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2023学年甘肃省民勤县第六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11页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 “龙泉古梅”是明清昆明八景之一每年冬天,黑龙潭公园里的数万株梅花争相怒放,漫步其中能闻到阵阵清香是因为A.分子的质量很小 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分子间有间隔 D.分子的体积很小2.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下列古文明或工艺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用石块修长城 B.在甲骨文上刻字 C.打磨磁石制造指南针 D.火药的使用3.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升华 B.氧气液化 C.氢气燃烧 D.矿石粉碎4.飞船的火箭推进器中常装有液态肼(用X表示)和过氧化氢,它们混合时的反应方程式为:2H2O2+X = N2↑+4H2O,则肼(X)的化学式为 ( )A.N2H6 B.N2H4 C.NH2 D.N2H4O25.煤气中添加少量有特殊臭味的乙硫醇(C2H5SH)可提示煤气是否泄漏。
乙硫醇在煤气燃烧过程中也可充分燃烧,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4CO2+2X+6H2O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X的化学式为SO2B.乙硫醇由三种元素组成C.乙硫醇中碳、氢、硫三种元素的质量之比为2:6:1D.乙硫醇不充分燃烧也可能产生CO6.已知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以上原子的核外都有三个电子层B.Na+和Mg2+的核外电子数不相同C.Na与S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SD.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容易得到电子7.下列混合物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A.食盐水 B.蔗糖水 C.碘酒 D.牛奶8.下列灭火方法错误的是A.房屋着火:高压水枪扑灭 B.家用电器失火:用水泼灭C.油锅着火:锅盖盖灭 D.档案失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燃烧一定是发光,放热的化学反应B.温度升高可以使饱和石灰水变成不饱和C.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D.家中燃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10.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CaOCaCO3将固体在高温下充分灼烧BN2O2将气体缓缓通过足量的灼热铜网CCO2CO点燃DKC1MnO2溶解、过滤、蒸发A.A B.B C.C D.D11.当今社会,提倡“低碳”生活,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气中二氧化碳消耗的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C.二氧化碳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D.金刚石、石墨是碳的单质,而C60则是碳的化合物12.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面推理中正确的是A.酸中都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B.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所以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呈碱性C.酸与碱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与碱反应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13.对于化学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nO2加快了反应速率B.氯酸钾中钾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3:8C.反应后,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O2的质量D.参加化学反应的氯酸钾,其所含氧元素的质量等于生成O2的质量14.加油站、面粉加工厂、煤矿井内、纺织厂必贴的图标是( )A.B.C.D.15.水是生命之源。
下列生活中的“水”可看作纯净物的是A.雨水 B.自来水 C.部分结冰的蒸馏水 D.汽水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为了探究物质的化学性质,某兴趣小组做了如图1所示实验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将A、B两支试管中的上层清液倒进一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一会儿后才有气泡产生,然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如图2)请回答下列问题:(1)Na2CO3溶液呈_____性;(2)B试管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3)A试管中的物质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有_____;(4)写出烧杯中有气泡产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维生素C(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请计算:(1)维生素C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2)176g维生素C中含C元素的质量为____.18.(8分)实验室新进一批块状石灰石,小丽同学为探究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杂质不容于水且不与稀盐酸反应),她将一定质量的石灰石放于烧杯中,将100g稀盐酸分2次加入(假设每次均充分反应),实验过程和测定的相关数据如图所示,分析下述实验过程和数据并计算:(1)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_g。
2)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同金属材料关系十分密切1)我国“蛟龙”号载人潜入器上使用了钛合金,钛合金放在海水中数年仍光亮如初,这是因为它___填字母代号)a 易加工 b 密度小 c 熔点高 d 耐腐蚀(2)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为什么铝制品却很耐腐蚀?________(3)向一定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锌粉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①请分析a点时溶液中有哪些溶质?____②c点时过滤能得到哪些固体?____③请写出b~d段发生反应的方程式4)钢铁是基本的结构材料,称为“工业的骨骼”,实验室可利用下图装置模拟炼铁反应①写出A装置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方程式②从环保的角度考虑,还需对该装置进行改进,请简述改进措施:______5)2019年12月1日,周口高铁正式开通,极大的提升了周口人民的幸福感工业上可利用“铝热反应”焊接钢轨,其原理是在高温下用铝将某些金属从其氧化物中置换出来若用铝与四氧化三铁反应来制取25.2kg铁,理论上需要消耗铝的质量是____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B【详解】分子的性质有:分子体积很小、分子质量很小、分子总是不断地运动着、分子之间有间隔;当梅花开放时走进公园能闻到阵阵清香味,该现象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到的。
故选B点睛】2、D【解析】根据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有新物质生成进行解答详解】A、用石块修长城,石块的本质没有发生变化,无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在甲骨文上刻字,是使甲骨文表面发生形变,为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打磨磁石制造指南针,只是磁石形状大小的变化,为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火药的使用中会有燃烧反应发生,为化学变化,符合题意点睛】本题为基础题目,考查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分,它们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而物理变化无新物质生成3、C【解析】A、干冰升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氧气液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氢气燃烧生成水,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D、矿石粉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4、B【详解】解: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X═N2↑+4H2O,可知: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所以X的一个分子由2个N原子和4个H原子构成,则该物质的化学式可表示为N2H4点睛】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推断反应中某物质的分子构成及物质化学式的确定5、C【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详解】A、由2C2H5SH+9O24CO2+2X+6H2O可知,反应前后碳原子都是4个,氢原子都是12个,反应前硫原子是2个,反应后应该是2个,包含在2X中,反应前氧原子是18个,反应后应该是18个,其中4个包含在2X中,X的化学式为SO2 ,该选项说法正确;B、乙硫醇由三种元素(碳元素、硫元素、氢元素)组成,该选项说法正确;C、乙硫醇中碳、氢、硫三种元素的质量之比为:(12×2):(1×6):(32×1)=12:3:16,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乙硫醇中含有碳元素,不充分燃烧也可能产生CO,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6、B【分析】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为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为该层上的电子数原子的化学性质主要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当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时,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当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时,反应中易得到电子成为阴离子;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且电子数为2,或者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结构为稳定结构,不易得失电子详解】A.以上原子的核外都有三个电子层,正确; B.Na+和Mg2+的核外电子数相同,都是8,错误;C.Na与S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S,正确;D.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大于4,容易得到电子,正确。
故选B7、D【详解】A、食盐水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A错;B、蔗糖水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B错;C、碘酒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C错;D、牛奶不均一不稳定,属于乳浊液,故D正确;故选:D点睛】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8、B【详解】A、房屋着火,用高压水枪浇灭,是将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达到灭火的目的,不符合题意;B、家用电器着火,不能用水泼灭,以防触电,符合题意;C、油锅着火,盖上锅盖,可以隔绝空气,达到灭火的目的,不符合题意;D、档案失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不会留下任何痕迹而使档案损坏,不符合题意点睛】灭火的原理:清除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干粉灭火器:可用来扑灭一般失火,还可用来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物的失火;水基型灭火器:可用来扑灭非水溶性可燃性液体,如汽油、柴油等,以及固体材料,如木材、棉布等引起的失火9、A【详解】A、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氧化反应,所以燃烧一定是发光,放热的化学反应,符合题意;B、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温度升高不能使饱和石灰水变成不饱和,不符合题意;C、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蒸馏水,不符合题意;D、家中燃气泄漏,不能立即开灯检查,防止电火花点燃燃气,引发爆炸,不符合题意。
故选A10、C【详解】A、CaCO3高温可分解生成CaO,可将杂质除去,故正确;B、通过灼热的铜网,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不能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