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阳市重点中学2025学年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中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13页安阳市重点中学2025学年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中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1、关于重力、重力加速度及弹力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书本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书本发生了形变B.将一石块竖直向上抛出,其所受重力和重力加速度都不变化C.悬挂物体静止时对绳子的拉力就是重力D.静止在斜面上的物块对斜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物块所受重力大小2、在下图中,a、b表面均光滑,天花板和地面均水平,a、b间一定有弹力的是( )A.B.C.D.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太阳从东方升起”是以地球为参考系B.“月亮在白云中穿行”是以白云为参考系C.“小小竹筏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选择了相同的参考系D.参考系的选择可以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4、一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前2s内的平均速度比前3s内的平均速度小1m/s。
则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A.B.C.D. 5、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是产生并维持运动的原因B.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一种理想状态,无实际意义D.牛顿第一定律给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揭示了运动是物体自身的根本属性,运动需要力来 产生和维持6、如图,用两根细线AC、BD静止悬挂一薄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薄板的重心可能在AC和BD的延长线的交点B.AC的拉力大于BD的拉力C.剪断BD,因为惯性薄板将保持原来的状态一直静止D.若保持AC位置不变,缓慢移动BD到竖直方向,则AC的拉力一直减小7、在一些救援行动中,千斤顶发挥了很大作用如图所示是剪式千斤顶,当摇动把手时,螺纹轴就能迫使千斤顶的两臂靠拢,从而将汽车顶起,当车轮刚被顶起时汽车对千斤顶的压力为1.0×105 N,此时千斤顶两臂间的夹角为120°,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此时两臂受到的压力大小均为1.0×105 NB.此时千斤顶对汽车的支持力为1.0×105 NC.若继续摇动把手使两臂靠拢,两臂受到的压力将增大D.若继续摇动把手使两臂靠拢,两臂受到的压力将减小8、如图所示,作用于O点的三个力平衡,其中一个力大小为,沿方向大小未知的力与方向夹角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力只能在第二象限B.力可能在第二象限的任意方向上C.力与夹角越小,则与的合力越小D.的最小值9、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其x-t图象如图所示,其中直线b与曲线a相切于点(4,-15).已知甲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前4 s内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B.前4 s内甲的平均速度是乙的平均速度的倍C.t=0时刻,甲的速度大小为9 m/sD.甲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10、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A放在质量为M的三角形斜劈上,现用大小均为F、方向相反的水平力分别推A和B,它们均静止不动,则 ( )A.地面对B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MgB.B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水平向右C.B对A的支持力可能小于mgD.A与B之间可能没有摩擦力11、如图所示的图象和图象中给出四条图线,甲、乙、丙、丁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车做直线运动,乙车做曲线运动B.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C.时间内,丙、丁两车在时刻相距最远D.时间内,丙、丁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接触面向下的B.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力C.只有地面上的物体才会受到重力D.不存在只是受力而不对外施力的物体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3、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2)其中的两个步骤是:①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纸并固定好,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拴两根细线,通过细线同时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与细线的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点,在白纸上记下O点和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1和F2.②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线拉橡皮条,使它的伸长量与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时伸长量一样,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和细线的方向.