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研究.docx
14页农村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研究 刘国鑫 杨光辉 王迎静 杨澜 张雪昺 管福泉[摘 要]以2015年中国农村家庭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我国29个省市直辖市的城镇和农村地区的金融资产配置情况研究发现,我国城乡居民的理财观念较为保守,大部分倾向于储蓄,也说明了我国具有较高的金融市场发展潜力根据发现的问题,提出完善农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建议,旨在提高农村居民的金融资产配置比例,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关键词]农村家庭;支出与收入;资源配置[] F830 [] A [] 2095-3283(2020)03-0069-05A Study on the Allocation of Financial Assets of Rural HouseholdsLiu Guoxin Yang Ganghui Wang Yingjing Yang Lan Zhang Xuebing Guan Fuquan(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Zhejiang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University,Hangzhou Zhejiang 311300)Abstract: From the early days of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o now, there has been a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China.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economy of rural areas in China has developed to a certain extent. Based on the existing data, this paper empirically analyzes the financial asset allocation in 29 cities and rural areas of China. It is found that the concept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 China is more conservative, and most of them tend to save, which also shows that China has a high potential for financial market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the problems we found, we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financial asset allocation of rural households, aiming to improve the proportion of financial asset allocation of rural residents and promote rural development.Key Words: Rural Household; Expenditure and Income; Resource Allocation根据我国国家统计局数据,2015年我国大陆年末总人口数为137462万人,其中农村人口60346万,占总人口比重为43.9%,2015年末农村居民人均净结余2199元,人均消费支出9223元,人均可支配收入11422元[1]。
农村人口在我国人口总数中所占比重近半,可见农村经济对于全国经济的重要性农村金融资产市场潜力大,但农村居民的理财意识淡薄,因此对于家庭资产的配置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通过抽样调查全国29个省部分城市的城镇与乡村金融资产配置的情况,保证了数据的全面性与真实性结合实证分析方法,分析城乡在金融资产配置方面的差异,挖掘农村金融发展潜力,寻找更好的提高农村金融资产比重的方法,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一、概述(一) 家庭金融的概念《现代会计百科辞典》中对家庭金融的定义是,家庭作为具有经济主体地位的组织参与社会的资金运行、周转、融通等种种金融行动包括货币收入与付出,储蓄存款与支取家庭金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同时也是一种新的金融理论农村以农村家庭为基本单位,所以以家庭为单元分析农村家庭资产配置二) 农村居民金融资产合理配置的作用1.抵御通货膨胀,基于保本再增值根据各方统计和人民群众的历史性真实体会可以发现,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资产一味地持在手中,微弱的银行存款利息并不能弥补人民币贬值带来的资产损失利息的外衣下,其购买力不增反降的事实证明,资产储蓄于银行并没有成功抵御通货膨胀,没有实现保值的目标。
通过价值投资可以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有效抵御通货膨胀[2]2.有利于建设稳定有效的农村金融体系农村家庭是农村的基本单位合理配置农村居民家庭资产,选择风险可控和收益可觀的家庭资产组合与房产投资相比,金融资产门槛低、流动性强,这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增长,而农村经济增长同时又会促进农村金融发展的良性循环[3]改善农村信贷市场效率低下的问题,金融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建设稳定有效的农村金融体系3.为农村家庭带来经济福利,有利于提高消费水平农村居民金融资产配置,进一步挖掘农村对金融产品及其衍生物的消费需求同时通过农村家庭资产配置的财富效应,带来的经济福利将促进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4.保险支出增加,改善社会福利基于农村居民老龄化的基本情况,农村居民收入普遍增加,农村居民增加投资的金融资产中,农村居民首先考虑选择保险产品持有一定数量的保险金融资产的农村居民金融资产结构,有利于增加农村居民福利二、研究现状(一)现状农村居民家庭资产可分为金融资产和非金融资产金融资产包括现金、活期存款、信用卡、股票、基金、外汇等,非金融资产包括住房、汽车、土地等等,其中住房占了绝大部分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2015年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居民家庭平均资产39.23万元,其中金融资产3.09万元,占比7.9%。
