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铝镁课后作业辅导.doc
6页1、讨论:铝电解与镁电解的异同提示: 电极(材料、反应、阴极析出产物 )电解质(组成、密度、电解温度、参与导电的离子)电解槽(结构 ) 对比项目 铝 电 解 镁 电 解电极材料铝工业上均采用炭素材料作电极——炭阳极和炭阴极 (在电解过程中,炭阴极原则上是不消耗的,炭阳极由于直接参与电化学反应而消耗 )钢阴极,石墨阳极;电极反应阴极:Al 3+ + 3e = Al(液) ,阳极:3 O 2- + 1.5C – 6e = 1.5CO2(气)总反应式: Al 2O3 + 1.5C = 2Al(液) +1.5CO2(气)阴极:Mg 2+ + 2e =Mg(液) ,阳极:Cl - – e = Cl2(气)总反应式: MgCl 2 = Mg (液) + Cl 2(气)析出产物阴极上是液体铝,阳极上是气体 CO2 和 CO阳极气体中还含有少量有害的氟化物、沥青烟气和二氧化硫阴极: Mg(液) ,阳极: Cl2(气)电解质组成工业铝电解质中冰晶石和氟化铝是熔剂,氧化铝是炼铝原料,另外有的还添加氟化钙、氟化镁和氟化锂等组成:视原料来源而定 A.光卤石( MgCl2·KCl·6H2O )为原料 ,电解质成分:MgCl2 、 KCl 、NaCl;B、氧化镁为原料,电解质成分: MgCl2,KCl , , CaCl2 , NaCl;电解质密度随温度和组分而变化,但电解质的密度小于铝液密度,两者因密度差而上下分层(铝液在熔融电解质的下面) 。
随温度和组分而变化,但液体金属镁的密度比电解质的小,固漂浮在熔融电解质之上电解质温度 电解温度为 950-970℃A、以光卤石( MgCl2·KCl·6H2O )为原料,电解温度 680~720 ℃;B、氧化镁为原料,电解温度690~720 ℃参与导电的粒子(1)熔融冰晶石完全解离生成的离子: Na+、[AlF 6]3--Na3AlF6 = 3Na+ + [AlF6]3-(2)[AlF 6]3 进一步解离生成的 [AlF4] -、F -[AlF6]3-= [AlF4] - + 2F-(3)加入氧化铝后生成的铝-氧- 氟络离子: [Al2O2F4]2-和[Al 2O2F6]2-2Al2O3 + 2 [AlF6]3- =3 [Al2O2F4]2-(高氧化铝) )2Al2O3 + 4 [AlF6]3- =3 [Al2O2F6]2- +6F-(低氧化铝)注:钠离子的迁移数约为 99%,但是它并不在阴极上放电Mg2+,K +,, Ca 2+ , Na+,Cl -为什么不能用电解氯化镁水溶液的方法冶炼镁?(不能,电解氯化镁水溶液实际上是氯离子和氢离子放电,生成氯气和氢气,冶炼镁应该电解熔融氯化镁,生成镁和氯气.)电解槽结构 铝电解中金属铝沉在熔融电解质的下面,阳极气 液体金属镁漂浮在熔融电解质之上。
体向上溢出,故阴阳极间无间隔,电解槽体结构简单;由于氯气也向上飘逸,容易发生逆反 应,故阴阳极间用隔板隔离,镁电解槽比较复杂2、为什么使用 75%硅铁作热法炼镁的还原剂?答:之所以采用 75%硅铁合金作为还原剂,是综合考虑了技术与经济两方面因素硅铁中含硅量不同,其还原能力不同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随着硅铁中含硅量增加,还原所得镁的产出率提高,但当含硅量超过 75%以后,镁产出率以及镁的平衡蒸气压增加的幅度很小,考虑到含硅量越高的硅铁其价格越贵,因此选用 75%的硅铁作还原剂比较合理3、菱镁矿与白云石哪个做炼镁原料更好?为什么?答:菱镁矿(MgCO3) 、白云石(MgCO3·CaCO3)热法炼镁的原理是:硅铁合金(含 75%Si)在高温和减压下还原白云石中的 MgO,得到纯镁和二钙硅酸盐渣,其反应是:2(CaO·MgO)(s) + Si(Si –Fe)(s)= 2Mg(g 气) + 2 CaO·SiO2(s)参照艾汉林图可知,常压下用硅还原温度需超过 2373 ℃,当还原后的 SiO2与 MgO 造渣生成 2 MgO· SiO2 渣时,此时起始还原温度降至 2060 ℃,如果炉料中有 CaO 存在,能造成 2 CaO· SiO2 渣,此时起始还原温度进一步降至1750 ℃。
