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预防泌尿系统感染ppt课件.ppt
14页如何预防如何预防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1 1pptppt课件课件. .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肾脏:生成尿液肾脏:生成尿液输尿管:输送尿液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暂时储存尿液膀胱:暂时储存尿液尿道:将尿液排除体外尿道:将尿液排除体外2 2pptppt课件课件. .•尿道是膀胱通道体外的排泄管道•男性承认平均是长18CM 全程有尿道内扣、尿道膜部、尿道外口三处狭窄,是尿道结石的滞留之处•女性尿道长3-5CM,宽短直,后方邻近肛门,因而易患尿路逆行感染 尿道3 3pptppt课件课件. .泌尿系统感染的严重性•泌尿系统感染是医院最常见的医院感染•根据美国医院感染监控系统报告,医院泌尿道感染占医院感染的35%-45%,居医院感染的首位,其中80%与留置泌尿道插管有关•尽管大多数患者的泌尿道感染是自限性无菌状菌尿或轻微感染,但当引流装置去除后,某些患者可能发生更严重的感染,如肾盂肾炎、菌血症等泌尿道感染可使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严重的可导致死亡•因此预防和控制感染,是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的重要举措4 4pptppt课件课件. .泌尿道感染的发病机制•内源性感染:在住院患者中,绝大多数的泌尿道感染都与使用导尿装置有关。
正常情况下尿道的正常菌随尿液排出,当插入尿管时,这种冲洗功能丧失,会阴部和尿道菌丛在尿管外部和尿道粘膜之间上行扩散至膀胱(在24小时——48小时内完成)除此之外,插管时尿道机械损伤,有利于微生物自损伤粘膜处侵入•外源性感染:泌尿道感染可由尿液引流系统(通过远端引流管交接处导致细菌侵入)受污染,尿液中的细菌逆流至膀胱引起尿液导管引流系统污染的常见原因有:医务人员手的污染;污染的膀胱冲洗液、使用灭菌不彻底的器械、插管时会阴部消毒不彻底或消毒剂污染以及未采用标准无菌技术等5 5pptppt课件课件. .泌尿道感染常见诱发因素和危险因素 诱发因素:诱发因素:1 1、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尿道周围菌丛进入膀胱或上尿路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尿道周围菌丛进入膀胱或上尿路2 2、细菌沿导尿管外表面向上移行(三个环节:细菌沿导尿管外壁与尿道口、细菌沿导尿管外表面向上移行(三个环节:细菌沿导尿管外壁与尿道口粘膜之间的空隙而上行;尿管与尿袋导管相连处污染;尿袋出口处污染)粘膜之间的空隙而上行;尿管与尿袋导管相连处污染;尿袋出口处污染)3 3、开放式引流开放式引流4 4、封闭式引流的破裂封闭式引流的破裂。
危险因素:危险因素:引起感染的决定性因素为机体的抗病能力和微生物的致病力引起感染的决定性因素为机体的抗病能力和微生物的致病力1 1、导尿管使用的时间(过长)留置尿管期间随时评估病人情况,如病情、导尿管使用的时间(过长)留置尿管期间随时评估病人情况,如病情允许应及时拔除尿管允许应及时拔除尿管2 2、导尿系统的密闭性(开放性或密闭性被破坏)避免轻易分离导尿管与、导尿系统的密闭性(开放性或密闭性被破坏)避免轻易分离导尿管与集尿袋接头,减少集尿袋更换频率,每周更换集尿袋接头,减少集尿袋更换频率,每周更换1~21~2次3 3、性别和年龄(女性病人、老年病人)性别和年龄(女性病人、老年病人)4 4、慢性疾病(糖尿病、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衰、慢性肝炎、、慢性疾病(糖尿病、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衰、慢性肝炎、肿瘤、结核病、其他肾脏病等,宜导致机体抵抗力降低肿瘤、结核病、其他肾脏病等,宜导致机体抵抗力降低5 5、治疗因素(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因素(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6 6pptppt课件课件. .泌尿道感染的诊断•临床上导尿管相关性菌尿病人仅有20%-30%的患者出现临床症状,而大多数患者则表现无症状性菌尿症。
