问题转化为平面图形的计算,特别是三角形中的计算;另一方面,有些平面图形通过折叠又成为空间图形,要能抓住折叠过程中那些不变的量,而不变量的计算主要是在原平面图形中完成的 二 解决初中、中职数学教学衔接问题的方法 1.认真研究教学方法 在高一初始阶段,适当放慢教学节奏,让学生有一个从初中到中职过渡的适应阶段。

      在此阶段,在教材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做好与高一教材相关的初中知识的复习,同时适当沿用一些初中的教学方法,对疑难问题反复强调,以降低初中、中职衔接部分的“台阶”在课堂教学中注意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强调学生预习,养成带着问题听课,课外认真对知识进行梳理、归纳的学习习惯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采用不同方式对重点内容进行传授学生能自学弄懂的东西,尽量让学生去自学,学生能自己动手解决的问题,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去解决而且要经常提倡并强调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讨论,从而活跃研究讨论的风气教师抓住关键性的或不难懂的内容,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讲授教学过程中,注意突出知识的本质特点,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揭示知识的形成过程,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 而对立体几何,则侧重做好让学生利用已有的平面几何知识去学习立体几何,因此必须完成的两个转变:第一个转变主要是解决正确画图、观图的问题第二个转变主要是解决知识的负迁移问题要让学生通过类比,明确相同条件或相似条件下在平面或空间中所产生的相同或不同的结论,达到把新知识同化到旧知识中去的目的讲授定理时注意讲清与初中相似定理的关系,创造一些让学生类比的机会,从区别和联系中去牢固地把握所教定理的内涵;另一方面要注意所教定理与已学过的定理之间的递进关系,抓住两者之间的前后联系来分析这些定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达到内化目前定理的作用,实现知识的正迁移。

      2.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 学习方法包括听课、复习、作业等方面为了顺利完成从初中到中职的过渡,要求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要求学生课前细读教材,做记号、划重点、多思索、提疑问,带着问题听课,提高听课效果鼓励学生探索预习中的疑难问题,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养成独立思考、主动进取的习惯,减少对教师的依赖课后复习,要求学生逐步学会对知识进行归纳梳理,对重要的公式、定理、典型例题,认真进行推理、解答、以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三 触类旁通的目的 1.根据中职学生的心理特征,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提高思维能力 升入中职的学生,特别是重点中职的学生在初中阶段,都是班级的佼佼者,进入中职学习,他们的目的性明确,独立意识强、自尊心也强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鼓励独立思考,积极支持学生标新立异,不宜轻易否决学生的意见,更多地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以树立学习自信心 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高一学生在学习中也难免机械地运用某种定向思维,常常不自觉地表现为因循守旧,不善于避繁就简,长此以往,就会产生思维上的惰性因此,在初中、中职的衔接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进行开放式教学,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并注意对不同的思维方法和不同的解题方法进行对比评价,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帮助学生克服思维上的惰性,努力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

      2.适当提高中考的选拔功能,促进初中教学的教学改革 在中考试卷中,应适当加大对初中、中职衔接部分知识的考查力度如函数部分等,突出能力的考查,从而来促进初中阶段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改革现行义务教育教材,对素质较好、想继续进入中职学习的学生,要求显得偏低对这部分学生,可通过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提前有意识地渗透教学思想和方法,使他们在初中阶段就能形成独立思考、刻苦钻研的良好学习习惯,为初中向中职学习的平稳过渡创造条件笔者曾作过一个调查,我校历届升入中职的学生,通过课外教学兴趣小组的,尽管在数学竞赛中没有取得名次,但进入中职学习后,几乎都能较快适应中职的学习环境,不少学生在中职阶段数学成绩还一直名列前茅这些学生除了本身素质较好外,初中阶段第二课堂的学习,无疑在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方面,使他们受益非浅而一些没有参加兴趣小组的学生,尽管初中每次数学考试的成绩都不错,中考的数学成绩也取得高分;但一进入中职,就显得步履维艰,成绩一落千丈这说明初中阶段就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对顺利完成初中、中职数学教学的衔接有很大的作用 因此,需要教师有全方位的意识,需要初中、中职教师的有机配合和共同努力,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及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应从初中到中职的各个阶段逐步培养,不断渗透。

      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地完成初中、中职数学教学的衔接第 5 页 共 5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