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体厂房事故应急指导书.doc
19页¨ 目的1.说明ENN对于发生各种意外事故时,所涉及的紧急应变组织及应变方式,以迅速动员与运作一个有效率的紧急应变小组,能够快速有效地处理,避免、减少人员的伤亡和财产的损失¨ 适用范围1.本文件适用于ENN厂区(包括生产厂区 / 办公区 / 气站 / 动力区 / 外围等区域),所有厂区的员工及管理阶层需遵守本规定¨ 参考文件1.无¨ 名词解释1.无¨ 权责1.制定单位:由ENN 成立的预案编写小组制定并修改2.执行单位:ENN整厂区所有部门单位及厂区内施工厂商¨ 附件1.附件一:意外事故等级判定标准2.附件二:紧急应变责任区划分表3.附件三:意外事故紧急应变组织表4.附件四:事故指挥官优先次序表5.附件五:事故指挥官指挥程序与指引6.附件六:救灾组组长优先次序表7.附件七:救灾组应变组织与程序8.附件八:意外事件处理流程9.附件九:意外事故通报流程 10.附件十:急救组紧急救护组织与流程11.附件十一:FAB及外围区域疏散准则12.附件十二:中控室紧急应变处理广播词13.附件十三:紧急应变疏散平面图及PPE放置位置14.附件十四:紧急联络15.附件十五:疏散相关资料16.附件十六:ENN厂区Layout内容1 《ENN专项紧急应案指导书》简介1.1 ENN厂内生产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因使用大量有毒的气体及特种设备;且由于生产或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因遭受天然或人为之灾害而导致意外事件发生。
为免于意外产生时损失持续扩大,特拟定此紧急应变计划,以有效处理意外事故鉴于不同的危害,其紧急应变的要素类似,故本计划相关应变措施(如指挥、疏散、紧急、救护),其适用范围包括厂区内任何区域可能发生的潜在严重影响的意外事件1.2 目的与政策1.2.1本计划旨在减少任何意外事件产生的影响,包括减少人员伤亡、设备损害、生产中断以及环境的破坏,并以人员生命的保护列为紧急应变最优先考虑事项紧急应变程序应遵照以下理念实施:顺序应变活动内容第一优先ERT人员安全第二优先受难者安全第三优先环境保护第四优先财产保护最后考量生产恢复2 程序2.1 基本计划2.1.1 紧急应变范围所有对全厂员工、环境及财产、生产等可能产生危害的紧急状况,包括以下各项:(1) 火灾(2) 气体外泄(3) 化学品翻洒(4) 异味(5) 地震 (6) 电力压降或停电(7) 职业灾害(8) 环保事件(9) 漏水(10) 其它(如爆炸、公害.... 等)2.1.2 紧急运作流程2.1.2.1 全厂所有员工均应熟知紧急应变中心(中控室):中控室联络联络分机使用时机紧急状况通报与平时沟通联络2.1.2.2 紧急状况发生后应立即通知中控室,所有工作员工于紧急应变行动初期中应听从中控室指挥,中控室人员应视现场状况事故等级(附件一:意外事故等级判定标准)及发生区域(附件二:紧急应变责任区划分表)通知相关人员及上级主管,以组成紧急应变组织。
