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国语》原文,注释,全译.docx

213页
  • 卖家[上传人]:ldj****22
  • 文档编号:28980813
  • 上传时间:2018-01-2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520.08KB
  • / 2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卷一 周语上祭公谏穆王征犬戎〔原文〕穆王将征犬戎①,祭公谋父谏曰②:“不可先王耀德不观兵夫兵戢 而时动,动则威,观则玩,玩则无震是故周文公之颂曰③: ‘载櫜干戈, 载櫜弓矢④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 ’先王之于民也,懋正其德 而厚其性,阜其财求而利其器用,明利害之乡,以文修之,使务利而避害、 怀德而畏威,故能保世以滋大昔我先王世后稷以服事虞夏⑤及夏之衰也弃稷不务,我先王不窋用 失其官而自窜于戎狄之间⑥,不敢怠业,时序其德,纂修其绪,修其训典, 朝夕恪勤,守以敦笃,奉以忠信,奕世载德,不忝前人至于武王⑦,昭前 之光明而加之以慈和,事神保民,莫弗欣喜商王帝辛大恶于民⑧,庶民不 忍,欣戴武王,以致戎于商牧⑨是先王非务武也,勤恤民隐而除其害也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⑩,邦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 狄荒服甸服者祭,侯服者祀,宾服者享,要服者贡,荒服者王日祭、月 祀、时享、岁贡、终王,先王之训也有不祭则修意,有不祀则修言,有不 享则修文,有不贡则修名,有不王则修德,序成而有不至则修刑于是乎有 刑不祭,伐不祀,征不享,让不贡,告不王;于是乎有刑罚之辟,有攻伐之 兵,有征讨之备,有威让之令,有文告之辞。

      布令陈辞而又不至,则增修于 德而无勤民于远,是以近无不听,远无不服今自大毕、伯士之终也(11),犬戎氏以其职来王天子曰‘予必以不 享征之’ ,且观之兵其无乃废先王之训而王几顿乎!吾闻夫犬戎树惇,帅 旧德而守终纯固,其有以御我矣!”王不听,遂征之,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自是荒服者不至〔注释〕王:西周国君,名满,昭王之子犬戎:亦称畎戎、昆夷等,当时活动于陕西泾渭流域的 一支少数民族,是殷、周西部边地的劲敌②祭(zhài)公谋父:字谋父,周公的后代,当时在朝廷 中担任卿士因封于祭(今河南荥阳东北) ,故称祭公③周文公之颂:周文公指周公此处所引诗 出于《诗·周颂·时迈》 ,此诗相传是周公为颂扬武王伐纣而作,故称周文公之颂④櫜(gāo): 收藏弓箭的袋子⑤后稷:上古时掌农事的官名,相传周王室的始祖曾长期担任此职虞夏:古史传 说中商以前的两个朝代名⑥不窋:周王室先祖,曾在夏朝末年任农官⑦武王:即周武王,名发, 文王之子他曾率诸侯灭商,是西周王朝的开国君主⑧商王帝辛:即殷商的末代国君纣王⑨商牧: 指商都近郊的牧野(今河南淇县) ,商王朝军队曾与周武王率领的诸侯联军在此决战⑩甸服:据《书·禹 贡》记载,古代王畿外围的地方,以五百里为率依次分为五等,由王直辖的方圆千里区域为甸服;甸 服以外五百里为侯服,由王分封给诸侯;侯服以外的五百里为绥服(此处称宾服) ,是介于诸侯和边 疆之间的区域;宾服之外为要服、荒服,是王朝影响能及的边地。

      11)大毕、伯士:据韦昭注说,他 们是犬戎族的首领〔译文〕周穆王将去征讨犬戎,祭公谋父劝阻说:“不能这样做先王以道德昭 示天下而不炫耀武力平时敛藏军队而在适当的时候动用,这样它才会显示 出威力,炫耀就会滥用,滥用便失去了威慑作用所以周公的颂诗说:‘收 起干戈,藏好弓箭,我只求让美德遍及全国而发扬光大,相信我王定能长保 封疆 ’先王对于百姓,鼓励他们端正德性和敦厚品行,广开财路以满足需 求,使他们有称心的器物使用,明示利害所在,依靠礼法来教育他们,使他 们能趋利避害、感怀君王的恩德而畏惧君王的威严所以先王能使自己的基 业世代相延并不断壮大 “从前我们的先王世代担任农官而尽心为虞、夏做事到夏朝衰落时废 去了农官而置农事于不顾,我们的先王不窋因此而失去官职,只好跑到与戎 狄接邻的地方居住下来,但他不敢荒废祖业,常常砥砺自己的德行,继承祖 先的业绩,维护他们的教导和典则,时刻勤勉有加,以敦厚自守,以忠信自 奉,在立德立业上比前人做得更出色到了武王时,继续发扬光大先人光明 磊落的德行并又增以仁慈和善,敬奉神灵、保护百姓,神人无不欢欣喜悦而商王帝辛则为民众深恶痛绝,百姓无法忍受他的残暴统治,都乐于拥戴武 王,武王才出兵商郊牧野。

