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投资者文摘开场白.doc

83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4837253
  • 上传时间:2017-08-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10.50KB
  • / 8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投资者文摘》(1)开场白 (2007-08-08 09:32:13) 选自《Value》杂志 2007.8 月刊 编辑者言 文/张志雄《投资者文摘》(报告)终于与读者见面了为什么要办《投资者文摘》,我们在“价值报告”之一的《头头是道》前言(详见《Value》2007 年第 7期)中已有交待,在此不再赘述我们初步计划《投资者文摘》的第一辑有 12卷,每月至少出版一卷,也就是最多一年出齐根据目前的准备情况看,速度应该更快第一卷我们选了十四篇文章,下面我简单作番导读巴菲特在 1984年曾做过一个著名的演讲,谈到了“价值投资部落”,其中一位是红杉基金经理比安·鲁尔1951 年比尔与巴菲特在格雷厄姆的课程中结识20 世纪 60年代末,巴菲特结束巴菲特合伙公司,把他的客户(合伙人)都介绍给了比尔,并设立了红杉基金这是个非常糟糕的市场时期,比尔却照样做得有声有色2005 年 10月,比尔去世,红杉基金仍然门庭若市2006 年 5月 19日公司股东大会在纽约召开,我们翻译了整个大会的实况记录中文长达 3万字,非常精彩由于红杉基金一直重仓持有伯克夏的股票,所以股东们极关注巴菲特若去世会对伯克夏有何影响。

      红杉基金经理的回答也够干脆,如果巴菲特去世,“最大的影响将在资金配置和投资问题上那些才是他智慧和力量投入之处,是他闪耀的不同之处,是他不可替代之处他离开的那天,伯克夏股价一定会下跌我不知道他们持有的其他公司的股价会不会跌,但是我相信,没有了他的天才般的智慧,未来现金流的净现值将会下跌另一位经理补充道,一旦大跌,伯克夏公司的人也许会回购许多所谓的蓝筹公司,年换手率 80%到 200%,而伯克夏股票每年只有 14%被交易平时,伯克夏股票根本没办法以一个折扣价交易,若放量大跌,会给伯克夏董事提供买入自己股票的机会出色投资的思维方式都别致哈雷摩托车相对于其他摩托车有很高的评价和市场份额,红杉曾持有不少它的股票,后来却卖完了他们这样做的主要理由是,哈雷不像其他摩托车,没有替换周期许多人只是把哈雷当作玩具在使用,他们可能每年驾驶 3,000到 4,000英里,根本不会损坏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他们担心有一天所有想要哈雷的人都已经拥有哈雷,而旧的哈雷却不能报废退出市场伯克夏公司主要是由自己控股的企业与在股票市场的投资两部分组成红杉基金的经理表示,有时他们对伯克夏所经营的业务有点担心,是因为可能没有足够的刺激让他们投资自己的公司。

      巴菲特会觉得,与其要那些公司投资他们自己的企业,不如拿着现金,自己投资比较安全这种思路有它的道理巴菲特的合伙人芒格在我们中国价值投资者眼中变得越来越智慧了,但中国介绍他的东西还真不多海南出版社 2003年 6月出版了由美国作者珍妮特·洛尔写的《查理·芒格传》,资料不错,但洛尔的水平有限,与《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巴菲特传)》的作者罗杰·洛文斯坦不在一个层次上我当年读了一大半,看不下去,后来对芒格的兴趣大增,才硬着头皮看了一遍2006 年我们终于看到了更为精美的《芒格的智慧》,在伯克夏股东大会上颇为抢手,后来又出了修订本两个版本,我们手中都有,插图也很精彩,古朴自然,模仿富兰克林的《穷查理年鉴》,趣味十足顺便一提,我为“价值报告”之一的《巴菲特谜》写的前言《从富兰克林到巴菲特》,应改为《从富兰克林到巴菲特和芒格》才对因为,比起巴菲特,芒格才是“富兰克林迷”,而且因此经常受到巴菲特的调侃获得了《芒格的智慧》原版后,我们便建议出版社朋友买版权翻译,获得的讯息是有关方面两年之内不卖版权,可能是怕影响英文版的销路吧更麻烦的是,芒格的言谈古奥,知识面十分丰富,翻译很困难我们犹豫再三,才决定先试着翻译,并在《投资者文摘》与《Value》上陆续发表。

