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0年(企业管理手册)公路工程质量常见缺陷管理手册(定稿).doc

18页
  • 卖家[上传人]:精****库
  • 文档编号:136078555
  • 上传时间:2020-06-2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34.07KB
  • / 1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公路工程常见质量缺陷管理手册浙江省交通工程建设集团二00八年六月目 录(一)路基工程常见质量缺陷控制………02(二)基层施工常见质量缺陷控制………04(三)路面工程常见质量缺陷控制………10(四)沥青拌和场质量控制要求…………16(五)钢筋加工常见质量缺陷控制………20(六)灌注桩常见质量缺陷控制…………23(七)预应力施工常见质量缺陷控制……26(八)空心板梁常见质量缺陷控制………31(九)桥梁上部结构安装质量控制………37(十)砌筑工程及结构物土方回填………44(十一)交通设施工程质量控制…………46路基工程常见质量缺陷控制〈一〉常见缺陷1.现象:•路基不均匀沉降;•边坡松散、不稳定、冲刷明显、塌肩;2.原因分析:地基处理不好•清表不彻底及清表后对原地面的压实度不够;•软土地基处理不当;•施工组织安排不合理,诸如池塘、低洼、水沟等地质条件较差地段,未先行进行处理;路基填筑不好•地表湿软;•填料质量不符合要求;•粗细不匀;•粒径过大;•压实不足;•含水量没有控制好;•路基未采取超宽填筑路基施工路基边缘碾压不到位;〈二〉施工质量控制要点1. 重视施工排水;•施工排水沟要有一定的深度,确保畅通能起到降低水位要求;2. 清表要彻底,清表后要严格按原地面的压实度检查,确保达到设计要求;3. 严格控制填料质量,从源头上控制宕渣粒径,宕渣运到现场前应事先破碎。

      土方路基填土材料塑性指数不可过高,应控制好最佳含水量,石灰改善土应严控石灰原材料质量;4. 严格控制分层填筑、分层碾压;•大规模填筑前,应先修筑试验路段,确定能达到最大压实干密度的松铺厚度、压实机械型号及组合、压实速度及压实遍数、沉降差等参数;•控制填筑层表面平整度,避免横坡不足等而造成路基表面积水;•及时碾压;•及时检验;•严禁边坡贴补施工,松散、不稳定,易产生冲刷、滑坡、塌肩等现象;5.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合理划分施工段落,池塘、低洼、水沟等地质条件较差地段,先行处理;•抛石路段应下大上小,抛石面要高出水面50公分,并采用压路机碾压稳定;6.路基填筑适当超宽,确保路基边缘碾压到位;7.分段施工搭接处按要求挖成台价,要有辅助措施,确保拼接部位稳定密实无拼痕基层施工常见质量缺陷控制〈一〉常见缺陷1.接缝处理质量差,在接缝处形成软弱带;•未严格遵循施工规范规定进行施工;•采用斜接缝;•分幅施工时拼缝处理不当;2.混合料配合比控制不严;•施工配合比不合理;•施工时对配合材料的比例及集料的级配缺乏必要的检验;•碾压后表面形成浮浆层;•粒径超标、含水量控制不佳;•表面平整度差,轮迹明显;•局部产生离析、松散;3.延时时间控制不严;4.摊铺时找平不当,表面产生软弱层;•在非摊铺机铺筑过程中,经初步碾压后进行整平时,用平地机反复刮补,将高处的混合料刮到低洼处填补,然后进行压实。