在上级主管未到前(如夜间及假日),中控室人员(负责生产区域)或FAC值班人员(负责外围区域)应暂代事故指挥官(附件四:事故指挥官优先次序表)2.1.2.3 若有下列状况,事故指挥官应视情况通知下列单位支持:(1) 超过ENN应变人员所能处理者:消防队、环保局、医院2) 发生死亡事故或发生人员重伤:中控室应于事故发生后立即通知廊坊市安监局.联络详见【附件十四】3) 发生大量空气污染排放影响环境:中控室应于事故发生后立即通知廊坊市环保局.(4) 毒性化学物质发生泄漏至厂外:中控室应于事故发生后立即通知廊坊市环保局5) 事业废水或污水下水道系统排放废水有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者:中控室应于事故发生后立即通知环保局2.1.3 紧急应变规范修正2.1.3.1 紧急应变计划书由安全部负责规划,并经相关部门认可后实施,安全部负责本文件与地方政府、公众的整合参与计划订定及提出相关建议之单位包括:(1).安全部2).生产部、设备部、工艺部、厂务部、物流等相关单位2.1.3.2 为确认紧急应变计划符合实际需求并确实执行,每年应检讨计划的可行性,进行更新,并于年度演习或重大意外事件检讨有缺失时,适时加以修正本计划若有更新/修正时,应通知与紧急应变有关的相关部门主管。
2.1.4 紧急应变组织的运作2.1.4.1 紧急应变组织的工作应涵盖所有时段2.1.5 紧急应变组织与职责2.1.5.1 紧急应变组织(附件三:意外事故紧急应变组织表/附件四:事故指挥官优先次序表/附件六:救灾组组长优先次序表)乃是针对任何紧急状况提供快速有效的应变措施其首要工作为预防或降低对人员及环境的伤害,其次为减少财产损失及生产中断A. 中控室值班人员:由安全部值班人员组成,负责紧急状况的初期调度处置(附件八:FAB意外事故处理流程/附件九:FAB区域意外事故通报与处置流程),至事故指挥官到达后协助事故指挥官协调联络B. 中控室固定位置位于OFFICE一楼(具体位置见 附件16),如因事故扩大须撤退至FAB外时,第二中控室位置第一优先级为公司大门警卫室1) 离灾区适当距离且安全的区域,最好位于灾区之上风处2) 通讯联络无碍处,以避免传讯造成死角3) 交通易达处,以利掌握人力设备器材之救援状况 2.1.6 中控室值班人员由安全部主管负责管理,其紧急应变职责及重要行动包括:(1) 负责监控中控室内的安全系统2) 事故指挥官未到现场前,应暂代事故指挥官(FAB区域)职责,负责意外事故的调度处置及协调应变,依意外事故状况初步决定应变等级及行动,并判断意外事故是否升级。
3) 执行事故指挥官的指示:如广播人员疏散/救灾4) 讯息的接收与传讯:包括联系召集ERT人员、联络事故指挥官及总负责人、联络厂区内外部支持单位、救灾过程中与各ERT的联络等5) 随时保有紧急应变活动所需的相关资料,并应定期保养与清点救灾器材以确保其可用性6) 当已得知或确认意外事故时,如有询问不断时,应立即向现场广播说明:『紧急应变行动开始,某区发生某意外事件,为保证畅通及联络紧急应变人员,除紧急应变组织之组长,其它人员请勿拨至中控室』2.1.7 安全部人员:2.1.7.1 安全工程师人员紧急应变之职责如下:(1) 位于热区或暖区,协同救灾组组长,了解及监视灾情之发展,并将灾情发展信息及对应策略,随时向中控室回报2) 确保公司员工及紧急应变人员的安全(如选择适当之个人防护具、检查应变人员个人防护具穿着是否正确)3) 提供事故指挥官救灾程序及战术的咨询,并于应变人员有安全顾虑时建议事故指挥官停止应变行动4) 事故处理完成后,确认废弃物的清除处理符合环保法令的要求2.1.8 救灾组(ERT,Emergency Response Team):2.1.8.1 救灾组由负责该责任区域的相关部门主任/主管或工程师担任救灾组组长(认定标准如附件二:紧急应变责任区划分表;附件六:救灾组组长优先次序表)。