      可见先王并非崇尚武力,只是体恤百姓的忧患而 除去他们的祸害先王的制度规定,在王畿内的是甸服,在王畿外的是侯服,侯服之外 的是宾服,夷蛮地区是要服,戎狄地区是荒服属甸服的供日祭,属侯服的 供月祀,属宾服的供时享,属要服的供岁贡,属荒服的则有朝见天子的义务 这每天一次的祭、每月一次的祀、每季一次的享、每年一次的贡和一生一次 的朝见天子之礼都是先王定下的规诫如果甸服有不履行日祭义务的,天子 就应内省自己的思想;侯服有不履行月祀义务的,天子就要检查自己的号 令;宾服有不履行时享义务的,天子就要检查法律规章;要服有不履行岁贡 义务的,天子就要检查名号尊卑;荒服有不履行朝见天子义务的,天子就要 内省自己的德行,依次做了上述的内省检查后如还有不履行义务的才可以依 法处置因此,才有惩罚不祭、攻伐不祀、征讨不享、谴责不贡、告谕不朝 的各种措施,才有惩罚的刑法、攻伐的军队、征讨的武备、谴责的严令、晓 谕的文辞如果颁布了法令、文告后还有不履行义务的,那就再一次内省自 己的德行而不轻易劳民远征正因为如此,近处的诸侯才没有不听从的,远 处的诸王也没有不信服的如今,自从大毕、伯士去世以后,犬戎的君长一直按照荒服的职责来 朝见,而天子却说 ‘我将以不享的罪名去讨伐他们’ ,并以此向他们炫耀武 力。

      这难道不是废弃先王的遗训而使王业败坏吗?我听说犬戎性情敦厚纯朴,能遵守先人的德行而专一不变,他们是有能力抵御我们的 ”周穆王不听劝告,去征讨犬戎,结果只得到了犬戎进贡的四只白狼、四 只白鹿回来,从此荒服地区的诸侯再也不来朝见了 密康公母论小丑备物终必亡〔原文〕恭王游于泾上①,密康公从②,有三女奔之其母曰:“必致之于王 夫兽三为群,人三为众,女三为粲③王田不取群,公行下众,王御不参一 族夫粲,美之物也众以美物归女,而何德以堪之?王犹不堪,况尔小丑 乎?小丑备物,终必亡 ”康公不献一年,王灭密〔注释〕王:西周国君,名伊扈,穆王之子泾:水名,源于今宁夏六盘山,东南流入古渭水,西 周国都镐京即在两水交汇处附近②密:西周诸侯国名,姬姓,地在今河南密县③粲 (c àn):极 其美好〔译文〕周恭王到泾水边游玩,密康公随从,有三个同姓的女子私自投奔密康 公康公的母亲说:“必须把她们献给天子三只兽在一起就是群,三个人 在一起就是众,三个女子在一起就是粲天子不猎取群兽,诸侯对众人要谦 下行事,天子不选三个同族的女子为妃嫔粲是美好的事物,人们把美好的 事物归之于你,你有什么德行来承受呢?天子尚且不能承受,何况你这种小 人物呢?小人物得到的东西太多,一定会灭亡。

      ”康公不肯把女子献出去 一年以后,恭王灭了密国 邵公谏厉王弭谤〔原文〕厉王虐①,国人谤王②邵公告曰③:“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 ④,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似目王喜,告召公曰:“吾 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邵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 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 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⑤,瞽献曲⑥,史献书⑦,师箴⑧,瞍赋⑨, 蒙诵⑩,百工谏(11),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 艾修之(12),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 财用于是乎出;犹其原隰之有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 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 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王不听,于是国莫敢出言, 三年,乃流王于彘(13)〔注释〕 王:西周国君,名胡,周恭王的曾孙②国人:当时对居于国都的人的通称这些人一般 是自由民,有参与议论国事的权利③邵公:亦作“召公” 西周初召公奭的后代,名虎,当时在朝 廷中担任卿士因封于召(今陕西岐山西南) ,故称召公④卫巫:卫地(今河南淇县一带)的巫师。

