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步诗曹植三国.ppt
22页曹曹植植(192 ~~ 232),,三三国国时时魏魏国国诗诗人人,,沛沛国国谯谯县县((今今安安徽徽省省亳亳州州市市))人人字字子子建建2021/6/301字词解释字词解释•持:持:使用使用、用来 羹(羹(gēng):用):用肉肉或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菜做成的糊状食物漉(漉(lù):):过滤过滤 菽菽(shū):豆 萁:豆茎萁:豆茎燃:燃烧燃:燃烧, 本:原本 本:原本煎:煎熬 相煎:煎:煎熬 相煎:指互相残害全诗表达指互相残害全诗表达了曹植对凶残的不满了曹植对凶残的不满 泣:小声哭泣:小声哭 何:何必何:何必 2021/6/302翻译翻译•锅里煮着豆子,是想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子来做羹去,留下豆子来做羹豆茎在锅下燃烧,豆豆茎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豆子子在锅里哭泣豆子和豆茎本来是同条根和豆茎本来是同条根上生出来的,豆茎煎上生出来的,豆茎煎熬豆子又怎能这样的熬豆子又怎能这样的急迫呢?急迫呢?2021/6/303全诗主旨全诗主旨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生动形象、深入弟弟,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感情。
郁愤激的感情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太急”二语,千百年来二语,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遍用语 2021/6/304 王王维维(( 701--761 ))字字摩摩诘诘,,太太原原祁祁((今今山山西西 祁祁县县))人人苏苏轼轼赞赞他他“味味摩摩诘诘之之诗诗,,诗诗中中有有画画;;观观摩摩诘诘之之画画,,画画中中有有诗诗尤尤以以山山水水诗诗成成就就为为最最,,与与孟孟浩浩然然合合称称“王王孟孟”,,晚晚年年无无心心仕仕途途,,专专诚诚奉奉佛佛,,故故后后世世人人称称其其为为“诗诗佛佛” 2021/6/305 •王维写《鸟鸣涧》的背景是安定统一的盛唐社会,王维写《鸟鸣涧》的背景是安定统一的盛唐社会,该诗是王维题友人皇甫岳所居的云溪别墅所写的该诗是王维题友人皇甫岳所居的云溪别墅所写的组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之首五首诗每一组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之首五首诗每一首写一处风景,接近于风景写生,而不同于一般首写一处风景,接近于风景写生,而不同于一般的写意画,或许是一处景点《鸟鸣涧》侧重于的写意画,或许是一处景点。
《鸟鸣涧》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在王维这首诗中,不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在王维这首诗中,不仅可以看到春山由明月、落花、鸟鸣所点缀的那仅可以看到春山由明月、落花、鸟鸣所点缀的那样一种迷人的环境,而且还能感受到盛唐时代和样一种迷人的环境,而且还能感受到盛唐时代和平安定的社会气氛平安定的社会气氛2021/6/306 在这个寂无人声在这个寂无人声的地方,芬芳的桂的地方,芬芳的桂花轻轻飘落在地上花轻轻飘落在地上静静的夜晚,使这静静的夜晚,使这春天的山林更加空春天的山林更加空寂月亮升起,惊寂月亮升起,惊动了正在树丛栖息动了正在树丛栖息的山鸟,它们清脆的山鸟,它们清脆的叫声在空旷的山的叫声在空旷的山涧中传响涧中传响 鸟鸣涧:地名,在王维朋友鸟鸣涧:地名,在王维朋友的别墅附近的别墅附近 涧:夹在两山间的小溪涧:夹在两山间的小溪 闲:安静、悠闲 闲:安静、悠闲,含有人含有人声寂静的意思声寂静的意思空:空寂、空空荡荡空:空寂、空空荡荡月出:月亮出来月出:月亮出来时鸣:时,不时不时地啼时鸣:时,不时不时地啼叫2021/6/307芙蓉楼送辛渐芙蓉楼送辛渐 唐【唐【王昌龄王昌龄】】 【体裁】:【体裁】:七言绝句七言绝句寒雨连江夜入吴,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一片冰心在玉壶2021/6/308•这首诗大约作于这首诗大约作于开元开元二十九年以后王昌二十九年以后王昌龄当时离京赴龄当时离京赴江宁江宁(今南京市)丞任,辛(今南京市)丞任,辛渐是他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渐是他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这诗原题共两首,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这诗原题共两首,这一首写的是第二天早晨在江边离别的情这一首写的是第二天早晨在江边离别的情景另一首为景另一首为“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北楚云深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说的是头天晚上诗人在芙蓉楼为说的是头天晚上诗人在芙蓉楼为辛渐饯别时的情景辛渐饯别时的情景 2021/6/309 •王昌龄(王昌龄(690—756))字少伯字少伯,京兆万年,京兆万年(今属西安市)今属西安市)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人誉为“七绝圣手七绝圣手”他家境比较贫寒,他家境比较贫寒,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