菌尿症患者中大约有1/4的病人可发生上行感染,如肾盂肾炎、前列腺炎、附睾炎和精索炎等菌尿症的全身并发症是菌血症和败血症泌尿道感染的临床表现泌尿道感染的临床表现有症状患者出现尿急、尿频、尿痛等尿路刺激 症状,或出现排尿困难、下腹触痛、血尿、肾区叩痛,伴有或不伴发热7 7pptppt课件课件. .泌尿道感染的预防与控制•预防医院泌尿道感染有效的干预措施1 1、除非有临床指征,否则应避免插导尿管如尿路、除非有临床指征,否则应避免插导尿管如尿路梗阻、尿潴留、尿量测定、手术梗阻、尿潴留、尿量测定、手术2 2、应限制引流的持续时间应限制引流的持续时间3 3、进行插管和其他泌尿道操作时,采用正确的无菌、进行插管和其他泌尿道操作时,采用正确的无菌技术操作技术操作4 4、在进行插管或解除导尿管系统时,必须坚持洗手在进行插管或解除导尿管系统时,必须坚持洗手5 5、插管前彻底清洗尿道周围区域,使用消毒剂清洗、插管前彻底清洗尿道周围区域,使用消毒剂清洗会阴部6 6、采用合适的润滑剂进行非创性导管插入采用合适的润滑剂进行非创性导管插入7 7、应用的封闭式引流系统必须保持密闭,避免使用、应用的封闭式引流系统必须保持密闭,避免使用开放式引流系统。
开放式引流系统8 8、尽可能的把尿管固定牢,防止尿管在尿道内移动尽可能的把尿管固定牢,防止尿管在尿道内移动9 9、对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病人,尽可能避免、对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病人,尽可能避免留置尿管,如果需要膀胱引流,应间断性的插管留置尿管,如果需要膀胱引流,应间断性的插管8 8pptppt课件课件. . 已被推荐但还没证实能减少感染发生的措施1、为病人提供充足的水分2、对插管病人进行适当的会阴卫生3、对负责插管和护理的人员进行培训4、从膀胱到收集袋的引流要保持通畅,引流袋放置位置要低于膀胱水平5、应使用直径最小的导尿管9 9pptppt课件课件. .泌尿系统感染的护理•1、一般护理 防止泌尿系统逆行感染,保持尿道口清洁,每3日更换尿袋,位置要低于耻骨联合,防止尿液逆流没半个月更换尿管一次遵医嘱给予膀胱冲洗 保持留置导尿管通畅,妥善固定导尿管、防止导尿管及连接管扭曲折叠,观察尿液引流情况 及时放出尿袋中的尿液,观察尿液的颜色、性状和量 鼓励患者多饮水或告知家属给患者多鼻饲温开水,避免感染和结石 训练膀胱反射功能,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在拔管前应作间歇性夹管和引流,每3-4小时开放一次使膀胱定时充盈和排空。
1010pptppt课件课件. .2、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尿液性状等变化尤其是体温的变化;观察尿路刺激征、腰痛的情况,有无伴随症状;观察有无高热持续不退或体温升高,伴腰疼加剧等,一旦出现常提示肾周脓肿、肾乳头坏死等并发症,应及时报告医师协助处理3、用药护理 (1)合理用药:遵医嘱合理选用抗生素,注意观察药物用法、剂量、疗效、注意事项及药物不良反应 磺胺类药物(如复方磺胺甲噁唑):口服可引起恶心、呕吐、厌食等胃肠道反应,经肾脏排泄时易析出结晶,还可以引起粒细胞减少等,服用期间应多饮水,以减少磺胺结晶的形成和减轻尿路刺激征;或口服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增强疗效初次感染首选药物)1111pptppt课件课件. .4、心理护理 应向病人解释本病的特点 及规律,说明紧张情绪不利于尿路刺激征的缓解,指导病人放松心态、转移注意力,消除紧张情绪及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对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病人,应与病人分析其原因,让病人指导造成疾病久治不愈的根源所在,共同制订护理计划,克服急躁情绪,保持良好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5、健康指导(1)、疾病知识指导:向病人及家属讲解引起和加重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积极治疗并消除尿感的易感因素 (2)、生活指导:指导病人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正确清洁外阴的方法,注意劳逸结合,饮食营养均衡,增强机体抵抗力 (3)、用药指导:指导病人按医嘱正确服药,学会观察药效和不良反应,不随意停药或减量,避免复发;定期做尿常规检查和细菌培养1212pptppt课件课件. .1313pptppt课件课件.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