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院士专家胶州行”活动项目需求申报表.doc
50页.“胶州市院士专家行”项目一览表序号项目名称牵头单位项目类别承接单位、专家、联系方式页码1胶州市旅游业发展的宏观战略研究市发改局咨询论证5-62三大平台与新城区统筹协调发展市发改局咨询论证73新城区发展方向市发改局咨询论证84“十二五”期间胶州市应该如何进行工业园区整合与提档升级?市发改局咨询论证95“十二五”期间胶州市应该如何“转方式、调结构”?市发改局咨询论证106如何促进胶州教育均衡发展市发改局专题讲座、研讨117薄壳核桃商品化、产业化发展项目市发改局咨询论证128青年水库生态休闲综合旅游森林公园市发改局咨询论证139城市湿地公园规划的研究市发改局咨询论证1410林地综合开发利用市发改局技术攻关1511如何有效启动西部商贸区各专业市场,尽快形成市场集群效应市发改局咨询论证1612如何优化我市服务业空间布局结构市发改局咨询论证1713如何高起点做好胶州湾产业新区的服务业发展工作市发改局咨询论证1814山洲水库水利风景区项目市农业局咨询论证、研发合作1915洋河采摘节洋河镇咨询论证2016少海水质保护、水草控制少海管理处咨询论证2117盐碱地绿化研究胶州湾产业基地咨询论证22序号项目名称牵头单位项目类别承接单位、专家、联系方式页码18地下室防水市发改局技术攻关2319三里河物流园区建设项目市发改局研发合作2420应临港农产品保税物流中心电子商务平台项目市发改局产学研结合2521提高中频感应炉工作效率降低能耗的关键技术市企业发展局咨询论证2622工业和环保设备运用监控系统市企业发展局咨询论证2723热电公司生产过程智能决策系统市企业发展局咨询论证2824无毒环保塑料稳定剂生产技术市企业发展局技术攻关2925清洁生产沉淀硫酸钡生产技术市企业发展局技术攻关3026复合磷酸锌防锈颜料生产技术市企业发展局技术攻关31序号项目名称牵头单位项目类别承接单位、专家、联系方式页码27几种调味品质量控制技术市企业发展局技术攻关32287S活动全面推行市企业发展局咨询论证33-3429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体系建设市企业发展局咨询论证35-3630高科技铁塔研发市科技局咨询论证3731关于乡镇卫生院信息化建设关键技术与系统集成的研究市卫生局咨询论证38-4232洋河中心卫生院发展市卫生局人才引进和设备配套4333营海卫生院发展规划市卫生局咨询论证4434罗非鱼选育种中现代生物技术的运用市海洋与渔业局研发合作、技术攻关45-4835新型紫微光干燥杀菌工艺研究项目市科技局技术攻关49-50 / “院士专家胶州行”活动项目需求申报表项目名称胶州市旅游业发展的宏观战略研究项目类别咨询论证单位名称高级专家协会胶州分会通讯地址胶州市路1号单位负责人王寿鹏联系82288056项目联系人建华联系82288056电子信箱01项目简介(包括:1项目研究目标与容;2、立项必要性与现有基础;3、主要技术难点和问题;4、技术、经济、社会效益指标;5、项目承担单位情况)胶州人杰地灵,创造了世界闻名的新石器时代原始氏族社会的三里河文化,有西汉祓国旧址,明代养马城“牧马城”遗址,清代著名书画篆刻艺术家、被列为“八怪”之一的左笔高手高凤翰故居旧址等各级遗址14处,以与大量的古葬墓、古庙宇和金石碑刻、书画诗文。
勤劳智慧的胶州人民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具有300多年历史的“胶州大秧歌”驰名中外,全国保留剧种胶州茂腔、胶州剪纸等也都在国外有一定的艺术影响力 三里河文化遗址位于胶州市城区南部的三里河村,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里河文化遗址共分两层,上层为龙山文化层,下层为大汶口文化层,较完整地记录了新石器时代原始氏族社会的文化、生活状态,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历史地位,遗址出土的黑三足鬶、黑罐等充分显示了当时发达的农业生产和精湛技术 艾山风景区位于市胶州西南20公里处,由艾山、东石、西石三个景点组成,是一处历史古迹众多,文化积淀丰富的综合性旅游风景区距今已有一亿两千多万年的历史,现为国家AA级旅游风景区,省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 高凤翰纪念馆坐落于其故里胶州南三里河村北,占地约16亩,建筑面积1960平方米清代著名左笔书画家高凤翰是“八怪”中杰出人物之一,其书画以清雅乖拙蜚声宇,更以其左手奇才彪炳艺林纪念馆包括故居与附设两大部分,故居部分有石鳌馆、春草堂、北堂、竹西亭、南斋、南斋池等,供参观者了解高氏之家世行实等情况 胶州三里河公园位于胶州市新城区,总占地面积31.8公顷,总投资1.2亿元,公园合理组织地形、水体、道路、建筑小品、自然植被等景观要素,展示出“一心两桥三园多丘十八景”的自然山水格局,成为具现代景观特色、富历史人文气息、适宜人居住休闲娱乐的城市流水公园。
