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九章压强 单元测试 (提高)【含答案】.docx
13页人教版八下物理第九章单元测试——压强(提高) 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2020·襄阳)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物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大于乙的边长甲对地面的压强为p1 , 乙对地面的压强为p2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若甲、乙密度相等,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1B. 若甲、乙密度相等,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2C. 若甲、乙质量相等,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1D. 若甲、乙质量相等,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22.(2020·南宁)如图所示,体积相同的长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其中甲、乙阴影部分为等大的正方形,甲、乙的密度分别为 ρ甲 、 ρ乙 ,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 , 将它们顺时针旋转90°,甲、乙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分别为 Δp甲 、 Δp乙 。若 Δp甲<Δp乙 ,则( ) A. ρ甲<ρ乙 , p甲>p乙 B. ρ甲<ρ乙 , p甲
ρ乙 , p甲>p乙 D. ρ甲>ρ乙 , p甲
已知它们的边长l甲>l乙 , 现将两物体均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厚度Dh,则( ) A. 若切去相等体积,P’甲可能小于P’乙 B. 若切去相等体积,P’甲一定小于P’乙C. 若切去相等质量,Dh甲一定小于Dh乙 D. 若切去相等质量,Dh甲可能小于Dh乙4.(2020·松江模拟)如图(a)所示,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静止在水平面上,它对水平面的压强为p若将它沿斜线切割为如图2(b)所示的两部分,它们对水平面的压强分别pa和pb , 则( ) A. p>pa>pb B. pa>p>pb C. p<pa<pb D. pa<p<pb5.(2020八下·北京期中)图是实验用的锥形瓶,将锥形瓶放在水平桌面上中央,已知锥形瓶的质量为 m1 、底面积为S;当往锥形瓶中倒入质量为 m2 的液体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锥形瓶所受的重力与水平桌面对锥形瓶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 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为 m2gSC. 锥形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 (m1+m2)gSD. 液体对瓶底的压力与桌子对瓶底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6.(2020·杨浦模拟)完全相同的圆柱体图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将圆柱体A、B分别置于它们的上方,甲、乙上表面受到的压强相等,如图所示。
现将A、B位置互换,互换前后甲、乙上表面受到压强变化量大小分别为△pA、△pB , 互换后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 , 则( ) A. △pA=△pB , p甲>p乙 B. △pA>△pB , p甲=p乙C. △pA=△pB , p甲<p乙 D. △pA<△pB , p甲=p乙7.(2020八下·重庆月考)如图所示,A、B 两个柱形容器(SA>SB , 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别向A,B 容器中倒入相同质量的甲、乙液体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 甲可能等于 p 乙B. 分别从A,B 容器中抽出相同体积的甲、乙液体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 甲一定大于 p 乙C. 分别向A,B 容器中倒入相同高度的甲、乙液体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一定小于p乙D. 分别从A,B 容器中抽出相同高度的甲、乙液体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 甲一定大于 p 乙8.(2020八下·长沙月考)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酒精和水,设容器底受到水和酒精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 , 则二者的关系是( ) A. p甲>p乙 B. p甲<p乙 C. p甲=p乙 D. 无法确定9.(2019·福建)如图,装有两种不同液体的烧杯置于水平面上,两液体没有混合。