因此,用硅(铁)还原白云石时,生成了稳定的化合物二钙硅酸盐,此时还原起始温度降低约 600 ℃,所以用白云石做原料是有利的;4、根据 CaO·MgO 被 Si 还原的热化学原理,还原过程为什么要在真空下进行?答:(1)对于反应 2Mg + O2 = 2MgO,当其原始 Mg 的分压小于 0.1MPa时,自由能改变值曲线位置向上移动,这就意味着硅还原氧化镁的可能性增大2)用硅还原氧化镁(白云石)的平均温度随压力的减小而降低剩余压力/Pa 平衡温度/ ℃101308 23751333 1700133.3 143013.3 1235因此:用 Si 还原 MgO 的温度可以明显降低,使得还原炼镁有可能在较低温度下进行,真空度为 13.3~133.3Pa13B、、 艾 汉 林 图 上 的 标 准 生 成 自 由 能 是 指 在艾 汉 林 图 上 的 标 准 生 成 自 由 能 是 指 在 标 准标 准状 态状 态 下 , 即 参 与 反 应 的 气 态 物 质 的 分 压 为下 , 即 参 与 反 应 的 气 态 物 质 的 分 压 为0.1MPa,, 而 固 态 或 液 态 物 质 的 活 度 均 为而 固 态 或 液 态 物 质 的 活 度 均 为 1时 的 生 成 自 由 能 。
时 的 生 成 自 由 能 C、 如 果 参 与 反 应 的 物 质 不 是 处 于 标 准 状 态 ,则 反 应 的 自 由 能 变 化 值 G应 为G= G0 + RTlnp式 中 , RTlnp—反 应 自 由 能 变 化 值 的 修 正 值 p –参 与 反 应 物 质 的 原 始 分 压 比14在 aMe+ O2= bMeO(2为 0.1MPa)形 式 的 反 应 中 , 自 由能 变 化 值 的 修 正 值 为 RTln( pbeO) /( paMe·pO2) , 其中 pO2=0.1MPa当 Me为 气 态 时 , 则 G= G0 -RTlnpaMe由 此 可 见 , 当 金 属 Me的 原 始 压 力 小 于 0.1Pa时 ,RTlnpaMe为 正 值 , G值 变 负 值 , 结 果 使 G值 的 负 值减 小 即 自 由 能 改 变 值 曲 线 向 上 移 动 对 于 反 应 2Mg + O2= 2MgO, 当 其 原 始 Mg的 分 压 小 于0.1Pa时 , 曲 线 位 置 向 上 移 动 ,这 就 意 味 着 硅 还 原 氧 化镁 的 可 能 性 增 大 。
5、简述拜耳法的原理及主要流程(1) 拜耳法原理: 用苛性钠溶液(其质量浓度为 130~350gNa2O/L)在加热的条件下将铝土矿中的各种氧化铝水合物溶解出来,生成铝酸钠溶液,此种溶液经稀释后在冷却的条件下分解出纯的氢氧化铝,同时重新生成苛性钠溶液,供循环使用拜耳法流程包括三个主要步骤:铝土矿溶出;铝酸钠溶液分解;氢氧化铝煅烧1)铝土矿溶出;指把铝土矿中的氧化铝水合物(Al2O3·xH2O)溶解在苛性钠(NaOH)中,生成铝酸钠溶液Al2O3·xH2O + 2 NaOH = 2NaAlO2 + (x+1)H2O (2)铝酸钠溶液分解:析出固体氢氧化铝2NaAlO2 + 4H2O = 2NaOH +Al2O3·xH2O(3)氢氧化铝煅烧:Al2O3·3H2O = Al2O3 + 3H2O(高温 1100℃)6、简述电热还原法熔炼铝硅铁钛合金的基本流程?(1)炉料经粉碎、制团和干燥后在电炉内在还原剂的作用下还原熔炼,得到粗合金;(2)粗合金净化出去所含的炉渣和碳化物;(3)净化后的合金缓慢冷却析出硅,以及钛、铁的金属互化物;(4)离心分离合金和残渣;7、铝生产过程中污染物有哪几种?举例说明其净化方法答:铝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气态物质: HF、 SO2、 CF4 电解质蒸气、沥青烟等,是在铝电解过程中和电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态粉尘: 铝矿粉碎时产生的粉尘 ,如氧化铝粉尘 ,冰晶石和氟化铝粉尘等,是在氧化铝生产过程中和铝电解过程中产生的.固态废弃物: 氧化铝生产过程中排放的赤泥,铝电解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旧炭阴极和炭渣等. 干法净化技术:直接利用电解铝的原料做吸附剂,吸附铝电解烟气中的氟化氢等有害成分所进行的过程. 具有吸附作用的物质氧化铝为吸附剂,被吸附的物质氟化氢为吸附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