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破解制约瓶颈,寻求发展捷径.doc
7页破解制约瓶颈寻求发展捷径努力营造两山绿色长廊积极打造兰州山水城市兰州市是甘肃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我国西北地 区重要的工业基地和交通、通信枢纽地理位置处于黄土 高原西北端与祁连山东延余脉连接处,大部分地区为黄土 覆盖城区主要分布在黄河上游主干流两岸,市区特点是 依山傍水,峡谷盆地相间,市域海拔在1500-2500米之间, 山地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56%o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工矿 企业和交通运输发展迅速,加之兰州市特殊的狭长河谷盆 地地形和城区周围植被稀少等因素,导致城区气候干燥, 空气污染严重,明显制约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为此,自上 世纪50年代起,兰州市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开展造林绿化 工作,经过60多年的努力与探索,特别是兰州市南北两山 环境绿化工程指挥部成立以来,做出了显著成绩,积累了 大量的经验,南北两山绿化面积达到58万亩,常见的脊椎 动物76种,初步形成了人工森林生态体系特别是25万 亩上水工程造林区,绝大部分已经成林,具备了较高的郁 闭度,形成了林荫遮蔽的森林景观生态效应和社会效益 显著,根据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完成的 南北两山绿化工程生态成效评估数据显示,南北两山生态 服务系统总价值1999年为4.6亿元,到2009年已达到 25.5亿元。
南北两山生态系统年涵养水源3997. 46万立方 米,年释氧量73. 51万吨,年减少黄河泥沙量达61. 12万 吨为更好保护绿化成果,两山基础设施体系己初具规模, 已建成电力提灌工程139处,泵站307座,铺设各类管道 3818公里建成护林防火监测监控中心1个、检查站18个、 瞭望台24个、气象站7个、林区道路500多公里目前共 有58个林业管理者、82个上水管理站(点)和326家绿化 承包单位,还有森林消防队、病虫害防治站、上水管理处、 苗圃等6个服务机构,常年约有3000人开展管护工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制约因素和 困难凸显,不断制约着绿化工作前进的脚步:一是由于受劳动力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管护资金缺 口较大,管护队伍不够稳定,严重影响到两山绿化成果的 巩固和发展据核算,两山最低正常管护运行费用每年需 要6100万元左右,缺口约为1500万元主要的原因是工 程后续增加管护面积10.5万亩、劳动力价格大幅上升、生 产资料价格上涨、各级政府静态投资严重不足以及相当数 量的承包单位由于部分企业和单位的缺乏投入、疏于管理 等兰州地区年均降雨量仅300多毫米,其中,北山年平 均在280毫米以下。
如果管理管护工作跟不上,很容易造 成绿化成果的整体滑坡同时,两山立地条件差,不具备 常规造林条件,必须采取工程措施,依托工程上水造林同时,两山林地和林种结构单一,大部分老林地已经不能 适应目前发展形势的需要,急需更新改造二是个别承包单位管护工作不到位,存在只拿证、不 尽义务、尽责率低的问题,承包单位管理缺乏有力抓手, 承包单位管理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在两山现有的58万亩林 地中,326家承包单位管理的面积15万亩,只占总面积的 25. 86%o其余43万亩林地由于条件差,没有单位愿意承 包只能由市、县区两级政府通过林业站管理全市具备 长期管护能力的承包单位160家,管护较差的承包单位48 家,无力管护的承包单位118家,占到总数的36. 2%o在考 评中,被评为优秀的承包单位有140家,合格的105家、 基本合格的10家、不合格的71家有的承包管护较好, 有的无力投入同时新的经济实体不断出现,达千家以上, 又无法参与其中,从而形成运行机制欠灵活三是水利工程老化问题越来越严重,由于两山大多数水利工程系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设备老化严重,影 响正常灌溉,爆管事件频发,维修工作量加大,部分老水 利工程急需改造。
兰州南北两山现有绿化上水工程139处, 其中78处是上世纪80年代以前修建的,已经服役20年以 上,设备陈旧老化,严重失修,其中有50处上水工程急需 更新改造特别是兰山公园、老虎沟、拱北沟等34处提灌 工程问题尤为突出,影响绿化灌溉面积13. 86万亩20世 纪以来修建的96项水利工程部分是在原有老水利工程基础 上延伸配套,因而加大了原有工程的负荷,加剧了设备的 损耗,近几年每年维修费用都在800万元左右四是缺乏相应的制度依据和专业的执法队伍,林地资 源管理与保护形势严峻没有确切的法律制度对南北两山 的工作成果予以保护,随着近年来各项建设活动的增加, 很多开发商对南北两山上水管网进行破坏而没有相关的法 律对其进行约束为更好地营造南北两山绿色屏障,打造兰州山水城市, 必须破解制约瓶颈,寻找发展捷径上世纪80年代,钱学 森就提出“山水城市"的概念,他当初的想法是将中国传 统的生态建设经验、城市设计手法和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相 结合,将有山有水的城市构建成一幅美丽的画卷,兰州市 是全国唯一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特殊的“两山一河, 地理特征,显山露水,特色鲜明,最有条件、最有优势建 设具有西部特色的山水城市。
