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副刊新闻化版面巧策划.docx
4页副刊新闻化版面巧策划 沈艳玲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闻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报纸上刊发的新闻同互联网等媒体相比,往往成为旧闻,如何在竞争中赢得市场,各家报纸纷纷在包装、策划、独家报道、深度新闻上下功夫《生活报·三江版》除在新闻版面下功夫外,还在副刊版面增加新闻性,用时评、叙事散文、专访、侧记、故事等灵活多样的体裁反映生活、反映社会、反映时代,让副刊不副,进而提高读者的忠诚度、提升潜在读者的阅读率,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赢得了读者的眼球一、扩大副刊外延,主动介入社会生活传统副刊多是纯文学的,即使有些新闻性,也多是在文化圈里打转转[来自Www.lw5u.coM],《生活报·三江版》副刊致力开发社会生活富矿,早在几年前就提倡副刊也要主动介入社会生活,开掘反映时代、社会、人生等更为深刻的主题,用软新闻引导、启迪读者今年3月15日,副刊投稿箱里收到一封特别的稿件,是一个读者传来的离异家庭孩子写的稿件,写得情真意切以前报纸新闻版也关注过离异家庭孩子的教育、成长问题,但都是记者采访学校、老师,仅是老师和学校唱唱独角戏后就不了了之,而这篇稿件却是一个离异家庭孩子写的内心独白,代表了众多离异家庭孩子的真实心理状态。
副刊编辑为其配发编后记:“如何让这些离异家庭孩子的内心有一个安全的、稳定的,真正可以归属的家?这是一个看着不复杂,解决起来却十分复杂的社会问题,它需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需要良好的舆论引导,需要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当然更需要家长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文章刊发后,立即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一篇看似简单的稿件被编辑做活了、做透了,副刊稿件的社会意义也凸显了出来二、打造文化亮点,努力体现地方特色佳木斯为三江平原中心城市,地域文化源远流长,特别是曾经作为“东北小延安”保存和盛传的红色经典文化和世代传承保留下来的赫哲族文化、朝鲜族文化、女真满族文化,在松花江流域、三江平原地区影响极大,如何进一步挖掘,让这些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东西在佳木斯打造三江文化名城、建立高端文化服务中心的今天大放异彩,是《生活报·三江版》副刊一直致力的事情,为此在副刊版设置了《黑白记忆》、《大荒故事》、《佳木斯之最》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栏目,刊发了《神奇的鱼皮衣》、《后方基地那些事儿》、《赫哲族伊玛堪》等文章,采写了《咱“佳”的历史上台历了》、《让传“佳”瑰宝更好传承》、《佳木斯百年图志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我们想给“蓝色的乌苏里”找婆家》等稿件。
三、深入社会生活,加强主题副刊策划要想副刊在具有新闻性的同时还招人看,则要求副刊编辑要有较强的策划、包装能力在佳木斯杏花节、三江国际旅游节、知青节、泼雪节等节日期间,副刊版面策划具有很强针对性的稿件,包装后整版推出,形成了视觉冲击力包装让本来就非常“软”的副刊更加柔美,更为读者所乐于接受,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要想增强副刊的可读性,还需增加副刊“软新闻”的后续刊发力度离异家庭的孩子写的一封题目为《期盼有个温暖的家》的信在《生活报·三江版》副刊版刊发后,引起强烈社会共鸣,很多读者打发表自己的意见,还有更多作者第一时间写下读后感,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观点、建议,副刊编辑亦在第一时间开辟了回音壁栏目,刊发了《请给他们多些关爱》、《孩子,我想对你说》等稿件,因为读者来信较多,又推出了通开版策划版面,刊发了离异学生来信、家长来信、老师建议,还有各方面热心读者的来稿,刊登了《为了孩子,我会理智选择》、《爱孩子,就给他温暖》、《让阳光照进孩子心中》、《寻找一把伞》、《爱是一把双刃剑》、《我可以选择自己的路吗?》等文章,在社会再次引起强烈反响四、利用现代科技,创建快速反应机制在信息化时代,空间、博客圈、微博、群等便捷的信息工具都成为副刊编辑与作者互动、快速传递信息的平台,这又为作者及时传递具有新闻性的稿件提供了畅通的信息网。
例如,今年3月18日早,出现了市民抢购食盐现象,中午就有作者传来《买盐风波》、《众君过后,莫谈盐》等稿件,迅速而及时要想使副刊紧跟时代脉搏,副刊编辑一定要建立一支反应迅捷的作者队伍,关键时刻能打硬仗,写出观点新颖、紧扣时代主旋律的文章来,如果副刊编辑没有一支反应迅速的通讯员队伍,则很难做出紧跟形势、具有新闻性的副刊版面[来自wwW.L]来,甚至有可能面临没米下锅的尴尬境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副刊要想得到读者的青睐,必须花气力在打造副刊的新闻性及新闻柔软性上下功夫,为读者及作者真正搭建好百家争鸣的舞台,以表达自己的主张、展示自己的文采、发出自己的声音,让副刊不副,真正成为百姓的贴心人、知心人作者单位:《生活报·三江版》)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