上层液体的高度为h,密度为0.8ρ;下层液体的高度为2h,密度为ρ 则液体对烧杯底部的压強为( ) A. 2. 4ρgh B. 2.7 ρgh C. 2. 8 ρgh D. 3 ρgh10.(2019八下·北京期中)如图所示,同种材料制成的两个正方体金属块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在A的上表面施加竖直向下、大小为F的压力金属块A对B的压强为p1 , 金属块B对地面的压强为p2已知:金属块A、B的边长之比L1:L2=1:2,F:G A = 3:5,则p1:p2为( ) A. 2:3 B. 6:5 C. 3:2 D. 4:311.(2016八上·宝鸡月考)用高压锅煮粥,熄火后用冷水将锅冷却,拿去限压阀后打开锅盖,可以看到锅内的粥仍在沸腾 . 普通铝锅却看不到这样的现象 . 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熄火后,锅内温度迅速降到 100℃ 以下,但由于打开锅盖后气压降低,所以重新沸腾 B. 熄火后,锅内温度仍然高于 100℃ ,即使不冷却、不拿去限压阀,粥也在沸腾C. 熄火后,锅内温度仍然高于 100℃ ,冷却后锅内气压比原来降低,所以重新沸腾 D. 粥的流动性差,不易降温 . 熄火后即使不挠冷水、不拿去限压阀,粥也要沸腾较长时间12.(2016·大庆)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的U型玻璃管竖直放置,底部带有一个阀门K,右管横截面积是左管的两倍,当阀门K关闭时,左、右管中水面的高度分别为h和2h,现将阀门K打开,液面稳定时,左管水面上升的距离是( )A. 12 h B. 13 h C. 23 h D. h13.某同学用如图的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容器中加入液体后,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会发生改变,图中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 14.据报道,我国已制造出“世界上快的高速列车(图 ),运行速度可达 380km/h。
这种列车进站速度要比普通列车大一些. 为避免候车乘客被“吸”向火车的事故发生,站台上的安全线与列车的距离也要更大些这是因为列车进站时车体附近( )A. 气流速度更大、压强更小 B. 气流速度更大、压强更大C. 气流速度更小、压强更大 D. 气流速度更小、压强更小15.(2020·百色)如图所示为托里拆利实验的情景,要使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h变小,以下操作可行的是( ) A. 将玻璃管稍微倾斜放置B. 将玻璃管稍微向上提升C. 换用更粗的玻璃管做实验D. 将装置到山顶上做实验二、填空题(共6题;共17分)16.(2020·重庆B)甲、乙为两个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圆柱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沿水平方向切去上部分,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p与切去部分高度h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的密度为4.0×103kg/m3 , 则圆柱体甲的高度为________cm当切去的高度为12cm,将各自切去部分放置在另一个圆柱体的剩余部分的上表面时,甲剩余部分和乙切去部分的组合体对桌面的压强为p1 , 乙剩余部分和甲切去部分的组合体对桌面的压强为p2 , 且p1:p2=3:2,则甲乙圆柱体的底面积之比为________。
17.(2020·上海模拟)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则甲、乙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为△F甲________△F乙 , 对地面压强变化量为△p甲________△p乙 , 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力为F′甲________F′乙 , 剩余对地面压强为p甲________p乙(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8.(2019八下·永春期中)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不同的两种液体甲、乙,在两容器中,距离同一高度分别有A、B两点若两种液体的质量相等,则A、B两点的压强关系是pA________pB;若A、B两点的压强相等,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关系是p甲________p乙(两空选填“>”、“=”或“<”) 19.(2018九上·普陀月考)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盛有深度相同的水,则水对容器底压强Pa________Pb , 水对容器底的压力Fa________Fb;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a________F′b将两容器均倒置后,水对容器底压强P′a________P′b . (均选填“大于”、“小于”成“等于”) 20.(2018·杨浦模拟)如图所示,在竖直壁和水平地面的交角处置有边长为0.1米、重20牛的正方体,对正方体施加大小均为10牛的水平力F1和竖直力F2 . 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________牛,压强为________帕;正方体对竖直壁的压强为________帕。
21.(2018八下·上饶期末)如图所示是某物理老师表演“隔空打物武功”的视频截图,该老师在大水缸后向点燃到蜡烛方向猛击一掌(掌不碰到大水缸),蜡烛竟然灭了,原因是受到手掌的作用,空气向前运动,手掌停下后,空气因________继续从水缸两侧流到蜡烛周围,因为流速大的地方压强________,于是产生指向蜡烛的气流把蜡烛吹灭 三、实验探究题(共3题;共19分)22.(2020八下·射阳月考)某科学实验小组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骤如下: (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2)如图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________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为29.9N; (3)如图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有刻度部分的长度L为________cm,计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S为________cm2(精确到0.01); (4)此实验实验原理是________,(用题目中字母表示)计算得到大气压强的数值为________Pa; (5)同学们发现实验误差较大,请分析,该实验过程中导致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