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后改授汜水尉,再迁为江宁丞一生曾两后改授汜水尉,再迁为江宁丞一生曾两次被谪蛮荒之地:一次约在开元二十五年次被谪蛮荒之地:一次约在开元二十五年秋,他获罪被谪岭南;一次约在天宝六载秋,他获罪被谪岭南;一次约在天宝六载秋,以所谓秋,以所谓“不护细行不护细行”被贬为龙标尉被贬为龙标尉安史之乱爆发后,他避乱至江淮一带,被安史之乱爆发后,他避乱至江淮一带,被濠州刺史闾丘晓杀害有《王昌龄集》濠州刺史闾丘晓杀害有《王昌龄集》 2021/6/3010译文译文• 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朋友啊,洛阳亲友若是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朋友啊,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的心就像冰心一样晶莹剔透,问起我来;就说我的心就像冰心一样晶莹剔透,如玉壶一般坚守信念! 如玉壶一般坚守信念!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句从昨夜秋雨写起,为送别设置了凄这是一首送别诗首句从昨夜秋雨写起,为送别设置了凄清的气氛二句中的清的气氛二句中的“平明平明”点明送客的时间;点明送客的时间;“楚山孤楚山孤”,既写出了友人的去向,又暗寓了自己送客时的心情。
既写出了友人的去向,又暗寓了自己送客时的心情三、四句,写的是自己,仍与送别之意相吻合因为辛渐三、四句,写的是自己,仍与送别之意相吻合因为辛渐是诗人的同乡,辛渐返乡,亲友一定要问到诗人的情况,是诗人的同乡,辛渐返乡,亲友一定要问到诗人的情况,所以诗人送别辛渐时特别嘱托他:所以诗人送别辛渐时特别嘱托他:“家乡的亲友如果问到家乡的亲友如果问到我现在的情况,你就说,我的为人就像那晶莹剔透的一块我现在的情况,你就说,我的为人就像那晶莹剔透的一块冰,装在洁白的玉壶之中冰,装在洁白的玉壶之中表明自己不为遭贬而改变玉表明自己不为遭贬而改变玉洁冰清的节操构思新颖,委屈、怨恨之情含而不露洁冰清的节操构思新颖,委屈、怨恨之情含而不露 赏析赏析2021/6/3011简评简评•这是一首送别诗诗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首自己的高风亮节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朗胸怀和坚强性己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全诗即景生情,格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韵味无穷2021/6/30122021/6/3013• 761年(年(唐肃宗唐肃宗上元上元二年)诗人杜甫在饱二年)诗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心有了安身的处所,心情比较舒畅春暖花情比较舒畅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在江开时节,他独自在江畔散步赏花,定下了畔散步赏花,定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一《江畔独步寻花》一组七首绝句组七首绝句 •杜甫(公元杜甫(公元712--770),汉),汉族,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族,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生于河杜少陵,杜工部等生于河南巩县(现巩义市),唐肃南巩县(现巩义市),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部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大大李杜李杜”,人称,人称“诗圣诗圣”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诗史史”。
2021/6/3014• 2021/6/30152021/6/30162021/6/30172021/6/30182021/6/30192021/6/30202021/6/3021 结束语结束语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