从整体看,我国农村家庭资产呈现出以住房、土地等非金融资产为主,股票、基金等金融资产为辅的态势但近几年我国农村家庭金融资产也呈现出稳步增长趋势,自2013年的2.3万元快速增长到2015年的3.09万元,金融资产所占比重也上升到7.9%这一方面是因为农村居民的收入提高,另一方面是由于中金融市场的扩大使农村居民开始关注金融投资二)特征金融资产占比较低,主要以现金和银行存款为主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数据来看,2015年农村家庭平均金融资产为30996元,其中现金和存款的占比最多,达到72%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农村人民思想较落后封闭,不懂得变通,总觉得钱要把握在自己的手里才安心目前在农村居民中金融资产理财产品主要以股票居多根据CHFS数据显示,农村家庭用于股票大约占金融资产的5%占比看上去不高,但已遠远超过了债券、基金等其他理财产品的投入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农村人民的理财观念淡薄和其他几种理财产品种类少又宣传不积极,造成了大量的滞销金融资产占比从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递减根据《中国金融年鉴》公布的数据,2015年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数量达24.1万个,其中东部地区占比接近40%;全国证券业金融机构共有384家,东部地区占比接近80%[4]。
经济实力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金融机构的数量,从而影响了金融资产的投入本文使用数据来源于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在2015年对全国29个省市直辖市的城乡调研数据,涉及家庭37289户,获得有效数据31028户在样本选取上,重点围绕与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相关选项进行筛选,根据导致资产配置差异的因素进行数据分类,保证所选样本的高度相关性因此,我们从几百个调查项目中选取银行定期存款,活期存款等金融资产项目,加总求和后除以居民的总资产,得出农村居民的家庭金融资产配置比例,并根据不同的金融资产比例进行统计由表1可以看出,横向来看,我国居民资产配置的多少与地域有关,东部地区居民的金融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较高,中部地区比例次之,西部地区相对来说比较弱,由此推测这是东西部经济结构上的差异导致的对于同一个地区来说,农村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比例较城镇居民较低,这可能由于城镇与农村之间教育等方面的因素造成,下面将做详细分析纵向来看,中国整体居民的家庭金融资产比例较低,大部分集中于0-0.2之间,因此可以看出我国金融市场的巨大潜力同样的,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房贷问题将是导致居民金融资产比例较低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表2可以看出,农村居民的金融资产的配置比例可能与年龄和学历有关,一般30-60岁的农村居民金融资产比例较高,推测这一部分人群的收入较高,60岁以上的人退休后无收入或收入较低,0-30岁处于学习阶段,收入较低或无收入。
从学历来看,学历高者金融资产的比例相对较高,他们往往接触到更多的金融知识,投资方面较为大胆,并且学历高,收入也相对较高三、模型建立在对全国不同的金融资产比例的家庭和个人表现出的地域、年龄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析后,本文希望了解究竟是那些因素影响了农村居民的金融资产配置,因此,本文将采用二元OLS模型对影响农村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一)变量选择及确定本文选定地域、收入、个人受教育程度、年龄等六个因素作为解释变量,农村家庭金融资产比例为被解释变量,共计29个省份,上万份调查问卷本研究涉及的调查内容包括家庭总资产、家庭可支配收入,目前家庭所有现金,是否拥有住房等因素,整理数据,建立计量模型二)实证结果分析与模型解读1.实证结果分析农村居民是否有收入,是否有养老保险,是否有医疗保险,是否有住房公积金都是农村居民面临的一个二元选择问题,因此我们选择 OLS 模型对以上问题进行实证分析本文运用OLS模型对影响农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因素的实证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R-squared =0.97762.模型解读根据表格回归分析数据可知,Prob>f=0.0000所以该结论解释性较强,并且R-squared接近于1,拟合优度较强。
从A(家庭负担程度,指总的负债)、B(收入)对应的coef值分析上述三个因素对F的影响程度较大且负债越高,金融资产越少,而对于收入来说,收入越高,金融资产的配置比例相对较高地域的差异对家庭的收入以及金融资产的配置有重要影响,东部地区经济较为发达,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较为落后,因此导致了不同的家庭资产数额,总体来看,农村居民更倾向于把钱存到银行,购买金融产品较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较之于股票的投资多而且资产配置还受到居民学历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学历越高,收入相对较高,而且对于证券更为了解,因此金融资产比重较高对于年龄这一影响因素来说,在30-60岁之间的居民收入更高,30岁之前赚钱能力较弱,60岁之后,赚钱能力下降,这也是影响居民资产配置的很重要的因素总体来说,农村居民家庭金融资产受到来自地域,金融机构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也受到自身年龄,职业,收入与支出,风险偏好等众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农村家庭金融资产的配置比例四、金融资产配置差异(一)差异性比较本次研究对不同省份的不同地区进行了抽样调查,数据分析表明:风险态度因素较大程度上影响了东部农村家庭的资产配置行为;受教育程度因素则对中西部农村居民家庭的资产配置行为有较大作用。
此外,上述两种因素同时影响了高收入农村家庭的资产配置行为;而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