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讲义(ppt 196页).ppt
193页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一 课程性质和编写依据二 教材结构三 教材内容分析 一 课程性质和编写依据 一 课程的性质 二 本教材编写的依据 三 基本追求理念 二 教材结构 一 教材结构的设计思路1 教材总体框架和设计思路2 教材的内容结构 二 结构设计的特点1 内容结构设计上基本遵循课程标准编排的内容顺序 2 内容结构设计总体上体现了演绎思维方式 但每一框内容的呈现又以归纳的思维方式为主 3 采用专题方式 不追求知识体系逻辑4 基于相关学科教学基础 力求凸显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三 教材内容分析 专题1各具特色的国家与国际组织一 本专题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本专题的主要内容是介绍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基本理论 主要的理论支撑点有国家与国家性质 民主与专政 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国家的管理形式和结构形式 民主政体与专制政体 国际组织的形成 分类及作用 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看 本专题的基本理论是全书的理论基础 关于国家的起源 本质以及基本条件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中最基本的内容 其他几个专题的理论都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 因此本专题在全书中起着开篇和统领的作用 一 教育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能够从国家的产生 国家的本质 国家的基本构成要素三个角度认识国家的概念 了解国家的历史类型 明确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国家的性质 懂得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明确社会主义国家是新型民主与新型专政的统一 从区别与联系两个方面把握国体和政体的关系 比较专制政体与民主政体 知道国家管理形式形成的因素 明确代议制是现代民主政体的共同特征 了解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的主要特点 能够辨认世界主要国家的政体 认识单一制和联邦制各自的特点 能够辨认世界主要国家的结构形式 了解国际组织的形成 发展过程 分类 一般机构 说明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全面认识其所发挥的作用 认清我国在国际组织中承担的责任和发挥的作用 2 能力目标 引导和培养学生透过纷繁复杂的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政治现象 认识和分析事物本质的能力 提高学生比较 识别事物的能力 培养学生全面认识事物 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情感 态度 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国体知识的学习 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统一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 通过学习有关国家管理形式与结构形式的知识 帮助学生理解世界多样性和发展模式的多样化 同时 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坚信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好制度 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查询和亲身参与政治生活的事例 增强学生关心国际事务 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地位和作用的意识 培养国家观念和拓宽国际视野 明确自己在维护国家统一 民族团结 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中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二 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1 1比较专制政体与民主政体的区别 说明政体与国体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理解国家管理形式的多样性 1 2比较单一制与联邦制的区别 理解国家形式既包括政权组织形式 又包括国家结构形式 1 3引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组织迅猛发展的资料 说明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三 教学内容分析第一框国家的本质第一目 国家与国家性质 国家的含义国家的性质国家的历史类型 国家的含义从国家的产生看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从国家的本质属性看 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阶级性是国家的本质属性 从国家的基本构成要素看 人口 领土和主权是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 国家的性质 1 国家性质也就是国体 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具体地说就是哪个阶级是统治阶级 哪个阶级是被统治阶级 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国家的性质 2 按照国家性质划分 人类历史上先后出现了四种类型的国家 即奴隶制国家 封建制国家 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目 专政与民主 国家职能专政与民主的关系我国是新型民主与新型专政的统一 民主与专政在民主制的国家 民主与专政是对立统一的 一方面 在民主制的国家 民主与专政是统一的 相辅相成的 任何民主制的国家 都是一定阶级的民主与对一定阶级的专政的结合 都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体 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 为维护自己的统治 既要坚持对他们的敌人实行专政 用来对付被统治者的反抗 又要坚持在本阶级内部实行一定形式的民主 用以调节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组织自己的力量 以便对被统治者实行有效的专政 另一方面 在民主制国家内 民主与专政是相互区别 相互对立的 这种区别和对立主要是指民主和专政都有自己具体的对象和具体的方法 两者是互相排斥的 不能混淆 民主只适用于统治阶级内部 在统治阶级内部采用民主的方法 这样统治阶级内部才能真正团结一致 对敌人实行有效的专政 专政只适用于被统治者 即对敌人采用专政的方法 包括剥夺政治权利 不许参与政治活动 强迫服从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法律等 P4活动框 民本位 在封建社会中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但这种积极意义与民主政治有根本区别 首先 从民本位的目的看 重民 是为了维护封建君主的政治统治 其次 民本位的政治体制是专制制度 第三 民本位强调的是统治者的治国态度 民主则是国家的政治制度 两者具有本质的不同 资本主义民主经历数百年的发展 已经形成比较完备的民主政治体制 但资本主义民主只在资产阶级内部享有民主权利 其本质是资产阶级专政 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政治形式 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民主 与剥削阶级的民主相比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的特点 从本质上说是一种高于资本主义的新型民主 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但这种优越性发挥得还很不够 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第三目 国体与政体 国体与政体的关系专制政体与民主政体 国体与政体的关系区别含义不同 国体规定了国家的内容 政体是国家的管理形式 联系国体决定政体 政体反映国体 有什么性质的国体 