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物微生物及检验教案.doc
119页动物微生物教案动物微生物教案(首页首页)授课时间: 教案编写时间:2007 年 4 月马 课程名称动物微生物及检验学分4 学分课程性质必修课(√)理论课(√) 选修课( ) 实验课 (√)任课教师马学礼授课对象畜牧兽医专业总学时: 60 学 时 讲授: 34 学 时 实验: 26 学 时 教学实习: 12 学时教 材 和 主要参考 资 料教材: 李舫主编. 动物微生物及检验.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 教学参考书: 郭万柱等主编. 动物微生物学. 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1997 蔡宝祥等主编. 家畜传染病学(三版).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教学目的 和 教学要求动物微生物是畜牧兽医专业必修的重要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 学 习,使学生认识和掌握微生物的特性,特别是病原微生物的特性及其所 引起畜禽传染病的一般规律,学会微生物的检验方法,能从发病动物中 分离、培养引起疫病的微生物并确定其种类,为后期的兽医卫生检验、 动物流行病及防治技术等有关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重点 和难点重点:细菌、病毒、其它微生物的形态、结构、检验及免疫学有关知 识,特别是对细菌和病毒的检验是本课程的教学重点。
难点:病毒的形态与化学结构、兽医临床各种微生物的特性、免疫学 知识和变态反应是本课程的难点动物微生物课时教案动物微生物课时教案第 1 节课 教案编写时间:授课内容第一篇 微生物基本常识 绪言 第 1 章 细菌(一) 第 1 节 细菌的形态结构 (一) 学时2 学时任课教师马学礼授课对象畜牧兽医专业总学时:60 学时 讲授:34 学时 实验:26 学时 教学实习:12 学 时教学主要内容绪言 一、基本概念:微生物、病原微生物、微生物学及动物微生物学 二、本课程的地位、任务和学习内容 三、本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四、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发展简史 第 1 章 细菌总论 第 1 节 细菌的形态结构(一) 一、 细菌的大小 二、 外形与排列 三、细菌的基本结构 1、 细胞壁 2、细胞膜 3、核体 4、细胞质教学目的 和 教学要求1、掌握微生物、病原微生物的概念 2、了解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微生物与自然界、畜牧兽医专业的关系 4、熟悉本课程的要求与学习方法 5、掌握细菌的形态、细菌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的有关内容教学重点 和 教学难点重点:微生物的概念;细菌的形态;细菌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的功能。
难点:微生物学的发展史;微生物与自然界的关系;真核型微生物与原核 型微生物的区别复习 思考题1、什么是微生物?微生物包括哪几类? 2、原核型微生物和真核型微生物有何不同? 3、细菌的基本结构有哪些?有何作用?教学 方法理论讲授、启发式教学、注意师生互动新课 导入1、微生物与人类日常生活 2、 微生物与人类和动物传染病的关系第一章:微生物的形态与结构第一章:微生物的形态与结构一、一、 概念概念1、微生物、微生物 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着许多肉看不见的微小生物,它们结构简单,繁殖迅速,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甚至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它们的形态结构,称为微生物2、病原微生物(病原体)、病原微生物(病原体) 绝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和植物是有益的,仅有一小部分微生物对人类和动植物是有害的,能引起人类和动植物的疾病这种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称为病原微生物3、条件性病原微生物、条件性病原微生物 有些微生物仅在一定条件下引起疾病,称为条件性病原微生物二、微生物的种类二、微生物的种类 根据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不同,可将微生分为细菌、真菌、放线菌、螺旋体、霉形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和病毒八大类。