      这样在原已被初步压实的低洼处光滑表面上实质上贴上了从高处刮来的薄层混合料当时看来,表面是平整了,也压实了,但实际上贴上去的表层与原先的材料不能结成整体,开放交通后在车辆荷载的作用下,后贴上去的那层“皮”逐渐被推动、压碎,从而造成表面病害5.碾压不到位;•碾压不到边,边缘部位往往压实不够,板体性差、强度低;6.质量检验不到位;•分层施工时,下层未经检验就进行上层施工;•碾压结束后未及时进行压实度等的检验;7.养护工作不重视;•任其在阳光下曝晒,造成干缩裂缝多;•不注意严格控制行车,造成表面损坏;•封层施工往往滞后;〈二〉施工质量控制要点1. 料场场地要进行硬化处理,四周设置排水边沟;2. 材料分仓堆放,石灰、粉煤灰等露天堆放要覆盖;3. 施工前要对下承层的纵断高程、横坡度、平整度进行严格检查;4. 严格施工工艺;•严格施工配合比控制;•施工时每天要进行混合料的配合比校验;•控制好最佳含水量;•分幅施工时宜两台摊铺机同时施工,要全幅同时碾压;碾压要到边;•接缝处理:垂直接缝,避免斜接缝;•采用立模施工;•严禁薄层粘补;5.严格控制延时时间;•施工前要进行延时时间对强度损失影响的试验;•施工中严格控制延时时间;6.分层施工间隔时间;•水泥稳定类;•下层碾压后过一天就可以填筑上层水泥稳定土,不需要经过7天养生期;•在铺筑前必须保持下层表面湿润;•为增加层间联接,宜撒少量水泥或水泥浆;•二灰碎石;•可以立即铺筑也可以养生7天后再铺筑上一层;7.分层施工要求:•尽可能两层连续施工,确保层间良好联结,形成整体;•上层施工时,要避免用强振动压实,以免影响下层质量;8.碾压:•压实厚度根据压实机具而定;•一般:1公分/吨;•超过20cm时应分层施工;•当采用大能量振动压路机时,可根据工艺试验结果确定;•碾压结束后即应进行压实度检查;9.对于水泥稳定类基层,每天要对水泥用量及出料数量进行统计、分析;10.按要求记载施工原始记录;11.养生:•在养生期内始终保持表面湿润;•严格控制行车;•尽可能早地进行封层处理;减少半刚性基层裂缝的措施要求:在沥青面层铺筑前不产生裂缝;1.限制水泥稳定基层材料的强度、水泥剂量及细集料的剂量;•尤其在柔性底基层时要注意;•强度高,刚度则大,基层材料与底基层材料间模量比增加,从而增大基层底面由行车荷载作用下引起的拉应变或拉应力,容易使基层在行车荷载作用下产生开裂;•强度高,基层出现的收缩裂缝间距大,裂缝宽度也大,易在沥青面层上产生反射裂缝; 日 本:不超过4MPa 国外经验 前苏联:不超过6MPa 德 国:28天不超过12 MPa2.调整施工时间,不要在太热或太冷季节施工;3.严格控制施工碾压时含水量,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之内;4.成型后及时养生,保持混合料的含水量不受损失。

