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渝北区未来五年粮油产业发展思路及措施.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559704977
  • 上传时间:2023-12-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4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渝北未来五年粮油产业发展思路及对策措施重庆市渝北区农业委员会(2011年12月1日) 按照要求,渝北区就2012年以及2015年全区粮油产业发展的思路、对策措施和建议意见等情况汇报如下 一、发展现状 渝北区是重庆的主城区之一近年来随着城市开发、农业内部结构调整、退耕还林和森林工程建设步伐加快,我区粮油播种面积和总产逐年减少据统计局统计,2011年我区粮食播种面积63万亩,较2007年的76万亩减少13万亩减17%,粮食总产20.6万吨,较2007年的22.5万吨减少1.9万吨减8%,2011年油菜播种面积3.3万亩,较2008年的5.5万亩减少2.2万亩减40%; 2007年到2010年主要粮食种植面积水稻减少2.98万亩、红苕减少3.51万亩、大豆减少1.8万亩、玉米减少2.2万亩、小麦减少了4.54万亩 二、发展思路 我区属于“两江新区”、“保税港区”和重庆城市开发等的主战场,未来几年耕地面积以及粮食种植面积将大幅减少,在粮油产业发展思路上我区将“紧紧围绕服务城市这条主线,依托现有的土地资源,大力调整种植结构,重点发展粮菜兼用型特色粮食生产,从而提高耕地的产出率和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在“两江新区”范围外,主要加强六个镇粮食综合生产基础能力建设努力增加粮食产量,范围内的镇街,坚持“能种则种,尽量多种”的原则,通过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粮菜兼用型作物,最大限度地提高复种指数,从而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增加粮食产量,到2015年力争全区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0万亩,总产在12万吨以上 三、对策措施 (一)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粮食生产条件渝北区十年九旱,而且干旱也是对粮食生产影响最大的气象因素,为此,未来几年将整合国土整治、农业综合、水利建设以及粮食基础能力建设项目资金按照“土地平整、土壤肥沃、路渠配套”的要求,加快建设一批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到2015年,全区高标准农田达到5万亩加快实施“沃土工程”,支持农民秸杆还田、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加强抗旱水源工程和“六小”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强节水农业设施建设,积极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新建、扩建农村集中供水工程18座,修建高山及工程性缺水地区给(排)水工程500处,解决农村饮水问题确保全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0%以上二)加快特色粮油示范基地建设,调结构促增收近年来,我区特色粮食发展势头很好,春秋糯玉米、紫色甘薯、春秋菜用马铃薯等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大湾、悦来春秋糯玉米基地,兴隆发扬“五黑”特色粮食基地,兴隆、茨竹镇万亩油菜基地,统景、张关紫色甘薯基地等已初具规模。

      到2015年,全区将建成特色粮油示范基地5个,专业村(合作社)20个以上,重点发展油料、小杂粮、春秋糯玉米、春秋马铃薯、黑花生、黑大豆、紫色糯玉米、紫色甘薯等特色粮油三)以高产创建为抓手,促进稳粮增收高产创建项目在我区连续实施3年来,对稳定我区粮油生产和加快粮油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速度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未来几年,我区将继续以高产创建活动为抓手,在“两江新区”规划外的六个镇继续开展万亩粮油高产创建活动,在生产条件、农民积极性高的镇积极探索整建制推进高产创建,着力培养粮食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以促进我区粮食生产四)加大防灾减灾技术宣传,完善避灾增产增收途径我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脆弱,主要表现在欠账较多,投入不足,装备水平不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特别是粮食生产周期相对较长,每年都会遭受到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的影响,虽然每年都制定了防灾减灾预案,但因宣传不到位、信息发布渠道窄、农民不重视等原因实施的效果并不理想未来几年,将加大防灾减灾技术宣传力度,一是与气象部门建立重大灾害天气信息会商、发布制度,与电视台合作加大防灾减灾技术宣传,与移动通信公司合作推出重大灾害天气预测预警信息发布;二是农业部门生产中要充分利用作物生长特性,采取早播、迟播、育苗、地膜覆盖、增施微肥等技术措施,增强作物的抗逆性达到趋利避害避灾增产增收的目的,集成示范一批实用性抗灾防灾耕作技术规程。