2.1.8.2 依据附件二:紧急应变责任区划分表的规定,救灾组(ERT)主要成员规定如下:(1) FAB区域:主要为设备及工艺工程师及FAC工程人员2) 外围区域:主要为FAC、物流等2.1.9 各类型意外事故救灾活动相关规范:(1) 最先发现者:A.若为初级(含)以下火灾事故:则任何最先发现者(不分性别职级与工作性质),应设法扑灭火源或支持灭火工作,并尽速通知中控室;若发生在生产/测试/品管等区域,则班长及组长应带领其它作业人员立即进行第一时间的灭火工作B.若非火灾事故:疏散组人员应依附件十一:「FAB及外围区域疏散准则进行疏散活动」2) 责任区ERT人员:A.应依附件四:「事故指挥官优先次序表」、附件六:「救灾组组长优先次序表」、附件七:「救灾组应变组织与流程」等规范执行紧急应变活动B.应依FAB区域相关单位互相支持、外围区域相关单位互相支持,以及必要时FAB区域单位及外围区域单位互相支持等原则执行救灾及相互支持的活动C.相关部门设备、工艺、厂务工程师等单位人员皆为ERT救灾组成员,除担负责任区域意外事故救灾活动任务外,并应遵从事故指挥官及救灾组组长之指示从事紧急应变救灾活动2.1.10 救灾组职责及重要行动包括:(1) 救灾组组长: A.位于热区或暖区,协同安全人员协调、调度、处理及监控灾情之发展,并将灾情发展资讯向指挥中心回报。
B.应尽速确认事故现场的状况回报指挥中心,作为事故指挥官事故等级及升级判定之依据,以及应变对策之拟定 C.协助预防各区域可能产生的危害行为2) 抢救组:负责热区的救灾、伤者初步处置与运送及灾区除污行动3) 支持组:负责为抢救组组员着装,及负责紧急应变活动的暖区支持作业与热区协助抢救4) 管制组:负责区分冷区、热区及暖区,并在热区及暖区建立管制点,禁止非救灾人员进入现场5) 除污组:在暖区建立除污站,协助抢救组人员进行装备除污;协助处理受污装备器材除污后产生的废水/废弃物,为避免污染外界环境,所产生的废水或废弃物应依相关环保法规处理/处置6) 搜寻组:二人为一组,并着SCBA等必要性的防护具,至热区进行受困人员或伤者的搜寻,并将其带至暖区救援或引导至冷区待命7) 依事故指挥官或救灾组组长的指示,以及附件七:「救灾组应变组织与流程」规定加入热区抢救队救灾活动2.1.11 疏散组:2.1.11.1 疏散组组长的规定: (1) 发生三级以上意外事故时:A.若为单一部门的疏散:则由各部门的最高主管担任疏散组组长B.若涉及多部门的大规模疏散:将厂区的各部门,疏散至公司西侧(30*30) 疏散集合场地(疏散组织表请参考附件十五)。
a.各部门疏散协调人:由各部门秘书或点名协调人担任该部门疏散人员点名任务,完成后再 将点名结果回报至疏散组组长b.疏散组组长:由 生产部主任担任(若主任不在则由该部门调度担任),控管全厂区所有部门的疏散人员清点状况,并将清点结果向事故指挥官回报 厂房外疏散集合地点的选择,应遵从事故指挥官的命令,疏散集合场地为优先选择的集合地点2.1.11.2 疏散组成员其职责包括:(1) 发生三级以上意外事故时,组长负责事故指挥官下达疏散区域相关部门人员清点结果的登录:登录时可使用附件十五之疏散组人员清点用点名表在完成各部门疏散人员清点结果汇整后,由组长向事故指挥官统一回报2)长产部应协助主导FAB区域的疏散演习及各单位集合地点的规划3) 部门主管在平时应安排所属成员接受疏散程序的训练2.1.12 厂务组:2.1.12.1 由FAC人员组成,由部门主任或其代理人(夜间或假日则为厂务值班人员)担任厂务组组长负责处理Bulk Gas (包括氧气、氩气及氮气)、电力、空调...等系统运作调控,以及污染物的处理,防止污染扩大而影响环境。
若发生三级以上意外事故有需要进入灾区执行水/电/气的调控或关断,则应穿着紧急应变用2.1.12.2 厂务组的职责包括:(1) 安排/关断厂务系统及支持应变行动,包括电力、空调、bulk gas。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