      《哈佛高中毕业典礼演讲》是芒格的儿子 1986年从该校毕业时,芒格所作的唯一一次毕业演讲,文章不长,且是他演讲中颇为好读的一篇尽管如此,芒格还是要正话反说,传授的是快乐生活之道,却阐述如何才能得到痛苦,从反面论证道理芒格与巴菲特不同,你可以不喜欢巴菲特,但得承认他是在谈投资;而如果你不接受芒格“书呆子”似的趣味,你可能不以为然其实,我对芒格的认识也有类似的过程,从不以为然到极其喜欢关键是你认为投资是什么?它需要什么知识?投资为了什么?有比投资更重要的事吗?等等2第二篇《新兴市场世纪:新型国际企业如何领跑世界》选自同名书籍2007 年 4月的一天,中信资本资产管理的股票投资总监叶静儒从香港到上海,送了这本新书给我,说是她的导师安东尼·冯·阿格塔米尔写的阿格塔米尔的资格很老,“新兴市场”这词儿就是他发明的,以前叫“第三世界”(市场)《Value》的主笔胡海多次与我交流,认为尽管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等华人地区有不少财经媒体,却缺乏像《华尔街日报》那种专业的报道企业和行业本质的报纸这种报纸不好办,读者也不好找,记得张五常几十年前曾说过,哪怕是经济学专业毕业的人,也没多少能看懂《华尔街日报》的这话没错,我看内地许多所谓的经济学家,一谈具体的商业运作哪怕是较宏观的股市,便漏洞百出。

      《华尔街日报》有很强的壁垒,所以在纸面媒体江河日下的情况下,默多克仍要大幅溢价收购《华尔街日报》,就是它还有“护城河”,而这在三十年前几乎是各种纸面媒体都具备的特点《新兴市场世纪》谈不上才气横溢,但它是属于《华尔街日报》一路的,至少对我们这些做投资的人来说,它要比什么未来学家和管理学家、财经作家写的“大趋势”、“无疆界市场”和“世界是平的”等实用、有启发得多《投资者文摘》将精华刊出,这次主要是《前言》和第二章的部分内容《与金融大师比尔·米勒交谈》的主人翁不必多加介绍,我们《Value》早已多次系统地报道过这位杰出的价值投资者,这是较新的一篇访谈,来源于美国的《杰出投资者文摘》比尔·米勒与芒格、巴菲特等人都推荐过一本叫《财富方程式》的书,胡海在《Value》上也作过介绍(《如果人能活到 800岁》,2007 年 1月刊),认为是他最近几年来读过的对自己的投资最有帮助的一本书我们也将摘译其中一部分内容,这次主要介绍的是信息论的创始人香农,他指出,信息是人们对事物了解的不确定性的削除或减少也就是说,“如果有人提供的内容不能减少人们对正确的投资方法了解的不确定性,甚至反而是增加了不确定性的话,这些内容就不是信息,而是噪音了”(胡海)。

      《杰西·利弗莫尔如何进行股票交易:情绪控制》出自杰西·利弗莫尔所著的《世界上最伟大的交易商——股票作手杰西·利弗莫尔操盘秘诀》(地震出版社,2007 年 4月第 1版)众所周知,利弗莫尔是名著《股票作手回忆录》中的主人公原型,这本书的大部分章节是他后来写的,当然不如《股票作手回忆录》出名,内容也确实略逊一筹,但还是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简单而言,利弗莫尔早就是一位熟悉金融行为学的大师,他对交易心理的描述出神入化,如“不成功的投资者总爱跟希望交朋友——在希望来到股票市场的时候,它总是与贪婪和恐惧牵手走完一生的”利弗莫尔被趋势交易者奉为鼻祖,但正如我的一位朋友所言,连利弗莫尔这么聪明能干之辈最后也跌了跟头,由此可知趋势交易“不好玩”美国人迈克尔·卡沃尔的《趋势跟踪:顺势交易名家策略解读》(广东经济出版社,2006 年 12月第 1版)在中国内地销得不错,可我并不欣赏我们在这儿选了其中的一些内容,是书中记载安然事件和长期资本管理公司事件中的失利者与损失金额在我们的印象中,著名的老虎基金是在网络泡沫崩溃前夕解散的,似乎是因为管理人朱利安·罗伯逊的价值投资不被市场认可然而,在长期资本管理公司事件中,也即 1998年 8月和 9月期间损失了 33亿美元(索罗斯的量子基金也损失了 20亿美元),这可能是老虎基金元气大伤的根本原因吧。