      五)以硬件建设为中心,加快种业发展以服务渝北农业为宗旨,以重点项目为依托,增加投入,加强对种业的扶持,提升种子科技创新能力、供种保障能力和市场监管能力,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到2015年,实现良种更新换代1-2次,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良种在农业生产的科技贡献率中的比例达到60%,加快种子技术支撑和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职责明确、手段先进、监管有力的现代种子管理体系;对现有种子经营企业进行整合,争取建成1-2家骨干种子企业作为我区的供种主渠道,以增强种子供应抗风险能力,提高种子安全保障能力六)以减轻病虫害损失为目的,大力推广病虫害专业化防控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集成植保技术,严格检疫,从病虫中夺粮加强有害生物预警能力,提高农作物病虫害测报水平,为病虫害防治提供及时准确信息积极发展植保专业化防治组织,在每个镇组建1-2支具有一定规模的植保专业化防治队伍,加大财政投入,实行“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政策扶持”的运作机制,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无害化防治等科学防控技术,利用先进药械进行全覆盖的统防统治,提升防治效果和安全性,最大限度降低减轻病虫害损失。

      七)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建设为契机,全面提高耕地质量我区从2008年起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三年来,全区11个镇5个街道累计推广面积达到167.8万亩,推广配方肥13795吨,发放施肥建议卡30万张;举办镇村级技术人员培训7期,培训技术干部56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40多万份三年共开展水稻、玉米、红苕等主要粮食作物不同土壤类型,高、中、低不同地力水平的“3414”肥料配方小区试验30个,同田对比大区肥效试验30个完成不同土种、不同耕制、不同农作物土样采集6130个,其中代表性剖面样20个,骨干样460个,采集植株样品390个新建测土配方施肥化验室220平方米,化验分析土壤样品氮、磷、钾、pH、有机质等指标12870项次,植株样1170项次初步建立起了渝北区土壤肥力数据库未来五年,我区将加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普及力度,全面深入开展科学施肥指导服务,切实提高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入户率、覆盖率、到位率”;完善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体系,要充分发挥农业部门的专业技术优势,加大耕地保养与培肥技术的推广力度,扩大秸秆还田面积,恢复冬季绿肥生产,增施有机肥,推广水旱轮作模式,做到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同时,加大退化及污染耕地的修复与治理力度,加强耕地质量的监督与管理,依法查处破坏耕地质量的行为。

      八)继续加大种粮补贴力度,鼓励农民多种粮实施种粮补贴政策对稳定粮食生产和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通过多年来的情况看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数据锁定我区城市开发力度大,开发的时间不是由农业部门和当地镇街政府掌握的,如果今年就上报锁定明年的补贴数据,将会造成土地开发了还在享受种粮补贴政策的现象二是规范良种补贴项目近年来补贴力度加大,补贴作物种类增多,每年先后要实施农资综合补贴、水稻、玉米、小麦、油菜良种推广补贴,镇街农业财政部门工作量大,建议市里将补贴项目进行整合三是大户补贴政策还需细化特别是在大户申报时间、镇街政府审核责任上还要进一步明确四是要明确工作经费农资综合补贴市里下拨了一定的工作经费,但良种补贴一直没有工作经费,建议市里下拨或者落实足额的良种补贴工作经费,确保该项工作顺利有效推进并不出问题 四、建议意见一是继续加大农田基础设施方面的项目投入,建成一批高标准农田以改善粮食生产条件二是继续加大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项目资金投入,特别是在种子质检、新技术、新品种引进示范与推广、高产创建、提高地力水平和病虫害防控方面的投入三是实施专业人员技术培训项目,建议市里每年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对区县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实用新技术集中培训,有计划地组织区县首席专家和有较高推广层次的技术骨干,走出去实地考察国内外先进农业的最新发展动态,以开阔视野,更新观念。

      四是突出优质特色粮油基地建设项目特别是主城区和近郊区县,以通过对品种引进筛选、示范,逐步形成优势特色产业的规模化生产五是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探索示范耕作机械化的轻简技术,解决困扰农村的劳动力匮缺与粮食增产的矛盾。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