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变废为宝有妙招》教学设计.docx
10页《变废为宝有妙招》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部编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一课《变废为宝有妙招》第一课时 暴增的垃圾二、教材分析《变废为宝有妙招》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让生活 多一些绿色》的第二课,本单元的内容旨在引导学生从身边可触可感的资源出发, 理解时代的主题一一绿色与环保,并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改善生活质量与环 境质量,文明生活《变废为宝有妙招》关注生活常见的现象一一垃圾,学生通 过对这一现象的所见所闻,进行辨析讨论,从而理解政府推行的垃圾分类政策 对回收再利用废弃物,变垃圾为资源,减少垃圾量,减少垃圾对环境的影响起到 的重要作用,同时激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将废弃物再利用个人和国家 共同努力,从而为改善生活质量与环境,尽到自己的力量三、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处于从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他们经过前三年课程的学习, 对垃圾污染感受较少,但对其危害性认识不够,没有垃圾分类,变废为宝的意识 再根据以上教材分析,为此,确定以下教学方法四、教学目标1 .通过垃圾问题在生活中的实例,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垃圾暴增的现状和垃 圾带来的污染问题对环境的严重影响,感受到垃圾必须有效处理的紧迫性。
2 .认识可回收物标志,了解废弃物中有一局部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珍贵资源, 培养并强化充分利用资源,减少资源浪费,减少环境污染的意识3 .能够根据垃圾的不同处理方式,对垃圾进行正确的分类,从垃圾产生的源 头行动起来,落实政府“垃圾分类”政策减少垃圾量,减少环境污染4 .从生活物品着手,培养废弃物品循环使用的意识,尝试发现废旧物品再利 用的好方法从日常生活做起,有效利用废旧物品,减少垃圾的数量五、教学重难点1 .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和感受垃圾暴增的现状,建立垃圾污染的危机意识2 .知道垃圾中有一局部废弃物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理解回收再利用垃圾的重要意义3 . 了解垃圾的分类方式,知道它们的不同处理方式对环境的影响是不一样的,理解政 府大力推行“垃圾分类”政策的重要性,并在生活中予以落实六、教法和学法1 .教法:启发式、小组合作探究2 .学法:自主学习法及活动与探究七、教学准备教师制作PPT课件及资料,学生课前准备好调查表学生准备资料要 具体说明)八、教学过程(一)新知导入1.出示新知师:同学们,从今年七月一日起我国上海人为一件事情焦头烂额、煞费苦心 这件事情就是垃圾分类,2019年起,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到2020年 底46个重点城市将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2025年底前全国地级及以上 城市将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提问: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预设:因为垃圾太多,很复杂)过渡:垃圾到底多到什么程度了呢?让我们一起走进11课《变废为宝有妙 招》(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的教学让孩子明白垃圾分类的原因是垃圾太多造成的, 从而引出课题,激发学生兴趣二)垃圾暴增学习环节1:垃圾的数量1 .同学们,课前我们调杳了自己家里一天产生的垃圾量谁先来汇报自己的 调查情况?(板书:垃圾)2 .算一算1)我们全班同学一天产生的垃圾有多少千克?