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大班主题海底世界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docx
3页幼儿园大班主题海底世界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幼儿将能够:1. 了解海底世界中常见的动物和植物;2. 掌握简单的海底动物的特点和习性;3. 学习关于海洋环境的基本知识1.2 能力目标教师将通过本课设计,培养幼儿以下能力:1. 掌握简单的观察和比较的技巧;2. 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学习如何合作和分享彼此的发言和想法;3. 学习如何使用生活中的经验、观察和推理来发现问题和了解世界1.3 情感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幼儿将:1. 建立对海底动物和自然环境的兴趣,了解海洋的神奇和美丽;2. 养成善于观察、发现和表达的好习惯;3. 强化集体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培养爱护生命和环境的情感二、教学内容2.1 教学内容概述本课程主题为“海底世界”,包括以下教学内容:1. 介绍海底生物常见的种类和特点;2. 了解海底环境和潜水员的工作;3. 学习海底生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4. 回收利用废弃物品制作海洋自然艺术品2.2 教学内容分解1. 介绍海底生物的种类和特点(30分钟)– 通过多媒体介绍海底生物的种类和特点;– 班级分成小组,展开讨论,分享观察;– 集体讨论并出本节课的主要科学观点。
2. 了解海底环境和潜水员的工作(30分钟)– 通过多媒体展示海洋环境和潜水员的工作;– 由教师引导,让幼儿通过观察海洋环境和潜水员的工作情况,引导幼儿进行简单分析和猜测,培养幼儿的推理和探索精神;– 观看视频并发表学习心得3. 学习海底生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40分钟)– 通过视频和图片,让幼儿对海底生物有一个更加生动形象的了解;– 学习观察和比较技巧,在观察中积累经验;– 下载或扫描“海洋世界”APP,使用AR(增强现实)功能,学习海洋生物的视觉效果4. 制作海洋自然艺术品(20分钟)– 将各自家中的废弃品,如浮球、塑料瓶、布头等材料带入班级;– 给幼儿创建一个空间、时间和材料上的自由环境,引导幼儿发挥创意,组合材料,制作梦幻海底作品;– 最后进行集体评比,欣赏和分享每位幼儿的杰作;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多媒体展示:更加生动直观地介绍海底生物的种类、环境和潜水员的工作2. 小组分讨:鼓励小组间分享观察、发现和疑惑,并讨论探究问题3. 观察和比较法:培养幼儿发现和分析问题的能力4. 激发创造力:提供良好环境和材料,激励幼儿发挥创意,进行制作5. 集体评比:营造积极向上的群体氛围,激励幼儿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归属感。
四、教学反思本次海底世界的主题教学设计通过多媒体、小组讨论、观察比较等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海底生物的种类、特点和生活方式,同时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分析和创造能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幼儿的思维活动进行了引导和激发,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海底生物的特点和生活方式,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同时,教学中注重小组合作和分享,让每一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其中,学习如何合作和分享自己的想法,并在不断交流的过程中,激发彼此的创造力在课程结束后,通过集体评比和欣赏,营造了愉悦的学习氛围,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和归属感总之,本次海底世界主题教学设计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了幼儿的综合素质,同时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自然环境,提高了幼儿的对环境的意识和保护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