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学好数学应用题的几点策略.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60049252
  • 上传时间:2022-02-2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89.46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学好数学应用题的几点策略                    摘 要: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小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达到应用题的多能性目标,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任务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采取一定的策略加强学生思维训练关键词:题意;论证题目;遵循规律一、抓住关键,理解题意二、借助手段,找准关系这是解答应用题的最关键一步例如:有一艘轮船,下午三时整从甲地开往乙地,凌晨一时到达,一共行驶了300千米的路程,求这艘轮船的速度教师在引导学生读题的时候,首先应让学生知道:要想求出轮船的速度,必须知道轮船行驶的时间是多少这时就涉及24计时法和12计时法的有关知识通过引导让学生明白:下午三时就是24计时法里的15时,行驶到到夜里24时,一共用了24-15=9(时),那么这艘轮船一共用的时间就是9+1=10(时)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就能很快求出这艘轮船的速度了这样层层推进,从不同角度去分析数量关系,拓展解题思路,拓宽思维广度,学生一定能轻松愉快地学好数学三、条理清楚,灵活解题要想达到灵活解题,必须做到“一看二算三查”如:梯形的上底是10米,下底是30分米,高是1500厘米,求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这道题大部分学生通过读题知道单位不统一,必须转换成相同的单位才能计算。

      一看就是数据要看准二算就是必须正确说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即:(上底+下底)×高÷2,带入转换后的数据,就能很快地求出结果三查就是计算结束后,检查一下计算过程有没有遗漏的地方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有条理地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灵活性四、多重方位,论证题目数学课堂教学重点强调“审、析、解”三步,抓住这三步,学生基本上就能解决一般的数学应用题了但有经验的教师不会满足于此,往往会引导学生去学会论题,把思维训练推向新的境界如:求棱长为10厘米的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结题的过程也许很简单,大部分学生能轻松完成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完整、条理地叙述分析过程,计算时要叙述每步计算的意义,达到举一反三,不断拓展的训练效果 五、遵循规律,学会编题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分析,学生的积极参与,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他们初步掌握了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形成了一定的解题技能此时,教师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遵循规律,编写一些有趣的数学题,往往会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学习了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后,让学生回家看看自家今年收了多少粮食,量一量家里粮食囤子有多高,有多粗,算算今年家里收的粮食有多重。

      学生往往会很感兴趣,会很高兴地接受老师“安排”的“任务”,回家动手量一量,算一算,编写一道很实用的数学应用题这里提醒一下,教学时,教师要注意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结合教材特点,循序渐进地进行做到难度适宜,有趣味,这样学生才会积极参与,做到寓教于乐作者单位 江苏省盐城滨海港经济区第二中心小学)编辑 段丽君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