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人教七年级语文上册古文复习卷.doc
11页七年级上册 古文复习卷 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撤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在将军王凝之妻也一、解释划线的词①寒雪日内集( ) ②公欣然曰( )③俄而雪骤( ) ④与儿女讲论文义( )⑤撤盐空中差可拟( ) ⑥未若柳絮因风起( )二、选出加点字相同的二组:( )1.A、撒盐空中差可拟//参差不齐 B、俄而雪骤//暴风骤雨C、未若柳絮因风起//因地制宜D、撒盐空中差可拟//模拟考试E、未若柳絮因风起//若隐若现三、翻译: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②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 ③撒盐空中差可拟 ④未若柳絮因风起 四、理解1、《咏雪》一文营造了一种怎么样的家庭气氛?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你对此有何感受? 2、兄子兄女的对雪的两个比喻,你认为哪一句好,为什么?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一、解释加点的词①尊君在不( )②尊君在不( )③君与家君期日中( )④君与家君期日中( )⑤太丘舍 去( )( ) ⑥相委而去( )⑦元方入门不顾( ) 二、选出加点词不相同的三组:( )A、陈太丘与友期//不期而遇B、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粗取精C、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委以重任D、友人惭,下车引之//引经据典E、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委曲求全F、友人惭,下车引之//引而不发G、元方入门不顾//顾野有麦场H、元方入门不顾//三顾茅庐三、翻译1、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3、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4、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四、理解1、(1)《陈太丘与友期》中客人发怒的原因是 (2)客人不守信用的表现是 2、陈元方不再理会“友人”的原因是因为“友人”“___ _____”又“___ __ ___”。
3、你认为陈纪这个孩子怎么样,他有哪些特点?你受到什么启发? 4、通过本文可知元方是怎能样的一个孩子?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请谈谈你对元方这一行为的看法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陈太丘不守信用,约好跟朋友出行,结果不等友人来自己先走了。
B.陈元方小时候傲慢无礼,竟敢教训长辈,目中无人C.小元方能指出父亲的朋友“期日中”而“日中不至”是“无信”,“对子骂父”是“无礼”,可见他明白事理,落落大方D.“友人”之所以“下车引之”,是想哄陈元方带自己去找他的父亲6、元方斥责“友人”无信,令你想起我们学过的《〈论语〉十则》中的哪句话? 16、 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夫君子之行 ( ) (2)俭以养德 ( )(3)非宁静无以致远 ( ) (4)淫慢则不能励精 ( )(5)险躁则不能治性 ( ) (6)多不接世 ( )2.翻译下列句子1)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译文: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译文: (3)年与时驰,意与日去译文: 3.下列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夫/君子/之行B.静/以修身,俭/以养德C.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D.年/与时驰,意/与日去4.用课文原句填空1)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当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 , 2)《诫子书》全文的中心论点是: , 3)《诫子书》中能表现“躁”的危害的句子是: 5.课内阅读阅读全文,回答(1)~(3)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①诫子书 ( ) ②淫慢则不能励精 ( )③年与时驰 ( ) ④险躁则不能治性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译文: ②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译文: (3)诸葛亮写这封家书的用意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了什么启发?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