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液压元件的更换规定.doc
4页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我公司机械设备液压元件修理更换的技术条件 本标准适用于机械设备液压元件修理更换2引用标准GB/T 1184GB/T 8713形状和位置公差 未注公差值液压机和气动缸筒用精密内径无缝钢管GB/T 9439灰铸铁件GB/T 699优质碳素结构钢GB/T 3077合金结构钢GB/T 1348球墨铸铁件GB/T 1176铸造铜合金技术条件3液压元件更换标准3.1密封件更换:液压件上的密封件及防尘圈,若表面或唇口有划痕、破损、断面挤 压变形、外形扭曲或老化裂纹等缺陷,已丧失良好的密封性能和防尘性能时,应更换3.1.1经拆卸的动静用0形密封件,原则上应换新3.1.2新换0形密封圈材质、尺寸、尺寸公差、硬度等应符合原件要求3.2油泵及马达的传动轴扭曲、折断或较严重的磨损时,应更换3.3液压元件的主要铸件阀体及泵体有裂纹时,应更换3.4液压元件所用的弹簧,有较明显的变形、磨损、折断或超出原设计技术要求时, 应更换3.4.1弹簧是影响液压元件灵敏度、稳定性和使用压力的重要零件新换弹簧的材质、 结构尺寸、有效圈数、刚度和自由高度应保证与原件相同3.4.2新换弹簧应经过必要的热处理、喷丸和强压时效处理,以保证弹簧的弹性极限、 稳定性和疲劳强度。
3.4.3弹簧两端面应经磨削,保证与弹簧轴线垂直,其垂直度应不大于GB/T 1184规 定的6级公差值3.4.4新换弹簧不得有裂纹、发裂、斑疤、夹杂、氧化皮、脱碳层超厚等缺陷3.5油泵及油马达中的轴承磨损严重并影响元件工作性能时,应更换3.6柱塞及其孔磨损严重,其配合间隙超过原图样规定值的25%时,应更换3.7滑阀与滑体磨损严重,其配合间隙超过原图样规定值的25%时,应更换3.8齿轮泵及齿轮油马达的更换3. 8. 1泵体内表面有较严重划痕时,应整台更换3. 8.2配油盘有较严重磨损时,应更换3. 8.3配油盘与齿轮侧面的配合间隙超过原规定值的30%时,应更换3. 8. 4泵运转中卡死,应整台更换3. 8.5泵的泵体、配油盘、齿轮等,同时存在较严重损伤时,应整台更换3.9叶片泵及叶片马达的更换3. 9.1经修理后泵的流量低于公称值的90%时,应整台更换3. 9.2泵的主要零件,如泵体、定子圈、转子和叶片等同时有较严重损坏时,应整台 更换3.10柱塞泵及柱塞马达的更换3. 10. 1经过修理后,泵及马达的流量与压力小于公称值的80%时,应整台更换3.10.2泵/马达的传动轴扭曲、折断或有较严重的磨损时,应更换。
3. 10. 3油泵及马达中的轴承磨损严重,并影响元件工作性能时,应更换3.10.4泵的主要零件,如泵体、摆盘和柱塞等有较严重的损坏时,应整台更换3. 10. 5弹簧有折断或疲劳裂纹时,应更换3. 10. 6柱塞及配合孔磨损严重,其配合间隙超过原图样规定值的25%时,应更换3. 11液压缸部件的更换3.11.1液压缸导向铜套有磨损,圆度、圆柱度超差;有大面积刮伤,表面粗糙度下降 或出现深度大于0. 2nuiK长度大于5mm的纵向刻痕时,应更换3. 11.2液压缸易损零件加工换新:液压缸的缸体、柱塞、活塞杆、活塞和导向套等易 损零件材料及加工要求应按原设计规定,若找不到原设计资料,则按表1选用表1液压缸易损零件材料和主要加工技术要求零件 名称材料标准号加工精度表而粗糙度Ra ( u m)工艺要求和热处理缸体无缝钢管GB/T 8713119见表2粗车、调质、精车、 滚压,专用钢管可只 作ffiWo35HRC〜45HRCHT350等GB/T 943935、45GB/T 699柱塞 活塞杆无缝钢管GB/T 8713h8、h9粗车、调质、精车、 镀倂、精磨或高频淬 火后镀倂精磨45〜55HRC40CrGB/T 307735、45GB/T 699活塞QT500-7GB/T 1348H9精车N200HBHT350等GB/T 9439导向套ZCuZn40Mn2GB/T 1176夕卜径n7内径H8粗车、精车ZCuA19Mn2ZcuSnlOMn2表2液压缸易损件滑动面粗糙度零件滑动面表面粗糙度Rau m缸塞内表面活塞杆表面0.4活塞或柱塞表面导向套内、外表而0.83. 11. 3液压缸易损零件加工换新:配合精度应符合原设计要求,若找不到原设计资料, 则按表3选用。
表3液压缸易损件配合精度易损件名称配合精度缸筒与活塞H9/h9导向套与活塞杆H8/h8导向套与柱塞H8/h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