      ⑤公卿:朝廷的高级官员列士:朝廷的低级官员⑥瞽(gǔ):乐官⑦史:史官⑧师:师氏的 简称 《周礼》以之为教国子之官⑨瞍(sǒu):韦昭注谓“无眸子曰瞍” ⑩矇:韦昭注谓“有 眸子而无见曰蒙” 11)百工:主管营建制造等事务的官职12)耆 (qí) 、艾:指老年人、老臣 (13)彘:地名,今山西霍县据记载,这件事发生在公元前 842 年〔译文〕周厉王暴虐无道,国人都指责他召公报告说:“民众承受不了了 ” 厉王很生气,找来卫地的巫师,派他监视指责天子的人,卫巫报告后便杀掉 他们从此国人没有谁敢说话,路上遇见只用眼色来示意厉王很高兴,对 召公说:“我能禁止诽谤了,这些人不敢讲了召公说:“这是你堵住了 他们的嘴巴堵住民众的嘴巴,比堵塞河流还要可怕河流若被堵住而决口, 伤害的人一定多,民众也是如此因此治理河道的人要排除堵塞,让水流畅 通,治理民众的人要引导百姓说话所以,天子处理政事,要让列卿列士献 呈民间诗歌,乐官献呈民间乐曲,史官献呈史书,师氏进箴言,瞍者朗诵, 蒙者吟咏,百工劝谏,平民的议论上达,近臣尽心规劝,宗室姻亲补过纠偏, 乐官、史官施行教诲,元老重臣劝诫监督,然后天子再斟酌取舍,因此政事 才能施行而不与情理相违背。

      民众有嘴可以说话,好比土地上有山岭河流一 样,钱财开支就从这里产生出来;好比高低起伏的大地上有平川沃野一样, 衣服食物就从这里产生出来能口出议论,政事的好与坏能借以反映,才可做好事而防止坏事,方能使财源旺盛、衣食富足民众心里所考虑的在口头 上流露出来,这是很自然的行为,怎么可以强行阻止呢?如果堵住他们的嘴 巴,那末还能支撑多久呢?”厉王不听劝告,于是国都里没有人敢说话,过 了三年,国人便把厉王放逐到彘地去了 芮良夫论荣夷公专利〔原文〕厉王说荣夷公①,芮良夫曰②:“王室其将卑乎!夫荣公好专利而不知 大难夫利,百物之所生也,天地之所载也,而或专之,其害多矣天地百 物,皆将取焉,胡可专也?所怒甚多而不备大难,以是教王,王能久乎?夫 王人者,将导利而布之上下者也,使神人百物无不得其极,犹日怵惕,惧怨 之来也故《颂》曰③:‘思文后稷,克配彼天立我蒸民,莫匪尔极 ’ 《大雅》曰④:‘陈锡载周 ’是不布利而惧难乎?故能载周,以至于今 今王学专利,其可乎?匹夫专利犹谓之盗,王而行之,其归鲜矣荣公若用, 周必败 ”既,荣公为卿士,诸侯不享,王流于彘〔注释〕 夷公:封地在荣 (今陕西户县)的诸侯, “夷”是他死后的谥号,故称。

      ②芮良夫:周大 夫,其封地在芮 (今陕西大荔) ③《颂》:下引诗句出自《诗·周颂·思文》 ,这是一首周人祭祀 其始祖后稷的乐歌④《大雅》:下引诗句出自《诗·大雅·文王》 ,这是一首颂扬周文王业绩的诗歌〔译文〕周厉王喜欢荣夷公,芮良夫说:“王室将要衰落了!荣夷公只求独占财 利而不知道大难利是由万物中产生出来的,是由天地所养育而成的,假如 要独占它,所带来的怨恨会很多天地万物,人人都要取用,怎么可以独占 呢?触怒的人太多而不防备大难,用这些来引导陛下,陛下能长治久安吗? 治理天下的人,应该开通利途而分配给上上下下的人,使天神百姓和世间万 物无不得到它应得的一份,即使这样尚且天天担忧,害怕招来怨恨所以 《颂》诗说:‘文德郁盛的后稷啊,功堪比天;使百姓得以生存,无不受到 恩惠 ’《大雅》说:‘广泛地施德,奠定了周朝 ’这不正是布施恩惠仍 怀有戒惧之心吗?所以能开创王业并延续至今现在陛下要效法独占财利, 这可以吗?普通人独占财利,尚且被称为盗贼,作为天子这样做的话,归附 王室的人就少了荣夷公若被重用,周朝一定会败亡 ”不久,荣夷公当上 了卿士,诸侯都不来朝见献享了,厉王被放逐到了彘地 邵公以其子代宣王死〔原文〕 彘之乱①,宣王在邵公之宫②。

      国人围之邵公曰:“昔吾骤谏王,王 不从,是以及此难今杀王子,王其以我为怼而怒乎!夫事君者险而不怼, 怨而不怒,况事王乎?。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