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鉴赏术语一览表.doc
4页1阅读鉴赏术语◎表达方式的答题术语表达方式 主要效果肖像描写 以形传神动作描写 表现人物性格特点语言描写 言为心声,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心理描写 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细节描写 准确、传神、鲜明工笔细描 精雕细刻、纤毫毕现、具体生动白描 简笔勾勒、简洁、准确、传神描写景物描写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寄托情感直接抒情 直抒胸臆抒情间接抒情 寓情于景,蕴藉含蓄插叙 丰富内容、深化主题、曲折有致记叙倒叙 设置悬念、吸引兴趣、波澜起伏叙后议论 画龙点睛、点明题旨议论比喻论证 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表达方式 鉴赏术语 鉴赏用语运用第一人称特点:“我”既是故事情节的讲述者又是其中的参与者、见证者、亲历者好处:真实亲切,拉近小说与读者的距离,便于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不足:只能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受到一定的限制,是“有限的讲述” 运用第二人称 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叙述人称运用第三人称特点:叙述人只是故事情节的讲述者,并非故事情节中的参与者、见证者、亲历者,叙述人站在故事我外部,以旁观者的身份讲述故事,视角或有限也可无限好处:叙述自由,超越时空,无所不知不足:叙述缺乏亲切感,使小说与读者之间产生距离。
运用顺叙方式 故事的基本因素交待清楚,使叙述自然顺畅巧用倒叙方式 造成悬念,引人入胜运用插叙方式 使内容充实,故事情节更加完整、清晰叙述方式运用补叙方式 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上帝俯瞰——全知视角特点:小说的叙事人就是作者,全知全能,无所不在,绝对控制,什么都为读者安排妥当了好处:容量丰富,讲述自由,阅读时信息清楚了然,不必让读者劳神费心,苦思冥想叙述叙述角度凡人目光——有限视角特点:小说的叙事人不再是全知全能的上帝——作者,而是小说中的某个人物,讲究含蓄,讲究隐藏、留白好处:能充分激发读者的阅读能动性,主动参与,全心投入,更能体验到阅读的魅力,将读者变为小说的第二作者2工笔细描(详、繁) 绘形绘声绘色,淋漓尽致地表现人物的形象性格或事物的完整面貌详略得当粗笔白描(略、简) 廖廖数笔,勾勒出人物、事物的神韵正面描写 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神态、心理、细节、语言、动作,使人物或事物形象更加生动逼真,栩栩如生正侧结合侧面描写 通过旁人或景物、环境来有力的烘托某一人物或事物的形象细节描写 人物、事物某一细小的神态、动作 关注细节,于细微处见精神;以小见大,更能表现人物或事物的神韵。
写景技巧移步换景,定点换景,定景换点;形声色味触结合;由远而近,由近而远;由动而静,由静而动;动静结合,以动衬反衬静,以有声反衬无声;从高到低,从低到高;从上到下,从下到上;由表及里,由外而内场景描写的6 大功能①给全篇“定调” ,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使小说进入叙事更舒缓、自然;②营造意境与渲染气氛,感染读者,感染小说中人物;③推动小说情节向前发展;④导引(铺垫)人物出场⑤烘托人物心理,揭示人物性格⑥作为某一现实生活的象征描写其它描写笔法主次结合,相得益彰;虚实结合,虚实相生;先抑后扬,引发好奇;对比衬托,有力突出夹叙夹议 叙述是议论的基础,议论是叙述的升华,使文章既有形象性又有哲理性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情感浓烈饱满,直接感染读者抒情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情感抒发委婉含蓄,耐人寻味议论1.开头或结尾的议论点明文章的主旨2.文章中间的议论常起过渡、引出主旨的作用说明 ※不作要求表现手法的答题术语鉴赏术语 特点、作用象征 通过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与之有某种联系的概念、思想情感引申事理,形象而含蓄,耐人寻味借此言彼,生动形象;巧妙寄托,耐人寻味;委婉含蓄,引人联想借古讽(喻)今 借古人古事针砭今人今事,委婉含蓄,发人深省铺垫 为主要情节做准备或酝酿高潮到来之前的一系列非主要情节。
它可以先是情节发展的必然性,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可以制造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关注抑扬 在发展变化的发差中突出事物,两相对照,形成起伏之势,给读者强烈印象,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托物言志 假托某种具体事物来表达作者特定的主张或哲理把要抒发的情感阐发的思想借助于某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含蓄地表达出来,能给人留下思考的余地白描 不设喻,少修饰,不用华丽的辞藻,以最经济最俭省的笔墨勾勒鲜明生动的形象它往往起到寥寥几笔就能突出事物神韵的效果虚实结合 