公园免费向群众开放,先后荣获亚洲最佳园林景观例奖、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省省级风景名胜区、人居环境例奖等荣誉称号少海新城位于胶州城区东南侧,总面积16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6.28平方公里,可以和西湖相媲美少海的前身是滞洪区,建设用地属盐碱地湖区的水源主要是上游城区河流汇集的雨水,下游与大沽河相接依托着大型水体,少海将建设成为“宜游、宜业、宜居”的现代化服务景区,市休闲旅游后花园自2007年11月份正式启动以来,已投入建设资金20亿元南湖的基础设施和景观建设基本完成,北湖工程建设全面展开,到2010年底北湖的基础设施将全面完成近年来,胶州市的旅游资源日趋丰富,急需专家给予高水平的规划和指导寻求的合作方式1、专题讲座、研讨;2、撰写咨询论证报告;3、技术攻关; 4、产学研结合;5、产品中试、测试;6、其他 (请选择相应合作方式打下划线)“院士专家胶州行”活动项目需求申报表项目名称三大平台与新城区统筹协调发展项目类别社会事业单位名称胶州市发展和改革局通讯地址胶州市路1号单位负责人王联系82288210项目联系人国祥联系82288221电子信箱项目简介(包括:1项目研究目标与容;2、立项必要性与现有基础;3、主要技术难点和问题;4、技术、经济、社会效益指标;5、项目承担单位情况)胶州市抢抓半岛蓝色经济区、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和“环湾保护、拥湾发展”带来的战略机遇,以总面积110平方公里的胶州湾产业新区、少海新城、胶州湾国际物流中心三大发展平台高位对接,分别被列入市拥湾发展“六片四区”总体规划的一片一区和国家区域性物流中心发展布局,推进城市发展由沿河到临湖、面海新跨越。
胶州湾产业新区以打造滨海产业新区和生态新城为目标目前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新恒基、台塑集团均已签约落户少海新城以建设特色休闲度假景区为目标目前南湖与北湖基础设施全面启动,道路管网、市政景观以与商业地产开发等多种类型建设全面步入正轨,少海新城正全速推进,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生态新城正逐步呈现胶州湾国际物流中心以打造海铁联运陆路综合物流中心为目标目前核心项目中铁联集集装箱中心站场站建设顺利竣工,其他工程进展顺利三大平台的发展势必成为胶州市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新城区集政治、教育、居住、文化体育、商业服务于一体,目前整体框架已经形成,基础设施配套相对完善,城市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保护,发展框架也需要进一步拉大如何做好三大平台与新城区的统筹协调发展?包括如何解决人口聚集走势、交通组织、基础设施协调发展等问题?少海新城将列入市“十二五”城市基础设施发展规划中的中心城区如何实现与发展规划的对接?如何能够体现出少海新城“宜游”的特点?从而真正将少海新城打造成为乃至全国知名的旅游目的地胶州湾国际物流中心如何实现公铁联运、海铁联运的有效对接?.寻求的合作方式1、专题讲座、研讨;2、撰写咨询论证报告;3、技术攻关; 4、产学研结合;5、产品中试、测试;6、其他 (请选择相应合作方式打下划线)“院士专家胶州行”活动项目需求申报表项目名称新城区发展方向项目类别社会事业单位名称胶州市发展和改革局通讯地址胶州市路1号单位负责人王联系82288210项目联系人国祥联系82288221电子信箱项目简介(包括:1项目研究目标与容;2、立项必要性与现有基础;3、主要技术难点和问题;4、技术、经济、社会效益指标;5、项目承担单位情况)2000年始,胶州市委、市政府着力建设10平方公里的新城区。
着眼于接轨大、融入半岛城市群,规划了“一城四区两翼”的城乡一体化布局2006年东部滞洪区工程竣工,市场化融资30亿元建设少海新城基础设施2008年,随着市委、市政府“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的提出,胶州市产业新区规划出台,基础设施建设随之加紧推进目前,主城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围绕中轴线规划建设体育、文化、会展三大中心,完善了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商业、学校、金融、新城区医院各项功能逐步齐全,新城区框架基本形成十二五”期间,城市功能将进入突破提升的加速期一批重大基础设施的建成使用,重点发展的重点工业园区和服务业聚集区,将推动城市发展空间迅速拓展,人口和产业聚集的加快,对城市功能完善将提出更高的要求随着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期间如何实现新的突破?如何拉大城市框架,进一步提高城市化水平?寻求的合作方式1、专题讲座、研讨;2、撰写咨询论证报告;3、技术攻关; 4、产学研结合;5、产品中试、测试;6、其他 (请选择相应合作方式打下划线)“院士专家胶州行”活动项目需求申报表项目名称“十二五”期间胶州市应该如何进行工业园区整合与提档升级?项目类别咨询论证单位名称胶州市发展和改革局通讯地址胶州市路1号单位负责人王联系82288213项目联系人国祥联系82288221电子信箱项目简介(包括:1项目研究目标与容;2、立项必要性与现有基础;3、主要技术难点和问题;4、技术、经济、社会效益指标;5、项目承担单位情况)“十二五”期间胶州市应该如何进行工业园区整合与提档升级?自上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胶州市为发展乡镇经济,逐步形成了镇镇都有工业园的发展格局。
十年来,各乡镇工业园区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解决就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