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3年读《童年的消逝》有感1500字_1读伟大的悲剧有感.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hs****ma
  • 文档编号:468048131
  • 上传时间:2023-06-1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3.85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3年读《童年的消逝》有感1500字_1读伟大的悲剧有感 读《童年的消逝》有感1500字由我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1读伟大的悲剧有感” 读《童年的消逝》有感1500字 国之微言 《童年的消逝》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人尼尔波兹曼,1982年出版书中的许多观点当前并不落后,读罢此书,童年的消逝牢牢印在心里 重读这本书仍然感觉有难度,作者经常旁逸斜出,谈一些与童年关系不大的话题,如印刷术等等这本书让我了解了童年的起源,童年的危机,丰富了历史文化 写这篇读后感需要勇气,一直想放弃,昨天又打开这本书,简单地梳理一下书中的观点,谈谈自己的感悟,名著读起来真不容易 “童年不同于婴儿期,是一种社会产物,不属于生物学的畴童年的存在不超过二百年童年是文艺复兴的伟大发明之一,没有高度发展的羞耻心童年就不复存在,中世纪的欧洲就是如此,人与人的交流凭口头语言,人的读写能力消失,教育消失,羞耻心消失,最后导致童年消失没有文字的世界里儿童与成人之间没有必要明确区分,成人的言行在儿童面前没有掩饰,原始资料表明中世纪的童年在7岁就结束了!因为7岁时儿童可以驾驭语言,可以说或明白成人所说和做的一切。

      没有识字文化,没有教育的观念,没有羞耻的观念,这些都是中世纪童年不存大的原因所在从这一点看中世纪确实是黑暗和愚蠢的,相比之下我国古代有条件的儿童接受私塾教育,幸福多了 是什么改变了这一切?印刷术印刷创造了一个新的成年定义,即指有阅读能力的人,相对地童年的定义为没有阅读能力的人童年与成年有了明确的分别童年并不是一夜之间产生的,而是经过了约200年的时间,才成为西方文明史上的不可逆转的特征自从有了印刷术成人需要努力才能挣来,因为他们需要读书学习才能掌握文化和以之为生的技能未成年人必须通过学习识字、进入印刷世界才能变成成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必须接受教育因此,欧洲创新定义学校,童年得以诞生儿童不再被看作是成人的缩影,而被看作是完全不同的一类人,即未发展成形的成人 书本学习是“不自然的”,因为它要求儿童、青少年精神高度集中和镇定,而这些恰好与他们的本性是背道而驰的在一个没有书籍和学校的世界里,青年人的旺盛精力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但是,在一个书本学习的世界里,这样旺盛的精力需要大幅度地予以限制 到了19世纪50年代,童年的概念已成为西方世界的社会准则和社会事实当然,作者又说,具有讽刺意义的是,童年消亡的种子也已经种下了。

      童年的消逝指的是一个概念的消逝 电视侵蚀了童年和成年的分界线电视等媒体在同一时间向所有人提供同样的信息,鱼龙混杂,完全不能保守任何秘密,如果没有秘密,童年这样的东西当然也不存在了 上面是百年前的观点,而今情况更加复杂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的功能之强大让信息更不可阻止有很多孩子因玩出了问题荒废学业,结交不良少年,增加了教育难度 媒体一览无余,所有的秘密轻松一搜即可获得,互联网曾一度乌烟瘴气,黄赌泛滥,有不少孩子因其走上歧路今天的网络世界已经安全清净多了,不过,世界是平的,长辈的权威在降低,因为儿童知道的成人未必懂的,电子媒体揭示了一切文化的秘密,它已经对成人的权威与儿童的好奇构成了严重的挑战凭借符号和电子这样的奇迹,我们自己的孩子知道别人所知道的一切,好的、坏的、兼收并蓄没有什么神秘的,没有什么是令人敬畏的,没有什么是不能在大广众下展示的 儿童从媒体获得了过多的知识,生活离不开电子产品已成为孩子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可以方便的与他人交往,还可以娱乐,看视频,玩游戏有的孩子沉迷于不能自拔 “童年消逝的证据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儿童和成年人的趣味和风格越来越融合成一气,儿童歌曲已经成为一个灭绝的品种,”校园歌曲已成为过去,小的时候听过很多校园歌曲,而今天儿童与成人共唱同一首歌,许多歌曲充满情啊爱啊。

      “那些我们称之为脏话的成人语言的秘密,现在的年轻人不仅对它们了然于胸,而且可以像成年人一样任意使用百年之前的这段文字用在当前的中国校园也合适)粗劣的语言出现在屏幕上,出现在花季少女口中,有的女孩子粗口成章更令人震惊的是,暴力儿童化!书中说,“10到13岁的孩子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卷入成人犯罪这也是当前中国校园内愈演愈烈的问题校园欺凌事件此起彼伏,恶性事件层出不穷,中央不得不发文件进行整治很多人认为少年保护法保护了许多未成年犯罪分子,这真是中国教育的悲哀 如何抵制或减缓这种趋势呢?书中没有明确答案,仅仅提到学校的作用其实学校也是弱势群体,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社会与学校和家庭联合,营造适于青少年成长的绿色环境才能延缓儿童消逝的速度,要完全阻止是不可能的 读《童年的消逝》有感 1982年,尼尔〃波兹曼出版《童年的消逝》,与《娱乐至死》、《技术垄断》一起,构成其著名的“媒介批评三部曲”, 享誉世界《童年的消逝》从社会学角度来研究童年,把童年看做一种...... 读矛盾论有感矛盾论读后感00字 读矛盾论有感-矛盾论读后感2000字《矛盾论》是毛泽东哲学代表著作。

      为了克服存在于中国共产党内的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 以下是YJBYS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矛盾论读后感200...... 读童年有感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