市委虞书记指出建设西部特 色的山水城市,重点做好五个方面的文章,首位是要做好 南北两山的文章要注重发挥好生态屏障的综合功能,规 划建设“大兰山”风景区、对南北两山各种会所和农家乐 进行彻底整治、加快建设南北两山健身步道可见打造 “山水城市”,就要做好“山”的文章兰州市气候干旱 少雨,地形沟壑纵横,多为荒山秃岭,水土流失严重其 市区地处南北两山相夹得狭长河谷盆地内为绿化南北两 山,做好“山”的文章这个重要一笔必须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尽快督促出台相关法律文件,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体系,为巩固南北两山的绿化成果,加大执法力度提供法 律保障加快完善《兰州市南北两山绿化管理条例》法律 法规体系,提高处罚标准,切实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 成本高”的问题同时,组织开展环境绿化专项检查和监 察行动,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对承包户的日 常监督检查,对违反《兰州市南北两山绿化管理条例》法 律法规的单位公开曝光,依法查处,对重点案件挂牌督办二是成立专门的绿化公司,以股份制模式将所需绿化 的范围以股份划分,将南北两山所有的承包户,分别以自 己所承包的林地入股,由公司统一管理分红既起到将资 源进一步整合的作用,公司根据现有绿化统一规划绿化景 观打造,避免了以往自扫门前雪的窘境出现;又起到了降 低承包户的承包风险,的承包户以林地承包和投入资金进 行分红,利用融资入股等方法,利用小资金撬动大量社会 资本进去绿化行业,政府牵头带动民间资本进去,引导民 间资本积极参与到南北两山的绿化工作中来。
水利工程的 建设是绿化的核心,俗话说“有水则有绿,无水则无林” 南北两山的水利工程多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所建,工程超 期服役,设备陈旧老化,管道锈蚀严重,爆管漏水的事故 频发,总的原因就是资金问题,只有拥有足够的资金,才 是南北两山绿化工作的强有力的保障三提档升级将两山打造成为森林公园,过去南北两山 为求绿化成果种植的多是一些耐旱植物,随着城市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提档升级,将两山打造成为森林公园,森 林公园以大面积人工林或天然林为主体而建设的公园森 林公园除保护森林景色自然特征外,并根据造园要求适当 加以整顿布置公园内的森林,普通只采用抚育采伐和林分改造等措施,不进行主伐可以开展森林旅游与度假休 闲,并按法定程序申报批准的森林地域,森林公园是经过 修整可供短期自由休假的森林,或是经过逐渐改造使它形 有建筑、疗养、林木经营等多种功能,同时,也是一种以 保护为前提利用森林的多种功能为人们提供各种形式的旅 游服务的可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经营管理区域成一定的景观系统的森林森林公是一个综合体,它具四是积极推广运用先进的绿化造林技术,利用"三水 造林技术,"三水”,即集水、保水、补水集水:以整 地措施为基础,形成有效的集水面收集雨水,有挖鱼鳞坑 和修水平阶两种方法。
保水:树穴覆膜,既有利于集水, 同时也有效防止地面蒸发,起到很好的保墻作用,另外腹 膜后,增加局部地温,相对延长了苗木生长期,促进植物 生长补水:在严重旱情时期,利用附近水源或集蓄得雨 水,对苗木补水,确保成活三水”造林技术有四个特 点:一是收集天然降水,提高土壤含水量,确保了造林成 活率;二是覆膜减少了地面水分蒸发,有利于保境,提高了 存活率;三是相对提高了土壤温度,延长了生长期;四是 造林成本低五是加强宣传,提高全民珍惜绿化环境和森林防火意 识制订两山绿化宣传方案,在主要新闻媒体重要版面、 重要时段进行系列报道,刊播文明出行绿色出行公益性广 告,广泛宣传绿化环境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及国家釆取的 政策措施,宣传两山绿化取得的阶段性成效,把森林防火 和保护环境观念渗透在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对在 两山环境绿化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 和奖励,大力弘扬“珍爱绿色,保护两山”的社会风尚, 提高全社会的绿化两山的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