      不能让基层曝晒变干而开裂;5.在碾压完成后(最迟在养生结束后),应喷洒稀沥青(或乳化沥青)做成透层或粘层;•撒布3-8mm碎石约3kg/m2,不得使用0-5mm碎石;6.透层或粘层完成后,应尽快铺筑沥青面层可以防止基层混合料中水分损失而产生干缩裂缝在温差大时,也可防止产生温缩裂缝;7.在稳定度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应该选择针入度较大的沥青做沥青面层;面层可采用橡胶沥青或聚合物改性沥青;8.一般公路,沥青面层较薄,宜基层上做封层,开放交通半月以上,基层收缩完成后,再铺沥青面层,以减少反射裂缝路面工程常见质量缺陷控制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控制〈一〉常见缺陷1.竣工时(通车前):•局部粗细料集中、表面推挤裂缝;•局部空隙率偏大;•表面花白(集料压碎)•接缝明显、高差;•路面污染;2.早期破损:•路面开裂;•纵横向裂缝;•网裂、龟裂;•局部坑槽、松散、冒浆;•波浪、拥包、泛油、车撤;3.原因:•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路基、基层原因;•沥青混合料质量;•施工工艺与施工温度;〈二〉质量控制要点1. 场地要进行硬化处理,四周设置排水边沟;2. 材料分仓堆放,应搭设钢遮雨棚或用防水布进行覆盖;3. 严格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按三个阶段进行;•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验证;•标准试验击实次数增加5次、现场压实度提高1-2个百分点;•空隙率取规范的低限,避免上大下小;4. 严把原材料进料关,做到先检后用;•使用反击式破碎机破碎的碎石;5. 生产过程中做好沥青混合料各项指标质量的检验;6. 施工机具组合要匹配;7. 严格拌和、运输、摊铺、碾压各道工序的施工;8. 进行中央分隔带、路肩填土时,在中央分隔带两侧或路肩边缘要垫塑料布,防止污染路面;9. 基底处理:•基层清扫干净、彻底;•洒布粘层油:均匀、薄层、避免过厚或漏洒;•局部破损处应补洒;•分层不连续施工, 施工上一层时应补洒粘层油;10.对半刚性基层产生的收缩裂缝在摊铺前要先处理;11.严格控制各阶段的施工温度: 普通沥青混凝土:•加 热:140˚C~160˚C,<100# 150˚C~170˚C•出 料:125˚C~160˚C•到现场:120˚C~150˚C•摊 铺:110˚C~130˚C(低温施工:120˚C~140˚C)•碾 压:110˚C~140˚C(低温施工:120˚C~150˚C)•碾压结束:钢轮>70˚C 轮胎>80˚C 振动>65˚C•超过正常温度30˚C以上的沥青混合料应废弃;•储料时间不宜超过72h;聚合物改性沥青混凝土:•加 热:160˚C~165˚C•出 料:165˚C~185˚C•到现场:165˚C~170˚C•摊 铺:不低于160˚C•碾 压:不低于150˚C•碾压结束:不低于90˚C•超过正常温度10˚C以上的沥青混合料应废弃;•开放交通的路表温度不高于50˚C〈三〉施工气温1.施工气温(日平均气温):•高速、一级公路:不低于10˚C;•其他公路:不低于5˚C;2.低温施工措施:•提高混合料拌和温度,符合低温摊铺要求;•运料车必须覆盖保温;•采用高密实度的摊铺机,熨平板应加热;•摊铺后紧接着碾压,缩短碾压长度。

      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控制〈一〉常见缺陷1.露骨、麻面、起砂;•配合比控制不佳,强度不足或水灰比过大;•过早通车;•养护不到位;2.断裂、掉角:•强度不足;•切缝不及时或过浅;3.小坑洞:•集料中夹带泥块;4.填缝料不饱满、漏填,胀缝不符要求;•施工马虎、不认真;5.平整度不合格〈二〉质量控制要点1.混凝土搅拌设备必须配置自动计量装置;2.控制侧模高程、侧模板的高度不得低于路面设计厚度;3.严格原材料质量的把关;4.基层需进行弯沉检测; 5.严格施工工艺:•尽可能采用直空吸水工艺;•拉杆、传力杆必须按要求设置;6.控制好纹及切缝时间:•切缝深度符合设计要求,一般1/3h;•温度小时=300~400沥青拌和场质量控制要求〈一〉 沥青混合料拌和控制要点1. 高速、一级公路应采用间歇式拌和机;•当有多处料源同时供应或质量不稳定时,冷料的上料速度、各档材料比例,应根据含水量、各档材料级配及时予以调整;2. 卸料时注意防止混合料离析:•应先装汽车的前部和后部,再装中间部位;每卸一斗混合料挪动一下汽车位置;3. 出厂沥青混合料应逐车用地磅称重,测量车中混合料温度,签发一式三份的运料单(拌和厂、摊铺现场、司机各1份)4. 储料时间不宜超过72h;5. 施工时应每天根据沥青混合料总量与实际摊铺面积计算出平均厚度;6. 实行动态质量管理(稳定度、油石比、空隙率、密度等);〈二〉沥青混合料摊铺施工控制要点1.应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严格控制摊铺速度;•摊铺速度随拌和机产量、施工机械配套及摊铺厚度、宽度确定,一般为2~6m/min;•摊铺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螺旋辊应不停地旋转不要转转停停;•防止混合料产生离析;2.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