(2)我们全校有36个班级,全校同学一天产生的垃圾有多少千克?(3)据统计,目前吴忠市每天平均产生的垃圾大约有700吨一般的垃圾清 运车一次能运2吨,700吨需要多少量垃圾清运车?(350量)3 .想一想:700吨垃圾如果堆起来呢?4 .数据比照(1)请大家看一组吴忠市平均垃圾数据:10年前2009年40000吨;5年前,2014年60000吨;2019年年初90000 吨看完这组数据,你有什么感想?吴忠市的垃圾“连年暴增”,如果继续按这样的状况持续下去,五年后…… 十年后师: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城市就有如此多的垃圾,那一个国家呢?它的数量又 是多少?跟老师一起来看看吧!(2)观看视频,体会中国的垃圾量。
师:从一个城市,到一个国家垃圾暴增的数量令人触目惊心!(板书:数量连年暴增)【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算一算”,让学生明白我们生活中垃圾的数量逐渐 增多学习环节2:垃圾的种类1.刚才我们说的垃圾数量主要是生活垃圾请大家看书上第80页,说说除 了生活垃圾,还有哪些垃圾?(1)你在哪儿见到过这些垃圾?你知道这些垃圾是从哪里来的吗?(2)建筑垃圾、医疗垃圾、工业垃圾……所以,我们认识到垃圾的种类也 是各种各样的板书:种类各种各样)【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看书上图片、交流垃圾的种类,明白垃圾是各种各样的三)危害严重学习环节1:认识垃圾挤占空间(1)出示垃圾堆积图片师:同学们你看到过类似的场景吗?师:美丽的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现在,暴增的垃圾正在挤占我们珍贵的 生存空间!(板书:挤占生存空间)学习环节2:认识垃圾的其他危害1 .出示图片,学生观看2 .小组学习“垃圾家庭”迅速扩大,除了挤占我们的生存空间之外,还可能带来哪些危 害呢?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活动要求:请大家四人为一小组,根据图片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垃圾有哪些危害?3小组交流选代表向全班汇报学习成果,教师相机板书预设(1):对水源的危害(动物的危害)垃圾中的有害物质,渗透到地下,造成水质恶化,影响水生物繁殖和水资源 利用。
有的垃圾扔到河流、海洋里,导致鱼类中毒死亡或被垃圾缠绕而死……教师随机板书:动物预设(2):对大气的危害在垃圾区,由于燃烧或长时间的堆放,垃圾腐烂 霉变,释放出大量恶臭、含硫等有毒气体,粉尘和细小颗粒物随风飞扬,形成雾 霾、酸雨等自然危害教师随机板书:环境预设(3):对土地的危害由于大量塑料制品、废金属等有毒物质直接填埋 或遗留土壤中,难以降解,严重腐蚀土地,致使土质硬化、碱化,保水、保肥能 力下降,农作物减产,甚至绝产,影响农作物质量教师相机出示垃圾“寿命”图片,让学生了解垃圾“寿命”预设(4):对植物的危害导致一些植物种类灭绝、一些植物变异生长……教师随机板书:植物预设(5):对人类的危害垃圾中,有毒气体随风飘散,空气中二氧化硫、铅含量升高,使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升高,对人体构成致癌隐患地下水污染物含量超标,引发腹泻、血吸 虫、沙眼……教师随机板书:人类过渡:孩子们,实际远比我们看到的的更加难以想象,更加触目惊心!让我 们来看一段视频!4.播放视频,观看垃圾对生态,对人类造成的伤害5总结师:这些被日常丢弃的垃圾没有消失,总会有一天以别的形式出现大家的生 活中可能是吹来的风、喝到的水,是以垃圾为食的牛羊生产的肉类、奶制品, 是在垃圾填埋场上种起来的有机蔬菜水果,这样的食物我们敢吃吗?我们能吃吗? 看来垃圾分类,迫在眉睫!【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观看图片小组讨论,加深学生对垃圾的危害的了解。