以上两步骤均有疏漏,请指出疏漏之处:在①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②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力”的实验中,用M、N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使其结点位于O处,此时α+β=90°,如图所示,然后保持弹簧测力计N的方向不变,当α角由图中所示的值减小时,要使结点仍在O处,则两弹簧秤读数_______A.M的读数增大,N的读数减小B.M的读数减小,N的读数减小C.M的读数先增大后减小,N的读数一直减小D.M的读数一直减小,N的读数先增大后减小14、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打出一条纸带A、B、C、D、E为我们纸带上所选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各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则在打D点时,小车的速度为____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若当时交流电的实际频率小于50Hz时,仍按50Hz计算,则测量的加速度值比真实的加速度值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15、 “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示.(1)某次实验中,拉OC细绳的弹簧秤指针位置如甲图所示,其读数为_____N;乙图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2)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A.与橡皮筋连接的细绳必须等长B.用两只弹簧秤拉橡皮筋时,应使两弹簧秤的拉力相等,以便算出合力的大小C.用两只弹簧秤拉橡皮筋时,结点位置必须与用一只弹簧秤拉时结点的位置重合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短一些三.计算题(22分)16、(12分)一根轻弹簧的伸长量x跟所受的外力F之间的关系图象如下图所示(1)求弹簧的劲度系数k;(2)若弹簧原长l0=60 cm,当把弹簧压缩到40 cm长时,需要多大的压力?(3)如果用600 N的拉力拉弹簧(仍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原长同上),弹簧长度l是多少?17、(10分)在一种新的“子母球”表演中,让同一竖直线上的小球A和小球B,从距水平地面高度为ph(p>1)和h的地方同时由静止释放,如图所示.球A的质量为m,球B的质量为3m.设球与地面碰撞后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忽略球的直径、空气阻力及碰撞时间.(1)求球B第一次落地时球A的速度大小;(2)若球B在第一次上升过程中就能与球A相碰,求p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1、B【解析】A.施力物体的形变产生弹力,作用在受力物体上,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书本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发生了形变,A错误;B.重力加速度随纬度和高度变化,将一石块竖直向上抛出,这里涉及的高度相对于地球半径非常小,认为重力加速度不变,物体重力不变,B正确;C.悬挂物体静止时对绳子的拉力是弹力,是由物体的形变产生的,不是重力,C错误;D.静止在斜面上的物块对斜面的压力是弹力,是由物块的形变产生的,其大小等于重力沿垂直斜面方向上的分力,不等于物块重力大小,D错误。
故选B2、B【解析】弹力产生条件是接触且相互挤压发生形变,A、C、D三图虽然a、b接触但是没有挤压,所以没有弹力产生;而B选项中球受到的重力和绳子的拉力不在一条直线上,因此a、b两球之间必然要有第三个力作用才可能平衡故选项D符合题意3、C【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详解】A项:太阳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指的是相对于地面而言,所以参照物是地球,故A正确;B项:、“月亮在白云里穿行”是以白云为参考系,月亮相对于白云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故B正确;C项:小小竹排江中游,是以江水为参考系;巍巍青山两岸走是以竹排为参考系的,它们选择了不同的参考系,故C错误;D项:参考系的选择可以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故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应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4、C【解析】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第1s时的瞬时速度,在前3s内的平均速度是第1.5s时的瞬时速度,根据加速度定义式A.与计算结果不符,故A不符合题意。
B.与计算结果不符,故B不符合题意C.与计算结果相符,故C符合题意D.与计算结果不符,故D不符合题意5、B【解析】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详解】A、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故A错误,B正确;C、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虽然不能做出来,其原因是生活中不受外力的物体是没有的,但是可以在一定的事实基础上,经分析、合理的科学推理得出的规律,是有意义的,故选项C错误;D、牛顿第一定律给出了惯性的概念,也提出力与运动的关系,但是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故选项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了对牛顿第一定律的掌握,难度不大,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6、C【解析】A项:薄板受到重力、AC细线的拉力和BD细线的拉力三个力作用,三个力不平行,平衡时力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所以薄板的重心一定在通过AC和BD延长线的交点的竖直线上,可能在AC和BD的延长线交点处,故A正确;B项:根据水平方向受力平衡可得: ,可,故B正确;C项:剪断BD瞬间,薄板的速度为零,向心力为零,合力等于重力垂直于AC向下的分力,所以此瞬间,板的加速度方向一定垂直于AC方向向下,所以板沿垂直于AC方向向下运动,故C错误;D项:若保持AC位置不变,缓慢移动BD到竖直方向,作出三个不同位置的受力合成图,如图,由图可知,T一直减小,故D正确。
点晴:解决本题关键:一要理解掌握三力汇交原理,即三力平衡,不平行,力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二要运用图解法分析动态平衡问题,比较直观7、ABD【解析】A.汽车对千斤顶的压力为1.0×105N,由牛顿第三定律知,千斤顶对汽车的支持力等于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