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学年北京市二十二中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doc

14页
  • 卖家[上传人]:泽玥15****2海阔
  • 文档编号:282362236
  • 上传时间:2022-04-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28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2高考历史模拟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两千多年来,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主要在于( )A.儒家思想代表封建统治阶级利益 B.儒家思想本身具有兼容和发展的特性C.孔子对中国人的影响非常深远 D.其它思想不能对儒家思想构成威胁2.下图是《全球通史》中“新兴西方的世界(1763年)”插图,出现图中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新航路的开辟B.英国殖民帝国的崛起C.工业革命D.世界市场初步形成3.下表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全国拖拉机及机耕面积完成情况表计算单位1957年计划实际比计划增长%拖拉机标准台514612000133.2机耕面积万亩7582754263.3据此能够得出的结论是A.农业机械化基本实现 B.一五计划超额完成C.三大改造效果显著 D.农村生产力水平提高4. “人类的历史是文明的历史。

      这一历史穿越了历代文明,从古代苏美尔文明和埃及文明到古典文明和中美洲文明再到基督教文明和伊斯兰文明,还穿越了中国文明和印度文明的连续表现形式文中提到的“古典文明”产生的地区是A.东亚 B.北非 C.西亚 D.欧洲5.中国近代某文献提出了一系列“新事物”,如:禁止与外国交涉时使用“夷狄”等带侮辱性的文字,主张建设铁路、轮船等设施,提倡学习欧洲建立银行,并提出废除八股等改革措施该文献是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C.《变法通议》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6.西汉初年,一些先朝的礼制如车马殉葬制度不复存在;从汉文帝到汉武帝末年,车马殉葬制度在诸侯王墓葬中重新被发现这一变化表明西汉A.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 B.社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C.诸侯王实力日益增强 D.儒家思想重新受到重视7.罗马法规定,当“某人通过建造或拆除某一部分的方式,改变了建筑物的原有结构有害于公共利益时,新施工行为即被限制甚至遭到禁止”这表明罗马法A.保护关注弱势群体利益B.维护罗马全体居民的合法权益C.注重对私有财产的保护D.注重协调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8.与唐朝形成“翁婿”关系,加强汉蕃民族融和的是A.唐太宗时期 B.唐高祖时期 C.唐玄宗时期 D.武则天时期9.1976年10月6日晚12点,于光远将确认可靠的“小道消息”传给国务院政研室的同事李昌夫妇,大家都兴奋得许久没睡。

      小道消息”的内容最有可能是A.唐山大地震B.四人帮被“粉碎”C.改革开放政策出台D.邓小平复出10.下图是某次展览中的一幅展品“东汉书信纸”,它原衬垫于铜镜之下,故呈圆形,据推测为家书的残片它以麻为主要原料,并通过施胶等加工技术,改善了纸面的白度和平滑度,使得纸张厚薄均匀以下对该展品的说明和论证,正确的是:A.当时造纸术已较成熟B.展品上的字体是草书C.印刷术已经开始流传D.纸最早发明始于东汉11. “如果说1971年中国加人联合国,从此登上世界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标志着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标志着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A.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B.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C.中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D.中国在朝鲜核问题六方会谈中发挥重要作用12.1955年8月,中美大使级会谈在日内瓦(后在华沙)举行,至1970年会谈共进行了136次中方代表是驻波兰大使王炳南,美方代表是驻捷克斯洛伐克大使约翰逊,双方就彼此关注的问题进行接触和交换意见中美大使级谈判A.反映国际形势逐步缓和B.标志中国外交政策改变C.体现中国外交的灵活性D.为中美建交奠定了基础13.下图中的古建筑建成于:A.希腊荷马时代 B.希腊古典时代 C.罗马帝国时代 D.西欧的中世纪14.在古希腊雅典,口头话语长期占据重要地位,无论是在民主政治的决策机构公民大会上,还是在民主的审判机构公民法庭上,抑或在城邦一年一度的公共葬礼上,政治领袖字斟句酌的精彩演说都是一道独具特色的风景线。

      这一现象本质上是雅典A.公民积极参政的反映 B.演讲发达的结果C.思想文化繁荣的体现 D.政治体制的产物15.明成祖时,“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据此分析,明代内阁A.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B.六部逐渐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C.自设立起即为法定决策机构D.地位虽有变化但职能基本未变16.演讲是时代的见证下表的演讲内容反映出当时的主流思潮是A.理性主义 B.浪漫主义 C.自由主义 D.社会主义17.1958年,苏联向非共产党国家出口的石油占石油出口总量的74%,1963年上升到89%;1958年,苏联宣布,凡是向西欧国家出口的石油产品降价22.5%,向东欧国家出口的只降价6%;1962年,苏联再次调整出口价格,分别降价55.7%和8.3%材料反映A.社会主义阵营已名存实亡B.经济政策摆脱意识形态束缚C.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D.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缺乏资金18.北魏孝文帝说:“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