抓住重点,以实衬虚或以虚衬实,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鲜明地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题旨结构紧凑,笔墨集中借景抒情 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3开门见山 文章开头直入主题,不拐弯抹角衬托或渲染 用另外的事物来陪衬、对照,或浓重描绘某一事物,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特点为行文设置铺垫,营造氛围点面结合 文章结构中叙写事件全过程是面,抓住某一特殊情节或细节是点能反映出事物的全貌,突出重点,表达事件的普遍意义和特殊意义以小见大 抓住最能体现大主题的、看似平凡细小却包含典型意义和生活哲理的小事件来叙写感人且具有社会意义。
悬念 在情节发展中设置某种疑端或矛盾冲突,使人产生关心事物发展或人物命运的心理活动,引人入胜伏笔 对作品中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在不大引人注意的地方预先作出暗示或提示,到适当的时机给予呼应,以收到前后连贯、结构严谨的效果联想想象 联想想象经常在一起使用,可以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形象更丰满、生动,增添文章的艺术表现力动静结合 动衬静,静衬动,互相烘托,相得益彰对比 突出事物特点,使形象鲜明选材技巧的答题术语以小见大;点面结合;虚实结合;由古而今,从中到外;形散而神不散结构或情节技巧——布局谋篇技巧的答题术语位 置 术语(特点或作用)开头 ①开门见山,直接点题;②统摄全篇,总领(引起)下文;③巧设悬念,吸引读者;④埋下伏笔,巧作铺垫;⑤巧设文眼,统领全篇;⑥托物起兴,委婉含蓄;⑦直抒胸臆,奠定基调;⑧先抑后扬(欲扬故抑) ,造成波澜;⑨提纲挈领,引出下文中段 ①承上启下,巧妙过渡;②呼应上文,照应下文;③详略分明,主次结合;④以点带面,点面结合;⑤明暗双线,层层推进;⑥多次延迟,反复摇摆;⑦跌宕起伏,一波三折末段 ①首尾呼应,结构完整;②总结上文,卒章显志;③水到渠成,揭示主旨;④画龙点睛,深化(强调或突出)主题;⑤言尽意未穷,发人深思;⑥戛然而止,回味无穷;⑦结局既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⑧结构浑然一体,无懈可击语言技巧的答题术语分类 鉴赏用语①善用叠词或拟声词,既有形象美,又富音韵美,读起来琅琅上口;遣词技巧②十分注重炼字(或推敲字词) ,有力地表现了……①句子长短相间,整散交错,既有整齐匀称之美,又有流动变化之美,使行文自然流畅,音韵和谐,极富艺术感染力。
造句技巧②善于运用 X(X=排比、对偶、反复、反问、设问)句,……地表现了(突出了)……(句子的主要内容)比喻 用打比方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使事物生动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易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说明,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深入浅出比拟 拟人亲切感人,感情鲜明;拟物新颖别致生动形象拟人 使语言生动形象,表达亲切,有情趣,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借代 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形象代抽象,委婉含蓄又生动形象修辞技巧夸张 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给人以启示;表达感情更强烈,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感4染力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对比 揭示好同坏,善同恶,美同丑的对立,使人们在比较中得到鉴别;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对偶 结构正气,节奏感强,有音乐美,便于吟诵;在内容上或两两对比,或两两映衬,或两两补充便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排比 一气呵成,节奏鲜明;突出强调;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内容集中,气势酣畅;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衬托 突现正面或反面事物,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反复 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深刻印象。
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感,增强旋律美设问 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提示注意,突出强调,引起思考,使自己的回答具有说服力,增强表达效果反问 强调语气,语气强烈,强化情感双关 表意丰富,委婉含蓄,耐人寻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