就要求有什么样的政体 国家性质的变化 往往要引起政权组织形式的变化 但政体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由于历史条件 阶级力量对比 传统习惯 国际环境的不同 相同国体的国家也会采用不同政体 世界上几乎没有两个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是完全一样的 在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 政体也可能发生变化 专制政体与民主政体专制政体和民主政体是对立的两种政体 专制政体的主要特征是 极权制 世袭制 终身制 专制政体集国家权力于少数贵族乃至个人 即君主 身上 君主是世袭 终身的 民主政体是指在一定阶级的范围内 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 法律上承认全体公民自由 平等的统治方式 民主政体的政府依据宪法组成 依据宪法及各项法律的规定施政 民主政体与专政政体的具体区别民主政体专政政体政府组成的依据宪法君主意志国家元首产生方式选举世袭国家元首任期法定任期无限制地方政府产生方式投票选出君主任命地方政府任期法定任期君主决定转移统治权的方式选举革命公民的自由与权利宪法保障没有 第二框现代国家的管理形式第一目 同为代议制各有特色 代议制是民主政体的共同特征国家管理形式形成的因素 代议制代议制是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 它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 通常以议会作为代表民意的机关 代议制是资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 夺取政权之后正式确立起来的 它的基本特征是 由通过普选产生的议员组成议会 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 议会议决事项均由议员共同讨论并经多数通过 议会享有立法权 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 现代国家大都实行代议制 从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及其职权范围看 现代国家管理形式大致有两种基本形式 民主共和制与君主立宪制 从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看 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可以分为议会制国家 总统制国家 半总统制国家 委员会制国家 在西方国家 主要存在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立宪君主制 如英国 荷兰 瑞典 挪威 西班牙 葡萄牙 荷兰 卢森堡 比利时 加拿大 日本 泰国 马来西亚等 二是总统制 如美国 俄罗斯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埃及 印度尼西亚等 三是半总统制 如法国 四是议会共和制 如德国和意大利 虽然也有总统 却是虚位总统 其职权同美国总统和法国总统都无法相比 五是瑞士实行的委员会制 联邦设七人委员会 共同行使中央权力 第二目 民主共和制与君主立宪制 民主共和制的特征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国家管理形式君主立宪制的特征 关于民主共和制要讲清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民主共和制的基本特征 二是民主政体与专制政体的关系 三是民主共和制的分类 四是资本主义国家民主共和制的作用 五是我国的民主共和制 一是民主共和制的基本特征 即遵循民主的基本原则建立起来的民主政体 其主要表现是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 二是民主政体与专制政体的关系 三是民主共和制的分类 主要有议会内阁制和总统制两种形式 议会内阁制以议会为国家权力中心 议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政府由议会产生并对它负责 总统制以总统为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 行政部门和立法部门彼此分立 行政权集中于总统 总统不对议会负责 四是资本主义国家民主共和制的作用 现代资产阶级国家普遍采取共和制政体 它是最适宜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外壳 在资产阶级共和制下 行使国家最高权力的总统和议会都由选举产生 在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资产阶级运用金钱的力量 以民主的形式掩盖其国家的阶级性质 民主共和制是他们所能采用的有效地管理国家和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最好的政治外壳 五是我国的民主共和制 我国采取人民代表大会制作为国家的管理形式 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符合我国的国情 能够保障我国人民真正享有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 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君主立宪制 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国家以君主 国王 皇帝 为世袭元首 但君主权力受到宪法和议会不同程度的限制的政体形式 英国1688年 光荣革命 后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 此后 资产阶级力量较弱 实行改良的国家都仿效英国的政体 但由于各国的政治经济情况和阶级力量对比关系不同 资产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妥协的程度不同 君主保留的地位和权力也有所不同 君主立宪制又有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和议会制君主立宪制两种具体形式 第三目 议会制和总统制 议会制的特征总统制的特征半总统制的特征委员会制的特征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本质特征 议会制 又称内阁制 在议会制国家 政府总揽国家的行政权力 向议会负责 政府以议会为基础产生 政府首脑一般由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领袖担任 政府首脑往往从政见基本相同的议员中挑选阁员人选 提请国家元首任命 政府接受议会的监督 定期向议会汇报工作 政府如失去议会信任 则必须辞职 或由政府首脑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 重新进行议会选举 根据新的议会选举结果成立新的政府 议会制政府的特点1 内阁制政府体制下 议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掌握立法 组织内阁和监督政府的权力 而国家元首通常由 虚位元首 担任 2 政府通常由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受国家元首的委托所组成 表示政府必须取得议会多数的支持 3 内阁首脑和有关大臣 部长 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 并在国家元首颁布的法律和命令上副署 表示内阁对议会负责 4 内阁成员通常都必须同时是议会的议员 他们一方面在政府担负行政工作 一方面在议会参加立法工作 议会的一切重要法律提案都来源于内阁 议会的立法工作实际上是在内阁指导下进行的 5 议会对内阁通过 不信任案 时 内阁应总辞职 或提请国家元首下令解散议会 重新选举 近代西方国家议会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近代西方国家的议会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的产物 它废除了 联即国家 的专制政体 开创了国家由君王集权走向阶级分权乃至资产阶级内部实现立法 行政 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格局 是一大历史进步 也是近代西方民主制的重要标志 近代西方代议制是在有产者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法律保障自由竞争的基础上建立的立法机关对行政 司法机关的权力制约机制以及通过立法对社会多元利益进行调节的机制 对早期资本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随着近代西方国家代议制的确立 以议会为中心的近代西方选举制 政党制和司法制度等相继建立和发展 代议制逐渐成为西方民主制的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