      这番话表明孝文帝意欲A.表明拓跋氏的宗教信仰 B.改变鲜卑族的生活习惯C.强化汉文化的根基作用 D.实现鲜卑族与汉族的平等19.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中,提出了停止使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没收地主阶级土地之政策,而以减租减息作为抗日战争时期解决农村土地问题的方针这一方针A.成为中共全国性的土地纲领 B.壮大了正面战场的抗战力量C.形成了全面抗战路线的核心 D.有利于开创敌后抗战新局面20.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武帝”这一现象是孝文帝改革的哪一措施的具体体现A.使用汉语B.采用汉姓C.学习汉族的礼法D.与汉族贵族联姻21.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中“半殖民地”的含义是A.中国的经济成了列强经济的附庸B.中国政府变成了列强统治和侵略中国的工具C.中国丧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的主权D.外国资本主义不断加强对中国的控制22.对秦始皇、唐太宗和康熙帝的共同历史作用表述正确的是A.都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B.都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C.都促进了盛世局面的出现 D.都是地主阶级的杰出政治代表23.《史记》载,韩国制订“疲秦计划”(派水工郑国游说秦王大兴水利),嬴政采纳郑国的建议后,发觉这是韩国的阴谋,于是下令驱逐所有其他诸侯国的人,为此李斯作《谏逐客书》,改变了赢政的主张,网罗天下英才。

      郑国渠修成后关中变成沃野,秦国富强起来,后统一六国这说明A.秦王善于纳谏重用儒学人才 B.国家兴衰取决于统治者的才能C.秦国崛起开始于修建郑国渠 D.招贤纳士助推秦国完成了统一24.明代商人凭借财富实力,面对自然灾害,能有效组织起地方赈救事宜,有的甚至通过为有关部门进呈建言、供备咨问、领任差事、调节地方解纷等方式,直接参与地方和国家事务的处置这说明明朝A.商人取代士绅承担公共职能 B.政府对地方基层管理的强化C.经济发展拓展商人参政空间 D.士商相互渗透合流趋势明显25. “廷寄交片依葫芦,万端政务效葫芦”反映的是A.明朝内阁强化皇权 B.清朝内阁形同虚设C.清军机处强化皇权 D.明朝厂卫强化皇权26.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外交上实行“一边倒”政策:60年代,外交重点转移到亚非拉国家,形成了反苏反美的“两条线”外交战略;60年代末,又确立了“联美反苏”的“反霸一条线”政策这反映出新中国外交A.受到国际形势影响 B.奉行不结盟政策C.自主性逐渐减弱 D.致力于全方位外交27.最早沟通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人工运河开凿于A.战国时期 B.秦朝 C.汉朝 D.隋朝28.在美国胡佛政府后期,人民群众特别是失业工人斗争十分激烈。

      唯一的希望在于代议制度似乎无力提供的、具有力量和意志的政府领导有些人以羡慕眼光看着莫斯科,有些人看着柏林和罗马人们的“希望”“羡慕”所折射出的共同信息是指A.改变资本主义代议制度 B.借鉴苏联管理经济模式C.建立国民经济军事化体制 D.渴望扩大政府职能29.1920年12月,列宁在俄共(布)莫斯科组织积极分子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如果我们把一个矿租让给外国资本家,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就有可能开发自己的矿至于租让哪些地区,我们是有选择的这意味着列宁A.对外政策的重心发生改变 B.正式取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明确了国家工业化的目标 D.认识到国家资本主义的作用30.据载,从6月14日,英法军进行了7天的炮火准备,第一天英军伤亡近6万入,7月中下旬,英法联军再度发起进攻,但未能突破德军的防线,但钳制了德军对凡尔登的进攻,进一步削弱了德军实力据此判断,这场战役是A.马恩河战役 B.凡尔登战役 C.索姆河战役 D.日德兰海战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 材料 1865年,中亚的浩罕汗国军官阿古柏入侵新疆。

      阿古柏勾结英国和俄国,妄图分裂中国领土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东南沿海出现危机,李鸿章认为,“新疆不复,与肢体之元气无伤”,应加强海防力量,其主张得到相当多的支持者但也有一些“塞防论”者反对左宗棠主张:“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不可偏废1875年清廷采纳了左宗棠的建议,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他提出了“缓进急战”、“先北后南”的方针,经充分准备,于1876年4月在肃州(今酒泉)誓师,率军进疆,不久收复乌鲁木齐、玛纳斯等地在西征军的打击下,阿古柏走投无路,服毒自杀1878年1月.2日,和田克复,清军取得收复新疆之战的胜利——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左宗棠收复新疆32.古丝绸之路是中外文明交汇的重要通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唐初之时胡风盛行,有一种被称为胡瓶的银带把壶沿丝路传入中原,这便是唐三彩凤首壶的原型,银带把壶有"萨珊(波斯王朝)式"和"粟特(西域古国)式"之分唐三彩凤首壶在继承"粟特式胡瓶"长颈、扁腹、圈足、单柄特征的基础上,将凤鸟的头部雕塑成具有三维空间特征的立体造型,使得凤首壶多了几分传统意韵,更重要的是,这从整体上改变了壶的形制结构,使之成为一种新的器形,凤首壶腹部两面堆贴纹饰、有弯弓骑射的人物,有翩斑起舞的凤凰,所饰纹样明显汲取了本土化的艺术元素.隋唐以来,风乌纹摆脱了原始迷信和宗教思想的限制,在各种工艺品上展翅鸣舞,是这一时代审美特征的显现。

      考古发现的宋代凤首壶主要分布于广东和福建,安徽、江西等地也有零星发现广州是宋代最早设立市舶司的对外贸易港口为满足陶瓷外销的市场需求,广州西村窑应运而生,生产的凤首壶数量较多,多远销海外,西村窑是北宋时期一个以生产外销瓷为主的大规模的民间窑场,被称为"仿造各地名窑产品的工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