再观看视频给学生以视觉的冲击,到达进一步升华三、变废为宝学习环节3:参与垃圾回收活动师:现在国家正在提倡垃圾分类,孩子们你们来看看,这些图标你在哪里见过?1 .认一认,哪一个是可回收标志?这是生活中垃圾分类的四个标志,哪一个是可回收标志?这个标志上的箭头带 给我们什么信息?(垃圾可循环利用)2 .选一选,哪些是可回收的物品?(1)哪些垃圾是“可回收垃圾”呢?可回收的用“ 表示,不可以回收的 用“X”表示2)说说生活中哪些还是可回收垃圾?3 .展示世博会座椅图片师:其实我国已经制造了一些环保物品,你猜猜这种座椅是用什么做的? 上海世博会活动场馆的座椅是用废弃的牛奶盒制成的每一条座椅是用856个 牛奶盒制成的!3.拓展生活中回收利用垃圾职称的物品师:像这样的可回收利用物品还有很多,正等着大家去创造呢!【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的学习,让学生明白垃圾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并认识可 回收物的标志,能够更加清楚地对垃圾进行分类进而引导学生进行创造创造 九、总结对于我们的地球来说最大的威胁就是相信会有别人来拯救它但其实,谁也 不能拯救我们的家园,除了我们自己打赢这场“战争”一定是艰难且漫长的, 但是我们责无旁贷!垃圾“变废为宝”需要不断学习和创新,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变废为宝,你有哪些“妙招”?我们下节课来交流。
十、板书安排i攵量:连年暴增 垃圾Y种类:各种各样 危害:非常严重i攵量:连年暴增 垃圾Y种类:各种各样 危害:非常严重11.变废为宝有妙招C挤占生存空间 污染生态环境 影响动植物生长 危害人类健康【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再次提示学生垃圾分类,从我做起《变废为宝有妙招》教学反思吴忠市利通区第七小学李娜综合实践活动课成了师生互动互学共同收获的平台每节活动课能够 正常进行,关键在了学生.上课前一天准备《调售表》中大量信息需要学 生通过调查填写数据,都是引导学生在课外运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 感官多渠道去调查掌握材料这个阶段最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兴趣有 动力才能做好充分的准备能做充分准备的同学会得到老师的大力表扬和 盖在书中的一朵红花这是对孩子准备工作的肯定,也是积极性的调动和 兴趣的激发活动课上是老师有意识地按一课一主题设计环环相扣的多个 环节,引导学生对第一阶段活动中得到的信息进行交流、汇报,对活动中 所做所得进行展示、总结这是整个活动的第二阶段从准备到课上的整 个活动,充分表达以学生为主体,多方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探索科学 的能力及审美能力学生把学习的视角更广阔地伸向社会,尽可能地调动 自己的全部感官,有目的地观察、思考自然、人与社会,与同学、家长正 确相处交往,交流,促进了自身语言、人际交往、自然观察等多项智能的 开发、开展。
教师在活动课上也获取相当多的来自于学生带来的信息,学 习、提高知识层面、教学技巧的机会无处不在本节活动课由“一、计算垃圾 二、垃圾的种类三、垃圾的危害四、垃 圾回收,主题为“暴增的垃圾”,但利用废品制作成工艺品并不能成为本 次活动的主要内容我认为只有在充分认识垃圾的危害,真正的理解“节 能减排,分类回收”的必要性,才能使学生在思想上具有最基本的环保意 识,在环保行动上有一定的动力,在日常生活中能有意识地提醒自己或家 长尽量地节能减排,自己能学着做到“物尽其用”因此,“垃圾的数量, 种类,危害,回收”被作为本节活动课的主要内容学生汇报自家一周内产生的垃圾后,师生以一个班,一个学校共同进 行计算,以数据启发想象,运用数学进行推理,明确“只要有人类的活动 必定产生垃圾”,再通过图片、视频的展示,让被污染的环境走进课堂, 使之具有真实感,使学生产生沉重,难受的情感,进一步加深对环保的重 要性与迫切性的认识,并从中培养了观察分析能力借助板书动的内让学 生清楚地明白垃圾的危,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对动植物造成的危害, 对人类造成的危害让学生明白垃圾的危害相当严重这节活动课给学生提供了表现的机会,积极地展示和表现自我构成了 课堂活泼热烈的气氛。
学生能观察有发现,能讨论有体验,能动脑思考有 所挖掘,个性得到开展,各项能力得到培养由于对“一、垃圾的数量 二、 垃圾的危害”两个环节用了将近20分钟时间,因此在“认识可回收垃圾” 这一环节比拟仓促,未能让学生举例说说身边的可回收垃圾让学生更加 清楚垃圾的分类部编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1、《变废为宝有妙招》学 校:执教人:备课团队:。