      不过,该书的作者因此认为要向大赢家趋势投资者学习,我们则不敢苟同《什么是价值投资》(华夏出版社,2004 年 8月第 1版),一本很不起眼的小书,我们选了第一章《当今的投资模式》、第二章《价值投资的传统》和第十四章《重要原则总结》,字数并不多作者劳伦斯·克尼厄姆的另一本书是《向格雷厄姆学思考,向巴菲特学投资》(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年12月第 1版),我写了题为《我们的游艇在哪儿?》的序言克尼厄姆是位教授,学风严谨朴素,思路清晰,未必有什么创见,但深入浅出,谁读都会有教益有读者希望《Value》刊登一些有关价值投资的财务方面的介绍,我看把克尼厄姆的书连载出来就很不错总之,《什么是价值投资》是一本很好的入门书《美国历史上的顶级并购交易》选自《大手笔:美国历史上 50起顶级并购交易》(华夏出版社,2005年 1月第 1版)坊间有许许多多谈购并的书,但像该书那般言简意赅的还真找不出几本我向专注于购并的朋友推荐,反映都不错这次终于有机会把该书介绍给更多的朋友了《领导人与企业成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年 4月第 1版)中,就是《德隆的“潘金莲的冲动”》这篇文章好,它是冯仑对曾在德隆做过高管的向宏的演讲的评论。

      向宏讲的德隆故事是股市中流行最广的版本,我惊讶的是,德隆惨败后,向宏还能一以贯之,似乎德隆就是运气不好我敢肯定,别人运气不好还有可能,德隆就是传说中的有九条命的猫,命大得一塌糊涂读了向宏的演讲,会想起各种“老江湖”,到处发言,却从来不进步冯仑则不然,他可真花功夫对自己及中国的许多企业状况作了3反省我在《中国股市 17年》中,在三个地方重点分析了德隆我对德隆的研究来自于长达十年的观察和琢磨,一层一层梳理出来,完全是独立的判断很高兴的是,冯仑的观点竟与我不谋而合,由于他可以与德隆核心人物近距离交流,比我有发言权冯仑的观点是:“德隆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原始非常简单的企业,所犯的错误也是非常原始的错误说得太好了德隆讲了许多高级“故事”,有些是真傻,有些是装傻,反正大家都在相信着但我看来看去,德隆就像安徒生童话中的皇帝,可真没穿新衣啊如果我写《中国股市 17年》之前看到了冯仑的文章,对德隆的分析会更加自信与深刻《化管理为表演艺术的大师》来自《企业巫医》(华夏出版社,2007 年 1月第 1版)这个章节的主人公就是汤姆·彼得斯,他是《追求卓越》等管理学超级畅销书的作者坦白地说,我就从来没有把汤姆·彼得斯的书读进去过,认为他无非只是一个卖狗皮膏药的高手而已。

      我曾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在管理学上,后来发现除德鲁克等少数人外,所谓管理学家与股评家是一丘之貉,很无聊我选这篇文章,也有让大家明白“管理大师”究竟是什么东西的意图《冒险:寻求刺激的基因欺骗了我们》选自《欲望之源》(中信出版社,2007 年 1月第 2版)通过基因及进化论来解释人性,是很流行的观点,有时看看挺有趣比如,我们认为自然灾害(龙卷风、洪灾、闪电)要比糖尿病危险得多,而事实上,1997 年有 62,636名美国人死于糖尿病,而只有 227人死于龙卷风、洪灾和闪电人难道真是统计学的菜鸟吗?事实上,人类在许多风险上的判断失误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我们生活的世界和祖先们的世界已经大不相同了即便在当代的非工业环境中,如对在南美的一群采集者调查,发现 87名非正常死亡的男性中,有 12人是被蛇咬死的,7 人死于美洲豹的袭击,2人被闪电击中,6 人在械斗中毙命同样,女人害怕死于妊娠也源于它是古代妇女的主要死因之一近来宗庆后与达能的娃哈哈之争让我想起台湾天下远见 2005年出版的《华尔街银行家跌倒在中国地图上》,英文书名《Mr.china:a memoir》更符合作者提姆·克里索的意思克里索上世纪 90年代来到中国内地从事企业购并,对当时的各种情境描绘得惟妙惟肖。

      中国也有不少这样的过来人,却没有写下这么生动翔实的回忆我当年读罢后,印象深刻这次娃哈哈事件可以让我们温故知新,为此摘录几个章节它是这本《投资文摘》最后一个部分,却可能是读者最有兴趣的 《投资者文摘》(2)开场白 (2007-09-20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