1、病毒、病毒 仅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是非细胞结构的微生物2、真菌、真菌 属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浆中有完整的细胞器,细胞核有核膜与核三、细菌的形态三、细菌的形态1、细菌的大小、细菌的大小 细菌的大小通常用微米为测量单位,1μm=1/1000mm球菌的直径为 0.2~1.25μm;大型杆菌为 0.2~1.25×3~8μm(宽×长) ;中型杆菌为 0.5~1×2~3μm(宽×长) ;小型杆菌为 0.2~0.4×0.7~1.5μm(宽×长) ;螺旋菌为 0.3~1×1~50μm(两点间的距离) 各种细菌的大小有一定的差异,既使是同一种细菌的大小也受菌龄、环境条件等因素影响但在一定范围内各种细菌的大小,是相对稳定的,并具有明显的特征,可作为鉴定细菌种类的一个重要依据2、细菌的形态和排列、细菌的形态和排列⑴⑴球菌球菌 呈球形或近似球形双球菌 呈一个平面分裂,菌体成对排列;链球菌 在一个平面分裂后,呈链状排列;葡萄球菌 在多个不同角度的平面上作不规则的分裂,分裂后菌体堆集成葡萄患状 ;四联球菌 在两个垂直的平面先后分裂两次而形成的;八叠球菌 在三个相互垂直的平面先后分裂三次而形成的。
⑵⑵杆菌杆菌 呈杆状或近似杆状根据杆菌的形态可分下列几种:平而直、弯曲、两端钝圆、两端平切、短粗呈卵圆形、呈圆柱状、分枝状、棒状根据杆菌的排列方式分下列几种:单在 每个杆菌单独存在;成对 每两个相菌相连接,呈三种状态;成链 多个杆菌连在一起呈一条链;成丛 多个杆菌堆积在一起;不规则 杆菌排列无规律⑶螺旋菌 有两到三个以上的弧形螺旋菌包括弧菌和螺菌两种,其中有一个弧线的叫弧菌,有两个以上弧线的叫螺菌细菌的结构细菌的结构基本结构:基本结构:1、细胞壁、细胞壁 是细菌细胞最外层的壁,无色透明,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可使细菌保持一定的形状,保护细菌细胞免受外界因素的损害细胞壁上有很多微细的小孔,它和胞浆膜一起共同维持细菌细胞内部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2、细胞膜、细胞膜 胞浆膜围绕于胞浆的外面,是紧贴在细胞壁内柔软而有弹性的薄膜它的主要成分是类脂质和蛋白质3、细胞浆、细胞浆 胞浆膜内包含着一种均质透明的胶体,称作细胞浆其基本成分是水分、蛋白质、核酸、脂类以及少量的糖类和无机盐类等第二节:真菌的形态与结构第二节:真菌的形态与结构一、真菌的概念:一、真菌的概念:是一大类结构比较复杂的微生物,无根、茎、叶的分化,不含叶绿素,属于营腐生或寄生生活的真核型微生物。
二、概述:二、概述:真菌的繁殖方式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方式真菌和细菌一样,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存在于土壤、水、空气以及生物体中真菌与人类关系密切,在工农业生产方面又广泛的应用,例如:发酵用的酵母、 酿酒用的曲种、根霉、产生青霉素等抗生素以及中药中的神曲,干酵母等都属于真菌类微生物绝大多数真菌对人类是有益的,还有一部分对动物有病原性,目前知道的病原性真菌不到 50 种,其中只有十几种可引起致死性传染病,因此根据真菌侵害机体部位的不同将病原真菌分为三种类型:(1)浅表侵害性真菌:侵害皮肤及被毛等,如毛癣菌属及小孢子菌属引起的皮肤霉菌病等2)深部侵害性真菌:侵害机体深部组织及内脏(也可侵害体表及皮下组织)而引起疾病,如马流行性淋巴管炎的隐球菌及鸡曲霉菌病的曲霉等3)全身中毒性真菌,由于某些真菌在饲料等物的寄生过程中产生毒性物质,动物采食了这种污染的饲料后,即可发生中毒如产生黄曲霉素的黄曲霉,甘薯黑斑病中毒的甘薯黑斑病毒等三、真菌的分类:三、真菌的分类:我们根据真菌产生的菌落类型、有无菌丝体、菌丝体的形状、孢子的形成方式和特点等可将真菌分为 4 纲:1.子囊菌纲:此类真菌属除酵母菌外,其他菌丝都很发达,都形成菌丝体,菌丝有横隔。
无性繁殖方式分裂殖、芽殖或形成孢子2.担子菌纲:菌丝分隔,属多细胞真菌,锈菌、 黑粉菌属于此纲3.藻状菌纲:是最小的一纲,菌丝不分隔,菌丝直径宽,呈管状,菌丝中有细胞核4.半知菌纲:又称不完全菌纲,菌丝分隔,为多细胞,此纲有性阶段还未发现,但能使动物和人致病的真菌多属此纲真菌的分类要求大家了解,不做重点要求四、真菌的形态学分类:四、真菌的形态学分类:根据真菌的形态及结构,将真菌分为单细胞性真菌和多细胞性真菌两大形态学类:第一类是有致病作用和无致病作用的单细胞性真菌,习惯上将这类真菌统称为酵母菌,酵母样真菌第二类是多细胞真菌,如毛霉和皮霉等,有菌丝和孢子共同组成,习惯上称为霉菌或丝状真菌下面我们重点介绍单细胞真菌(酵母菌)和多细胞真菌(霉菌)的形态、大小、构造,以及繁殖状况一)酵母菌的概念、形态、构造、繁殖(一)酵母菌的概念、形态、构造、繁殖1.概念:概念:单细胞真菌,一般为球形、卵形或椭圆形,称为酵母菌有些酵母菌可以互相连接成假菌丝,但其主要以单细胞生活为主和霉菌的主要区别是不形成真正的菌丝 2.形态:形态:酵母菌菌落和其他细菌相类似,但菌落大而厚,不透明,表面光滑、湿润、粘稠、多数呈乳白色,少数为粉红或红色。
3.构造:构造:酵母菌有典型的细胞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等,核外有核膜包围个体比细菌大的多,大小为 5-30×1-5 微米左右,在高倍显微镜下就可以看得很清楚4.4.繁殖:繁殖:酵母菌长到一定的大小,就在细胞一端长出突起,逐渐长大,最后和母体分开,这种无性繁殖方式叫出芽,有的酵母菌还可以进行有性繁殖,两两结合形成子囊孢子,然后形成新个体★出芽: ★有性繁殖:(二)霉菌的形态、大小、构造、繁殖(二)霉菌的形态、大小、构造、繁殖1.霉菌由菌丝和孢子构成,它是微生物中数量最大的菌类,广泛存在于土壤中,比其他微生物更能耐受酸性环境,空气中有很多孢子漂游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菌丝和孢子菌丝的概念:真菌的孢子在适宜的环境下生出芽体,称芽管,芽管逐渐延长成丝状,称菌丝菌丝体:菌丝继续生长分支交织成团,称菌丝体菌丝体一部分菌丝伸入营养基质,吸取营养成分,称营养性菌丝体,另一部分菌丝伸向空气中,称为气生菌丝,产生孢子的菌丝叫繁殖菌丝菌丝的形态特征一般有六种:单纯菌丝(有色或无色的管状组织,有横隔或无横隔) 、球拍状菌丝(横隔部位一端膨大,排列规则) 、梳状菌丝(菌丝一侧有不规则的、凸起的) 、 螺旋状菌丝(象弹簧样有规律的旋转) 、鹿角状菌丝(菌丝顶端呈不规则分支,似鹿角状) 、结节菌丝。
★菌丝的六种形态:2. 繁殖的特点:繁殖的特点:霉菌由许多的菌丝组成的菌丝体,菌丝有两种,一种具有隔膜,分支的菌丝是由许多的成串的细胞组成,每一个细胞随之分裂,如曲霉、青霉等另一种是无隔菌丝,为单细胞,整个菌丝呈分枝的长管状,菌丝生长过程中只有细胞核的分裂和原生质的增长而没有细胞数目的增多如:根霉、毛霉等都是这样★有隔菌丝和无隔菌丝: 3.霉菌形态:霉菌形态:霉菌的菌落和其他细菌的菌落有很大的不同,一般比较大,呈绒毯样、棉絮状或蛛网状生长初期呈白色,随后由于菌落中心菌丝形成了孢子,孢子有各种颜色,表现为绿、黄、青、棕、橙、粉红色等颜色二)孢子:是真菌的繁殖器官,其形成过程、 形状、大小、排列都不相同真菌孢子根据细胞核的融合与否,分为有性孢子和无性孢子两种病原性真菌均不产生有性孢子,只生成无性孢子无性孢子直接从原来的菌丝或菌丝的一部分生成,不是由细胞核融合而成,无性孢子可以分为三种:a.孢子囊孢子:由菌丝末端膨大形成密闭结构称孢子囊,呈球形、椭圆或梨形,孢子囊内形成的无性菌丝,称为孢子囊孢子,常见于根霉和毛霉b.分生孢子:由菌丝、菌丝末端或菌丝侧缘形成,分生孢子可以分为小分生孢子(为单细胞性的,细胞不分隔,孢子呈圆形、卵圆形或棒形)和大分生孢子(为多细胞性的,细胞分隔,呈梭状或棒状) 。
c.叶状孢子:由真菌任何部位生成分为芽生孢子(由细胞如同发芽般形成小突起,经气细胞壁逐渐紧缩,最后与母细胞脱离) 厚膜孢子(菌丝内的细胞浆浓缩,胞壁变厚而形成) ,关节孢子(由菌丝分隔断裂而成)有性孢子是两个细胞结合后,细胞核融合,进行减数分裂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